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86:H10致婴儿出血性肠炎一例
1
作者 谌秋华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6期589-589,共1页
关键词 肠出血型大埃希菌 血性 婴儿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粘液血便 血清型 粘液样
下载PDF
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stx1和stx2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应坚 刘渠 +2 位作者 甘莉萍 金玉娟 杨慧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98-301,31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产毒基因stx1和stx2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PCR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EHECstx1和stx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设计相应的PCR引物和TaqMan探针,探针报告基团分别使用FAM和HEX标记,淬灭基团使用BHQ...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产毒基因stx1和stx2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PCR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EHECstx1和stx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设计相应的PCR引物和TaqMan探针,探针报告基团分别使用FAM和HEX标记,淬灭基团使用BHQ1标记。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EHEC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菌液浓度为102~108cuf/ml时,均可观察到扩增曲线,且扩增曲线平滑;检测30份模拟临床样品,均检测到stx1和stx2基因,且均培养出EHEC,该方法灵敏度为100%;3次重复测定108、105、102cfu/ml3个高、中、低浓度的菌液DNA模板,得到其扩增曲线,计算各浓度的Ct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结论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法可快速、灵敏、特异、有效地检出EH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型大埃希菌 实时荧光PCR TaqMan法 stx1 stx2
原文传递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纯化
3
作者 周莹 赵素慧 +3 位作者 韦耀 王春晖 张其威 万成松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制备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纯化。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HECO157:H7EspF蛋白的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及抗原表位,选取1条由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为半抗原,在其C端偶联钥孔血蓝蛋白(KL... 目的制备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纯化。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HECO157:H7EspF蛋白的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及抗原表位,选取1条由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为半抗原,在其C端偶联钥孔血蓝蛋白(KLH),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免疫印迹法鉴定其特异性,辛酸-硫酸铵法初步纯化抗血清,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结果选择EspF蛋白抗原指数最高的肽段72-TPSRPAPPPPTSGQA-86(0.506)为半抗原,合成抗原多肽经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纯度为95.78%,经质谱分析其分子量为1563.76Mr,与目的多肽分子量一致;加强免疫3次后,EHECO157:H7EspF蛋白的抗血清效价达1:2048000;该血清对EHECO157:H7野生株和espF突变株(△espF)的EspF蛋白均有特异性,并经辛酸-硫酸铵法获得一定纯度的抗体。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强的EHECO157:H7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型大埃希菌 O157:H7 EspF蛋白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G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延凯娜 王湘雨 万成松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44-1150,共7页
目的利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G基因缺失株,并研究其生物特性,对EspG蛋白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设计并合成一对同源臂引物,每条引物5’端与espG基因同源,3’端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同源,扩增卡那霉素抗... 目的利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G基因缺失株,并研究其生物特性,对EspG蛋白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设计并合成一对同源臂引物,每条引物5’端与espG基因同源,3’端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同源,扩增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制备含有pKD46质粒的EHEC O157:H7 EDL933w感受态细菌。将该抗性基因片段电击转化入制备的感受态菌株中,利用pKD46介导的Red重组系统,通过同源重组替换EHEC O157:H7 EDL933w espG基因,经PCR和测序验证后,通过革兰染色、测A600值、姬姆萨染色比较EHEC O157:H7 EDL933w野生株(Wild type,WT)与突变株的形态结构、生长能力和黏附性的差异性。以EDL933w菌株为研究对象,用在线软件VaxiJen v2.0对EspG蛋白抗原性进行评分,在ProParam软件中分析EspG蛋白序列的基本理化性质,利用SOPMA软件进行二级结构预测,采用SWISS-Model预测三级结构,通过Bcepred软件对EspG蛋白序列B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分析。结果PCR及序列分析证实构建了espG基因缺失并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EHEC O157:H7 EDL933w突变菌株,野生株与突变株均为革兰染色阴性短棒状杆菌,野生株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明显高于突变株(P<0.01)。应用Bcepred等软件对EspG蛋白表位参数综合分析,预测到10条B细胞潜在优势抗原表位。结论构建了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G基因缺失株,探索了EHEC O157:H7 EDL933w野生株与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LEE毒力岛中espG基因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明确了EspG蛋白二三级结构以及其生物信息学特性,为优势表位的鉴定和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型大埃希菌O157:H7 espG基因 λRed重组系统 B细胞表位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拖出肛管吻合术14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陆志良 白希永 +2 位作者 臧春霞 刘伟 韩国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862-863,共2页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及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需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瘘术。