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华荣 安晓静 +4 位作者 石群立 马捷 马恒辉 周航波 陆珍凤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研究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复习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大体所见、HE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按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重新进行分类,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21例肠道原发性淋... 目的研究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复习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大体所见、HE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按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重新进行分类,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发病年龄从7~81岁,平均年龄52.7岁,中位年龄55岁。男性88例,女性33例,男女比例8∶3。发病部位分别为大肠(结、直肠)62例(51.2%),小肠(空、回肠)47例(38.8%),十二指肠7例(5.8%),多发部位4例(3.3%),阑尾1例(0.8%)。临床上以腹痛、腹胀(72.9%)、下消化道出血(22.0%)、发热(10.2%)、腹部包块(8.5%)、腹泻(8.5%)、消瘦(5.1%)等为首发症状。大体上表现为隆起型(37.3%)、溃疡型(33.9%)和浸润型(28.8%)。组织学类型分别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68例(56.2%),MALT淋巴瘤18例(14.9%),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13例(10.7%),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7例(5.8%),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4例(3.3%),套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各3例(2.5%),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1.7%),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各1例(0.8%)。59例外检病例中共随访39例(66.1%),随访时间1-102月,平均随访时间19.7月,目前死亡15例。20例失访(未回信或拒绝告知)。结论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以中老年男性多见,最常累及的部位是大肠(结、直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多见;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肠道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比B细胞淋巴瘤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病理学 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二七方对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夏欣欣 李跃军 +2 位作者 周冬枝 王瑞 韩萍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59-565,共7页
【目的】探讨二七方(由朱砂七、蜈蚣七、秦皮、黄柏、大黄等组成)对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组和二七方组,每组15只。采用6 MV高能X线10 Gy全... 【目的】探讨二七方(由朱砂七、蜈蚣七、秦皮、黄柏、大黄等组成)对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组和二七方组,每组15只。采用6 MV高能X线10 Gy全腹部照射,复制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模型。二七方组、白头翁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二七方(剂量为8.85 g·kg^(-1)·d^(-1))、白头翁汤(剂量为4.69 g·kg^(-1)·d^(-1))灌胃治疗,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造模结束后,取回盲部近端回肠,光镜下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和全层厚度,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回肠组织中MPO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回肠组织中caspase-3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二七方组和白头翁汤组回肠结构损伤较轻,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全层厚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但2个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七方组和白头翁汤组MPO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二七方组MPO含量显著低于白头翁汤组(P<0.05);二七方组与白头翁汤组caspase-3、PC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七方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黏膜及组织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其机理可能通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上皮增殖,抑制上皮细胞凋亡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七方/药理学 朱砂七 蜈蚣七 秦皮 急性放射性损伤/中药疗法 肠/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鲜生地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秋伟 刘旭强 +4 位作者 房杰 赵洁 李润琴 苗静 贾建伟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鲜生地汁对SD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SMA)夹闭方法制作I/R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R模型组、I/R+鲜生地汁大剂量组、I/R+鲜生地汁小剂量组、I/R+乳果糖组。观察系膜上... 目的:探讨鲜生地汁对SD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SMA)夹闭方法制作I/R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R模型组、I/R+鲜生地汁大剂量组、I/R+鲜生地汁小剂量组、I/R+乳果糖组。观察系膜上动脉夹闭0.5h再灌注24h、48h、72h后肠粘膜损伤程度,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各时点I/R+鲜生地汁大剂量、I/R+鲜生地汁小剂量组及I/R+乳果糖组肠损伤程度、血浆内毒素水平均低于I/R模型组。结论:鲜生地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剂量依赖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药内毒素类/血液 肠/病理学 再灌注损伤/中医药疗法 大鼠
下载PDF
