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淋巴结结核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误诊1例
1
作者 刘福 刘瑞文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2期135-135,共1页
患者男,30岁.因进展性腹部疼痛7d入院.7d前出现右下腹部疼痛,曾于外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量不详),效不佳,疼痛逐渐扩散至全腹并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T 38.4℃,板状腹,压痛、... 患者男,30岁.因进展性腹部疼痛7d入院.7d前出现右下腹部疼痛,曾于外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量不详),效不佳,疼痛逐渐扩散至全腹并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T 38.4℃,板状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弱,腹穿抽出少量脓性液体;X线腹透未见液平面及膈下游离气体.既往体健,无结核病病史.入院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淋巴结结核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MRI的临床影像风险模型在预测直肠癌肠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孟婷 谢宗玉 +3 位作者 徐佳玮 吴宗山 彭传勇 周瑾 《安徽医学》 2024年第9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构建高分辨率磁共振与血清学指标联合的列线图模型用以预测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周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已被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接受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140例... 目的构建高分辨率磁共振与血清学指标联合的列线图模型用以预测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周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已被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接受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以2∶1随机化分组分为训练集94例和验证集46例,在训练集中,对直肠癌肠周淋巴结转移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结果再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独立的风险因素,将独立的风险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模型的患者临床获益,并再次通过内部训练集(自举法,Bootstrap)及外部验证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垂直于肠管的最大长径(MLD)≥19.79 mm、有壁外血管受侵(EMVI)及环周切缘(CRM)阳性为直肠癌肠周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均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肠周淋巴转移[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0.89;Bootstrap AUC=0.89;验证集AUC=0.83]。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9。同时DCA曲线说明与单个风险因素相比,该模型可使患者临床收益更高。结论MLD≥19.79 mm、有EMVI、CRM阳性及CEA阳性为直肠癌患者肠周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这4种指标联合构建的列线图可以很好地预测直肠癌患者是否肠周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自拟腹安散外敷联合大肠俞按压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楚云 戴春丽 梁银婵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7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腹安散外敷联合大肠俞按压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敷自拟腹安散+点按大肠俞,两组均... 目的:探讨自拟腹安散外敷联合大肠俞按压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敷自拟腹安散+点按大肠俞,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淋巴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5、10 d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腹痛、呕吐、大便异常、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治疗10 d的淋巴结纵径、横径均小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自拟腹安散联合大肠俞按压治疗小儿肠系淋巴结炎,并给予精心护理,能够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散,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安散 外敷 小儿 淋巴结
下载PDF
右半结肠癌患者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达佳 吴健生 +2 位作者 曾长青 陈林昊 黄海啸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回肠周围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5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总淋巴结转移率为...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回肠周围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5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总淋巴结转移率为44.0%(114/259),而回肠周围淋巴结总体转移率仅为5.0%,其中盲肠部位肿瘤的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为14.3%。单因素分析显示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状态在肿瘤位置(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13)、TNM分期(P<0.001)、N分期(P<0.001)、脉管侵犯情况(P=0.001)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盲肠部位的肿瘤其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风险是其他部位肿瘤的6.97倍(P=0.001,95%CI:2.246~21.626),且N分期为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回肠周围淋巴结在右半结肠癌中转移率较低,与其他部位的右半结肠癌相比,盲肠癌有较高的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率;高N分期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有较高的回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 周围淋巴结 转移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中肠周淋巴结检出数目与PTEN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刘爱东 宋旭东 +8 位作者 董丽儒 熊艳杰 张宏伟 李双 冯莉 李倩 向聚才 佟树文 王献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27期3039-3040,3075,共3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癌肠周淋巴结检出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与 PTEN 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1例结直肠腺癌患者检出的肠周淋巴结数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组织中 PTEN 的表达相关性。