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段性肠扩张
1
作者 Ben Brahim M. Belghith M. +1 位作者 Mekki M. 刘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54-55,共2页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discuss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segmental dilatation of the intestine (SDI) and to revie wits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he ways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Methods: Eight cases of pat...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discuss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segmental dilatation of the intestine (SDI) and to revie wits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he ways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Methods: Eight cases of pathologically proven SDI from 1987 to 2003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re were 7 newborns and a 1-year-old boy. Results: Our patients are 5 boys and 3 girls. In all cases, the diagnosis was not suspected before surgery. Two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a low neonatal bowel obstruction. Six patients were operated for omphalocele,which was the most frequent associated malformation.The SDI involved the ileum in all patients. The treatment consisted on a resection of the dilated segment with an end-to end anastomosi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ganglion cells in all cases. The muscular layer was hypertrophied in two cases and very thin in one case. A 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was observed in one case.No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in 5 cases.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in 6 cases with a mean follow-up of 5 years. Conclusions: Segmental intestinal dilatation is an exceptional pathology with an unknown etiology and a misleading clinical presentation. Several theories were proposed to explain this malformation; however, most authors are rather inclined to an embryological theory incriminating an extrinsic intrauterine intestinal compression. Most cases are neonatal discoveries. The clinical polymorphism and the lack of specificity of rad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explain the difficulties to have a preoperative diagnosis. However, this difficulty is compensated by the favorable evolution after the resection of the dilated se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性肠扩张 组织学检查 神经节细胞 低位梗阻 宫内胎儿 随访过程 发病机制 影像学检查 病因学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杰 陈文娟 +2 位作者 李皓 刘凌萍 段星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诊断PIL患儿,均接受腹部高频超声检查,13例并接受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超声诊断PIL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高频超...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诊断PIL患儿,均接受腹部高频超声检查,13例并接受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超声诊断PIL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高频超声诊断PIL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16/20)、92.31%(12/13)、57.14%(4/7)、80.00%(12/15)和80.00%(4/5)。结论高频超声可较准确地在肠壁增厚患儿中筛查出P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儿童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及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建美 陈孝柏 +4 位作者 赵君 段永利 王仁贵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后再接受腹盆部CT平扫,4例于淋巴管造影前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5例淋巴管造影及CT平扫后接...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后再接受腹盆部CT平扫,4例于淋巴管造影前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5例淋巴管造影及CT平扫后接受腹部增强CT扫描。结果患者中肠壁增厚、肠腔扩张15例,肠系膜水肿21例,胸、腹腔积液16例。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显示不同程度淋巴管异常:对比剂漏入肠腔或分布于肠壁7例,肠系膜淋巴管扩张10例、碘油分布于胃壁1例、对比剂反流至肝门、脾门、胰腺周围、对侧髂淋巴管及胸腔21例。9例增强扫描患者中,肠壁分层强化呈"晕轮征"3例,肠黏膜明显线状强化7例。