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重建技术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欣澄 黄帆 +8 位作者 王国斌 余孝俊 吴若林 侯刘进 叶征辉 张兴华 王伟 耿小平 赵红川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不同重建方式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动脉重建方式分为常规类型肝动脉重建组(123例)及特殊类型肝动脉重建组(17例),比较两组受者术中和术后的各项临床指... 目的探讨肝动脉不同重建方式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动脉重建方式分为常规类型肝动脉重建组(123例)及特殊类型肝动脉重建组(17例),比较两组受者术中和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特殊类型肝动脉重建组术后1 d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术后7 d总胆红素(TB)、术后30 d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均高于常规肝动脉重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失血量、术中输入红细胞量、冷或热缺血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移植肝血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常规组发生肝动脉并发症5例,而特殊组未见肝动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类型肝动脉重建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均为82.4%,常规重建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0%、78.9%、75.6%,两组术后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当供受者肝动脉存在变异和(或)病变时,采用特殊方法行肝动脉重建可有效恢复移植肝动脉血流,并不会影响肝移植受者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动脉重建 动脉并发症 重症监护室 总胆红素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动脉重建7例体会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志国 雷霆 +4 位作者 魏海梁 肖刚 张泳 孙建飞 周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动脉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7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行肝动脉切除后重建的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7例患者行联合肝动脉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根据Bismuth-Corlett分型,Ⅱ...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动脉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7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行肝动脉切除后重建的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7例患者行联合肝动脉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根据Bismuth-Corlett分型,Ⅱ型行骨骼化切除1例,Ⅲa型行右半肝切除3例,Ⅲb型行左半肝切除2例,Ⅳ型左半肝加全尾状叶切除1例。6例患者行肝动脉端端吻合,1例用自体右侧腰静脉移植,断端与肝动脉吻合。7例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3 d明显缓解。术后彩色超声复查,显示重建肝动脉通畅。无术后30 d内死亡,随访5例,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6~48个月)。结论联合肝动脉切除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率,肝动脉切除后重建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外科手术 动脉重建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中受体血管异常时的肝动脉重建 被引量:9
3
作者 朱晓峰 何晓顺 +6 位作者 马毅 钱世鹍 鞠卫强 王东平 吴治伟 张相良 黄洁夫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中动脉异位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0年来的 4 4 0例肝移植中 3 6例因受体血管异常而行异位重建的方法及术后处理措施等。结果  3 6例中行供肝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吻合 2 0例,与肾上腹...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中动脉异位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0年来的 4 4 0例肝移植中 3 6例因受体血管异常而行异位重建的方法及术后处理措施等。结果  3 6例中行供肝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吻合 2 0例,与肾上腹主动脉吻合 1 0例,与胃左动脉吻合 4例,与脾动脉吻合 2例。 5例围手术期死亡,但吻合口通畅, 3 1例存活 3个月至 4年无血管相关并发症,仅 1例术后 2个月因胆道缺血坏死行再次肝移植。结论 肝移植时受体肝动脉有病变或异常改变时,应将受体肾下或肾上腹主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与供肝动脉进行异位重建,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动脉重建 动脉/畸形
下载PDF
使用供体腹主动脉行肝动脉重建猪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国勇 秦丹丹 +1 位作者 李静 梁宁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总结使用供体腹主动脉行肝动脉重建猪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10头,随机分成供体组和受体组,每组5头,两组动物均行气管内插管和静脉全身麻醉。供体组动物行快速肝脏切取术取出供肝;受体组动物置入Swan-Ganz... 目的总结使用供体腹主动脉行肝动脉重建猪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10头,随机分成供体组和受体组,每组5头,两组动物均行气管内插管和静脉全身麻醉。供体组动物行快速肝脏切取术取出供肝;受体组动物置入Swan-Ganz导管后行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其中肝动脉重建使用供体腹主动脉和受体腹主动脉侧壁行端侧吻合。术中检测受体组动物开腹前5 min(T0)、无肝期30 min(T1)、新肝期30 min(T2)、肝动脉重建后10 min(T3)、术毕时(T4)、术后1 h(T5)6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量(CO)、血液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剩余碱(BE)、血钠(Na+)、血钾(K+)、血钙(Ca2+)浓度、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含量等指标。结果采用广西巴马小型猪成功建立了使用供体腹主动脉行肝动脉重建的肝移植动物模型,术中无小猪死亡,手术成功率100%。受体组手术时间为(291.6±52.3)min,无肝期时间为(34.2±13.7)min,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20.3±11.9)min,门静脉吻合时间为(14.2±9.5)min,肝动脉重建时间为(16.4±8.8)min,出血量为(83.8±37.3)ml。手术时血流动力学、血气和电解质等上述15项指标各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使用供体腹主动脉行肝动脉重建的猪肝移植手术中出现了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血气变化、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术中麻醉管理应加强监护并根据手术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改变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动脉重建 麻醉管理
