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1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微生物菌群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强 王思颖 +3 位作者 李冰琪 张萌 王瑶 郑丽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81-86,共6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胃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改变、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增加导致了疾病发生发展,以肠道菌群为导向的...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胃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改变、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增加导致了疾病发生发展,以肠道菌群为导向的治疗手段也逐渐增多。同时,由于药物干预未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在寻求替代疗法的过程中,针灸因其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少而备受关注。相关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来调节肠道功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因此,本研究旨在论述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并从调节肠道菌群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道菌群 针灸 疾病 脑-
下载PDF
小肠移植治愈自身免疫性肠平滑肌炎所致假性肠梗阻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长真 朱志东 +3 位作者 李元新 杨堤 李欢 尹洪芳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慢性假性肠梗阻(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CIPO)是一类由肠道神经、肌肉和间质病变引发的肠蠕动功能障碍疾病,具有一般肠梗阻临床表现,但无机械性狭窄和肠壁血运改变,病程一般超过6个月。自身免疫性肠平滑肌炎(autoimmune... 慢性假性肠梗阻(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CIPO)是一类由肠道神经、肌肉和间质病变引发的肠蠕动功能障碍疾病,具有一般肠梗阻临床表现,但无机械性狭窄和肠壁血运改变,病程一般超过6个月。自身免疫性肠平滑肌炎(autoimmune enteric leiomyositis,AEL)是肠壁固有肌层受到大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蠕动功能 障碍疾病 假性梗阻 固有肌层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平滑肌 壁血运
下载PDF
泉州市某区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情况
3
作者 王萍霞 钟煌培 周芳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 分析泉州市某区集贸摊点和超市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从泉州市鲤城区超市以及集贸摊点采集的100份食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GB 47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致泻性大肠埃希... 目的 分析泉州市某区集贸摊点和超市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从泉州市鲤城区超市以及集贸摊点采集的100份食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GB 47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验》对所有标本开展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微生物检验以及毒力基因检测,统计最终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食品类型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差异。结果 100份检测样本当中,总共20份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0.00%;其中包含产肠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共6株,占比为30.00%;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共5株,占比为25.00%;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共5株,占比为25.00%;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共4株,占比为20.00%。牲畜肉类、生禽肉类、凉拌类、海产类以及蔬菜类食品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依次为38.89%、45.00%、5.00%、10.00%、4.55%,其中牲畜肉类、生禽肉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于其他食品类型(P <0.05)。分离获得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0株内,出现EHEC的O157共5株;血清凝集予以H7鉴定,其中共有5株EHEC的O157:H7鉴定血清凝集,1株O157在羊肉上分离获得,SLT2、hly、eaeA毒力基因均在H7菌中携带,其他O157共4株,4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开展微生物检验能有效检出食品中的大肠埃希菌以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有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卫生监督的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希菌 致泻性大埃希菌 微生物检验 毒性大埃希菌 致病性大埃希菌 出血性大埃希菌 侵袭性大埃希菌
下载PDF
CT示膈下游离气体的腹内疝致肠绞窄、肠坏死1例
4
作者 茹东跃 张立娟 +3 位作者 刘明明 王聪 金国星 张晓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4-656,共3页
消化道穿孔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是胃肠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术前通常有腹膜炎表现及膈下游离气体,但膈下游离气体并不是消化道穿孔特有的征象[1]。2024年2月我科收治1例术前CT示膈下游离气体,术中证实为腹内疝导致肠绞窄、肠坏死,行... 消化道穿孔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是胃肠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术前通常有腹膜炎表现及膈下游离气体,但膈下游离气体并不是消化道穿孔特有的征象[1]。2024年2月我科收治1例术前CT示膈下游离气体,术中证实为腹内疝导致肠绞窄、肠坏死,行腹腔镜小肠部分切除术,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穿孔 膈下游离气体 腹内疝 绞窄 外科 坏死 急腹症 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重力引导螺旋型鼻肠管空肠置管操作流程及教学歌诀
5
