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肝-肠-脑轴”的胆汁酸信号通路神经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钟小微 胡穗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胆汁酸在肝脏内由胆固醇转化而成,并在肠道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信号传导和发挥作用。胆汁酸信号通路是机体类固醇物质的主要清除途径,其不仅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还参与调节机体糖脂代谢和能量平衡。胆汁酸在胃肠道的作用机制已在... 胆汁酸在肝脏内由胆固醇转化而成,并在肠道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信号传导和发挥作用。胆汁酸信号通路是机体类固醇物质的主要清除途径,其不仅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还参与调节机体糖脂代谢和能量平衡。胆汁酸在胃肠道的作用机制已在糖脂代谢性疾病和肝胆疾病中得到很好的证实。此外,胆汁酸信号通路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中枢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中有所表达,具有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基于“脑-肠轴”、“肝-肠轴”学说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机制推导出肝、肠、脑之间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通路,提出“肝-肠-脑轴”学说,这与胆汁酸的生成和信号传导不谋而合。本文将从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与信号传导过程出发,深入叙述胆汁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功能,并从抗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及抗氧化应激等多角度分析胆汁酸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汁酸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肝-肠-脑轴
下载PDF
基于“肠-肝-脑轴”的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王雯 蔺晓源 +2 位作者 周旭晴 王旭 郭纯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428-1431,共4页
脑出血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通腑法可通过通降腑气以协调气机,达到气血和调、脑清神聪的效果。“肠-肝-脑轴”是指肠、肝、脑各自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以维持正常气血运行的一条气机轴。文章从中西医维度阐述“肠-肝... 脑出血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通腑法可通过通降腑气以协调气机,达到气血和调、脑清神聪的效果。“肠-肝-脑轴”是指肠、肝、脑各自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以维持正常气血运行的一条气机轴。文章从中西医维度阐述“肠-肝-脑轴”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的理论研究,为挖掘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通腑法 --
下载PDF
基于“肠-肝-脑轴”理论探讨柔肝通络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范建虎 邓毫斌 唐沛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6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基于“肠-肝-脑轴”理论探讨柔肝通络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 目的基于“肠-肝-脑轴”理论探讨柔肝通络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柔肝通络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血清5-羟色胺(5-HT)、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2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明显增高(P均<0.05),酵母菌、肠杆菌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菌群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菌群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α-Syn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5-HT、α-Sy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基于“肠-肝-脑轴”理论拟定的柔肝通络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及脑肠轴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阴虚型 帕金森病 通络汤 --”理论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肝-肠-脑轴探讨承气汤联合针灸对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水馨 刘琳 刘洁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4期181-183,196,共4页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严重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病死原因之一^([1])。目前肝性脑病的发病机...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严重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病死原因之一^([1])。目前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被普遍认可的是氨中毒学说,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胃肠黏膜发生病变出现淤血水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导致饮食物不能正常排空以及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肠-脑轴 承气汤 针灸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肠-脑-肝轴治疗糖尿病中西医病理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史小林 龚雅婷 +7 位作者 牛晶晶 黄文瑾 周铭月 沙雯君 朱婷 张军 陈建峰 周里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87-92,共6页
传统观点认为小肠只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最近这种观点有所改变,因为发现口腔黏膜和十二指肠等还能够感受营养物质触发负反馈回路,并且通过控制食物摄入量抑制葡萄糖生产来维持代谢平衡。此外,研究发现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十... 传统观点认为小肠只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最近这种观点有所改变,因为发现口腔黏膜和十二指肠等还能够感受营养物质触发负反馈回路,并且通过控制食物摄入量抑制葡萄糖生产来维持代谢平衡。此外,研究发现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十二指肠营养感知存在缺陷,因而导致葡萄糖产生增加。相比之下,空肠营养感知功能的改变、介导减肥手术的早期抗糖尿病作用和肠道菌群组合物的改变,可能会改变肠道营养感应机制,可以使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能够长期有效地维持葡萄糖稳定。这一观点的重点是:肠道表面内的营养感应和反射机制可以维持葡萄糖稳定,并且可以靶向地改善糖尿病和肥胖病人的肠道营养感应机制,可能成为一个降低血糖浓度的治疗策略。中医观念认为消渴病与脾胃及舌象有着重要联系,而脾胃及舌象在消渴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现代医学理论的小肠及口腔黏膜等还能够感受营养物质,触发营养和能量代谢的负反馈回路的新发现为古老的中医理论奠定了现代医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感应机制 -- 内菌群 十二指旁路(DJB)手术
下载PDF