下载PDF
活体右半肝移植静脉流出道重建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泓 杨家印 +9 位作者 严律南 李波 曾勇 文天夫 赵继春 王文涛 徐明清 马玉奎 陈哲宇 李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不包含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的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living donor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流出道的重建模式。方法对我院肝移植中心47例不含MHV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其受体流出道重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在不包含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的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living donor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流出道的重建模式。方法对我院肝移植中心47例不含MHV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其受体流出道重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移植肝右肝静脉(RHV)与受体下腔静脉的吻合口成形为"三角形";右肝下静脉(IRHV)与下腔静脉直接吻合,MHV粗大属支即肝Ⅴ段(V5)、Ⅷ段(V8)静脉用大隐静脉搭桥后,分别开口与下腔静脉垂直式吻合。结果本组供体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受体47例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肝静脉狭窄1例,小肝综合征1例,肝动脉栓塞1例,肠肠吻合口出血1例,胆漏2例,隔下脓肿1例,肺部感染2例。死亡3例,死因为小肝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47有31例重建V5、V8和(或)右肝下静脉,其流出道重建率65.96%(31/47),其中重建1支静脉为36.17%(17/47),重建2只静脉为21.28%(10/47),重建3只静脉为8.51%(4/47)。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48月,CT和超声检查1例肝静脉狭窄,4例在7~25d发现血栓,但侧枝循环已建立。结论采用"多口垂直式吻合"的方式重建流出道,可保证移植肝的有效静脉回流,预防小肝综合征,减少供体的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活体移植 右半移植 静脉重建
下载PDF
肝移植术中复杂的肝动脉重建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占宇 董家鸿 +2 位作者 王曙光 别平 李智华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供肝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整形重建方式及对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胆道并发症及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330例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整形。供肝肝动脉整形... 目的探讨供肝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整形重建方式及对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胆道并发症及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330例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整形。供肝肝动脉整形、重建及供受者间动脉的吻合在2.5倍放大镜下以7-0、8-0 Prolene或Vascufil缝线完成。术后每日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动脉血流1周,其后定期监测。结果67例供肝肝动脉存在解剖变异,占20.5%(67/327),实施血管重建性吻合79例次。存在动脉变异供肝附加血管整形重建组围手术期HAT发生率与无肝动脉变异供肝肝移植组围手术期HAT发生率比较(1.5%vs1.15%);随访期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与无肝动脉变异供肝肝移植组发生率比较(9.0%vs7.7%),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受者比较,1、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91.3%vs90.7%,86.7%vs88.2%)(P>0.05)。结论应用存在肝动脉变异并血管整形的供肝,实施肝移植不增加HAT及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并可取得与无变异肝动脉供肝相同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动脉 解剖变异 动脉重建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占宇 董家鸿 +1 位作者 别平 王曙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72-973,共2页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02-2001-02完成的22例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整形、重建过程。直视下以 7/0或 9/0 Prolene■。缝线完成供肝动脉血管整形及供、受体肝动脉...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02-2001-02完成的22例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整形、重建过程。直视下以 7/0或 9/0 Prolene■。缝线完成供肝动脉血管整形及供、受体肝动脉吻合。术后1周内静脉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10 ml/h,以多谱勒超声扫描监测肝动脉血流。结果 1例术后 5 d时肝动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后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吻合。1例术后 1月肝外胆管狭窄,支架内支撑后治愈。21例无肝动脉并发症发生。15例随访 1~20月(平均 8.6月),多谱勒超声扫描提示肝动脉形态、血流量正常,胆道造影未见肝外胆管狭窄,血清学检查提示肝功能状态良好。结论 供肝动脉变异时宜采取适宜的方式整形重建肝动脉以利血管吻合。动脉吻合时操作精细,实现血管内膜对内膜的对端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重建 脏移植术 动脉吻合 功能
