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合并皮肤损害患者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发病机制研究
1
作者 吴俊俊 李珍 +3 位作者 李华铭 李春霞 朱伟琴 王宇芳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7-61,I0007,共6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皮肤损害患者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例IBD以及5例IBD合并皮肤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IBD组、IBD+皮肤损害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5...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皮肤损害患者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例IBD以及5例IBD合并皮肤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IBD组、IBD+皮肤损害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5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提取3组对象血清外泌体,检测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基因本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鉴定829种蛋白质,其中包含定量信息的蛋白质726种。与对照组比较,IBD组有15种蛋白质表达上调,21种蛋白质表达下调;IBD+皮肤损害组有24种蛋白质表达上调,25种蛋白质表达下调;与IBD组比较,IBD+皮肤损害组有12种蛋白质表达上调和8种蛋白质表达下调。GO分析显示,IBD组与对照组、IBD+皮肤损害组与对照组、IBD+皮肤损害组与IBD组差异表达蛋白质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刺激反应、细胞过程、单有机过程、生物调节等,细胞组成主要包括细胞、细胞膜外域、细胞器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结合、催化活性等。KEGG分析显示,IBD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细胞黏附、离子跨膜运输调控、细胞形态分化等有关;IBD+皮肤损害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细胞分泌、细胞分解代谢、分泌调节有关;IBD+皮肤损害组与IBD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细胞胺代谢、NIK/NF-κB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过程的负调控等有关。结论本研究基于TMT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IBD+皮肤损害患者血清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IBD合并皮肤损害的代谢相关通路及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 皮肤损害 泌体 差异表达蛋白质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突变致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杨秀芳 宾淑铭 +7 位作者 李丹 梁慧英 陈康 郑铠军 丁俊彩 朱侨伟 施尚文 陈桂灵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慢病毒感染、MDR3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1%脂肪乳... 目的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慢病毒感染、MDR3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0)和处理后16、32、48 h不同时间点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确定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②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MDR3基因野生型组、MDR3基因突变组、茵陈水提物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只用培养液处理,MDR3基因野生型组应用慢病毒感染融入野生型MDR3基因和培养液培养,MDR3基因突变组应用慢病毒感染慢病毒导入MDR3(c.485T>A、c.2793insA、c.1031G>A、c.3347G>A)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应用慢病毒感染导入MDR3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的基础上,加入100 g/L茵陈水提物预处理,然后将4组肝细胞分别加入1%脂肪乳诱导处理,处理时间为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组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组肝细胞编码MDR3、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蛋白(ABCB4、ABCB11、ABCC2、ABCC3、ABCC4)和TNF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MDR3基因野生型组比较,MDR3基因突变组在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和处理后16 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32 h和48 h MDR3基因突变组肝细胞上清液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确定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为32 h。与MDR3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在脂肪乳处理后32 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TBA)水平均明显降低〔ALT(ng/L):148.3±2.3比164.9±7.0,AST(ng/L):2767.4±78.8比3239.4±107.1,TBi(lμmol/L):7.6±0.2比13.6±0.3,DBi(lμmol/L):1.8±0.1比5.7±0.2,TBA(μmol/L):3.4±0.2比6.7±0.1,均P<0.05〕;空白对照组、MDR3基因野生型组、MDR3基因突变组和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MDR3、MRP2、MRP3、MRP4的ABCB4、ABCC2、ABCC3、ABCC4基因mRNA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基因mRNA在MDR3基因突变组呈高表达(2-ΔΔCt:1.258±0.200比1.001±0.052),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呈低表达(2-ΔΔCt:0.387±0.247比1.258±0.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DR3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取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BSEP的ABCB11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明显增高(2-ΔΔCt:2.955±0.479比1.333±0.529,P<0.05)。