肠-脑-肝轴在2型糖尿病及减重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琰珉 刘少壮 +5 位作者 张光永 张翔 刘腾 仲明惟 闫治波 胡三元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2型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发病率逐年递增。传统内科治疗长期减重、维持血糖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以胃旁路术为代表的减重手术不但可减轻体重,而且对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可显著改善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 2型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发病率逐年递增。传统内科治疗长期减重、维持血糖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以胃旁路术为代表的减重手术不但可减轻体重,而且对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可显著改善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心血管风险。但胃旁路术后糖尿病改善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肠-脑-肝轴概念的提出,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思路。现对肠-脑-肝轴在2型糖尿病及其在减重手术中的作用与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糖尿病 2型 减重手术
下载PDF
“肝-脑-肠轴”与中医脏腑辨证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果 胡贤哲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2期26-28,共3页
“脑-肠轴”和“肝-肠轴”学说在胃肠、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同,但将这两种学说联系起来提出的“肝-脑-肠轴”研究偏少。一方面“肝-脑-肠轴”概念的提出可延伸“脑-肠轴”、“肝-肠轴”两种学说的... “脑-肠轴”和“肝-肠轴”学说在胃肠、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同,但将这两种学说联系起来提出的“肝-脑-肠轴”研究偏少。一方面“肝-脑-肠轴”概念的提出可延伸“脑-肠轴”、“肝-肠轴”两种学说的覆盖范围,并将脑、肝、肠从病理生理上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相关疾病提供新的干预手段和治疗措施;另一方面探讨其在中医学理论中气化相通的脏腑辨证关系,可从中医视角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相关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 -- 脏腑别通 脾相关
下载PDF
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从肠道菌群防治肝性脑病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小纤 严海艺 +1 位作者 秦雪颖 郭朋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0-54,共5页
肝性脑病(HE)是一种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本文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中医学中的“肝-肠-脑”病理关系,并与西医学中“肝-肠-脑轴”相互印证,以此论述肠道菌群... 肝性脑病(HE)是一种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本文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中医学中的“肝-肠-脑”病理关系,并与西医学中“肝-肠-脑轴”相互印证,以此论述肠道菌群与HE发生、发展的密切联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HE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菌群 肝-肠-脑轴 与大相通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下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9
作者 周剑波 傅伟强 吴雄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9期57-60,68,共5页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以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体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死率较高。目前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肝性脑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系统失调,并可能通过促进血氨产生、炎症因子释放、影响神经...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以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体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死率较高。目前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肝性脑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系统失调,并可能通过促进血氨产生、炎症因子释放、影响神经递质产生、减少胆汁酸及短链脂肪酸合成等机制诱发肝性脑病。因此,基于肠道菌群的肝性脑病治疗成为新的切入点,包括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的使用及粪菌移植。本文总结肠道菌群在肝性脑病中的主要作用机制及基于肠道菌群的相关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肝性脑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菌群 肝-肠-脑轴 粪菌移植
下载PDF
肠-肝-脑轴在肝移植后精神症状中的作用
10
作者 叶猛飞 谢谓根 +3 位作者 王声滂 林雪冰 金含青 张建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肝移植后患者的康复经常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包括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严重的肝移植后精神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行为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但尚未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最新的研究表明,肝移植后精神症状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相关,其... 肝移植后患者的康复经常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包括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严重的肝移植后精神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行为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但尚未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最新的研究表明,肝移植后精神症状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相关,其具体机制复杂多样,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综述了肝移植后精神症状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总结在肠-肝-脑轴方面存在的可能机制。最后,我们提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免疫炎症和迷走神经改善肝移植后的精神症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精神症状 --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喻斌基于“肝-脑-肠”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11
作者 伍驰荣 屈钰珂 喻斌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39-42,共4页
介绍喻斌教授基于“肝-脑-肠”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喻教授认为肝郁脾虚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核心病机,情志失常为重要诱因,肝气郁结贯穿疾病始终,湿邪为主要病理因素。在治疗上主张理气、祛湿、滋养、调摄四大治则,全程贯穿... 介绍喻斌教授基于“肝-脑-肠”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喻教授认为肝郁脾虚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核心病机,情志失常为重要诱因,肝气郁结贯穿疾病始终,湿邪为主要病理因素。在治疗上主张理气、祛湿、滋养、调摄四大治则,全程贯穿疏肝之法,以健脾祛湿为第一要务,辅以益气养阴之法。其用药强调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主,配以芳香之品运脾祛湿,同时兼以益气养阴、寓补于泄,并注重饮食及情志调摄,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易激综合征 -- 解郁 痛泻要方
原文传递
动物肠道血管屏障功能及调节研究进展
12
