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竑晓应用“调肝魂”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自艳 曹龑 贾竑晓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50-1152,共3页
"五神藏"是中医关于人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重要理论,对中医认识、治疗精神系统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五神藏"的相关理论散在于各家之言中,尚未形成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缺乏现实的应用价值。贾竑晓教授... "五神藏"是中医关于人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重要理论,对中医认识、治疗精神系统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五神藏"的相关理论散在于各家之言中,尚未形成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缺乏现实的应用价值。贾竑晓教授结合临床实践,构建了一套基于"五神藏"辨治精神疾病的理论体系,认为肝魂的功能活动失常是精神疾病发作的病机之一,提出"调肝魂"的治疗理念,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藏 肝魂 精神类疾病 临床经验 贾竑晓
下载PDF
基于“肝藏魂”理论分析小补肝汤在肿瘤相关性失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嘉玲 罗玲 刘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71-75,共5页
肿瘤相关性失眠作为临床上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治疗后,往往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肿瘤疾病的预后。对于其治疗,西医往往依靠苯二氮卓类等药物,长期使用存在着依赖性、成瘾性和... 肿瘤相关性失眠作为临床上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治疗后,往往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肿瘤疾病的预后。对于其治疗,西医往往依靠苯二氮卓类等药物,长期使用存在着依赖性、成瘾性和疗效差等问题,故需要寻求中医药的帮助。肿瘤相关性失眠在中医学中归属于“不寐”范畴,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肝藏血,血舍魂”理论,认为“不寐”与肝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在于“肝不藏魂”。本文从“五脏寄五神”“神、魂”角度来探讨失眠发生的病因病机,着重指出“肝藏魂”与肿瘤相关性失眠密切相关。并介绍从“肝”着手运用小补肝汤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肝藏魂”理论在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运用上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失眠 不寐 小补
下载PDF
从“肝藏魂”论肝主疏泄
3
作者 程茗 彭伟军 +3 位作者 杜春雨 宋楠 高明周 张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40-2142,2147,共4页
“肝藏魂”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魂随神往来,为阳神。无论“罢极之本”或“肝主疏泄”,均体现肝“用阳”的生理特性,肝“用阳”实为肝藏魂(阳神)的外在表现。疏泄为肝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肝魂调控肝之疏泄发挥功能作用,魂安则疏泄... “肝藏魂”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魂随神往来,为阳神。无论“罢极之本”或“肝主疏泄”,均体现肝“用阳”的生理特性,肝“用阳”实为肝藏魂(阳神)的外在表现。疏泄为肝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肝魂调控肝之疏泄发挥功能作用,魂安则疏泄正常;若魂不安则疏泄失常,继而诱发肝气逆、肝气郁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疏泄 失疏泄 五神 气郁证 气逆证 阳神 证候
下载PDF
基于“肝藏血、血舍魂”理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继发抑郁的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晓鹏 晏军 +4 位作者 张潞潞 党志博 冉云 李玲孺 胡世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41-644,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缠绵难愈,部分患者容易继发抑郁症,使病情更加复杂。基于“肝藏血、血舍魂”理论在情志疾病中的作用及其病理表现,慢性乙型肝炎继发抑郁症的核心病机为肝血亏虚,血不养魂,最终致肝魂失调。临床诊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缠绵难愈,部分患者容易继发抑郁症,使病情更加复杂。基于“肝藏血、血舍魂”理论在情志疾病中的作用及其病理表现,慢性乙型肝炎继发抑郁症的核心病机为肝血亏虚,血不养魂,最终致肝魂失调。临床诊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辨证加用养肝安魂、补肾安魂、健脾安魂以及重镇安魂之品,可以防治抑郁症,从而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血 血舍 慢性乙型 抑郁症 继发 肝魂不升 肝魂妄动 病机 治疗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验证探究养肝安魂汤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作用机制
5
作者 陈旭 张星平 +3 位作者 贾宏林 梁政亭 梁瑞宁 吴金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33-41,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养肝安魂汤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养肝安魂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及靶点,借助GeneCards、NCBI、DisGeNET数据库检索肝不藏魂型不寐相关疾病靶点...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养肝安魂汤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养肝安魂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及靶点,借助GeneCards、NCBI、DisGeNET数据库检索肝不藏魂型不寐相关疾病靶点,通过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GO、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养肝安魂汤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的信号通路,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6只,采用复合多因素刺激法构建肝不藏魂型不寐模型,给药干预14 d;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下丘脑尼氏体形态及数量,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化检测下丘脑IL-6、TNF-α、Bcl-2、Bax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p38 MAPK、p-p38 MAPK、Bcl-2、Bax蛋白相对表达。