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首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1
1
作者 孟冬梅 孙建荣 +2 位作者 许珂 张燕琴 潘劲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6-347,共2页
在1997年对杭州地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调查中,应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于一慢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浙江省首株EHECO157∶H7菌株,并对此进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具大肠... 在1997年对杭州地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调查中,应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于一慢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浙江省首株EHECO157∶H7菌株,并对此进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具大肠杆菌生化特性,但与大多数国外已报道的菌株不同,发酵山梨醇,棉子糖、卫茅醇、赖氨酸、鸟氨酸等均阴性;O157及H7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定量凝集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未检出SLT-Ⅰ、SLT-Ⅱ和溶血素等毒素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 大肠杆菌 O157:H7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利厂 周艳 +6 位作者 张莉莉 庞茂达 何涛 包红朵 张辉 何灵尘 王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3,共6页
本研究从养殖场采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到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V_EcoM_C1,并进行了噬菌斑、噬菌谱、形态学(透射电镜)、遗传物质、酸碱及热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污染研究... 本研究从养殖场采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到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V_EcoM_C1,并进行了噬菌斑、噬菌谱、形态学(透射电镜)、遗传物质、酸碱及热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V_EcoM_C1呈现出典型裂解性噬菌体特征,空斑透亮,无晕环,空斑边缘整齐清晰;噬菌体V_EcoM_C1噬菌斑直径为1.0~1.5 mm;噬菌体V_EcoM_C1头部椭圆形,长径约86 nm,横径约54 nm;噬菌体V_EcoM_C1具有可收缩性尾,尾长约76 nm,直径约10 nm,头部与尾部被颈圈隔开;噬菌体V_EcoM_C1可裂解5种不同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且噬菌斑透亮,具有较宽噬菌谱;噬菌体V_EcoM_C1在30℃~50℃保持高活性;噬菌体V_EcoM_C1在pH5~10稳定;噬菌体V_EcoM_C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10 min,爆发持续时间约60 min,平均爆发量为26,具有较高的裂解活性;噬菌体V_EcoM_C1可以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证明该噬菌体可以有效杀灭养殖环境(奶牛料槽表面)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综上所述,V_EcoM_C1为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噬菌体 分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
3
作者 李刚山 李由 +4 位作者 吴智深 唐火明 扈宇 杨有声 吴金泽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 分离 鉴定 毒力基因 检测
下载PDF
10株动物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药敏试验
4
作者 吕文新 李军朝 +4 位作者 展天松 狄荻 刘慧谋 杨跃飞 王彦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1,共2页
为了探讨病死动物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无菌采集病料,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共采集到10株细菌,将其接种至绵羊血平板上出现β溶血,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为了探讨病死动物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无菌采集病料,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共采集到10株细菌,将其接种至绵羊血平板上出现β溶血,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变为粉色;生化鉴定结果基本符合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生化特点;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其中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达到95.5%,而对多西环素的敏感率仅为4.5%。说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易感染动物,且呈现不同的药物敏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分离 溶血 鉴定 生化特性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一株羊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5
作者 林家琪 董真 +6 位作者 金铎 刘慧谋 顾敏 焦库华 展天松 王彦红 刘文博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第7期5-6,共2页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禽养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诊一例羊急性肠出血伴有严重腹泻引起的急性死亡的病例,经过剖检、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后确诊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检出带毒力基因的人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 被引量:5
6
作者 叶菊莲 程苏云 +3 位作者 罗芸 孟真 莫顺堂 陆群英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12期625-626,651,共3页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浙江省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浙江省各地(市)肠道门诊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浙江省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浙江省各地(市)肠道门诊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结果1998年开始至今的人群监测中,共检出2株无毒力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PCR毒力基因检测,SLT2和Hly阳性,SLT1阴性。结论与以往不同,此次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人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说明浙江省O157:H7在菌型特征方面发生了变化,对人群健康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毒力 分离