结论茵陈水提物对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PNAC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降低TNF基因的mRNA表达和改善编码BSEP的ABCB11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水提物 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 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新生儿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脓毒症病人全肠外营养治疗期间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宝华 孙海晨 +2 位作者 吴学豪 李维勤 黎介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观察脓毒症病人在高代谢、高分解状态下生长激素对接受全肠外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治疗期间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脓毒症病人 17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9例 ,采取常规TPN +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 目的 观察脓毒症病人在高代谢、高分解状态下生长激素对接受全肠外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治疗期间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脓毒症病人 17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9例 ,采取常规TPN +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growthhormone ,rhGH)治疗 ,rhGH剂量为 12U/d ,肌肉注射 ,共计 7d。对照组 8例 ,只采用常规TPN治疗。研究前、研究后第 4天和第 8天分别测定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清转铁蛋白。结果 所有病人研究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 ,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都处于较低水平。应用生长激素后 ,治疗组病人第 8天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研究前后体重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本研究证实 ,严重脓毒血症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分解代谢和蛋白质合成障碍。常规TPN支持治疗加用生长激素可以明显地促进蛋白质合成 ,改善危重病人高分解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营养 脓毒症 蛋白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下载PDF
肠外营养中不同剂量丙氨酰谷氨酰胺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李扬 庄佳芳 +2 位作者 徐斌 陈战 欧阳山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探究肠外营养中不同剂量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从术... 目的:探究肠外营养中不同剂量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从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外营养支持,1次/d,输注10~15 h/次,连续输注7 d。其中,低剂量组的营养剂中Ala-Gln占氨基酸总量的20%;高剂量组的营养剂中Ala-Gln占氨基酸总量的30%。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胃肠道症状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A、TP、ALB、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IgG、IgA、IgM水平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总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和低剂量Ala-Gln肠外营养均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但高剂量Ala-Gln抑制炎症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更佳,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结直 营养 营养状况 炎症因子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和消炎痛对创伤后应激反应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全竹富 黎介寿 +1 位作者 刘福坤 盛学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4-26,共3页
比较了全肠外营养(TPN)和消炎痛对创伤性应激反应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将19例因贲门癌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的中等创伤病人,分为对照组、全肠外营养(TPN)组和消炎痛组,监测了体温、血浆蛋白、应激激素、尿中尿素氮、肌酐... 比较了全肠外营养(TPN)和消炎痛对创伤性应激反应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将19例因贲门癌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的中等创伤病人,分为对照组、全肠外营养(TPN)组和消炎痛组,监测了体温、血浆蛋白、应激激素、尿中尿素氮、肌酐和3-甲基组氨酸的变化。结果发现:TPN组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儿茶酚胺、皮质醇、胰岛素均增高;消炎痛组病人体温降低,儿茶酚胺和皮质醇升高不明显,尿中尿素氮和3-甲基组氨酸排出减少。说明TPN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消炎痛能减轻应激反应,抑制蛋白质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创伤 应激反应 蛋白质 吲哚氯甲酰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外泌体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娅 徐敏 陈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902-907,共6页
目的筛选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的差异蛋白,分析其功能及生物学过程。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炎症性肠病组)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3例,收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外泌体... 目的筛选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的差异蛋白,分析其功能及生物学过程。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炎症性肠病组)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3例,收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采用4D-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两者血清中的外泌体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蛋白的来源及生物学功能。结果共鉴定到5765个肽段,891个蛋白,以差异倍数>2且P<0.05为标准共筛选出55种差异蛋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炎症性肠病组上调蛋白38种,下调蛋白17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内过程、刺激应答、生物学调节、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与神经变性、细菌及病毒感染相关,还参与了Ras信号、钙信号、cCMP-PKG信号等信号通路。结论4D-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的差异蛋白可能作为炎症性肠病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 血清泌体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
下载PDF