结论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IL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观察胸、腹腔积液及脏器情况,并可用于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单气囊小肠镜在小儿原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罗艳红 刘莉 +3 位作者 欧阳红娟 张文婷 陈昌斌 游洁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小肠黏膜活检对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primary 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奥林巴斯SIF—Q260型SBE对2009年5月至2015年4月我们收治的肠淋巴管扩张症患儿,进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小肠黏膜活检对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primary 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奥林巴斯SIF—Q260型SBE对2009年5月至2015年4月我们收治的肠淋巴管扩张症患儿,进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和小肠黏膜活检。结果 8例患者共接受了15次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经口腔8次,经肛门7次,平均检查时间120min(95~180min)。有3例成功完成了对接检查。6例发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表现为小肠黏膜水肿、肥厚,绒毛苍白,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结节或呈多发白色假性息肉。病变位于空肠上段6例,回肠下段3例,空肠中段2例,回肠中段1例,2例小肠镜检查黏膜未见异常。组织学检查证实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管显著扩张。管内充满富含蛋白的液体及散在淋巴细胞。结论 SBE镜下小肠黏膜活检为不能确诊的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患儿提供了一种有效全面的确诊方式,内镜下多点活检对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 淋巴管扩张 粘膜活检 儿童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8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晶 吴加国 陈淑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2-1122,共1页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少见的蛋白丢失性肠病,包括由肠淋巴液回流受阻、肠淋巴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等引起的低蛋白、低淋巴细胞、腹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现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浙江大学附属...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少见的蛋白丢失性肠病,包括由肠淋巴液回流受阻、肠淋巴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等引起的低蛋白、低淋巴细胞、腹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现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1996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8例IL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以提高对IL尤其是原发性IL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淋巴水肿
下载PDF
小鼠大肠腺癌诱发过程中的肠腺扩张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庄 罗德元 +2 位作者 肖邦良 王朝俊 李琼英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7-98,共2页
在小鼠大肠腺癌诱发过程中,观察大肠粘膜腺体扩张变化。肠腺扩张先于腺癌发生,与异型增生伴存,其数目在实验鼠(47%)比对照鼠(6%)有明显差别等说明肠腺扩张与诱癌过程密切相关。文中对肠腺扩张在诱癌过程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二甲肼 腺癌 扩张 肿瘤 致癌物质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并乳糜性胸水1例
7
作者 雷晓毅 吴昊 +1 位作者 孙剑勇 张顺财 《胃肠病学》 2015年第11期701-702,共2页
病例:患者女,35岁,因"反复下肢浮肿,间断性腹泻30余年"于2014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浮肿,伴有间断性腹泻,6-8次/d,稀水样便,无腹痛、反复发热、关节肿痛等。腹泻多在进食高脂油腻饮食后发作。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乳糜胸 低蛋白血症 腹泻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并乳糜胸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周瑜 田东 +2 位作者 施贵冬 陆宇海 付茂勇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并乳糜胸的诊治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IL并乳糜胸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双下肢水肿、阵发性腹泻。...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并乳糜胸的诊治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IL并乳糜胸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双下肢水肿、阵发性腹泻。入院后查血白蛋白明显降低(21.9 g/L);便常规示:轻度脂肪便。胸腔穿刺抽出乳白色浑浊液体,积液检验示:黏蛋白定性(+),淋巴细胞0.86,苏丹Ⅲ染色(+)。按原发性乳糜胸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但很快复发。进一步行肠道胶囊内镜检查示:小肠绒毛呈乳白色肿胀,考虑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行胃镜检查并活检,证实为IL。按PIL并乳糜胸予奥曲肽、低脂饮食并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严格给予高蛋白、低脂饮食,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接诊不明原因乳糜胸伴双下肢水肿、长期腹泻的患者,需考虑到肠道淋巴管异常的可能,及时完善肠镜等相关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乳糜胸 漏诊
下载PDF
继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
9
作者 张旻玥 郑青 冉志华 《胃肠病学》 2009年第8期511-512,共2页
病例:患者女,50岁,因“腹胀、腹泻近2个月”于2008年9月4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伴排便次数增多,每日约3—4次。曾于2008年7月于外院住院,查腹水呈乳白色,白细胞100×10^6/L.腺苷脱氨酶(ADA)9U/L,... 病例:患者女,50岁,因“腹胀、腹泻近2个月”于2008年9月4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伴排便次数增多,每日约3—4次。曾于2008年7月于外院住院,查腹水呈乳白色,白细胞100×10^6/L.腺苷脱氨酶(ADA)9U/L,乳酸脱氢酶(LDH)54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51U/L,未见丝虫;肝功能:白蛋白21.4g/L,余正常。予呋塞米治疗效果欠佳。转诊至我院,以“腹泻,腹水原因待查”收治入院。入院查体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蛋白丢失性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肠淋巴管扩张症误诊为十二指肠降部肿瘤1例
10