下载PDF
食物检验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基研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海霞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和M-WS培养基对于食品检验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鉴别价值,寻找高鉴别力和高分离力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培养基。方法:将各菌种的肉汤培养物进行稀释后分别应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和M... 目的:研究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和M-WS培养基对于食品检验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鉴别价值,寻找高鉴别力和高分离力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培养基。方法:将各菌种的肉汤培养物进行稀释后分别应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和M-WS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在不同时间段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并且随机挑选菌落进行鉴别。结果:M-WS培养基能够通过菌落的颜色将沙门菌、变形杆菌、普通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区别开来。结论:M-WS培养基与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相比显著地提高了食品检验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的检出率,做到了高效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 大肠杆菌 分离培养基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分离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智 龙一兵 +3 位作者 徐小菊 熊燕 蒋涛 姚泽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94-395,共2页
〔目的〕通过研制一种新的分离培养基 (M -WS培养基 ) ,克服传统的EHECO 15 7:H7分离培养基 (SMAC培养基 )的鉴别能力和抑制杂菌能力较弱的缺陷。〔方法〕利用已知菌种生长评价实验和现场标本实验室评价实验 ,对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 〔目的〕通过研制一种新的分离培养基 (M -WS培养基 ) ,克服传统的EHECO 15 7:H7分离培养基 (SMAC培养基 )的鉴别能力和抑制杂菌能力较弱的缺陷。〔方法〕利用已知菌种生长评价实验和现场标本实验室评价实验 ,对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分离培养基的抑菌系统和显色系统进行筛选。〔结果〕研制出一种新的分离培养基M -WS培养基 ,其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和抑制杂菌的能力 ,且有效地将大肠杆菌O15 7:H7与其它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和变形杆菌等通过菌落颜色反应分离开来。〔结论〕M -WS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SMAC培养基 ,而成为分离EHECO15 7:H7的理想鉴别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 抑菌 显色 分离培养基 出血性大肠杆菌
下载PDF
抗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9
作者 杨璇 李学民 +1 位作者 杨书豪 付庆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6-427,共2页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制备 细菌培养 出血性 体内分离 鉴定方法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流行特征和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华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以下简称O157:H7)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菌.1982年首次在美国引起出血性肠炎暴发,其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发生了O157:H7感染的疫情,特别是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O157:H7暴发,9000多名儿童感染,引...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以下简称O157:H7)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菌.1982年首次在美国引起出血性肠炎暴发,其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发生了O157:H7感染的疫情,特别是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O157:H7暴发,9000多名儿童感染,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O157:H7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986年我国首次在江苏省徐州地区从腹泻病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O157:H7,到1998年之前我国已经在14个省市分离到该菌,并在8个省市发现了由该病原体引起的腹泻病人,但未出现过暴发.1999年在江苏淮北部分地区及邻近的安徽部分地区突然发生了O157:H7暴发,之后还波及到河南省少数地区.此次暴发,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时间最长,发病原因最复杂的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对策研究 流行特征 O157:H7感染 控制 公共卫生问题 出血性 1982年 发展中国家 1996年 腹泻病患者 1998年 发达国家 儿童感染 粪便标本 徐州地区 病原菌 世界 江苏省 暴发 分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文元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出血性 大肠杆菌 诊断 O157:H7 分离
下载PDF
辽宁省首次从动物体内分离到O_(157):H_7大肠杆菌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桂香 邹素贤 +3 位作者 张守平 董雪 安静 张兴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33-634,共2页
1998年4月~5月间,在沈阳市内某屠宰场采集动物粪便及肉制品、首次在猪粪、猪肉中检出2种不同类型的O157:大肠杆菌,其中O157:H72株,O157:H?3株。将分离出的5株菌进行血清。
关键词 出血性 大肠杆菌 分离 动物体内
下载PDF
河北省首次分离到大肠杆菌0157:H45血清型
13
作者 李月平 马洪生 郭逸秀 《疾病监测》 CAS 2003年第4期133-134,共2页
2000年6月8日,河北省首次发生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导致死亡的病例.为了解其感染来源及病例分布情况,对某县疫区的饮水、市售食品、动物、死者密切接触者及疫村腹泻病人展开了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河北 首次 分离 大肠杆菌 O157:H45 血清型 流行病学 调查 出血性
下载PDF
5株产硫化氢大肠杆菌O_(157)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前进 郭维植 +2 位作者 曹春远 金建潮 张月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4,51,共2页
