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满晓营 吴斌 +5 位作者 张璇 余腾 罗勇 刘峰 金梅林 陈焕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4-987,共4页
目的探讨猪源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同时对致病性的菌株进行外膜蛋白分型、REP-PCR和ERIC-PCR分析。结果从315株大肠杆菌中筛... 目的探讨猪源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同时对致病性的菌株进行外膜蛋白分型、REP-PCR和ERIC-PCR分析。结果从315株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山梨醇阴性的EHEC21株,其中含有stx1基因的菌株有4株,含有stx2基因3株,含有eae基因的17株,外膜蛋白分型属于三个型,其中OMP-1型最多,有15株,OMP-2型3株,OMP-3型3株,REP-PCR和ERIC-PCR结果显示这些致病性菌株带型差异性较大,分属于不同的亚群。结论华中地区是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且人均消费猪肉比例也较高,EHEC的存在对人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应加强监测力度,防止该菌在人群中感染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杆菌 外膜蛋白 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链式反应(eric-pcr)和重复一致回文序列 聚合链式反应(REP—PCR)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型、基因型和生物膜表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朝喜 朱恒乾 +1 位作者 廖晓萍 刘雅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ATCC25922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结晶紫染色,快速银染法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生物被膜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建立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利用优化的模型条件对249株临床分离株进行验证。采用琼脂平板计数法绘制大肠埃希菌浮游菌和被膜... 以ATCC25922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结晶紫染色,快速银染法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生物被膜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建立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利用优化的模型条件对249株临床分离株进行验证。采用琼脂平板计数法绘制大肠埃希菌浮游菌和被膜菌生长曲线,比较其生长特性的异同。对不同成膜能力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色氨酸定量试验,分析不同培养条件对生物被膜菌胞外基质分泌量的影响。快速银染法和扫描电镜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形成生物被膜后,形成一种浮游细菌和生物被膜细菌共同分布于同一生存空间内的特殊生理结构;不同稀释度的接种量对细菌生物被膜生物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249株大肠埃希菌分为强成膜能力、中等成膜能力、弱成膜能力和无成膜能力4个表型,分别占3.21%、18.88%、51.81%、2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谱型 生物被膜表型 基因 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聚合反应
下载PDF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孙林慧 禚惠荣 +3 位作者 师文君 王康琪 张东立 侯少阳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5期100-104,共5页
目的:基于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RIC-PCR),寻找并制备一对引物探针,灵敏、准确地从复杂生境中鉴定副干酪乳杆菌。方法:寻找副干酪乳... 目的:基于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RIC-PCR),寻找并制备一对引物探针,灵敏、准确地从复杂生境中鉴定副干酪乳杆菌。方法:寻找副干酪乳杆菌HP-B1145的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ERIC)最佳反应体系,对ERIC片段回收纯化得到特定条带及序列结果,据此设计引物,快速鉴定副干酪乳杆菌。结果:根据回收得到的副干酪乳杆菌HP-B1145 ERIC片段,设计出了一对引物探针(1145-S-F:5’-GCAGGATGCTGATTGTTAGCAG-3’;1145-S-R:5’-CTCCGACCAAAGCGACTATGAC-3’)。结论:根据引物特异性、准确性、普适性、含量限度实验得出,设计的引物能准确灵敏地从复杂生境中鉴定副干酪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聚合反应技术(eric-pcr) 引物探针 特异性 鉴别
下载PDF
长沙地区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7
4
作者 梁伟 邹明祥 +4 位作者 邬靖敏 邬国军 李军 豆清娅 刘文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1-526,共6页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10所综合性医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205株;采用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改良双纸...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10所综合性医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205株;采用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金属酶),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PCR扩增OXA-23,OXA-24,OXA-51,OXA-58及IMP-1和VIM-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PCR,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在监测的18种药物中,耐药率超过50%的达14种。其中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80.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2.5%)。共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115株,其金属酶表型及基因检测均为阴性;改良Hodge试验阳性71株,其中64株OXA-23基因扩增阳性。115株菌株OXA-51均阳性,未检出OXA-24,OXA-58基因。115株菌株共分为7个ERIC基因型。其中A型19株,B型72株,为主要的流行克隆。结论:长沙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产OXA-23和OXA-51型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且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存在克隆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 杆菌基因一致重复序列聚合反应 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的ERIC-PCR图谱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瑛 费奇力 +3 位作者 陈峰 陶晓勤 刁文晶 沈立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76-2178,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感染流行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帮助。方法对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在2009年6月-2010年3月临床分离出的16株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及1株非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感染流行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帮助。方法对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在2009年6月-2010年3月临床分离出的16株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及1株非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7株菌株分为两个克隆型,其中16株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为同一型,而另1株非产酶菌株为另一型。结论医院存在产碳青霉烯酶产气肠杆菌克隆传播现象,医护人员应予以高度关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 产气杆菌 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聚合反应
原文传递