作者 徐存美 栗鹏 王秀莲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24-24,共1页
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ia,IL)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临床特点(内镜下形态特点及病理特点)报道较少,内镜医师对此病的了解十分有限,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十二指降部 误诊现象 肿瘤 临床资料报告 临床特点 内镜医师 病理特点
下载PDF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及其文献复习
11
作者 朱鸣 毛高平 +1 位作者 贺咏梅 张明溪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3-65,69,共4页
目的通过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及文献复习,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法 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除一般的血清学、腹部B超、胃镜检查并取黏膜行病理活检外,同时做胶囊内镜、小肠淋巴管造影检查。结果患者59... 目的通过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及文献复习,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法 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除一般的血清学、腹部B超、胃镜检查并取黏膜行病理活检外,同时做胶囊内镜、小肠淋巴管造影检查。结果患者59岁发病,因反复腹胀、乏力、胸水及顽固低蛋白血症入院,小肠淋巴管造影及胶囊内镜疑为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胃镜下见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白色粟米样改变,病理示:十二指肠黏膜淋巴管扩张。本例患者通过中链三酰甘油乳剂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较少见。对于反复腹胀、浆膜腔积液及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要警惕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可能,应尽早行内镜及病理活检,并通过特殊的饮食控制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下载PDF
原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2例特殊表现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王秀莲 郭龙 栗鹏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5年第10期742-743,共2页
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ia,IL)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于1961年由Waldmann等首先采用Cr标记白蛋白方法研究蛋白质渗出部位,进而提出本病[1]。我院诊治2例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发生在消化道不同部位,其临床特点及... 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ia,IL)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于1961年由Waldmann等首先采用Cr标记白蛋白方法研究蛋白质渗出部位,进而提出本病[1]。我院诊治2例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发生在消化道不同部位,其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各不相同,文中将我院诊治2例IL并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6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淋巴管扩张 特殊表现 文献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护理
13
作者 杨琴 刘虎 林琴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期318-319,共2页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肠道蛋白丢失性肠病,由Waldmann [1]于1961年首次报道,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小肠淋巴管回流受阻,肠淋巴管和(或)乳糜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为特征。该病主要累及空肠、回肠,其临床表现...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肠道蛋白丢失性肠病,由Waldmann [1]于1961年首次报道,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小肠淋巴管回流受阻,肠淋巴管和(或)乳糜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为特征。该病主要累及空肠、回肠,其临床表现为低蛋白血症、水肿、腹泻、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2]。现将本院2013年收治的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低蛋白血症 蛋白丢失性 护理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肠淋巴管扩张症及局限性淋巴管扩张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岚 关勤 +1 位作者 戴希真 吴铁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59-60,共2页
肠淋巴管扩张症及局限性淋巴管扩张张岚,关勤,戴希真,吴铁镛(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100029)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rtinallymphangiecta-Sia,简称IL),和局限性淋巴管扩张(finitely... 肠淋巴管扩张症及局限性淋巴管扩张张岚,关勤,戴希真,吴铁镛(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100029)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rtinallymphangiecta-Sia,简称IL),和局限性淋巴管扩张(finitelymphangiectasia,简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淋巴管扩张
下载PDF
老年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合并药物性肝损伤1例报告
15
作者 孔晓露 邵雪 李东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00-1802,共3页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由于原发或继发性因素影响正常淋巴循环,导致淋巴管异常扩张而引起的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淋巴液漏入肠腔或腹腔,淋巴液中含有的清蛋白、乳糜微粒、淋巴细胞等物质随之丢失,从而引起...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是由于原发或继发性因素影响正常淋巴循环,导致淋巴管异常扩张而引起的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淋巴液漏入肠腔或腹腔,淋巴液中含有的清蛋白、乳糜微粒、淋巴细胞等物质随之丢失,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水肿、低蛋白血症、多浆膜腔积液等[1]。现对本院诊治的IL病例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药物性肝损伤 高脂血症