1978年Parks首先报道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一肛管吻合术(IPAA)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八十年代后成为全结直肠切除后的主要消化道重建方式...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及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需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瘘术。1978年Parks首先报道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一肛管吻合术(IPAA)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八十年代后成为全结直肠切除后的主要消化道重建方式。但该术式操作复杂,吻合口瘘发生率高,需同时行回肠造瘘。我们自1998年2月~2006年12月,采取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自肛管浆肌套内拖出术,二期回肠肛管粘膜吻合的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病11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结息肉病 溃疡性结 全结直切除
下载PDF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转运蛋白AatA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6
作者 邵娜 李以圣 +2 位作者 王湘雨 华颖 万成松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2-576,共5页
目的表达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的融合蛋白GST-Aat A,获得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的转运蛋白基因aat A,连接至p MDl8-T载体,转化E.coli DH5α,双酶切回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GST-Aat A,测序... 目的表达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的融合蛋白GST-Aat A,获得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的转运蛋白基因aat A,连接至p MDl8-T载体,转化E.coli DH5α,双酶切回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GST-Aat A,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并纯化该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GST-Aat A免疫Balb/c小鼠,制备相应单克隆抗体;并对该单克隆抗体的纯度、亚型、效价、特异性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GST-Aat A能表达融合蛋白GST-Aat A;亲和层析纯化后融合蛋白GST-Aat A纯度达到95%,免疫小鼠后得到相应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制备出一株抗转运蛋白Aat A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为Ig G1亚型,特异性好,效价高,纯度可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型大杆菌 抗体 单克隆 抗体特异性
原文传递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腹腔端分流管肠腔脱出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昌厚 张晓东 +1 位作者 姜海涛 谢万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27-627,共1页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后并发症 腹腔端分流管腔膜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拖出肛管吻合术后肛门湿疹的治疗
8
作者 陆志良 白希永 +1 位作者 葛怀娥 臧春霞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935-935,共1页
我们自1998年始对家族性结肠息肉和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全结肠切除、回肠拖出肛管吻合的术式改进[1]。但由于回肠与肛管直接吻合,术后半年内腹泻严重。
关键词 全结直切除 肛门湿疹 中药煎剂 坐浴
下载PDF
回肠拖出肛管吻合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9
作者 陆志良 白希永 +1 位作者 臧春霞 李红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12-713,共2页
关键词 家族性结息肉 全结直切除术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行改良Bacon术后拖出肠段的观察与护理
10
作者 徐桂女 沈设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改良Bacon术后拖出肠段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改良Bacon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择期成功完成拖出肠段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肛门狭窄现象,无严重...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改良Bacon术后拖出肠段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改良Bacon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择期成功完成拖出肠段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肛门狭窄现象,无严重的大便失控现象。结论采取正确的卧位,严密观察拖出肠管的血供和回缩情况,做好拖出肠管切除前后的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下载PDF
云南红药胶囊和独一味胶囊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临床对比分析
11
作者 宋少丰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872-874,共3页
目的比较云南红药胶囊和独一味胶囊用于治疗肛肠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肛肠术后患者50例按给药不同随进均分为实验组(术后当天开始给予口服云南红药胶囊)和对照组(术后当天开始给予口服独一味胶囊),对两组... 目的比较云南红药胶囊和独一味胶囊用于治疗肛肠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肛肠术后患者50例按给药不同随进均分为实验组(术后当天开始给予口服云南红药胶囊)和对照组(术后当天开始给予口服独一味胶囊),对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有18例患者在术后3d内即止血,5例在术后3-6d内止血,治疗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7d后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血小板、凝血时间、出血时间等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红药胶囊用于治疗肛肠术后患者出血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药胶囊 独一味胶囊 术后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拖出肠段护理体会
12
作者 车明慧 《哈尔滨医药》 2008年第6期65-65,共1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拖出肠段的护理。方法针对此种手术有其特殊的并发症就是拖出肠段坏死、回缩,引起腹膜炎。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3例施行拖出式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的病人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拖出肠段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拖出肠段的护理。方法针对此种手术有其特殊的并发症就是拖出肠段坏死、回缩,引起腹膜炎。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3例施行拖出式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的病人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拖出肠段观察及护理,发挥其代肛门作用,使手术成功有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 护理