不同配方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康焰 陶涛 罗传兴 《华西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配方的PN支持对危重病人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 :2 0例收住ICU的危重病人被随机分为A、B两组 ,予PN支持 7天。A组用LCT ( 2 0 %intralipid)、B组用MCT/LCT ( 2 0 %Lipofundin)作脂肪乳剂。测定PN前 ,PN后 1、 3、 ...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配方的PN支持对危重病人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 :2 0例收住ICU的危重病人被随机分为A、B两组 ,予PN支持 7天。A组用LCT ( 2 0 %intralipid)、B组用MCT/LCT ( 2 0 %Lipofundin)作脂肪乳剂。测定PN前 ,PN后 1、 3、 5、 7天血浆蛋白 (ALB、TF、PA)及尿氮 ,并计算出每日的氮平衡。结果 :1 血浆蛋白 :①ALB在PN支持前后变化不显著 ,组内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②Tf、PA在PN支持前后呈逐日增高的趋势。Tf在A、B两组 ,在PN支持后第 7天与PN支持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PN支持前后 ,A、B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A在A、B两组PN支持后第 7天 ,分别与PN支持前、支持后 1天、 3天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但PN支持前后 ,A、B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 氮平衡 :PN支持后 ,两组负氮平衡明显改善 ,至PN支持后 6~7天达到正氮平衡。PN支持后 6天、 7天 ,A、B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B组逐日氮平衡恢复优于A组。结论 :PN支持能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蛋白质代谢 ,增加蛋白质储备 ,改善氮平衡。MCT/LCT比LCT能更好地改善氮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危重病 LCT ICU MCT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杰 罗时敏 +1 位作者 梁力建 胡文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探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肠外营养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8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术前组(6只)、肝部分切除术后行8.5%Novamin肠外营养5d组(6只)和肝部分切除术后行10%Hepa... 目的探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肠外营养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8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术前组(6只)、肝部分切除术后行8.5%Novamin肠外营养5d组(6只)和肝部分切除术后行10%Hepa肠外营养5d组(6只)。测大鼠血清白蛋白(AL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血浆氨基酸谱,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ALB mRNA表达。结果与8.5%Novamin肠外营养比较,10%Hepa肠外营养5d后血清ALB无明显差别,血清IGF-1水平、Fischer值和肝组织AL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肠外营养可以改善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血浆氨基酸谱的构成,促进蛋白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切除术 营养 支链氨基酸 蛋白质代谢
下载PDF
生长激素联用低热量肠外营养对多器官衰竭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石青军 杨正平 +2 位作者 马四清 孙斌 任小龙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3期829-830,共2页
关键词 生长激素 低热量营养 多器官衰竭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下载PDF
生长激素加肠外营养对肝硬化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思曾 林永堃 许东坡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 :了解生长激素 (GH )加肠外营养 (PN)对肝硬化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 12例肝硬化病人进行 GH加 PN治疗 (试验组 ) ,并以单纯 PN治疗作为对照 (对照组 )。检测治疗前后各时相点血清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 (TFN)及前白蛋... 目的 :了解生长激素 (GH )加肠外营养 (PN)对肝硬化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 12例肝硬化病人进行 GH加 PN治疗 (试验组 ) ,并以单纯 PN治疗作为对照 (对照组 )。检测治疗前后各时相点血清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 (TFN)及前白蛋白 (PA)水平 ,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治疗后各时相点的血清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 ,但试验组升高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 Alb在治疗后 7天显著增高 (P <0 .0 5 ) ,而TFN和 PA在治疗后 5天及 7天均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1)。 结论 :GH联合应用 PN在肝硬化病人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明显优于单纯 PN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营养 肝硬化 蛋白质代谢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和消炎痛对创伤后应激反应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全竹富 黎介寿 +1 位作者 刘福坤 盛学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4期236-238,共3页
比较了全肠外营养(TPN)和消炎痛对创伤性应激反应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将19例因贲门癌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的中等创伤病人,分为对照组、TPN组和消炎痛组,监测了体温、血浆蛋白、应激激素、尿中尿素氮、肌酐和3-甲基组氨... 比较了全肠外营养(TPN)和消炎痛对创伤性应激反应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将19例因贲门癌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的中等创伤病人,分为对照组、TPN组和消炎痛组,监测了体温、血浆蛋白、应激激素、尿中尿素氮、肌酐和3-甲基组氨酸的变化。结果发现,TPN组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儿茶酚胺、皮质醇、胰岛素均增高;消炎痛组病人体温降低,儿茶酚胺和皮质醇升高不明显,尿中尿素氮和3-甲基组氨酸排出减少。说明TPN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消炎痛能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消炎痛 创伤 应激反应 蛋白质代谢
下载PDF
严重脑外伤病人早期全肠外营养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之敏 惠国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1期27-33,共7页
