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测定甘草素的药物渗透性及生物药剂学分类预测
1
作者 汪凯康 贾文 +2 位作者 丁文华 刘群山 徐维平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302-306,共5页
目的测定不同浓度甘草素在大鼠不同肠段的渗透性,初步探讨甘草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并对甘草素进行生物药剂学分类预测。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溶解度定义,考察甘草素在pH 1.2、4.0、6.8、7.4的缓冲液和水中的平衡溶解度... 目的测定不同浓度甘草素在大鼠不同肠段的渗透性,初步探讨甘草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并对甘草素进行生物药剂学分类预测。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溶解度定义,考察甘草素在pH 1.2、4.0、6.8、7.4的缓冲液和水中的平衡溶解度来评价甘草素的溶解性,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测定甘草素在25、50、75μg·mL^(-1)对大鼠十二指肠、结肠、空肠、回肠的渗透性;结合溶解性和渗透性结果预测甘草素生物药剂学分类。结果甘草素在不同pH下和水中平衡溶解度都低于100μg·mL^(-1),溶解度为不溶或几乎不溶,亲脂性不强,甘草素在大鼠不同肠段下的渗透性都大于1.2×10^(-3)cm·min^(-1),为易吸收药物。结论甘草素在大鼠肠吸收中存在自身吸收抑制,存在吸收饱和特性,可能有主动转运或扩散等转运机制参与,预测甘草素为生物药剂学Ⅱ类药物,为低溶解度,高渗透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渗透性 肠灌流 生物药剂学分类
下载PDF
基于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探究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HM-Y-A的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惠静 王鑫 +3 位作者 李玉玲 卡地尔亚·库尔班 赵军 陈蓓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3期607-611,共5页
目的考察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HM-Y-A)在小肠不同肠段、不同条件下的吸收特性,探究HM-Y-A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结合HPLC测定法,考察不同肠段、不同药物浓度、不同pH值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HM-Y-A吸收参数(K_(a)和P_(... 目的考察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HM-Y-A)在小肠不同肠段、不同条件下的吸收特性,探究HM-Y-A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结合HPLC测定法,考察不同肠段、不同药物浓度、不同pH值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HM-Y-A吸收参数(K_(a)和P_(app))的影响。结果HM-Y-A在小肠各段均有吸收,最佳吸收肠段是十二指肠和空肠;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吸收参数K_(a)和P_(app)不断降低,低浓度与中、高浓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H 6.4和7.4时K_(a)和P_(app)显著增高(P<0.05);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前后,吸收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M-Y-A在小肠全段均有吸收,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较好;吸收机制可能以主动吸收或促进扩散为主;药物在偏碱性条件下吸收较好;HM-Y-A可能不是P-gp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 在体单向肠灌流 吸收特性
下载PDF
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中补骨脂素的吸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来友 苏启表 +2 位作者 毕惠嫦 关溯 冯冰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及其机制,探讨其在临床上血药浓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方法:采用改良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通过颈静脉插管补充血液、肠系膜静脉插管采集血样,同时收集灌流流出液,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及其机制,探讨其在临床上血药浓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方法:采用改良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通过颈静脉插管补充血液、肠系膜静脉插管采集血样,同时收集灌流流出液,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素含量,计算其通透率。结果:补骨脂素在大鼠小肠内通透率较高,吸收较好。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灌流时均以约30%的比例吸收入血,且通透率Plumen,Pblood在所测浓度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补骨脂素在大鼠小肠的转运机制为被动转运,不受P-糖蛋白的影响,临床上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可能与肝脏的首过效应有关,而非小肠吸收代谢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肠灌流 吸收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肉桂酸肠道吸收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本坤 王素军 +2 位作者 曾洁 钟运鸣 臧林泉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肉桂酸在大鼠肠道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以及转运蛋白对肉桂酸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肉桂酸在肠道中的浓度变化,通过吸收速度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eff)来研究肉桂酸的吸收动力学特征... 目的研究肉桂酸在大鼠肠道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以及转运蛋白对肉桂酸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肉桂酸在肠道中的浓度变化,通过吸收速度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eff)来研究肉桂酸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肉桂酸在各个肠段的Ka和Peff结果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和空肠的Ka和Peff值显著性高于回肠(P<0.05),不同浓度肉桂酸在同一肠段的Ka和Pe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Ka和Peff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其值则显著性增加。结论十二指肠、空肠是肉桂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肠道转运受Pgp转运蛋白的影响,但不受MRP2转运蛋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 在体单向肠灌流 道吸收 大鼠