结果共得到养肝安魂汤活性成分301个及其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的潜在靶点321个,其中关键靶点92个,筛选得到槲皮素、山柰酚、毛地黄黄酮、黄芩素、乌臼酸、β-谷甾醇等关键活性成分及MAPK、IL6、TNF等核心靶点,关键靶点主要集中在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山柰酚、槲皮素、毛地黄黄酮等与MAPK、TNF、IL6等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及稳定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认知记忆能力下降(P<0.05),尼氏体染色较浅、密度较低、胞体皱缩变形、胞核出现破碎及溶解,血清及下丘脑IL-6、TNF-α升高(P<0.05),下丘脑p-p38 MAPK/p38 MAPK、Bax表达升高(P<0.05),Bcl-2、Bcl-2/Bax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认知记忆能力有所改善,尼氏体数量明显增多,胞核清楚、胞体皱缩及变形情况好转,血清及下丘脑IL-6、TNF-α降低(P<0.05),p-p38 MAPK/p38 MAPK、Bax表达均降低,Bcl-2、Bcl-2/Bax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养肝安魂汤可能通过调控MAPK、TNF、IL6、Bcl-2、Bax等核心靶点及干预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藏 不寐 网络药理学 大鼠
下载PDF
从“肝藏魂”论治失眠症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松 王昆秀 +6 位作者 罗志辉 徐荣鹏 闫鹏 田玲玲 徐驰成 陈柏霖 许辛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64-1666,共3页
健康睡眠以肝魂正常的生理功能为基本保障,魂居肝内,属阳主动,受肝血濡养而助肝用。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失眠,但尤与肝藏关系最为密切,这与肝魂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关。本文基于“肝藏魂”藏象理论分析当代医家治疗失眠的医理方法,从以下... 健康睡眠以肝魂正常的生理功能为基本保障,魂居肝内,属阳主动,受肝血濡养而助肝用。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失眠,但尤与肝藏关系最为密切,这与肝魂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关。本文基于“肝藏魂”藏象理论分析当代医家治疗失眠的医理方法,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深入剖析其“治不离魂”的内涵本质,即气血为魂之肇基,经络通魂之出入,情志映魂之变化,并结合临床经验所得简要介绍这一思路的具体应用,临床治疗虽有针药之别,但理法总不离养肝安魂之要旨。目前从肝魂论治失眠已被众多医家所认可,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验,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藏象学说
下载PDF
肝不藏魂型与心不藏神型失眠症的PSQI差异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莉 张星平 +3 位作者 陈俊逾 肖春霞 郭晓航 边颖汉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心不藏神型与肝不藏魂型失眠症特征的研究,以充实完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方法:纳入肝不藏魂型失眠症患者91例,心不藏神型失眠症患者75例,并对纳入的失眠症患者进行PSQI评分和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对“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心不藏神型与肝不藏魂型失眠症特征的研究,以充实完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方法:纳入肝不藏魂型失眠症患者91例,心不藏神型失眠症患者75例,并对纳入的失眠症患者进行PSQI评分和分析。结果:肝不藏魂组与心不藏神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上存在差异,且均为心不藏神组高于肝不藏魂组;两组在入睡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PSQI总分的比较上存在差异(P<0.01)。结论:心不藏神型的PQSI总分高于肝不藏魂型。心不藏神型不寐患者在PSQI评分上的表现特征主要为入睡时间的延长和睡眠时间的减少;肝不藏魂型不寐患者在PSQI评分上的表现特征主要为入睡时间的延长,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质量的下降。我们认为通过分析PSQI量表所得出的心不藏神型与肝不藏魂型失眠症特征与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中所定义的特征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心不藏神 不藏 PSQI
下载PDF
对中医肝藏魂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继红 李青 +1 位作者 曹颖颖 聂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3期83-84,共2页
“肝藏血,血舍魂”是中医的传统理论,笔者通过对其“肝藏魂”理论的再认识,为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提出新的观点及方法. 1 理论渊源 “肝藏魂”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都对其有所阐述。 1.1 肝《说文解字》卷四、... “肝藏血,血舍魂”是中医的传统理论,笔者通过对其“肝藏魂”理论的再认识,为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提出新的观点及方法. 1 理论渊源 “肝藏魂”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都对其有所阐述。 1.1 肝《说文解字》卷四、肉部言:“肝木藏也,从肉干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情致病
下载PDF
基于“神—魂—气—形轴”探析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辨治思路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啸男 方婷 王健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6-90,共5页
抑郁症是一种典型的神志障碍、气机失调、形体紊乱共患的情志病,其发病全阶段贯穿“神、魂、气、形”四个方面。本文基于形神一体观,通过探析神、魂、气、形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构建一条以心神为统治核心、魂气为运动枢纽、形体为... 抑郁症是一种典型的神志障碍、气机失调、形体紊乱共患的情志病,其发病全阶段贯穿“神、魂、气、形”四个方面。本文基于形神一体观,通过探析神、魂、气、形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构建一条以心神为统治核心、魂气为运动枢纽、形体为物质根基的“神—魂—气—形”基础身心控制轴。根据抑郁症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本文剖析神与魂在精神控制层面、魂与气在运动执行层面、气与形在物质积损层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抑郁症以神魂郁逆、虚气滞乱、形体积损为三大核心病理改变。神魂郁逆是造成抑郁症的精神情绪障碍的核心病机,虚气滞乱、形体积损是躯体功能性紊乱和器质性病变的关键因素,而虚气滞乱又是抑郁症精神情绪障碍和躯体化障碍相互影响加重、恶性循环的中间枢纽。基于此三种重要病理改变,本文提出治神、安魂、调气、强形的抑郁症四个基本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身心枢轴 形神一体观 肝魂 意识 气机 发病机制 辨治思路