下载PDF
分支补片在28例肝移植肝动脉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郝明利 谷川 +3 位作者 何玉中 刘振文 朱志军 沈中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1,共3页
介绍在肝移植肝动脉重建中,避免因吻合肝动脉口径相差过大,造成内膜损伤、术后狭窄和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利用分支补片技术,将供肝肝总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叉处,修整成肝固有动脉补片。将受体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叉处,修... 介绍在肝移植肝动脉重建中,避免因吻合肝动脉口径相差过大,造成内膜损伤、术后狭窄和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利用分支补片技术,将供肝肝总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叉处,修整成肝固有动脉补片。将受体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叉处,修整成肝总动脉补片,相吻合重建肝动脉。结果:在28例肝移植肝动脉重建中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随访1~12个月,经多普勒超声监测,管腔通畅,血流速正常。3例发生高流速、高阻力,肝穿刺活检证实为排异反应,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缓解,血流速恢复正常。结论:本方法解决了吻合血管之间口径相差过大,易致吻合后吻合口缩窄的问题,加大了吻合口处口径,延长了动脉,减低了吻合口张力。出血极少,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动脉重建 分支补片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移植肝肝动脉74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根树 许赤 +7 位作者 姜楠 杨建旭 李势辉 张剑 李华 易述红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6期312-315,355,共5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采用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移植肝肝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移植肝肝动脉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采用供肝动脉通...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采用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移植肝肝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移植肝肝动脉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采用供肝动脉通过供者髂动脉间置架桥与受者腹主动脉(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总结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结果 74例采用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患者中,68例治愈,6例术后早期死亡,治愈率为92%。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8%(13/74),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1%(8/74),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14%(10/74),其中5例为架桥动脉血栓形成,5例为肝动脉(含架桥动脉)狭窄,行动脉支架置入溶栓术或动脉支架置入术,除1例上述治疗无效后行再次肝移植外,其余9例血管恢复通畅。结论肝移植术中若无法行供、受者肝动脉端端吻合术重建肝动脉,间置髂动脉的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肝动脉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 动脉重建 髂动脉 动脉-腹主动脉架桥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九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舒晓钢 王国斌 郑启昌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7期430-431,共2页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9例合并肝动脉侵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结果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术后 3 0d无并发症发生。 2例 ...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9例合并肝动脉侵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结果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术后 3 0d无并发症发生。 2例 2 3个月内复发死亡 ,7例术后恢复良好 ,重建肝动脉通畅。结论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可以达到肉眼根治的目的 ,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部胆管癌 动脉重建 根治术
下载PDF
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及术后早期监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明利 沈中阳 +2 位作者 何玉中 谷川 王毅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7期423-424,共2页
肝脏移植是对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的肝病发病率很高,因此,掌握肝脏移植术是非常必要的。肝移植术中相对困难同时又非常重要的一环为肝动脉重建,重建的质量直接影响移植肝和病人的生存率,且关系到生存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移植 动脉重建 术后早期监测
下载PDF
利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重建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文利 陈耀凯 +1 位作者 章容 王宇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7-470,共4页
