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5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及预防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艺桦 周竹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年龄≥11岁、体质量>20kg、卧床时间>5d、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5d、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为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儿容易受到年龄、体质量、卧床时间、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儿童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落实可靠的针对性防范对策,提高治疗安全性,研究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液透析通路相关左无名静脉狭窄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治1例
2
作者 郑国富 王哲 +2 位作者 赵霞 朱嵬 傅麒宁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53-255,共3页
血液透析是常用肾脏替代疗法,透析寿命与透析质量呈正比,而透析质量又取决于血透通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1]。了解血透通路各种并发症才能更好地延长尿毒症患者的透析寿命。中心静脉狭窄或阻塞(包括锁骨下静脉、左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狭... 血液透析是常用肾脏替代疗法,透析寿命与透析质量呈正比,而透析质量又取决于血透通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1]。了解血透通路各种并发症才能更好地延长尿毒症患者的透析寿命。中心静脉狭窄或阻塞(包括锁骨下静脉、左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狭窄或阻塞)是血透通路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同侧上肢肿胀疼痛[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无名静脉狭窄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新进展
3
作者 张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被定义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内血栓形成,伴或不伴延伸至脾静脉或/和肠系膜上静脉的栓子[1,2]。PVT的出现给肝硬化患者后续治疗,不论是急性出血、腹水还是肝移植,都带来更多技术上的困难。因...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被定义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内血栓形成,伴或不伴延伸至脾静脉或/和肠系膜上静脉的栓子[1,2]。PVT的出现给肝硬化患者后续治疗,不论是急性出血、腹水还是肝移植,都带来更多技术上的困难。因为PVT的存在可导致肝门静脉灌注减少和实质萎缩,还可导致门静脉高压进一步加重和肝功能恶化,发生失代偿事件和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影响预后[3]。这类患者发生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时,控制急性出血失败的风险较无PVT者增加3倍。在规律内镜治疗过程中,消除静脉曲张的时间也更长。本文就肝硬化并发PVT做一介绍,供相关专业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
下载PDF
羊肝静脉血栓形成案例在家畜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金玲 丁玉林 《兽医导刊》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家畜病理学是一门具有临床性质的课程,课程的理论知识均来自大量实践病例的积累、分析、归纳和总结。因此,理论教学与临床案例教学结合是高质量的家畜病理学教与学的最有效方法。基础病理学是家畜病理学课程的重点,但知识偏于基础,教学... 家畜病理学是一门具有临床性质的课程,课程的理论知识均来自大量实践病例的积累、分析、归纳和总结。因此,理论教学与临床案例教学结合是高质量的家畜病理学教与学的最有效方法。基础病理学是家畜病理学课程的重点,但知识偏于基础,教学时若能结合典型临床案例把各章节知识联系起来,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在实践中系统性诊断了1例羊肝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羊只死亡的案例,案例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机体表现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和栓塞)、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缺氧、组织细胞的损伤、修复、炎症和休克等基础病理学知识。通过9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该病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对基础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认识病变、分析病变和诊断疾病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案例教学 家畜病理学 应用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金晓瑜 李京淑 +2 位作者 吴风如 刘露凝 范宇莹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方法 以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ogistic...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方法 以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ogistic)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构建模型。绘制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用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和F1度量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270例MHD患者中,AVF血栓形成组105例(38.89%),非AVF血栓形成组165例(61.11%),最终纳入吸烟史(OR=2.992,95%CI:1.306~6.854,P=0.010)、高血压史(OR=12.376,95%CI:3.432~44.624,P<0.001)、糖尿病史(OR=7.477,95%CI:2.887~19.360,P<0.001)、高血脂史(OR=6.947,95%CI:2.733~17.659,P<0.001)、冠心病史(OR=12.894,95%CI:4.827~34.439,P<0.001)、穿刺点压迫时间(OR=1.132,95%CI:1.053~1.217,P=0.010)、三酰甘油(OR=1.322,95%CI:1.005~1.741,P=0.046)等7个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F预测模型的AUC为0.944,Logistic模型的AUC为0.895(Z=1.688,P=0.092)。结论 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冠心病史、穿刺点压迫时间和三酰甘油是MHD患者发生AVF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2种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可互相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血栓形成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俊峰 苏绍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69-470,共2页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展开比较.结果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发生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可促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改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低分子素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吲哚布芬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邓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吲哚布芬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黔南州人民医院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者为对照组(n=40),采用吲哚布芬治疗者... 目的观察吲哚布芬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黔南州人民医院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者为对照组(n=40),采用吲哚布芬治疗者为观察组(n=40)。2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内瘘通畅率、血栓形成率,血小板聚集率,并发症。结果治疗12个月后,2组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T、APIT较治疗前延长,观察组PLT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延长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内瘘通畅率高于对照组,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2个月后,诱导剂二磷酸腺苷浓度为0.5、1.0μmol/L时,2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vs.17.50%,χ^(2)=0.392,P=0.531)。结论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吲哚布芬治疗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内瘘通畅率,改善凝血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吲哚布芬 血栓形成 内瘘通畅率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杨毕 苏文祥 +4 位作者 李庆能 韦玮 张锁林 高雪 束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6期42-46,共5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蒙自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行血液透析患者90例,将其中AVF血栓形成患者30例设为血栓组,按1:2比例选择与血栓形成病例同期行AVF术且...