下载PDF
柔肝归魂法对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干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奚燕萍 李青 王雪姣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柔肝归魂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柔肝归魂法(治疗组45例)和百忧解(对照组42例)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拟中医证候等级评分量表评定药... 目的:观察柔肝归魂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柔肝归魂法(治疗组45例)和百忧解(对照组42例)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拟中医证候等级评分量表评定药物疗效,并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柔肝归魂法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与百忧解相当;缓解躯体症状优于百忧解;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忧解 抑郁症
下载PDF
张星平教授运用疏肝宁魂法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春霞 刘新 张星平 《新疆中医药》 2022年第3期44-47,共4页
张星平教授提出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对不寐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其中肝不藏魂型不寐总以肝血不足、肝阴不足、瘀血踞肝、肝阳亢盛4种证型统之,而以补肝养血、滋阴养肝、化瘀舒肝、清降肝火为治疗原则,然其病... 张星平教授提出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对不寐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其中肝不藏魂型不寐总以肝血不足、肝阴不足、瘀血踞肝、肝阳亢盛4种证型统之,而以补肝养血、滋阴养肝、化瘀舒肝、清降肝火为治疗原则,然其病机归为肝魂不安于舍,究其遣方用药始终不离“肝郁”,其治以“疏肝宁魂”为法。文章结合医案进一步回顾了张星平教授“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颇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藏 梦扰纷纭 不寐
下载PDF
从肝藏魂论治小儿神经性厌食症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南萍 蔡江 徐荣谦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37-40,共4页
小儿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与行为、心理紊乱有关的神经官能症,除与脾胃虚弱、禀赋不足有关外,肝不藏血,魂失所涵,魂不入肝舍,致肝不藏魂,影响肝之疏泄,气机不利,导致情志不舒是其主要病因,目前发病呈上升趋势,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扶土抑... 小儿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与行为、心理紊乱有关的神经官能症,除与脾胃虚弱、禀赋不足有关外,肝不藏血,魂失所涵,魂不入肝舍,致肝不藏魂,影响肝之疏泄,气机不利,导致情志不舒是其主要病因,目前发病呈上升趋势,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扶土抑木、平肝调胃,实现“肝脾同治”,往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小儿神经性厌食症
下载PDF
“柔肝归魂”法汤剂联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勤 杨锦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第9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索康复护理联合"柔肝归魂"法汤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百忧解加身体康复护理,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柔肝归魂"... 目的:探索康复护理联合"柔肝归魂"法汤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百忧解加身体康复护理,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柔肝归魂"法汤剂治疗加身体康复护理。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对比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HAMD和S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柔肝归魂"法汤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柔”法汤剂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中医“肝藏魂”的神经心理学内涵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自艳 曹龑 贾竑晓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肝藏魂"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重要依据。以往中医学者对"肝藏魂"的认识多局限于"肝藏血,血舍魂,魂为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而对"肝藏魂&qu... "肝藏魂"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重要依据。以往中医学者对"肝藏魂"的认识多局限于"肝藏血,血舍魂,魂为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而对"肝藏魂"在精神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并未阐明。故本文结合现代神经、精神、心理、认知等理论,从多角度深入挖掘"肝藏魂"的神经心理学内涵,明确其在精神活动生理、病理表现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调肝魂"论治精神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学 精神类疾病
下载PDF
刘平基于“肝藏魂”理论辨治肝硬化失眠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悦 陈佳美 刘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2期18-20,共3页
总结刘平教授基于"肝藏魂"理论辨治肝硬化失眠的临床经验。认为肝硬化失眠的基本病机是肝阴血虚损,魂不守舍;基本治法为滋阴养血,兼顾清热;方用一贯煎加减。并举验案1则。
关键词 失眠 硬化 滋阴养血 一贯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肝藏魂”探索酸枣仁汤在失眠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翟莹莹 徐彬智 谢斌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6期77-78,共2页
本文基于"肝藏魂"理论,提出养肝血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治则。通过方剂配伍分析认为酸枣仁汤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既可补肝血,又能安神,无论理论文献和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失眠 方剂 酸枣仁汤
下载PDF