作者 郭平清 林文清 +9 位作者 黄孝锋 李聪沛 董燕芳 陈兰花 陈志华 蔡川奇 陈锡得 吴巧艺 林志鸿 冯少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为了提高鼻肠管床旁定位的有效性和空肠置管的成功率,根据经典文献,结合自己的操作实践,编写了一个重力引导螺旋型鼻肠管空肠置管的操作流程及教学歌决。歌决内容:肠内营养寓胜算,空肠置管莫等闲。方法多样各神通,大力推广路漫长。半坐... 为了提高鼻肠管床旁定位的有效性和空肠置管的成功率,根据经典文献,结合自己的操作实践,编写了一个重力引导螺旋型鼻肠管空肠置管的操作流程及教学歌决。歌决内容:肠内营养寓胜算,空肠置管莫等闲。方法多样各神通,大力推广路漫长。半坐吞咽进食管,回抽自如识胃腔。右卧轻张过幽门,左卧低阻到空肠。胃内折返何征象?导管反弹最先见,充气受阻“折返征”,染色定位胜影像。真空试验最敏感,酸碱序变特异强,美蓝试验神答问,三法联用共导航。腹部平片金标准,超声时代仍可参。立体影像整体观,更有断层解疑难。此教学歌决以简明扼要、易于记忆的形式,成为临床手把手鼻肠管置管教学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型鼻 置管 内营养 歌诀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留置双腔胃肠营养管护理专家共识
6
作者 张晓梅 袁超 +6 位作者 罗彦嗣 李慧娟 杜敏 张小培 李淑恩 项丽君 崔艳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8-52,81,共6页
目的形成神经重症患者留置双腔胃肠营养管护理专家共识,推动护士规范、安全、有效地实施双腔胃肠营养管喂养,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方法检索、评价和汇总神经重症患者胃肠营养管护理的相关证据,提取相关的推荐意见,形成专家共识初稿,通过1... 目的形成神经重症患者留置双腔胃肠营养管护理专家共识,推动护士规范、安全、有效地实施双腔胃肠营养管喂养,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方法检索、评价和汇总神经重症患者胃肠营养管护理的相关证据,提取相关的推荐意见,形成专家共识初稿,通过1轮专家函询和2轮专家论证会,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各条目内容,形成专家共识终稿。结果最终形成的专家共识包括神经重症患者双腔胃肠营养管喂养的操作性定义、置管适应证、置管禁忌证、置管及维护、拔管指征5个方面。结论形成的专家共识实用性较强,可为神经重症患者双腔胃肠营养管的临床护理实践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内营养 双腔胃营养管 胃管 管饲喂养 减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白头翁汤合益脾祛湿理肠汤加减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杨苏琴 陈光华 +1 位作者 吴云翔 贺应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给予白头翁汤合益脾祛湿理肠汤加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大肠湿热型UC患者共计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给予白头翁汤合益脾祛湿理肠汤加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大肠湿热型UC患者共计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白头翁汤治疗,研究组给予白头翁汤合益脾祛湿理肠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较对照组(74.4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乳酸(D-LA)、内毒素(B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与对照组(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湿热型UC患者给予白头翁汤合益脾祛湿理肠汤加减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溃疡性结 白头翁汤 益脾祛湿理 黏膜屏障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增液润肠方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8
作者 邱萍 李兴 +2 位作者 龚敏 文萍 静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增液润肠方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 目的观察增液润肠方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glycol electrolytedispersion,SF-PEG)进行肠道准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增液润肠方。比较两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气泡分级、进退镜时间、插管盲肠到达率、大肠病变发现率、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左侧结肠评分、右侧结肠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横结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肠道气泡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进镜时间与退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插管盲肠到达率、大肠病变发现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润肠方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润 道准备 应用效果 道清洁 依从性
下载PDF
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脱落肿瘤细胞、菌群及免疫的影响
9
作者 张福杰 张文俊 于登峰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及肠腔内脱落肿瘤细胞、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根治术治疗的3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肠内营养)与对...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及肠腔内脱落肿瘤细胞、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根治术治疗的3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肠内营养)与对照组(予以传统肠道准备),各150例。对比腹腔和肠腔内脱落细胞阳性率、肠道耐受性、肠道清洁度;观察术前和术后7 d的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白蛋白(ALB)、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结果试验组的腹腔、肠腔内脱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67%、10.67%,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整体肠道耐受性(Ⅰ级/Ⅱ级/Ⅲ级)和肠道清洁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每克粪便湿重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对数值高于术前,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对数值低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7 d的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TP、PA、ALB水平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7 d每克粪便湿重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对数值,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TP、PA、ALB水平分别为(7.65±0.68)log GFU/g、(6.92±0.71)log GFU/g、(8.56±1.45)log GFU/g、(8.28±0.97)log GFU/g,(41.03±2.21)%、(26.25±2.07)%、(1.92±0.28),(69.52±6.82)g/L、(266.36±9.58)mg/L、(40.01±3.69)g/L,对照组分别为(6.19±0.42)log GFU/g、(6.08±0.43)log GFU/g、(9.31±1.72)log GFU/g、(9.01±1.21)log GFU/g,(30.14±1.48)%、(18.01±1.51)%、(1.50±0.19),(62.01±4.05)g/L、(217.08±8.41)mg/L、(31.82±3.12)g/L,两组比较,试验组每克粪便湿重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对数值,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CD8~+T细胞,TP、PA、ALB水平更高,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对数值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予以肠内营养有利于减少腹腔及肠腔内脱落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和纠正胃肠道菌群,改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对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营养 传统道准备 结直 肿瘤细胞 道菌群