将30例严重脑外伤病人(GCS4~7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一组在外伤后第一天开始用全肠外营养(TNF组),另一组用传统延迟性的肠内营养(EN组)。比较两组病人蛋白质、氨基酸代谢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并进行临床预后... 将30例严重脑外伤病人(GCS4~7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一组在外伤后第一天开始用全肠外营养(TNF组),另一组用传统延迟性的肠内营养(EN组)。比较两组病人蛋白质、氨基酸代谢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并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在外伤后10天内两组病人热能和氮摄入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TPN组平均每天摄入热能7108.6±648.5kJ,氮10.80±1.8g,而EN组分别为2987±1012.5kJ和2.07±1.67g;TPN组GCS评分高于EN组(P=0.05);TPN组无一例死亡,而EN组死亡3例;肺部感染发生率TPN组为40%,EN组为66.7%;在外伤后3个月时,TPN组预后较好者占46.7%,而EN组为26.7%。作者认为严重脑外伤病人早期应用TPN能增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死亡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蛋白代谢 颅脑损伤 创伤
下载PDF
儿童肠外营养给药循证临床决策支持方案的干预效果评价
13
作者 何梦雪 顾莺 +2 位作者 黄勤 张晓波 胡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3-1509,共7页
目的 :验证儿童肠外营养给药循证临床决策支持方案对护士给药安全行为依从性的干预效果,以提升安全水平。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采取阶梯设计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5个病区为实施场所,依次纳入... 目的 :验证儿童肠外营养给药循证临床决策支持方案对护士给药安全行为依从性的干预效果,以提升安全水平。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采取阶梯设计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5个病区为实施场所,依次纳入阶梯实施儿童肠外营养给药循证临床决策支持方案,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给药安全行为依从性。结果 :儿童肠外营养给药循证临床决策支持方案实施后,护士肠外营养给药前评估执行率由0增至100.0%;双核对执行率、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注执行率显著提升(P<0.05);每小时巡视评估执行率提高不明显(P>0.05)。结论:儿童肠外营养给药循证临床决策支持方案有助于儿科护士完成肠外营养给药前评估、执行双核对、选择正确导管,规范护士给药安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营养 儿童 给药
下载PDF
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对烫伤大鼠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桑剑锋 吴文溪 +2 位作者 许勤 华一兵 丁强 《现代医学》 2003年第6期362-365,共4页
目的 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 (Ala Gln)全胃肠外营养 (TPN)对烫伤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3 3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烫伤正常参照组 (正常组 )、传统TPN组 (传统组 )和添加二肽TPN组 (二肽组 ) ,每组各 11例。正常组自由饮食 ,另... 目的 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 (Ala Gln)全胃肠外营养 (TPN)对烫伤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3 3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烫伤正常参照组 (正常组 )、传统TPN组 (传统组 )和添加二肽TPN组 (二肽组 ) ,每组各 11例。正常组自由饮食 ,另两组大鼠在颈外静脉插管后行 3 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 ,并接受等热量 ( 780kJ·kg-1·d-1)等氮量( 1.8g·kg-1·d-1,二肽组 48%的氮量由Ala Gln提供 )TPN 7d ,留取 2 4h尿测每日氮平衡和累积氮平衡 ;7d后取血测定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B)、转铁蛋白 (TRF) ,高效液相法检测肌肉中谷氨酰胺 (Gln)的含量。结果 二肽组血清PAB、TRF及肌肉中Gln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组 (P <0 .0 1)。结论 烫伤大鼠应用添加Ala Gln的胃肠外营养能改善机体氮平衡 ,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营养 烫伤 大鼠 蛋白质代谢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和肠-肝轴的研究
15
作者 杨秀芳 曾柳钰 +5 位作者 郑铠军 邹梅玲 陈康 施尚文 丁俊彩 杨仙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旨在研究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特征和肠-肝轴在PNA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住院期间曾接收14d以上的胃肠外... 目的旨在研究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特征和肠-肝轴在PNA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住院期间曾接收14d以上的胃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为13例患有PNAC的早产儿,对照组为24例未患PNAC的早产儿。对两组患儿不同日龄的粪便中肠道菌群的DNA情况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测定。同时检测两组早产儿不同日龄血清血炎症细胞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肝胆生化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后第1、7和14d的肠道菌门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D1)^(2)=0,χ_(D7)^(2)=1.06,χ_(D14)^(2)=6.98,P均>0.05),生后第30d的肠道菌门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D30)^(2)=16.29,P<0.05);对比两组出生后不同日龄肠道菌门的相对丰度,结果显示两组在生后第7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9、2.00、2.00,P均>0.05);两组在生后第14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1、24.74、6.64,P均<0.05),两组在生后第30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8、25.88、34.63、33.36,P均<0.05),提示在生后第14d和第30d实验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动态的肝胆生化和炎症指标,结果显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上,实验组在生后第14d、第30d和第60d血清ALT、T-BIL、D-BIL、TBA、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血清PCT、IL-6水平在生后第14d和第30d高于对照组,组与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t_(D14)=16.39,t_(D30)=25.29,IL-6:t_(D14)=7.03,t_(D30)=9.65,P均<0.05)。实验组肠外营养(PN)的持续时间(22.0±3.2d)长于对照组(17.8±3.1d),两组PN的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1,P<0.001)。结论患有PNAC且胃肠外营养超过14d的新生儿其在出生14d后的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无合并PNAC的新生儿存在差异。患有PNAC新生儿在胃肠外营养至生后第14d和第30d时肠道菌群以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且伴血炎症指标增高和胆汁淤积加重。PN持续时间长、肠道菌群的变化和炎症指标的增高可能与PNAC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关,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菌群 炎症指标 早产儿 营养 胆汁淤积 肝轴
