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宗印 王莉 +3 位作者 赵雪卉 朱应峰 杨雪平 向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探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在手术治疗因肠道广泛病变无法立刻确认手术切除范围的坏死性结肠炎(NEC)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对67例因肠道广泛病变无法立刻确认手术切除范围的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31例、改良组36例。... 探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在手术治疗因肠道广泛病变无法立刻确认手术切除范围的坏死性结肠炎(NEC)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对67例因肠道广泛病变无法立刻确认手术切除范围的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31例、改良组36例。常规组采用一期肠造瘘术或者肠外置24 h后行肠切除或造瘘术,2~3个月后行二期肠闭瘘术;改良组采用一期肠内置管外引流+7~10 d后探查肠管行肠造瘘术或肠切除吻合术,2~3个月后行三期肠闭瘘术。改良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儿(P〈0.05),改良组患儿术后6个月的体重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改良组患儿的排便异常率(27.27%)、不完全肠梗阻率、肠道狭窄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的短肠综合征、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用于治疗NCE患儿具有治愈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少、肠道及营养功能恢复较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 坏死性结 新生儿
下载PDF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效果及对其并发症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霞 李飞 +1 位作者 黄璜 覃智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5期2464-2466,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80例,均因肠道存在广泛病变而无法立即确认手术切除范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80例,均因肠道存在广泛病变而无法立即确认手术切除范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结合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进行6个月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后肠穿孔大于3处和循环衰竭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排便异常率、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手术时间,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坏死性小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易朝锋 王双利 +1 位作者 周沫 雷鸣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7期73-74,共2页
目的:探究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2月收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74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究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2月收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74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传统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姬响华 王文华 郭凯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用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由于肠道存在广泛病变而无法立即确认手术切除范围的8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 目的:通过评价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用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由于肠道存在广泛病变而无法立即确认手术切除范围的8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组,各40例。常规手术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组采用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结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治愈率的差异,术后6个月对痊愈的患儿进行定向回访,调查患儿术后体质量的改变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组患儿的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的47.5%(χ~2=3.274,P=0.070);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55.78±10.94)min,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的(80.28±11.62)min(t=9.711,P=0.000);术后回访结果显示,常规手术组的患儿体质量为(5.89±0.94)kg,明显低于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组的(6.28±0.61)kg(t=2.176,P=0.033);术后常规手术组患儿排便异常发生率为68.4%,明显高于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组的37%(χ~2=4.394,P=0.036);术后常规手术组患儿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为57.9%,明显高于肠内置管外引流术组的25.9%(χ~2=4.785,P=0.029)。手术后大于3处的肠穿孔以及循环的衰竭是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该病的手术治愈率,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 新生儿 坏死性小
下载PDF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朱宗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实施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给予一期、二期肠造瘘术治疗)和观察组(n=50,进行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实施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给予一期、二期肠造瘘术治疗)和观察组(n=50,进行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给予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有利于其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延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预后及肠梗阻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桂花 贾雁平 +1 位作者 陈锋 庄太平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延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预后及肠梗阻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肠内置管外引流术... 目的观察早期、延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预后及肠梗阻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肠内置管外引流术,其中A组采取早期手术,B组采取延期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期间排便异常、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及随访结束时的体重。结果 A组总死亡率为10.00%,低于B组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3,P=0.095)。A组未见并发症,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08)。术后6个月,A组患儿体重为(7.02±1.15)Kg,显著高于B组(5.75±1.02)Kg (t=4.525,P=0.000)。两组排便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840)。A组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为18.52%(5/27),显著低于B组50.00%(9/18)(χ~2=5.860,P=0.015)。结论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引流并减张肠管,减少肠内毒素吸收,并避免切除过多的肠管,可取得良好预后,且早期手术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降低术后肠梗阻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梗阻 新生儿坏死性小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 早期手术 延期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