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蒙自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行血液透析患者90例,将其中AVF血栓形成患者30例设为血栓组,按1:2比例选择与血栓形成病例同期行AVF术且入组时内瘘功能良好的患者60例为通畅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透析方法、药物使用情况,并检测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MPV/PLT、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脂、钙、磷、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等指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通畅组使用左卡尼汀比例76.67%显著高于血栓组36.67%,通畅组使用高通量透析比例60.00%显著高于血栓组2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开始透析年龄是否≥60岁、吸烟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时间及生化指标比较显示,通畅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血栓组(0.42±0.36 mg/L VS 0.59±0.4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时间、血肌酐、钙、磷、钙磷乘积、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白蛋白、CRP、PLT、MPV、MPV/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左卡尼汀(OR=0.17,P<0.001)、高通量透析(OR=0.09,P=0.001)对维持性血液透析AVF血栓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结论:D-二聚体水平上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栓形成有相关性,使用左卡尼汀和高通量透析是AVF血栓形成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预防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赵菲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预防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拟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预防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拟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疼痛程度及DVT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HAMA评分低于术后1 d,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3 d,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后1 d,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TACE围术期护理中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疼痛,降低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化疗栓塞术 静脉血栓形成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当归活血液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谈立明 周细江 +1 位作者 辛晓春 刘定安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活血液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4例。术后当天即开始预防血栓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活血液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目的:探讨当归活血液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4例。术后当天即开始预防血栓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活血液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同时,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于手术前2 d及手术后第3天和第8天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含量;用药后第8天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血栓形成,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T、APTT时间延长,FIB及D-Dimer含量降低;DVT发生率对照组为6.7%,治疗组为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活血液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活血液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朝琴 黄楠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MHD患者84例...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MHD患者8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在尿激酶溶栓下,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持续治疗6 d后,比较2组溶栓情况(72 h溶栓成功率、溶栓所用时间、尿激酶用量)、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P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Ras相关C3肉毒素酶解-2(ras-relatedC3botulinumtoxinsubsteate,Rac-2)、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并发症及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72h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所用时间、尿激酶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PPT、PT、D-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I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OD、Rac-2、HO-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用于MHD患者AVF血栓形成治疗中,溶栓效果更好,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再栓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重视非肝硬化内脏静脉血栓的病因筛查
12
作者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非肝硬化内脏静脉血栓(NC-SVT)主要包括门静脉血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和肝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其患病率随着相关基础疾病发病率升高而呈现上升趋势。由于NC-SVT严重的危害性,临床医生对其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也明显提高。... 非肝硬化内脏静脉血栓(NC-SVT)主要包括门静脉血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和肝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其患病率随着相关基础疾病发病率升高而呈现上升趋势。由于NC-SVT严重的危害性,临床医生对其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也明显提高。但在治疗上往往只重视抗凝、介入等针对血栓的处理,而忽视对导致SVT的危险因素或基础疾病的筛查,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患者的血栓治疗效果,也将延误对基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与NC-SVT发生相关的获得性、遗传性及系统性、局部性基础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倾向 血液凝固因子
下载PDF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液疾病患者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61
13
作者 范彬 黄芬 +1 位作者 张玉红 梅赣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2-276,共5页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及患者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CRTC)形成的...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及患者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CRTC)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血液肿瘤患者共483例,共进行612次PICC置管,置管时间中位数101(48-184) d;观察CRBSI及CRTC的发生率,并对CRBSI及CRTC的相关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CRBSI共47例(7. 7%),发生率为0. 59‰导管日;而CRTC共16例(2. 6%),发生率为0. 20‰导管日,无其他相关严重并发症。CRBSI和CRTC相关的变量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类型的疾病相比,急性白血病与CRBSI的高发病率显著相关,但与CRTC无显著相关。结论:与传统CVAD置管方法相比,PICC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成为CVAD有效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血栓形成 恶性血液