关键词 分离鉴定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出血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单克隆特异性抗体的制备
15
作者 邱海燕 梁俊容 +2 位作者 段然 张婧 王鑫 《中国校医》 2015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建立能够分泌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期用于该病原菌的检测。方法用常规的骨髓杂交瘤融合技术。结果筛选到了2株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血清型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凝集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 目的建立能够分泌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期用于该病原菌的检测。方法用常规的骨髓杂交瘤融合技术。结果筛选到了2株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血清型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凝集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本研究筛选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O104的检测或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分离和提纯 抗体 单克隆/生物合成
原文传递
1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检测及菌株特征
16
作者 张建群 罗学辉 +1 位作者 顾文珍 徐景野 《浙江预防医学》 2011年第12期93-94,共2页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不仅可引起腹泻和出血性结肠炎,还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甚至死亡,是全球关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们于2007--2010年每年的5—10月,采集余姚市2家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标本...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不仅可引起腹泻和出血性结肠炎,还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甚至死亡,是全球关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们于2007--2010年每年的5—10月,采集余姚市2家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标本进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并对分离菌株作耐药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检测分析 分离菌株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O157:H7监测 血性尿毒综合征 分子生物学特征 出血性
原文传递
采用IMS-RT-PCR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大肠杆菌O157 被引量:6
17
作者 龙梦瑶 蒋蔚 +6 位作者 陈永军 熊挺 陈芸 韩阳瑞 凌娇 孙卫东 王权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6,共9页
建立免疫磁珠分离法(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PCR)技术相结合快速检测肉制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的方法。利用改良热酚-水法提取EHEC O157的O-特... 建立免疫磁珠分离法(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PCR)技术相结合快速检测肉制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的方法。利用改良热酚-水法提取EHEC O157的O-特异性多糖(O-specific polysaccharides,O-SP)作为筛选抗原,制备抗EHEC O157 O-SP单克隆抗体。将PM 3-50纳米磁珠经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后,与抗EHEC O157 O-SP单克隆抗体结合,得到偶联量为150μg/mg的免疫磁珠。免疫磁珠的最高捕获量为13748.33 CFU/0.2 mg,在肉制品中特异性捕获的最低检测限为2.2 CFU/m L。根据EHEC 0157血清型的特异性基因rfb E(Gen Bank登录号:S83460)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将IMS与RT-PCR相结合进行检测EHEC O157。当肉制品中EHEC O157含量≥1 CFU/g(2.5 g样本),免疫磁珠能捕获,并通过EC肉汤培养基增殖3h后,RT-PCR即可成功检测,全程只需6-7 h。IMS-RT-PCR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在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了EHEC O157的检测限,在防范肉制品源性致病性EHEC O157传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分离法(IMS) 荧光定量PCR(RT-PCR) 肉制品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O-特异性多糖(O-SP)
原文传递
治疗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药物
18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0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抗菌药 感染 绿脓杆菌 寄生虫病 分离 传染病 敏感性试验 化疗 出血性大肠杆菌 探讨
全文增补中
一次食源性致病菌质控的结果分析
19
作者 周逞丽 蒋青华 向丽琼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1253-1254,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一次食源性致病菌质控结果的分析,总结出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的经验,提高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的能力。方法按照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的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真空冻干保存的菌种经前增菌培养后在液体培养基中长得更快... 目的通过对一次食源性致病菌质控结果的分析,总结出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的经验,提高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的能力。方法按照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的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真空冻干保存的菌种经前增菌培养后在液体培养基中长得更快些,在分离鉴定培养基上易形成典型特征菌落;用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分离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结论真空冻干保存的菌种分离培养前,先进行5~6h前增菌培养,有利于细菌的复苏和特征菌落的形成;几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分离鉴定培养基分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效果良好,为基层实验室分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培养 典型菌落特征 常见的道致病菌分离鉴定培养基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