下载PDF
基于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白及有效部位在肠道的可吸收及代谢成分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浩 王昌权 +5 位作者 夏涛 李月婷 王永林 黄勇 李勇军 郑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2-778,共7页
为了考查白及有效部位在肠道的可吸收成分及其代谢特征。基于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对收集到的健康SD大鼠循环肠灌流液、血清、胆汁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对照品、质谱碎片信息和Massly... 为了考查白及有效部位在肠道的可吸收成分及其代谢特征。基于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对收集到的健康SD大鼠循环肠灌流液、血清、胆汁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对照品、质谱碎片信息和Masslynx V4.1工作站中的Single Mass Analysis功能,初步推测吸收和代谢产物的结构式。在大鼠血清和胆汁中,初步鉴定出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α-异丁基苹果酸酯原型产物。在大鼠循环肠灌流液、血清和胆汁中,共鉴定出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脱糖后硫酸化代谢产物和二氢菲5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其代谢产物主要生水解和葡萄糖醛酸化反应。该方法初步探究了白及有效部位在大鼠循环肠灌流液中可吸收成分和代谢特征,为阐释白及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有效部位 肠灌流 UPLC-Q-TOF/MS 血清 胆汁
下载PDF
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曹颖 李永吉 吕邵娃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本文对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主要涉及中药单体成分、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三方面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的应用,为在体肠灌流模型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在体肠灌流模型 吸收 中药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毛蕊异黄酮的吸收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乐 赵晓莉 +1 位作者 狄留庆 陈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研究毛蕊异黄酮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毛蕊异黄酮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且在结肠段吸收最好,不同浓度药物在结肠吸收中存在自身浓度抑制作...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研究毛蕊异黄酮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毛蕊异黄酮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且在结肠段吸收最好,不同浓度药物在结肠吸收中存在自身浓度抑制作用。结论毛蕊异黄酮在小肠中吸收较好,其吸收机制可能是主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 单向肠灌流 吸特征
下载PDF
UPLC同时测定大鼠肠灌流液中桔梗皂苷D和酚红的浓度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娟 单进军 +2 位作者 狄留庆 汪受传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同时测定肠循环液中桔梗皂苷D和酚红的浓度。方法采用RP-U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2.1mm×100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方法精密度及线性关系良好,桔梗... 目的同时测定肠循环液中桔梗皂苷D和酚红的浓度。方法采用RP-U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2.1mm×100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方法精密度及线性关系良好,桔梗皂苷D及酚红的回收率分别为95.48%(RSD=0.91%)、103.32%(RSD=0.4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苷D 酚红 在体肠灌流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的肠吸收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志 冯年平 +1 位作者 叶贝妮 孟琮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目的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法,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麝香及西黄方活性组分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麝香酮、醋酸辛酯及胆酸在整个... 目的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法,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麝香及西黄方活性组分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麝香酮、醋酸辛酯及胆酸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显著增加(P<0.05)。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麝香酮的Ka、Pa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麝香酮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转运过程不受P-gp的影响。而醋酸辛酯、胆酸的Ka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提示醋酸辛酯、胆酸在机体内存在类似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的转运机制,但不受P-gp的影响。pH对麝香单味药及复方配伍后的吸收无显著影响,当pH为7.8时,醋酸辛酯、胆酸的Ka、Papp值显著降低,且与pH为5.4、6.8时有差异(P<0.05)。结论麝香酮、醋酸辛酯、胆酸具有广泛的吸收窗,甚至在结肠也有良好吸收;配伍对麝香酮的大鼠肠吸收特性有一定影响,较麝香单味药而言,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小肠中的吸收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西黄方活性组分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吸收