结果101例患者检出淋巴结数量为1~72枚... 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癌肠周淋巴结检出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与 PTEN 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1例结直肠腺癌患者检出的肠周淋巴结数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组织中 PTEN 的表达相关性。结果101例患者检出淋巴结数量为1~72枚,平均17枚。伴有淋巴转移者47例占46.53%,转移淋巴结数量为1~15个。淋巴结检出数量≤12个者35例,其中 PTEN 的阳性率为14%(5/35);淋巴结检出数量﹥12个者66例,其中 PTEN 的阳性率为33%(22/66)。有淋巴结转移患者 PTEN 的阳性率为15%(7/47),无淋巴结转移患者 PTEN 的阳性率为37%(20/54),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腺癌患者淋巴结检出数量与 PTEN 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r =0.46,P =0.0392),转移淋巴结数量与 PTEN 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r =-0.49,P =0.0410)。结论结直肠腺癌中检出淋巴结数量和转移的淋巴结数量均与 PTEN 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TEN 作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可能对肿瘤发生和进展时肠周淋巴结的反应性改变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影响。结直肠腺癌术后患者积极关注肠周淋巴结检出数量和 PTEN 的表达,可能对判断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腺癌 免疫组化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肠旁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晓庆 远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肠旁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3.0 T MAGNETOM Skyra MRI序列扫描,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肠旁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3.0 T MAGNETOM Skyra MRI序列扫描,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3.0 T MAGNETOM Skyra MRI序列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肠旁淋巴结转移诊断情况。结果病理结果诊断T_(1)期8例、T_(2)期12例、T_(3)期44例、T_(4)期26例,MRI诊断的Kappa值为0.62,一致性较好(P<0.05),其中误诊11例,漏诊11例;病理结果诊断N_(0)期51例、N_(1)期25例、N_(2)期14例,MRI诊断的Kappa值为0.42,一致性中度(P<0.05),其中误诊数有11例,漏诊数有21例;病理结果诊断肠旁淋巴结转移阳性43例,阴性47例,以病理为标准MRI准确检出阳性23例,阴性35例,灵敏度为53.5%,特异度为74.5%,阳性预测值为65.7%,阴性预测值为63.6%,准确度为64.4%,Kappa值为0.28。结论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应用价值良好,在N分期诊断的一致性中等,准确率一般;预测肠旁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肿瘤 淋巴结转移 TN分期
下载PDF
肠镜下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忠耀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肠镜下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治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被确诊后直接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实验组在术前1天接受肠镜下多点黏膜下... 目的探讨肠镜下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治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被确诊后直接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实验组在术前1天接受肠镜下多点黏膜下注射纳米碳示踪剂,次日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以纳米碳黑染淋巴结为指导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以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纳米碳示踪剂黑染淋巴结预测阳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及对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共检出淋巴结604枚,经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患者11例,阳性淋巴结52枚,总检出率8.61%(52/604)。实验组共检出淋巴结780枚,淋巴结阳性患者15例,阳性淋巴结90枚,总检出率为11.54%(90/780)。两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0枚病检阳性淋巴结中被纳米碳黑染的有45枚,黑染率为50.0%(45/90)。纳米碳示踪剂标记黑染淋巴结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74.2%。结论术前通过利用纳米碳示踪剂标记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可为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指导,从而提高清扫总量,提高对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纳米碳淋巴结示踪 结直癌根治术 转移淋巴结 黑染率
下载PDF
右半结肠腺癌根治标本肠周淋巴结内苗勒腺体包涵体1例
8
作者 李秋尧 冯琨 +1 位作者 王鸿宇 姜慧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9-630,共2页
患者男性,63岁。4个月前体检发现贫血。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0 g/L,大便潜血阴性,6天前再次行血常规检查,结果示贫血加重,血红蛋白77 g/L,自述偶有针刺样剑突下疼痛,与饮食无关,可自行缓解。下腹部CT示:升结肠近回盲部占位并周围淋巴结增... 患者男性,63岁。4个月前体检发现贫血。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0 g/L,大便潜血阴性,6天前再次行血常规检查,结果示贫血加重,血红蛋白77 g/L,自述偶有针刺样剑突下疼痛,与饮食无关,可自行缓解。下腹部CT示:升结肠近回盲部占位并周围淋巴结增大,考虑结肠癌。肠镜示:升结肠近回盲部见一直径约5.0 cm环腔生长的肿物,表面凹陷,管腔狭窄,考虑结肠癌。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升结肠近回盲部见一大小5.0 cm×6.0 cm的肿瘤,似侵及浆膜。病理检查切除右半结肠标本,回盲部可见盘状隆起型肿物,大小6.5 cm×5 cm×1.5 cm,肿物切面灰白色,实性,质地较脆,肠周脂肪组织内检出淋巴结20枚,长径0.5~0.8 cm。镜检:回盲部中分化腺癌,癌细胞呈柱状,细胞显著异型,胞核拉长呈泡状,核仁明显,细胞质呈嗜碱性,核质比增加,核分裂易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苗勒腺体包涵体 淋巴结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急性肠炎关系
9
作者 张苏兰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6期105-106,共2页