利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重建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探索建立人-小鼠嵌合肝模型方法。15只SCID小鼠,以四氯化碳(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24h后行2/3肝切除,然后分为三个实验组细胞移植组(7只)、阴性对照组(3只)及空白对照组(5只);将人脐... 利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重建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探索建立人-小鼠嵌合肝模型方法。15只SCID小鼠,以四氯化碳(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24h后行2/3肝切除,然后分为三个实验组细胞移植组(7只)、阴性对照组(3只)及空白对照组(5只);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注入细胞移植组小鼠脾脏内,阴性对照组小鼠脾脏内注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空白对照组不注射细胞悬液和PBS。术后7d、14d及21d取小鼠肝组织观察病理变化、检测人白蛋白(ALB)及细胞角蛋白19(CK19),同时检测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人ALB含量。全部小鼠表现出急性肝损伤组织学特征;细胞移植组小鼠术后7d、14d、21d肝组织内均见大量人ALB及CK19阳性表达细胞,血清及肝组织匀浆可检测出人ALB;阴性对照组小鼠肝组织未见人ALB及CK19阳性表达,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未检测出人ALB。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部分肝切除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内可大量分化为人肝细胞及胆管细胞,在建立模型方面已取得关键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 单个核细胞 急性损伤 组织重建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方法探讨(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国善 张友磊 +6 位作者 傅宏 倪之嘉 王正昕 李先兴 郭闻渊 施晓敏 傅志仁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方法。方法 回顾15例再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动脉重建的不同方式。其中供体动脉与受体肝固有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汇合部吻合重建4例(26.7%),与受体肝总动脉吻合重建4例(26.7%),与受...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方法。方法 回顾15例再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动脉重建的不同方式。其中供体动脉与受体肝固有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汇合部吻合重建4例(26.7%),与受体肝总动脉吻合重建4例(26.7%),与受体脾动脉吻合重建4例(26.7%),与受体腹主动脉架桥吻舍重建3例(19.9%)。结果 15例再次肝移植患者中11例(73.3%)术后顺利恢复,生存期1~22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4例(26.7%)于术后早期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肝动脉血流均正常,未出现血栓形成、肝动脉狭窄或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 再次肝移植肝动脉重建情况复杂,方式多样,根据供、受体肝动脉解剖的特点和首次移植时肝动脉的重建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重建方式并进行细致的吻合,是再次肝移植肝动脉重建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再次移植 动脉重建
下载PDF
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德荣 吴忠均 朱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索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肝动脉重建(实验组),并设立非重建组对照(对照组),分别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比较... 目的探索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肝动脉重建(实验组),并设立非重建组对照(对照组),分别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比较术后48h、1周、1月存活率,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再生、凋亡,炎性介质的表达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1月存活率(88.3%)较对照组(73.3%)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实验组血清ALT值[(926.8±36.458)U/L]明显高于对照组[(546.8±74.58)U/L](P<0.01),但术后2周、1月实验组血清ALT值[(88.4±8.336)U/L,66.2±20.512)U/L]较对照组[(179.6±7.536)U/L,156.4±16.041)U/L]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对照组见肝细胞片状坏死、小胆管增生,而实验组肝细胞以变性为主,且术后1月肝组织结构恢复正常;术后对照组肝细胞再生明显增加。结论小鼠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提高受体长期存活率,促进肝功能恢复,保护肝细胞,明显减少胆道并发症,但对受体移植术后炎性反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动脉重建 胆道并发症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肝移植术肝动脉重建问题(附17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福真 苏旭 +5 位作者 李滨 许东辉 李志民 李秀东 陈景熙 刘育健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肝动脉的重建问题。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7月-2004年12月,16例原位肝移植和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分析肝动脉变异,血管吻合技术及术中、术后应用凝血因子和止血药物的影响。结果:17例供肝中有2例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内径&...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肝动脉的重建问题。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7月-2004年12月,16例原位肝移植和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分析肝动脉变异,血管吻合技术及术中、术后应用凝血因子和止血药物的影响。结果:17例供肝中有2例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内径>3 mm(n=11),内径<3 mm(n=6)。肝动脉吻合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5例术中术后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术后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均未发现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小儿肝移植采用 DSA检查发现供受体肝动脉细小。结论:原位肝移植中供肝的肝动脉变异较多见,修剪肝动脉时应加以注意,避免误伤; 正确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可明显减少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适当应用凝血因子、止血药物安全有效,不增加肝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动脉重建