下载PDF
顺气活血汤加味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邹晶晶 郭敬强 张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524-526,共3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为临床治疗胰头部、壶腹部、远端胆道、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方式,然而PD手术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的消化器官切除及消化道改道较多,以致围手术期引起的创伤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慢[1]。而对于PD术后患者尽早恢复经口...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为临床治疗胰头部、壶腹部、远端胆道、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方式,然而PD手术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的消化器官切除及消化道改道较多,以致围手术期引起的创伤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慢[1]。而对于PD术后患者尽早恢复经口进食、进水及辅助营养,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2]。肠内营养滋养肠道上皮,有利于肠功能恢复,是理想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切除术 十二指肿瘤 早期内营养 胰头部 功能恢复 壶腹部 术后感染 道上皮
下载PDF
探析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婧 杨军 +1 位作者 刘若男 秦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情况、排气排... 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情况、排气排便情况、经口进食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物质指标、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情况,排气排便情况、经口进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营养物质指标、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更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营养支持 内营养支持 道肿瘤患者 营养 功能 影响
下载PDF
免疫肠内营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学锋 曲萌 +4 位作者 初贵富 何援越 张淑胜 邹德利 何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肠内营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ARE)对患者免疫功能、肠道炎性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ARE患者91例,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44例)及肠外营养组(47例),早期两组均给予5~7 d的依替米星、肠外营养及对症治... 目的 探讨免疫肠内营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ARE)对患者免疫功能、肠道炎性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ARE患者91例,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44例)及肠外营养组(47例),早期两组均给予5~7 d的依替米星、肠外营养及对症治疗,同时给生长抑素25μg/h静脉均匀泵入,至呕吐、腹泻、腹胀症状消失。同时免疫肠内营养组:对于腹胀、呕吐的患者应用穴位定向透药疗法、清热凉血方保留灌肠等疗法,促进排气、排便,待腹胀、呕吐症状消失后于介入下置空肠营养管,给予爱伦多肠内营养粉剂温开水稀释后加入深海鱼油2 g,再加入谷氨酰胺3 g强化免疫,前几天肠内营养热量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肠外营养组继续肠外营养。两组均按着32 kcal/(kg·d)给予总热量,热(kcal)氮(g)比均为128∶1的原则,总有效营养治疗时间为14 d。于营养治疗前和营养治疗14 d后晨起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抗原分化(CD)3阳性(CD3^(+))、CD4^(+)、CD8^(+)值;检测两组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脂多糖(LPS)值;采用现场见面随访为主、辅以电话调查的方法探究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营养治疗14 d后血液CD3^(+)、CD4^(+)、CD8^(+)均显著回升,且免疫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回升显著(P<0.05);两组血清CRP、LPS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免疫肠内营养组CRP、LPS及IL-6降低的水平比肠外营养组显著(P<0.05);3个月后随访发现两组生活质量部分存在差异,免疫肠内营养组情绪功能及躯体功能明显好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ARE患者通过免疫肠内营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后能明显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肠道炎性反应、减轻肠黏膜受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营养 中医中药治疗 放射性 免疫功能 道炎性因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肠-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李紫珊 杨华 +3 位作者 王雷 滕玉芳 赵芹 倪牧含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9期47-55,共9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肠-肠吻合术(EUS-EE)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例因MBO行EUS-EE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改良式肠道准备方案行肠道准备,统计分析EUS-EE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情...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肠-肠吻合术(EUS-EE)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例因MBO行EUS-EE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改良式肠道准备方案行肠道准备,统计分析EUS-EE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营养状态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4例均成功实施EUS-EE,选用结直肠梗阻评分系统(CrOSS),评估术前和术后肠梗阻症状和缓解情况,术后1周,CrOSS评分由术前的1至2分上升至2~4分;术后1周,患者主观总体评估(PGSGA)量表评分为(9.64±3.13)分,明显低于术前的(12.36±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32);术后5例出现体温升高,3例出现气腹,2例出现短肠综合征,经过对症治疗,均得到缓解。术后随访1年内,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1 (41,500) d,1年生存率为64.29%。结论 EUS-EE具有症状缓解率高、创伤小和再干预率低等优点。对于基础状况不佳或预期生存时间短的患者,EUS-EE有助于改善身体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引导 -吻合术 恶性梗阻(MBO) 道准备 减压术