目的:评估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急腹症诊断之间关系方法:运用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动态观察69例急腹症并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1-2周后天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t检验比较治疗... 目的:评估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急腹症诊断之间关系方法:运用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动态观察69例急腹症并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1-2周后天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小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脐周腹肠系膜上见多个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CDFI:其内可见放射状血流信号。治疗后1—2周后复查,肿大淋巴结缩小或消失,t检验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可作急腹症肠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淋巴结 急性
下载PDF
小鼠小肠粘膜淋巴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皓 林洪生 +6 位作者 水野海腾 肖诚 赵林华 吕诚 裴迎霞 祁鑫 吕爱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分离方法 粘膜免疫 固有层淋巴细胞 上皮内淋巴细胞 集合淋巴结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肠道黏膜形态与树突状细胞发育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一珺 高娟 +3 位作者 杨花梅 朱建幸 陈同辛 何振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SD大鼠肠道黏膜形态发育及树突状细胞发育与活化的关系。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在3、5、7、9、11周应用图像分析检测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幼鼠肠黏膜绒毛与肠集合淋巴结发育状况及肠树突状细胞发育及...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SD大鼠肠道黏膜形态发育及树突状细胞发育与活化的关系。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在3、5、7、9、11周应用图像分析检测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幼鼠肠黏膜绒毛与肠集合淋巴结发育状况及肠树突状细胞发育及活化指标。结果不同发育时期肠绒毛长度、绒毛宽度、绒毛面积、隐窝深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育时期小肠集合淋巴结面积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肠道OX62^+总树突状细胞增加,OX62^+/CD4^-/OX41^-亚型树突状细胞减少,同时,OX62^+/CD4^+/OX41^+亚型树突状细胞增加,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周龄的增长,SD大鼠小肠绒毛-隐窝轴增殖分化,肠道树突状细胞逐渐发育与成熟,且两者的发育成熟状况基本同步。SD大鼠肠黏膜形态及黏膜免疫细胞早在断乳期就逐渐成熟,在7~9周时发育幅度最大,并在11周时逐渐达到成熟状态。断乳早期,食物改变会影响SD大鼠肠道黏膜形态发育及树突状细胞发育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 树突状细胞 集合淋巴结 道发育
下载PDF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2期10-12,22,共4页
目的研究免疫营养素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在盲肠结扎并穿刺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n=10)和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n=10)。EN组灌喂普通肠内营养液(EN),EIN组灌喂等... 目的研究免疫营养素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在盲肠结扎并穿刺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n=10)和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n=10)。EN组灌喂普通肠内营养液(EN),EIN组灌喂等氮等热量的谷氨酰胺和精氨酸的强化的肠内营养液(EIN)。2组营养剂糖、脂肪、蛋白质供热比为82%∶3%∶15%,卡氮比为150∶1。每天每只大鼠营养摄入按732.2kJ.kg-1.d-1标准计算,2组营养摄入为等氮、等热量、等体积。连续灌喂7d后处死全部大鼠,取全段小肠,计数总的肠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PP)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PP结的T和B细胞的变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肠IgA的变化。结果与普通肠内营养组相比,EIN组总的PP细胞数、T细胞和B细胞数、肠IgA水平均高于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免疫营养素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脓毒症大鼠肠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营养 免疫营养素 集合淋巴结 道免疫 脓毒症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肠道免疫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1期1-3,7,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假伤组(10只)和脓毒症组(10只)。脓毒症组大鼠予盲肠结扎穿刺造成脓毒症,假伤组大鼠除了不结扎和穿刺盲肠,其余处理同脓毒症组。于伤后48h处死全部大鼠,取... 目的研究脓毒症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假伤组(10只)和脓毒症组(10只)。脓毒症组大鼠予盲肠结扎穿刺造成脓毒症,假伤组大鼠除了不结扎和穿刺盲肠,其余处理同脓毒症组。于伤后48h处死全部大鼠,取全段小肠。计数肠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简称PP结)个数以及PP结淋巴细胞总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P结T和B细胞变化,采用ELISA检测肠黏液免疫球蛋白A(IgA)的变化。结果与假伤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PP结淋巴细胞总数显著减少、T和B细胞比例及绝对数量明显减少、肠黏液IgA相应减少(均P<0.05)。结论脓毒症导致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淋巴结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A 脓毒症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直肠癌乳突转移1例
14
作者 杨会彬 刘妙玲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33-333,共1页
关键词 乳突转移 诊断 CT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癌宫颈转移的影像与病理分析1例
15
作者 张丹 李燕东 +1 位作者 孟焱 丁奕文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4期319-320,共2页
资料 患者,女性,87岁。1年半前因大便习惯改变伴排黏液,行腹部超声及腹部增强CT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理诊断:结肠中高分化腺癌,浸透肌层达浆膜,肠周脂肪组织内见一癌结节,肠周淋巴结内未见癌转移;肠壁近切缘... 资料 患者,女性,87岁。1年半前因大便习惯改变伴排黏液,行腹部超声及腹部增强CT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理诊断:结肠中高分化腺癌,浸透肌层达浆膜,肠周脂肪组织内见一癌结节,肠周淋巴结内未见癌转移;肠壁近切缘及远切缘未见癌残留。手术后未行放、化疗及其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 高分化腺癌 阴道超声检查 癌残留 淋巴结 周脂肪 低回声结节 大便习惯 癌结节 根治术