清肝化痰宁魂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玲 郭世锦 《四川中医》 2017年第5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清肝化痰宁魂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均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另给予本院自制清肝化痰宁魂汤治疗,观察2... 目的:观察清肝化痰宁魂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均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另给予本院自制清肝化痰宁魂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SAS、SDS评分、PSQI积分、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相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PSQI积分、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明显减小,睡眠效率明显增大,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中药组SAS、SDS评分、PSQI积分、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均减小明显,睡眠效率增大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48.89%明显低(χ~2=15.291,P<0.05)。结论:清肝化痰宁魂汤可明显减轻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有效提高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延长睡眠时间,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药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痰热内扰型 化痰宁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星平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旭 梁瑞宁 +5 位作者 王凯凯 贾宏林 梁政亭 王慧 屈玉疆 张星平(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69-74,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张星平教授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因“不寐病”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张星平教授门诊就诊患者的医案处方,建立张星平教授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门...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张星平教授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因“不寐病”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张星平教授门诊就诊患者的医案处方,建立张星平教授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门诊医案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及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方法,对张教授治疗肝不藏魂型不寐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功效进行统计,获得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的高频药物组合、高频用药因子及基于聚类分析的中药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共纳入门诊医案305例、处方305首,涉及中药136味,其中使用频次前10位中药依次为炙甘草、醋北柴胡、陈皮、白芍、当归、茯苓、麸炒白术、法半夏、煅牡蛎、黄连,频次均超过220次;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最多,归经以脾经、肝经、心经常见;功效以理气、补虚、清热、安神类为主;基于关联规则得到高频药物组合178组,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组合依次为醋北柴胡-当归、醋北柴胡-炙甘草、醋北柴胡-茯苓;基于聚类分析获得4个核心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显示,305首处方中10个高频药物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66.49%。结论肝不藏魂型不寐主要病位在肝,治疗主要从肝、脾、肺、心四脏入手,治疗上补泻同施、虚实兼顾,以疏肝解郁、安魂为主,健脾安意、安肺定魄、宁心安神为辅。所提取的核心药物与张教授经验方养肝安魂汤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中医不寐五神分型 不藏 张星平 数据挖掘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肝藏魂”论治儿童NREM觉醒障碍
19
作者 马金叶 姜永红 +2 位作者 刘旭华 李赛 樊秋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58-1561,共4页
儿童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期觉醒障碍是儿科常见的睡眠问题,常因睡眠剥夺与情景压力等启动。本文认为小儿体禀少阳,神气稚嫩,神怯易惊,当儿童受外界惊吓或情志不舒,气机不畅,痰火内生,肝魂易扰,魂不归于肝,以致... 儿童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期觉醒障碍是儿科常见的睡眠问题,常因睡眠剥夺与情景压力等启动。本文认为小儿体禀少阳,神气稚嫩,神怯易惊,当儿童受外界惊吓或情志不舒,气机不畅,痰火内生,肝魂易扰,魂不归于肝,以致表现为睡中坐起、梦游以及夜惊。结合“肝藏血,血舍魂”以及“随神往来谓之魂”之理论,立足小儿体质及病理特点,临床治疗可通过清肝化痰、敛魂安神,达到魂安神静的状态,从而治疗儿童NREM觉醒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障碍 中医 调神
下载PDF
基于“肺藏魄,肝藏魂”理论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理及选方思路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蒋伟 郭亚雄 +1 位作者 马艳芳 张也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9期678-679,共2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也称自闭症,是一类在儿童早期发病,以社交和/或交往障碍,兴趣狭窄与行为刻板为临床特征的疾病[1],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15%[2]。由于发病机制不明,尚无特效药物,而A S D个体特质和症状差异巨大,治疗越来越强调个体化...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也称自闭症,是一类在儿童早期发病,以社交和/或交往障碍,兴趣狭窄与行为刻板为临床特征的疾病[1],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15%[2]。由于发病机制不明,尚无特效药物,而A S D个体特质和症状差异巨大,治疗越来越强调个体化干预方法[3],中医药具有潜在优势。中医学认为,A S D可属“神志病”范畴,本文从“肺藏魄,肝藏魂”理论出发对A S D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中医药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肺藏魄 定魄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