下载PDF
肠内营养法作为肠淋巴管扩张症的主要疗法:与完全肠外营养相比要素饮食与多聚合剂的价值
16
作者 Aoyagi K. Iida M. +2 位作者 Matsumoto T. Sakisaka S. 刘丽娜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2期8-9,共2页
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 (IL) is a rare disease requiring oral fat restri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enteral nutrition compared to that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We retros... 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 (IL) is a rare disease requiring oral fat restri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enteral nutrition compared to that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nine patients with IL presenting with protein- losing enteropathy. Of these, seven patients not responding to a low- fat diet were treated with elemental diet (ED), polymeric diet (PD) containing 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 or TPN. Improvement in serum total protein was observed in two of three on ED and in one of two on PD, compared with three of three on TPN. Enteric protein loss was improved in two of two on ED, one of two on PD, and two of two on TPN. Outpatients who continued to receive enteral nutrition maintained a total protein level. Enteral nutirition appears to be as effective as TPN for patients with IL, and it may provide a valid and safe alternativ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扩张 完全外营养 主要疗法 要素饮食 聚合剂 蛋白丢失性 血清总蛋白 低脂饮食 完全
下载PDF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栾凤鸣 王利 +3 位作者 刘金华 姚晨辉 李方毅 葛春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94-94,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友谊医院普外科共收治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为67.8岁。发生肠梗阻时间为术后5~12 d,术后曾一度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排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友谊医院普外科共收治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为67.8岁。发生肠梗阻时间为术后5~12 d,术后曾一度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排便,进食以后出现肠梗阻症状。腹部X线片检查42例均有多处大小不等液气平面。全腹CT检查31例,显示肠壁水肿、增厚,肠腔扩张,肠腔积液、积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梗阻 腹部X线片 大连医科大学 平均年龄 CT检查 扩张 2009年 蠕动恢复
下载PDF
十二指肠瘀滞症的X线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仲武 陈益光 陈正挺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7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瘀滞症 X线诊断 扩张 扩张
下载PDF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华 张遵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661-664,共4页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PLG)不是一个独立的原发疾病,而是继发于其他多种基础疾病的临床综合征,以水肿、腹泻、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因此不仅要确定存在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的情况,还要明确其病因。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蛋白...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PLG)不是一个独立的原发疾病,而是继发于其他多种基础疾病的临床综合征,以水肿、腹泻、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因此不仅要确定存在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的情况,还要明确其病因。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蛋白或其他特殊物质来检测胃肠道中的放射性,推算蛋白从胃肠道丢失的比率是PLG的特异性诊断方法之一。PLG的预后与原发病控制与否相关,因此最根本的治疗是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即在给予支持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病,只有彻底消除引起蛋白丢失的病因,PLG才有可能得到彻底的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血症 蛋白丢失性胃 淋巴管扩张 99Tcm-人血清白蛋白核素扫描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并发韦尼克脑病一例
20
作者 陈宏 刘华 杨茹怡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1965-1967,共3页
患者男,75岁,因"停止排便排气3d"于2012年8月27日来院急诊。腹部立位平片示:肠腔积气,肠腔扩张,小肠最宽约4.3cm,未见液平,考虑为不完全性低位肠梗阻。查体:神清,消瘦,全腹隆,脐周及下腹部散在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叩诊呈鼓音,肠鸣... 患者男,75岁,因"停止排便排气3d"于2012年8月27日来院急诊。腹部立位平片示:肠腔积气,肠腔扩张,小肠最宽约4.3cm,未见液平,考虑为不完全性低位肠梗阻。查体:神清,消瘦,全腹隆,脐周及下腹部散在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叩诊呈鼓音,肠鸣音7~8次/min。急诊以"急性肠梗阻"收治入院。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史、嗜酒史及脑部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尼克脑病 扩张 腹部立位平片 低位梗阻 脑部疾病 急性梗阻 腔积气 下腹部 鼓音 不完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