下载PDF
牛副结核性肠炎病例诊断报告
16
作者 王景和 张秀荣 李治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1981年第9期13-14,共2页
黑龙江省有关牛副结核病材料未见公开发表,齐市地区也未曾鉴定过有牛副结核病的存在。一九八○年五月初,我所在门诊医疗中发现建华区中华街公社个体养牛户饲养一头黄白花七岁奶牛,最高产乳量50斤/日,从今年三月开始发生腹泻,到五月初。
关键词 结核性 丛状 固有膜 上皮样 小杆菌 粘膜 肠淋巴结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防治
17
作者 张建军 《现代农业》 2014年第12期70-70,共1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危害程度与病猪的日龄、母猪抗体状况和流行强度有关,一般以两周龄内的哺乳仔猪致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病猪则很少死亡。 一、病原 传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危害程度与病猪的日龄、母猪抗体状况和流行强度有关,一般以两周龄内的哺乳仔猪致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病猪则很少死亡。 一、病原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个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但以病猪的空肠、十二指肠组织、肠系肠淋巴结含毒量最高。对光敏感,在阳光下曝晒6小时即被灭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 肠淋巴结 道传染病 流行强度 规模养猪场 致死率 光敏感 临床症状 成年公猪 带毒猪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联合病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金玉 彭永军 李勇刚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期68-70,73,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脉管癌栓、神经束侵犯、肠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对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PET/CT检查的7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病理、临床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理标本中脉管癌栓、神经束侵犯、肠周淋...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脉管癌栓、神经束侵犯、肠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对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PET/CT检查的7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病理、临床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理标本中脉管癌栓、神经束侵犯、肠周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化程度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76例患者中57例出现复发转移(75%),19例无复发转移(25%)。复发转移患者与无复发转移患者在性别、分化程度、神经束侵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脉管癌栓及肠周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管癌栓、肠周淋巴结转移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 脉管癌栓 神经束侵犯 淋巴结转移 肿瘤分化程度 复发转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伴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19
作者 毛茂亲 《肿瘤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64-64,共1页
患者男性,59岁。右大腿肿块40年,增大明显伴不适半年,阵发性腹痛2个月,于1991年4月22日入院。患者因不明原因腹痛于入院前一个月在本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在距回盲部30cm回肠肠壁上见4×3cm肿块,行回肠肿块切除术。病理诊断:回肠隆... 患者男性,59岁。右大腿肿块40年,增大明显伴不适半年,阵发性腹痛2个月,于1991年4月22日入院。患者因不明原因腹痛于入院前一个月在本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在距回盲部30cm回肠肠壁上见4×3cm肿块,行回肠肿块切除术。病理诊断:回肠隆起型小裂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浸润深肌层,肠周淋巴结未见转移。(病理号91122)。体检:全身情况良好,腹部正中见7cm长手术刀痕,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见肿大。右大腿下段内侧皮下见10×4 cm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神经纤维瘤 病理号 浸润深肌层 隆起型 不明原因腹痛 双侧腹股沟 淋巴结 病理诊断 阵发性腹痛
下载PDF
严重烫伤小鼠肠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变化与肠道细菌移位 被引量:6
20
作者 范骏 谢勇 +1 位作者 周南进 邓志云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烫伤后肠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变化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烫伤后12、24、72 h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致伤, 其余各组小鼠背部造成20%TBSAⅢ度烫伤后,按时相点处死并留取标本。计... 目的探讨小鼠烫伤后肠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变化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烫伤后12、24、72 h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致伤, 其余各组小鼠背部造成20%TBSAⅢ度烫伤后,按时相点处死并留取标本。计数全段小肠集合淋巴结 (PP结)个数及淋巴细胞总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PP结CD3+、CD4+、CD19+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数,并检测主要脏器肠道细菌移位率。结果烫伤后12、24、72 h组PP结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 (4.05±0.28)×106、(2.64±0.39)×106、(2.83±0.46)×106个,均少于正常对照组的(4.54±0.58)× 106个(P<0.05或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烫伤后72 h组PP结淋巴细胞悬液中CD3+、CD4+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伤后各组小鼠CD3+、CD4+、CD19+淋巴细胞绝对数明显减少。各烫伤组肠道细菌移位率分别为16%、52%、3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其中烫伤后24、72 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烫伤后肠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减少是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淋巴细胞 细菌移位 集合淋巴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