下载PDF
模拟肠镜进镜置管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左半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春凤 殷璀颖 +4 位作者 张钧书 李俊臻 舒瑶 叶剑琳 李夏梦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32-433,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疾病,为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血便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药保留灌肠是临床中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治疗方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处[1]。但是常规保留灌肠可能...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疾病,为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血便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药保留灌肠是临床中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治疗方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处[1]。但是常规保留灌肠可能导致中药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短,影响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为了提高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探究模拟肠镜进镜置管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左半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左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5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模拟镜进镜置管法 中药保留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通幽汤加味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观察
15
作者 何倩如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487-489,共3页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常用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是由于手术的侵入操作、麻醉、手术范围较大等因素导致患者术后易出现...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常用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是由于手术的侵入操作、麻醉、手术范围较大等因素导致患者术后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2]。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措施主要是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促胃肠动力药等,但效果往往不甚理想[3]。中药内治法在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生存时间 促胃动力药 内营养支持 结直癌根治术 术后胃功能障碍 通幽汤 手术范围 患者胃功能
下载PDF
四磨汤对肝脾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16
作者 周赛男 罗倩 +2 位作者 刘琴 张海月 蔺晓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目的观察四磨汤对肝脾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2(VIP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0.305mg/kg)和四磨汤高、中、低剂量组(5.62、2.81... 目的观察四磨汤对肝脾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2(VIP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0.305mg/kg)和四磨汤高、中、低剂量组(5.62、2.81、1.40g/kg),采用多因素造模法制备肝脾气滞型FD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14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定体质量、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HE染色观察胃窦和十二指肠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十二指肠组织VIP、VIPR2阳性表达,Westernblot、RT-PCR分别检测十二指肠组织VIP、VIPR2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体质量、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组织VIP、VIPR2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磨汤高、中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体质量、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显著升高(P<0.05,P<0.01),十二指肠组织VIP、VIPR2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HE染色显示,胃窦和十二指肠组织形态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四磨汤可能通过抑制肝脾气滞型FD大鼠十二指肠组织VIP、VIPR2表达促进胃肠动力,从而改善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脾气滞 动力 血管活性 血管活性肽受体2 大鼠
下载PDF
注水肠镜法在实验猪肠道准备中的运用
17
作者 陈钟 董俊 +5 位作者 李丹 殷久勇 廖菲菲 卢亚丽 严亚辉 赵涛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以提高动物模型结直肠准备质量。方法 将20头行肠镜治疗的实验猪分成A、B两组,A组仅进行禁食,不做其他处理,记录结果;15 d后B组行长透明帽联合注水肠镜对猪肠道粪便进行冲洗,清理,进而进行肠道准...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以提高动物模型结直肠准备质量。方法 将20头行肠镜治疗的实验猪分成A、B两组,A组仅进行禁食,不做其他处理,记录结果;15 d后B组行长透明帽联合注水肠镜对猪肠道粪便进行冲洗,清理,进而进行肠道准备。分别记录各组20例(共40例)肠道清洁程度,以及内镜医师对肠道准备的满意程度。结果 长透明帽联合注水肠镜对猪肠道粪便进行冲洗,肠道清洁效果满意,手术视野清晰,满足实验要求。结论 长透明帽联合注水肠镜在实验猪肠道手术准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透明帽 注水 实验猪 道准备 镜治疗