下载PDF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21
14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2 位作者 郭金和 何仕诚 方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进行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结果 经造影证实为急性血栓形成的 32例患者 ,... 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进行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结果 经造影证实为急性血栓形成的 32例患者 ,治疗后即时开通率为 97% (31/ 32 ) :1例技术失败。溶栓治疗后造影 ,闭塞段均重新开放。术后随访发现 4例发生再次闭塞 ,其中 2例经再次同法治疗后恢复通畅 ,另 2例患者因发现有局限性血管狭窄而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而恢复通畅。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具有较高的即时开通率。对伴有血管狭窄的患者 ,在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 急性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下载PDF
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周娟 王守涛 +1 位作者 何晓静 肇丽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配合冰浴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观察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对大鼠实...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配合冰浴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观察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不同切变率(200、305、s-1)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P<0.01或P<0.05);可以减轻血栓湿质量(P<0.05)。结论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可以降低血液黏滞度,减少红细胞的聚集,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抑制血栓形成,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静脉乳剂 血瘀 血液流变学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被引量:75
16
作者 戎殳 叶朝阳 +2 位作者 陈静 张斌 梅长林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9期476-478,共3页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注射尿激酶 5~ 5 0万u平均 (2 1.6± 13.1)万u对动静脉内瘘血栓行局部溶栓。治疗前后均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 ,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及血...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注射尿激酶 5~ 5 0万u平均 (2 1.6± 13.1)万u对动静脉内瘘血栓行局部溶栓。治疗前后均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 ,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并监测血压 ,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共行 5 0次溶栓治疗 ,成功 43例次 (86 %) ,瘘管在注射尿激酶 (47.3± 6 2 .8)min后通畅。在治疗成功例次中男性和绝经期女性比例显著高于未成功例次 ,在血栓形成时间上治疗成功例次显著短于治疗未成功者 ,治疗未成功例次中血栓形成时间在 48小时以上者及病因为血栓性静脉炎者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治疗成功例次。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PT、Fib及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无 1例患者发生出血及栓塞并发症 ,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一过性发热。结论 尿激酶溶解透析通路血栓操作简单 ,创伤小 ,成功率较高 ,不良反应少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女性患者、血栓较为陈旧及存在血栓性静脉炎等情况疗效可能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尿激酶 溶栓疗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胡代军 刘璠娜 尹良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再次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而住院治疗的34例透析患者为病例组(A组),根据血栓形成次数将病例组分为初次血栓形成组(A1组,内瘘术后仅发生过1次血栓形成)和再次血栓...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再次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而住院治疗的34例透析患者为病例组(A组),根据血栓形成次数将病例组分为初次血栓形成组(A1组,内瘘术后仅发生过1次血栓形成)和再次血栓形成组(A2组,内瘘术后发生过2次及以上血栓形成)。按1∶1选择与A组同期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未发生血栓形成性别、年龄相仿的透析患者为对照组(B组)。收集各组相关临床资料和血液指标,分析其对内瘘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A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普通肝素抗凝的比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钙磷乘积水平高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初次血栓形成后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的比例、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比例高于A1组,口服阿司匹林的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血栓形成后,糖尿病、普通肝素抗凝、采用尿激酶溶栓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再次血栓形成,而口服阿司匹林、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一定程度防止再次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 再次血栓形成 因素分析
下载PDF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沈波 张薇 田树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例CRF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等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同期维持血液透析的25例CRF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例CRF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等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同期维持血液透析的25例CRF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女性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机率高于男性。血栓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血肿(2.1±0.7)次/月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率较高。结论:CRF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过低,过度超滤和不适当的穿刺易导致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静脉内瘘 对照组 血液透析患者 CRF 穿刺 慢性肾衰 结论 目的 方法
下载PDF
置管专项护理对人工肝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国芹 孙岳 +1 位作者 张晓坤 张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置管专项护理对人工肝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2例人工肝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股静脉置管方法,置管完成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置管专项护理对人工肝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2例人工肝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股静脉置管方法,置管完成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置管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1),静脉管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项置管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同时还有效改善了患者下肢静脉的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降低了人工肝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衰竭 人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专项护理
下载PDF
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春来 刘锁民 +1 位作者 刘屹立 王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激酶 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