7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ERIC-PCR菌种分型及其主要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勇 刘爱胜 文艳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及其主要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标本946份,分离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及其主要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标本946份,分离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耐药菌株同源性分析;筛选其金属β-内酰胺酶并测定主动外排系统表型来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结果共检测出7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ERIC-PCR同源性分析显示75株菌株共分为8个型别,其中A型占34.7%(26株)、B型占22.7%(17株);7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3株为产酶株,产酶率为17.3%;外排泵抑制剂MC207110可以使34株美罗培南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较单药时下降4倍或以上,占63.0%。结论本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有两种类型,产生碳青霉烯水解酶和外排泵机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反应 β-内酰胺 主动外排
下载PDF
神经外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章明明 宋微微 +2 位作者 柯有韬 刘曼丽 曾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对某院神经外科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8年6月12日—7月2日该院神经外科11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综合性控制... 目的对某院神经外科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8年6月12日—7月2日该院神经外科11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控制CRKP感染。结果 11例CRKP感染患者中7例诊断为医院感染。对其中6株CRKP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检出A、B两种基因型,2例患者感染的CRKP菌株为A型基因,4例患者(包括3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的CRKP菌株为B型基因。患者环境物体表面,以及部分医务人员手、咽拭子检出CRKP。结论该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可能是CRKP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污染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导致感染的传播。早期识别感染暴发,并采取手卫生、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以及隔离等措施是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 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聚合反应 控制
下载PDF
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表达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茜 李智 +3 位作者 曲彦 李海玲 邢金燕 胡丹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1-615,共5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布特征,以及院内、院间主要克隆株的流行情况;探讨外膜蛋白介导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及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布特征,以及院内、院间主要克隆株的流行情况;探讨外膜蛋白介导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及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145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及同源性分析,并采用PCR扩增外膜蛋白carO基因。随机抽取碳青霉烯耐药组30株鲍曼不动杆菌和敏感组17株鲍曼不动杆菌,用超声破碎及高速离心法提取外膜蛋白,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外膜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4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16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其中耐碳青霉烯类128株(耐药率88.3%),多重耐药(MDR)137株,泛耐药(XDR)126株;对米诺环素敏感率最高(79.3%),其次是阿米卡星(40.7%)。碳青霉烯耐药组carO基因阳性率达97.7%(125/128),碳青霉烯敏感组carO基因阳性率达17.6%(3/17)。SDS-PAGE显示,碳青霉烯敏感组17株鲍曼不动杆菌约在相对分子质量47000(16株)、37000(13株)和29000(13株)处有相应条带表达;而耐药组30株在这3处分别有20株、25株、23株呈不同程度的缺失或减弱。聚类分析显示,145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8个ERIC基因型,其中A型71株和E型37株,为主要流行株。结论两家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且存在院内、院间流行。外膜蛋白carO基因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外膜蛋白表达的缺失或减弱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外膜蛋白 carO基因 杆菌基因一致重复序列聚合反应
原文传递
ERIC-PCR用于珠海口岸霍乱弧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9
作者 莫秋华 滕勇勇 +5 位作者 王琪 赵俊华 唐明慧 谭华 林继灿 杨泽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77-81,86,共6页
目的针对珠海口岸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选择46株菌株(包括45株霍乱弧菌和1株弧菌属细菌),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Enterobacte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针对珠海口岸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选择46株菌株(包括45株霍乱弧菌和1株弧菌属细菌),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Enterobacte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RIC-PCR)扩增细菌的基因组DNA,对产生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ERIC-PCR绘制的基因组指纹图条带清晰可辨且有一定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ERIC-PCR将46株菌株分为22个聚类群,其中从珠海口岸供澳水产品中分离的30株O1群霍乱弧菌非流行株被细分成12个聚类群。ERIC-PCR能有效区分O1群、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清群,也能完全区分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结论 ERIC-PCR是一种有效的、具有高识别力的霍乱弧菌分型方法。本研究获得的霍乱弧菌分子分型数据为珠海口岸霍乱的防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聚合反应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黄连解毒汤与复合抗生素对大鼠胃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光勇 刘莉莉 +7 位作者 游丰锋 马希 何亚敏 喻良锦 李慧 汪席敏 涂小华 何光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135,139,共7页
为了探讨黄连解毒汤与复合抗生素对大鼠胃肠道菌群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和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每天灌胃2 mL对应药物。对照组大鼠灌胃纯化水;抗生素组大鼠第1周灌胃氨苄西林56 mg/mL,第2周灌胃... 为了探讨黄连解毒汤与复合抗生素对大鼠胃肠道菌群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和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每天灌胃2 mL对应药物。对照组大鼠灌胃纯化水;抗生素组大鼠第1周灌胃氨苄西林56 mg/mL,第2周灌胃氨苄西林+链霉素(56+28)mg/mL,第3周灌胃氨苄西林+链霉素+克林霉素(56+28+50)mg/mL;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黄连解毒汤192,96,48 mg/mL。于给药后第7,14,21天处死大鼠,收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内容物,提取细菌DNA,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技术对胃肠道各段中细菌菌群的结构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胃肠道菌群结构相对稳定,ERIC-PCR条带数量以结肠最多,其次是回肠、十二指肠、胃、空肠;抗生素组大鼠胃肠道菌群结构表现出优势菌群的明显降低,并且随着灌胃周期的延长呈现抑制增强的现象。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大鼠胃肠道菌群以大肠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沙门氏杆菌等为主要优势菌群,中剂量组大鼠胃肠道菌群以放线菌、绿孢链霉菌、梭状芽孢杆菌、链霉菌、减肥细菌为优势菌群,低剂量组胃肠道优势菌群为痤疮丙酸杆菌。说明黄连解毒汤具有一定的类似抗生素的作用,可抑制胃肠道各段拟杆菌门细菌生长,并有可能促进胃肠道内减肥细菌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杆菌基因重复一致序列聚合反应 复合抗生素 道菌群 杆菌 减肥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