下载PDF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阳 柏秋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 目的探讨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肠道内营养支持以及经鼻持续低流量吸氧,实验组患者给予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比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营养指标以及住院基本情况。结果实验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气管切开率和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最大的呼气流量(PEF)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氧气分压(PaO_(2))、血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SaO_(2))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式辅助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血气功能与肺功能方面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肠内联合营养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完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青军 杨正平 《青海医药杂志》 2006年第5期23-24,共2页
危重症病人能量消耗大、营养状况差,我们对危重病人采用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0天后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明显升高,营养代谢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营养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 营养 危重病 代谢
下载PDF
我国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系统应用的循证评价
18
作者 彭珍珍 何薇 +2 位作者 罗金瑶 李竺阳 邓小云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9期2484-248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系统应用的现状,为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的开发优化和普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文献发表...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系统应用的现状,为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的开发优化和普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13年11月至2023年10月,纳入介绍我国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系统的研究,收集肠外营养信息化审核监护的干预科室、干预模式、干预功能、干预指标、亮点及成效等信息,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前后对照研究11篇,综述6篇。我国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智能化干预促进了肠外营养合理用药,提高了用药安全和工作效率。结论我国肠外营养审核监护系统智能化程度较好,延展肠外营养的全流程管理,不断丰富个体化肠外营养数据库,完善个体化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为我国肠外营养智能化审核监护系统发展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智能化 循证评价
下载PDF
手术前开始应用生长激素对肠外营养病人蛋白质代谢、肌肉功能、肠粘膜屏障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刘卫 蒋朱明 +4 位作者 于健春 王秀荣 舒红 崔巍 李德敏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0年第1期34-35,共2页
生长激素(GH)在术后应用已有报告,其代谢效应在术后3~4天出现,为探索创伤后分解代谢的进一步改善,术前开始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目前国内外均无术前应用rHGH的报告。目的(1)观察手术前3天开始应用rHGH治疗能否使以往研... 生长激素(GH)在术后应用已有报告,其代谢效应在术后3~4天出现,为探索创伤后分解代谢的进一步改善,术前开始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目前国内外均无术前应用rHGH的报告。目的(1)观察手术前3天开始应用rHGH治疗能否使以往研究中于术后第4天出现的正氮平衡在术后提早出现,并观察其对术后肌肉功能的影响。(2)观察手术前后应用rHGH对肠外营养病人肠粘膜通透性、小肠粘膜形态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20例因胃肠道疾病行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进入研究组或对照组。术前3天至术后第7天,研究组病人接受rHGH(0.3IU·kg-1·d-咐,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从术前1天至术后第6天,两组病人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20Kcal·kg-1·d-1,0.15gN·kg-1·d-1。观察指标包括:术后6天的氮平衡,手术前后体重、双手握力、行走速度、血浆谷氨酰胺水平、肠粘膜通透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及小肠粘膜形态。结果1.研究组术后6天累积氮平衡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并于术后第2天开始出现持续的正氮平衡,而对照组术后6天持续为负氮平衡。2.对照组病人术后体重、双手握力和行走速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功能 蛋白质代谢 粘膜屏障 营养 肌肉功能 手术前 生长激素(GH) 重组人生长激素 病人 术后应用 代谢效应 分解代谢 rHGH 术前应用 创伤后 国内
下载PDF
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青军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术后即开始给予营养配制液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20例,术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30%脂肪乳... 目的:观察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术后即开始给予营养配制液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20例,术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30%脂肪乳分别静脉滴注。治疗后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天时前白蛋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第14天时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而对照组仍处于负氮平衡;观察组治疗第14天时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早期合理的肠外营养支持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 早期 营养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