清热活血调气方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新生大鼠肠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晴 许华 +1 位作者 张广丽 王晓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99-502,566,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调气方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新生大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3日龄Sprague-Daw ley新生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EC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2只。NEC模型组采用...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调气方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新生大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3日龄Sprague-Daw ley新生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EC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2只。NEC模型组采用鼠代乳品人工喂养、体积分数100%氮气缺氧90 s、4℃冷刺激10 min方法,每天2次,连续3 d,复制新生大鼠NEC模型;治疗组采用代乳品+清热活血调气方(30 mL.kg-1.次-1,3次/d)人工喂养,同时予缺氧冷刺激;正常对照组置于母鼠身旁喂养,不进行任何干预。各组于造模后第4天处死大鼠取出肠组织,取近回盲部肠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并做组织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2为NE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肠损伤组织病理评分显著升高,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肠损伤组织病理评分与发病率显著降低,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清热活血调气方对NEC模型新生大鼠肠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炎/中药疗法 清热活血调气方/药理学 肠/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肠系膜损伤合并肠坏死误诊18例分析
5
作者 黑颖睿 张波 +2 位作者 赵传杰 王振峰 陈鸿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938-938,共1页
关键词 系膜/损伤 肠/病理学 坏死 误诊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肠系膜血栓性肠坏死1例
6
作者 王丽萍 陈建 +1 位作者 庄永泽 郑智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并发症 系膜血管闭塞/并发症 肠/病理学 坏死
下载PDF
情志变化与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韩海燕 韩桃 陈华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功能性胃肠病为反复发作的不能以结构(器质)或生化异常解释的胃肠道症状群。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不知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且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某些不良的精神刺激极易引起肝失疏泄、肝脾不... 功能性胃肠病为反复发作的不能以结构(器质)或生化异常解释的胃肠道症状群。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不知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且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某些不良的精神刺激极易引起肝失疏泄、肝脾不和而致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鉴于情志变化在FGIDs的致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作为指导治疗的要点,对儿童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理学 肠/病理学 情志变化 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ANCA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邹阳 邹筑良 +2 位作者 杨孝芳 周晓泉 欧桂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2,4二硝基氯苯法造模,造模结束后,第20天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和穴位埋线治疗组。SASP组用4.5%柳氮磺胺吡啶悬液胃饲治疗,穴埋组采用“...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2,4二硝基氯苯法造模,造模结束后,第20天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和穴位埋线治疗组。SASP组用4.5%柳氮磺胺吡啶悬液胃饲治疗,穴埋组采用“足三里”“上巨虚”穴内埋线治疗。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病理组织切片技术观察病变。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大鼠ANCA阳性率达62.5%,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两组ANCA阳性率均降低(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NAC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 溃疡性/穴位疗法 溃疡性/血液 黏膜/病理学
下载PDF
秦皮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翁闪凡 刘娜 +2 位作者 张晓林 张继平 姚晖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0-943,1030,共5页
【目的】研究秦皮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和秦皮甲素组(EH组),每组10只。模型组、SASP组和EH组... 【目的】研究秦皮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和秦皮甲素组(EH组),每组10只。模型组、SASP组和EH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剂量为100 mg/kg)灌肠法复制大鼠UC模型,SASP组和EH组分别灌胃给予SASP(剂量为600 mg/kg)和秦皮甲素(剂量为100 mg/kg)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比较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肠黏膜损伤情况和血清TNF-α、IL-10水平。【结果】秦皮甲素能显著改善UC大鼠的一般状态,显著缓解其结肠组织炎症。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各给药组DAI评分和TDI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和EH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秦皮甲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UC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表达,改善肠道免疫平衡紊乱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皮甲素/药理学 溃疡性结炎/中药疗法 黏膜/病理学 细胞因子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鸟氨酸脱羧酶表达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时相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茹柳 迟莉 +3 位作者 郭文峰 徐颂芬 潘怀耿 陈蔚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22-225,230,共5页