作者 聂兴宇 冯露雅 +1 位作者 王婧 谭碧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肠道血管屏障(GVB)是一种位于肠上皮层下方的解剖结构,由紧密相互作用的内皮细胞、肠神经胶质细胞和周细胞组成,是防止大分子和细菌从肠腔转移到体循环的最后一道防线。GVB被认为是肠道屏障的必需组分,也是肠-肝-脑轴上重要的枢纽,其功... 肠道血管屏障(GVB)是一种位于肠上皮层下方的解剖结构,由紧密相互作用的内皮细胞、肠神经胶质细胞和周细胞组成,是防止大分子和细菌从肠腔转移到体循环的最后一道防线。GVB被认为是肠道屏障的必需组分,也是肠-肝-脑轴上重要的枢纽,其功能障碍会导致许多肠道和肠外疾病的发生。引起GVB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肠道菌群的失调。因为肠道菌群会通过分泌细菌素或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从而参与调节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载脂蛋白M(ApoM)/鞘氨醇-1-磷酸(S1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一氧化氮(NO)等信号途径,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如封闭蛋白(claudin)]和黏附连接蛋白[如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下降以及质膜囊泡相关蛋白1表达升高。高脂饮食和过糖化饮食会诱导肠道菌群紊乱,破坏GVB,这一过程可由含黄酮或生物碱的物质缓解。本文综述了GVB的组成和分子基础及其调节机制,阐明了肠道菌群尤其是病原菌影响GVB功能的机制,并阐述了GVB功能的营养调控,旨在为肠道屏障功能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血管屏障 血管内皮细胞 道微生物 菌群易位 --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肝性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海南 毛德文 +2 位作者 叶倩伶 王明刚 蓝艳梅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1期1678-1680,共3页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病发病后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主要变现为氨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及昏迷为主。中医认为本病可归属于“肝厥”“昏厥”,其主要病因为湿、热、痰、瘀、毒、虚、风,发病机制为肝病日久...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病发病后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主要变现为氨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及昏迷为主。中医认为本病可归属于“肝厥”“昏厥”,其主要病因为湿、热、痰、瘀、毒、虚、风,发病机制为肝病日久,正气不足,湿、痰、瘀、热诸邪相互胶着,气机郁滞,日久化火生风,上扰清窍,元神失灵所致。病属本虚标实。本病发病前期以实证多见,中后期多为虚实夹杂。肝-肠-脑轴理论是HE病机分析的新理论,其认为HE的发病病位在肝、肠、脑。临床上应用肝肠轴理论认识治疗肝性脑病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文章从HE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及治疗等方面阐述了中医学者对肝性脑病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病机 肝-肠-脑轴 本虚标实 气机郁滞
下载PDF
针刺开四关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再发眩晕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韵龙 黄春梅 朱彦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26-328,344,共4页
[目的]介绍针刺开四关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的经验,以期为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的针刺治疗提供指导与启发。[方法]选择针刺开四关治疗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验案两则,从中医... [目的]介绍针刺开四关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的经验,以期为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的针刺治疗提供指导与启发。[方法]选择针刺开四关治疗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验案两则,从中医经络气血、五行、气机升降及解剖学与影像学方面论述其获效机制。[结果]从中医角度分析,针刺开四关可调整“经络气血”“五行生克”以及“气机左升右降”,以达止眩之功;而从现代医学角度考虑,其机制可能是调整了“肝-肠-脑”轴。所选医案,均治以针刺开四关为主,紧扣“风、火、痰、瘀”的病理特点,对肝郁阳亢证者偏于疏肝解郁、息风止眩,对痰热壅盛证者偏于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皆取良效。[结论]针刺开四关治疗BPPV复位后再发眩晕,临床疗效可观,值得临床借鉴,而从“肝-肠-脑”轴切入则是进一步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再发眩晕 开四关 四关穴 验案 --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与神经精神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15
作者 聂梦珂 乔怡倩 +1 位作者 王志刚 贾漪涛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1355-1360,共6页
结直肠癌(CRC)肝转移是导致CR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其发生至关重要。神经精神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焦虑症、抑郁症等,这类疾病在CRC肝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总结神经精神疾病与CRC肝转移关... 结直肠癌(CRC)肝转移是导致CR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其发生至关重要。神经精神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焦虑症、抑郁症等,这类疾病在CRC肝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总结神经精神疾病与CRC肝转移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以“结直肠癌”“肝转移”“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焦虑症”和“抑郁症”为关键词,检索2000-04-01-2022-04-01中国知网及PubMed相关文献。纳入标准:抑郁症与CRC肝转移;焦虑症与CRC肝转移;AD与CRC肝转移;PD与CRC肝转移。排除标准:其他神经精神疾病与其他癌种的相关研究。最终纳入分析文献57篇。结果显示,焦虑症、抑郁症促进CRC肝转移,其潜在机制主要涉及HPA轴、交感神经系统、肿瘤免疫微环境、肠道菌群及炎症等;而AD、PD与CRC肝转移的关系尚不明确,目前研究涉及肠道菌群、PI3K/Akt/mTOR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五肽2(NPTX2)等。提示,神经精神疾病与CRC肝转移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焦虑症与抑郁症对CRC肝转移影响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但是AD、PD对CRC肝转移的影响尚不明确,目前相关报道较少且缺乏前瞻性研究,其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 转移 神经精神疾病 道菌群 --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粪菌移植治疗肝性脑病研究进展
16
作者 何舒婷 黄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274-275,共2页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是肝硬化个体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标准化治疗(SOC)-乳果糖和利福昔明,即使患者接受SOC,复发性HE还是有着显著的残疾率和死亡率。最近研究表明,HE复发的原因与肠-肝-脑轴受损有关,而粪便...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是肝硬化个体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标准化治疗(SOC)-乳果糖和利福昔明,即使患者接受SOC,复发性HE还是有着显著的残疾率和死亡率。最近研究表明,HE复发的原因与肠-肝-脑轴受损有关,而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修复这一损伤。本文以FMT治疗HE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FMT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HE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