下载PDF
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照 栗光明 +3 位作者 黄磊 王东 冷希圣 朱继业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移植 动脉重建 并发症
下载PDF
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的简化“All in one”肝静脉重建方式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易述红 杨卿 +6 位作者 傅斌生 张彤 姚嘉 曾凯宁 冯啸 陈规划 杨扬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4-769,共6页
目的介绍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时采用的简化“All in one”的肝静脉重建手术方式,探讨该术式的临床适应证、操作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完全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的病例资料,就右半肝肝静脉采用简化“All in one”重建方式进行总结... 目的介绍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时采用的简化“All in one”的肝静脉重建手术方式,探讨该术式的临床适应证、操作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完全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的病例资料,就右半肝肝静脉采用简化“All in one”重建方式进行总结分析。2例右半肝均为在体劈离,例1采用劈离肝实质至第一、二肝门,离断右肝管后整体灌注获取,台下分割肝脏血管的方法。例2采用在体劈离时先行获取左半肝,右半肝行在体灌注后获取。2例供肝劈离时均将肝中静脉主干保留于左半肝,右半肝的S5、S8段肝静脉采用同一供者髂动脉重建,并直接吻合于下腔静脉上原肝左和肝中静脉离断后的缺口,重建了肝后下腔静脉的完整性。结果采用简化“All in one”右半肝肝静脉重建方式,2例肝移植无肝期分别为41、36 min。肝脏开放后供肝回流良好,搭桥的髂动脉血管充盈满意,无肝脏淤血肿胀等表现,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分别随访1年11个月和10个月,无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等流出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时,采用“All in one”的肝静脉重建方式可以简化移植肝脏流出道重建步骤、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术后肝静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离式移植 右半 静脉重建 修整 静脉回流 在体劈离 离体劈离
下载PDF
大鼠40%小体积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贵云 江艺 +1 位作者 陈海燕 潘凡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重建在大鼠小体积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4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实验分重建动脉组和未重建动脉组,观察1周生存率,并于术后1、2、4及7 d检测肝功能、观察移植肝组织学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 目的探讨肝动脉重建在大鼠小体积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4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实验分重建动脉组和未重建动脉组,观察1周生存率,并于术后1、2、4及7 d检测肝功能、观察移植肝组织学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重建动脉组1周生存率为65.0%(13/20),未重建动脉组1周生存率为50.0%(10/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ALT和TB于术后第1天即开始明显升高,第2天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重建动脉组TB于第2、7天低于未重建动脉组,ALT于第2、4天低于未重建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动脉组术后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程度较未重建动脉组相对较轻,可见较多二倍体和多倍体肝细胞;2组大鼠移植肝的肝细胞中PCNA表达均于术后第2天达高峰,重建动脉组术后第1天的PCNA表达阳性率高于未重建动脉组(P<0.01),而术后第7天则低于未重建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改善大鼠小体积移植肝的功能,促进移植肝的再生,有效地保护移植肝的组织学结构,重建动脉组术后早期肝细胞增殖较未重建动脉组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体积移植 移植模型 动脉重建 移植
下载PDF
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祯 刘昭明 +4 位作者 许丙辉 齐双玉 姚皓 郑少华 李恒力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91-1695,共5页
目的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 目的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3 d及7 d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及总胆红素]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42.31%(P<0.05)。两组AST、Che及APTT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术后AST水平较前升高,Che水平较术前降低,而APTT较术前延长;但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AST低于对照组,而Che高于对照组,同时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肝血管成像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切除术 血管3维重建 区域血流阻断 亚甲蓝 染色
下载PDF
受体脾动脉在成人肝移植肝动脉重建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庆军 王洪海 +2 位作者 崔玉军 李江 蒋文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85-286,共2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移植肝的功能与肝动脉重建的成功与否直接相关,根据供、受体肝动脉的不同条件,肝动脉重建有多种方式,但总的原则是力争一次吻合成功,使移植肝获得足够的动脉血供。一般情况下,由供肝带腹腔动脉的...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移植肝的功能与肝动脉重建的成功与否直接相关,根据供、受体肝动脉的不同条件,肝动脉重建有多种方式,但总的原则是力争一次吻合成功,使移植肝获得足够的动脉血供。一般情况下,由供肝带腹腔动脉的喇叭形口末端同受体肝固有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交通处整形后的喇叭口作端端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重建 脾动脉 移植 动脉血供 重建方式 固有动脉 髂动脉 移植 喇叭形 腹腔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