【目的】观察鸟氨酸脱羧酶(ODC)表达水平与不同时相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模型1、2、3组(各16只),以90 mg/kg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肠注射复制UC模型,分别于实验第1... 【目的】观察鸟氨酸脱羧酶(ODC)表达水平与不同时相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模型1、2、3组(各16只),以90 mg/kg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肠注射复制UC模型,分别于实验第10、20、30天处死模型1、2、3组大鼠,正常组于第30天处死;分别对各组大鼠结肠进行大体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ODC的表达。【结果】随着实验周期的延长,模型大鼠结肠病变从急性炎症、组织坏死向慢性炎症、溃疡修复进展,ODC在正常结肠粘膜低表达,在溃疡形成、组织坏死阶段的表达略高于正常组,在溃疡修复、细胞大量增生时ODC表达明显增强,在病灶修复处于稳定阶段时ODC表达有所回落。【结论】不同时相UC模型大鼠结肠ODC表达变化特点与结肠病理变化特点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 粘膜/病理学 鸟氨酸脱羧酶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杜群 李红 +1 位作者 王建华 王汝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粘膜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剂量为0.5 g.kg-1.d-1),溃结灵高、...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粘膜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剂量为0.5 g.kg-1.d-1),溃结灵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8.3、9.2、4.6 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100 mg.kg-1)复制UC模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TNF-α的含量;处死动物,取结肠组织固定,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计数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溃结灵高、中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及结肠粘膜NF-κB p65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性低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溃结灵可降低大鼠结肠粘膜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血清TNF-α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结灵/药理学 溃疡性结炎/中药疗法 粘膜/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结肠正常黏膜和腺癌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谷雪梅 张昊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5-101,124,共8页
目的 :系统地分析由 SSH方法获得的结肠正常黏膜和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构建基于 L inux的核酸自动分析平台 ,对用 SSH方法获得的 3个文库之一的 T- N差减文库进行分析。用半定量 RT- PCR对部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了基... 目的 :系统地分析由 SSH方法获得的结肠正常黏膜和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构建基于 L inux的核酸自动分析平台 ,对用 SSH方法获得的 3个文库之一的 T- N差减文库进行分析。用半定量 RT- PCR对部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了基于 Linux的核酸自动分析平台 ,得到了 15个 contigs,其中与已知基因相匹配的有 13个(T- N) ,未与已知基因匹配或者意义未明的有 2个 ;部分基因的半定量 RT- PCR发现 ,人胸腺素 β4 (H omo Sapiensthymosin beta4 ,THY)和人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反式活化蛋白 2 (H omo Sapiens H bx Ag transactivated protein2 ,XTP)的表达从正常黏膜 -腺癌有逐步增高的趋势。结论 :构建基于 L inux的核酸自动分析平台是系统分析核酸序列的有效方法 ,根据对 3个文库的系统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阐明结肠肿瘤分子机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病理学 腺癌/病理学 肿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腺癌 生物信息学 Linux
下载PDF
艾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焕淦 陈汉平 +3 位作者 华雪桂 施征 张琳珊 程子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54-158,498,共6页
本研究采用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13例活动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HE染色及HID—AB、AB—PAS粘蛋白染色观察结果表明,隔药灸能有效... 本研究采用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13例活动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HE染色及HID—AB、AB—PAS粘蛋白染色观察结果表明,隔药灸能有效地纠正结肠粘膜病变,调整粘蛋白比例。并认为慢性粘膜炎症、杯状细胞减少、上皮细胞间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及/或粘膜溃疡等组合为本病的病理等征,对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炎/针灸疗法 间接灸粘膜/病理学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遗留纱布致肠坏死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瑜 张艳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006-1007,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外科纱布 肠/病理学 坏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大鼠肠胃粘膜组织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红 王健 +4 位作者 刘菊华 石永玉 刘洪波 吴惠联 郭进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502-502,共1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胃肠疾病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灭活病毒对照组10只,病毒组20只,接种途经为尾静脉注射,接种病毒量为104TCID50/只.标准饲料喂养,50d后处...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胃肠疾病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灭活病毒对照组10只,病毒组20只,接种途经为尾静脉注射,接种病毒量为104TCID50/只.标准饲料喂养,50d后处死动物,期间死亡动物随时解剖,取胃、肠、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测和HCMV特异抗原定位检测(免疫组化法),肝组织作病毒重分离,并将重分离标本进行电镜检查和HCMV抗原定性检查(ELASA法).结果正常对照组、灭活病毒组动物生存好,胃、肠和肝组织未见异常;接种病毒组动物于接种病毒后12d—19d内病死7只,存活动物50d后解剖,病理学检查胃、肠粘膜可见变性或坏死灶,严重者坏死深达平滑肌层,时见淋巴细胞浸润.肝组织有充血,时见出血灶,有肝细胞坏死,坏死灶周围肝细胞里双核现象.抗原定位检测发现在胃、肠粘膜细胞、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有HCMV抗原阳性表达;将死于接种的大鼠肝组织进行病毒重分离,培养12d后细胞出现病变,电镜检查在细胞核内发现密集病毒颗粒群,抗原定性分析在培养物中查到较高滴度的HCMV抗原.结论HCMV可以感染大鼠胃肠粘膜和肝细胞,引起以变性。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胃粘膜/病理学 粘膜/病理学
下载PDF