下载PDF
膀胱癌全腹膜外回肠膀胱术术式改良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小军 李鑫 +5 位作者 李瑾 崔鹏 赵星星 胡琦 王佳琦 李海霞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334-335,338,共3页
目的探讨侧腹膜小切口回肠拖出法在全腹膜外回肠膀胱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01至2014-12我科室膀胱癌患者57例。入选标准为病理确诊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为T2b^T4a,预期寿命>1年患者。其中常规手术组27例,侧腹膜切口采用传统大切... 目的探讨侧腹膜小切口回肠拖出法在全腹膜外回肠膀胱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01至2014-12我科室膀胱癌患者57例。入选标准为病理确诊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为T2b^T4a,预期寿命>1年患者。其中常规手术组27例,侧腹膜切口采用传统大切口手术方法;改良手术组30例,侧腹膜切口采用侧腹膜小切口回肠拖出法。对比两组关闭侧腹膜针数、术中耗时、术中出血量、游离腹膜面积、侧腹膜切口长度、术后患者排气时间、术后出现内疝及早期肠梗阻原因,术后回肠膀胱血运及坏死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72±6)、(72±10)h,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与常规组术中侧腹膜分别缝针(5±2)针、(12±2)针,耗时分别为(15±5)min、(25±5)min,出血量分别为(10±5)ml、(30±8)ml,腹膜游离面积分别为(20±5)cm2、(45±5)cm2,侧腹膜切口长度分别为(3±1)cm、(12±2)cm,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造成腹膜损失,减少出血量,明显降低手术难度,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腹膜小切口回 全腹膜外回膀胱术 膀胱癌
下载PDF
Fontan术后蛋白丢失性肠病的机制和治疗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家芬 花中东 沈向东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54-256,共3页
蛋白丢失性肠病(PLE)是Fontan术后的并发症之一,Fontan术后出现PLE提示预后不良。目前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综述通过分析PLE的病理生理、肠系膜病理解剖、治疗有效病例的特征,探讨PLE发生的机制,分析Fontan术后出现PLE的危险因素并... 蛋白丢失性肠病(PLE)是Fontan术后的并发症之一,Fontan术后出现PLE提示预后不良。目前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综述通过分析PLE的病理生理、肠系膜病理解剖、治疗有效病例的特征,探讨PLE发生的机制,分析Fontan术后出现PLE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TAN手术 蛋白漏病(PLE) 机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美式足球运动员的空肠疝
15
作者 查理斯 俞旗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80-,79,共2页
美式足球和其他接触性对抗运动项目与各种运动性创伤紧密相关。运动中骨骼肌损伤最为常见,但腹部创伤事故不断在增加。腹部创伤中,肾脏、脾脏和肝脏损伤更多见。本文报道的消化道损伤是属少见。病例报告:
关键词 腹部创伤 美式足球 肝脏损伤 骨骼肌损伤 运动项目 损伤 脾脏损伤 肝脾创伤 内容物漏
下载PDF
带蒂肌瓣移位填塞法治疗肠外瘘
16
作者 叶君伟 傅成国 陈昭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65-166,共2页
肠外瘘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处理较困难,常要反复手术,病程长,消耗大,经济负担重。作者在临床上遇见4例较复杂肠外瘘病人,采用传统方法未能封闭瘘口,而采用附近带蒂肌瓣移位填塞法后均一次封闭瘘口而治愈。此种方法简单,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外瘘 填塞法 肌瓣 负压引流 外痰 十二指残端 血运障碍 内容物漏 坏死组织 肛管排气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帅 徐靖 +2 位作者 石磊 赵永捷 江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纳入标准、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梗阻未缓解并行手术治疗者65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31例,开腹手术治疗组34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纳入标准、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梗阻未缓解并行手术治疗者65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31例,开腹手术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治疗效果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评分及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例腹腔镜探查患者共中转5例,34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在术后并发症率、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率(7.7%)低于开腹组(14.7%),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微创、效果可靠,可显著减低术后复发率,可作为复杂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鼻梗阻导管 复杂性粘连性梗阻 并发症率 复发率
下载PDF
职业学校第一届出品展览会陈列报告
18
作者 叶公 《教育与职业》 1921年第10期21-24,共4页
本届展览会之应征各学校,共计有五十处;分苏,浙,皖,湘,直,闽,晋,甘,八省现在把陈列方面分别列表说明,系下:从应征各学校的性质上比较也可分为五种。
关键词 乙秋 列报 班城 类举 肠出 八十四
下载PDF
压肠板托胎头娩出法在头位剖宫产取头困难中的运用分析
19
作者 魏晓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70-72,共3页
了解头位剖宫产取头困难中压肠板托胎头娩出法的价值。方法 以84例头位剖宫产取头困难患者为样本,以分娩时间为参考进行分组,有一般组、实践组,均有42例样本,前者落实手托胎头娩出法,后者落实压肠板托胎头娩出法,研究在2021年1月-2022... 了解头位剖宫产取头困难中压肠板托胎头娩出法的价值。方法 以84例头位剖宫产取头困难患者为样本,以分娩时间为参考进行分组,有一般组、实践组,均有42例样本,前者落实手托胎头娩出法,后者落实压肠板托胎头娩出法,研究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实施,记录分娩指标,统计产妇并发症,观察新生儿状态,调查满意度。结果 胎头娩出时间经计算后在实践组短于一般组,术中以及术后2h出血量经计算后在实践组低于一般组,P<0.05。实践组未出现输尿管损伤事件,有7.14%的切口撕裂率,有2.38%的阔韧带血肿率,均低于一般组,P<0.05。在各新生儿出生1、5以及10min时分别评估阿氏评分并计算,在实践组均高于一般组,P<0.05。统计各组别内的新生儿窒息率,在实践组(4.76%)低于一般组(26.19%),P<0.05。统计各组剖宫产娩出法的满意度,在实践组为92.86%,在一般组为71.43%,即实践组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 压肠板托胎头娩出法可推广,能减轻产妇损伤,改善新生儿呼吸状态,保证分娩安全性,也能提高产妇剖宫产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头困难 满意度 并发症 板托胎头娩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治疗现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志良 白希永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腺瘤性息肉病 全结直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