下载PDF
浮针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李湘琼 陈锐 +1 位作者 陈闽湘 郑小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浮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浮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测(IBS-SSS)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胀与腹泻症状消退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的变化情况,以及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等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P物质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54/56),对照组为83.93%(47/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与腹泻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拟杆菌数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拟杆菌数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P物质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P物质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强化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数量并改善胃肠黏膜屏障的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易激综合征 道功能 道菌群 黏膜屏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和肠-肝轴的研究
19
作者 杨秀芳 曾柳钰 +5 位作者 郑铠军 邹梅玲 陈康 施尚文 丁俊彩 杨仙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旨在研究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特征和肠-肝轴在PNA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住院期间曾接收14d以上的胃肠外... 目的旨在研究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特征和肠-肝轴在PNA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住院期间曾接收14d以上的胃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为13例患有PNAC的早产儿,对照组为24例未患PNAC的早产儿。对两组患儿不同日龄的粪便中肠道菌群的DNA情况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测定。同时检测两组早产儿不同日龄血清血炎症细胞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肝胆生化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后第1、7和14d的肠道菌门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D1)^(2)=0,χ_(D7)^(2)=1.06,χ_(D14)^(2)=6.98,P均>0.05),生后第30d的肠道菌门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D30)^(2)=16.29,P<0.05);对比两组出生后不同日龄肠道菌门的相对丰度,结果显示两组在生后第7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9、2.00、2.00,P均>0.05);两组在生后第14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1、24.74、6.64,P均<0.05),两组在生后第30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8、25.88、34.63、33.36,P均<0.05),提示在生后第14d和第30d实验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动态的肝胆生化和炎症指标,结果显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上,实验组在生后第14d、第30d和第60d血清ALT、T-BIL、D-BIL、TBA、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血清PCT、IL-6水平在生后第14d和第30d高于对照组,组与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t_(D14)=16.39,t_(D30)=25.29,IL-6:t_(D14)=7.03,t_(D30)=9.65,P均<0.05)。实验组肠外营养(PN)的持续时间(22.0±3.2d)长于对照组(17.8±3.1d),两组PN的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1,P<0.001)。结论患有PNAC且胃肠外营养超过14d的新生儿其在出生14d后的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无合并PNAC的新生儿存在差异。患有PNAC新生儿在胃肠外营养至生后第14d和第30d时肠道菌群以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且伴血炎症指标增高和胆汁淤积加重。PN持续时间长、肠道菌群的变化和炎症指标的增高可能与PNAC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关,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菌群 炎症指标 早产儿 外营养 胆汁淤积 肝轴
下载PDF
新斯的明上巨虚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结肠癌术后肠麻痹疗效观察
20
作者 刘桂伟 任维聃 +3 位作者 李泽钊 杨立胜 董培胜 姜国胜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上巨虚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结肠癌术后肠麻痹(PO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术后PO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新斯的明...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上巨虚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结肠癌术后肠麻痹(PO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术后PO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予新斯的明上巨虚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 d。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的73.33%(P <0.05)。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首次排气、进食、住院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 <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腹痛、腹胀评分及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新斯的明上巨虚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结肠癌术后POI的临床疗效良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改善肠胃道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上巨虚穴位注射 老年结 术后麻痹 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