1595例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结肠癌检出率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羽 周卫 刘华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9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1595例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结肠癌检出情况。【方法】收集接受肠镜检查并确诊为大肠息肉1595例(1805枚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结肠癌检出情况。【结果】不同性别大肠息肉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目的】探讨1595例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结肠癌检出情况。【方法】收集接受肠镜检查并确诊为大肠息肉1595例(1805枚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结肠癌检出情况。【结果】不同性别大肠息肉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肠息肉患者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41~50岁患者比例明显升高,以〉60岁患者最高,与≤4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1805枚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55.01%(993/1805)高于非腺瘤性44.99%(812/1805)(P〈0.05);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回盲部以非腺瘤性息肉为主,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共检出结肠癌304例(312枚息肉),检出率为19.06%。大肠息肉癌变患者与无癌变患者其年龄、息肉大小、病理类型、息肉部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结论】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以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的腺瘤性息肉和回盲部的非腺瘤性息肉较为常见;高龄、息肉体积大、升结肠和直肠部位的腺瘤性息肉可增加结肠癌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病理学 肿瘤/诊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肠腺瘤性息肉蛋白、β-连接素和E-钙黏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文斌 任占平 +3 位作者 陈蔚麟 杜娟 石喆 唐德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蛋白(APC)、β-连接素(β-catenin)和E-钙黏素(E-cadherin)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腺瘤恶变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APC、β-catenin和E-ca...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蛋白(APC)、β-连接素(β-catenin)和E-钙黏素(E-cadherin)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腺瘤恶变及50例大肠癌组织中APC、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恶变APC阳性率分别为44.0%,40.0%,显著低于大肠腺瘤(86.7%)和正常大肠黏膜(100%)。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和大肠腺瘤β-catenin胞浆(胞核)异位表达率分别为62.0%,50.0%,30.0%,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0%),大肠癌β-catenin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大肠癌中β-catenin、E-cadherin膜表达缺失率为46.0%,34.0%,显著高于大肠腺瘤(10.0%,6.67%)和正常大肠黏膜(0%,0%),且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APC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大肠癌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与APC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β-catenin与E-cadherin胞膜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APC失表达和(或)β-catenin异位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β-catenin、E-cadherin膜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理学 腺瘤状结息肉蛋白/代谢 连接蛋白类/代谢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瑞 刘伟 李丽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20-622,640,共4页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unx3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对结肠癌细胞系中Runx3表达的作用。方法:将手术切除的37例大肠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提取RNA和基因组DNA,采用RT-PC...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unx3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对结肠癌细胞系中Runx3表达的作用。方法:将手术切除的37例大肠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提取RNA和基因组DNA,采用RT-PCR检测Runx3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特异PCR方法(MSP)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用5-aza-dC处理结肠癌细胞系后,RT-PCR方法检测Runx3基因的表达。结果:37例大肠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中Runx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37/37),2.7%(1/37)。癌组织中Runx3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MSP检测发现11例(30%)大肠癌标本及1例(3%)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基因呈甲基化状态。癌组织中Runx3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细胞系HT29 5-aza-dC处理后Runx3基因表达水平增加。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Runx3基因表达在大肠癌的癌旁组织和原发癌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理学 基因/代谢 甲基转移酶类/拮抗剂和抑制剂 甲基化 @Runx3
下载PDF
新生儿肠闭锁NGF与P75NGFR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光磊 林晓明 曾洪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NGF与P75NGFR在先天性肠闭锁(CIA)患儿肠壁内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肠壁内NGF、P75NGFR的表达情况,以死于与肠道发育异常无关的尸检新生儿小肠标本6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先... 目的研究NGF与P75NGFR在先天性肠闭锁(CIA)患儿肠壁内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肠壁内NGF、P75NGFR的表达情况,以死于与肠道发育异常无关的尸检新生儿小肠标本6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先天性肠闭锁组肌间神经丛NGF显色程度及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75NGFR在肠闭锁组肠壁肌间神经丛中存在高表达,而对照组为低表达。结论NGF与P75NGFR在先天性肠闭锁肠壁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肠闭锁的发病机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病理学 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合成 受体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裕 吕炳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结直癌/流行病学 炎性疾病/流行病学 炎性疾病/病理学 信号传导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