下载PDF
在体肠灌流法用于中药有效成分吸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慧慧 姚银辉 鲁澄宇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11期1677-1679,共3页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且最方便的给药方式,对于口服药物来说,肠道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研究药物的吸收情况,其肠道吸收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肠吸收实验方法众多,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4种:药物浓度法、大鼠在体肠灌流法、外翻肠...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且最方便的给药方式,对于口服药物来说,肠道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研究药物的吸收情况,其肠道吸收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肠吸收实验方法众多,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4种:药物浓度法、大鼠在体肠灌流法、外翻肠囊法以及Caco-2细胞模型法。由于在体肠灌流法,优点较多,而被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在体灌流法在中药有效成分促吸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肠灌流 中药有效成分 促吸收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肠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莉 张慧慧 +2 位作者 谢莉 畅静 高晓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1-134,138,共5页
目的考察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选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鞣花酸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鞣花酸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大鼠十二指... 目的考察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选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鞣花酸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鞣花酸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鞣花酸单体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4.44×10^(-2)~7.11×10^(-2)/min、6.58×10^(-2)~8.60×10^(-2)/min、5.61×10^(-2)~7.02×10^(-2)/min、3.92×10^(-2)~5.95×10^(-2)/min;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鞣花酸的Ka分别为7.00×10^(-2)~7.81×10^(-2)/min、6.32×10^(-2)~7.96×10^(-2)/min、4.97×10^(-2)~5.58×10^(-2)/min、3.50×10^(-2)~4.68×10^(-2)/min。鞣花酸单体和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的鞣花酸的Ka和表观渗透系数(P_(a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鞣花酸在大鼠肠道内不存在特殊"吸收窗",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的其他成分可能对鞣花酸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在不同肠段鞣花酸的质量浓度对K_a和P_(app)值影响不大,吸收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鞣花酸 吸收 单向肠灌流模型 HPLC
下载PDF
羊耳菊活性部位在大鼠循环肠灌流液中的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巩仔鹏 李梅 +5 位作者 侯靖宇 陈亭亭 吴林霖 李勇军 王永林 兰燕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8期122-124,128,共4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研究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循环肠灌流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收集健康SD大鼠循环肠灌流液,分别用甲酸水溶液和正丁醇处理样品后,UHPLC-Q-TOF/MS分析其代谢产物。结合对照品...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研究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循环肠灌流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收集健康SD大鼠循环肠灌流液,分别用甲酸水溶液和正丁醇处理样品后,UHPLC-Q-TOF/MS分析其代谢产物。结合对照品、质谱碎片信息和相关文献,初步推测代谢产物的结构。[结果]大鼠循环肠灌流液中的代谢物较少,初步鉴定出3个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二咖啡酰基奎宁酸酯基位置异构和甲基化代谢物。[结论]该方法初步探究了羊耳菊提取物主要成分在大鼠循环肠灌流液中的代谢特征,为阐释羊耳菊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耳菊 活性部位 肠灌流 代谢产物
下载PDF
在体肠灌流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燕娜 王焱 刘梅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2年第5期76-79,共4页
口服给药是中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从口服给药至产生体内活性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虽然每一过程都影响着药物的体内活性,但胃肠道的吸收是产生体内活性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分布、代谢和排泄。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 口服给药是中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从口服给药至产生体内活性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虽然每一过程都影响着药物的体内活性,但胃肠道的吸收是产生体内活性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分布、代谢和排泄。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因而研究药物的小肠吸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肠灌流模型 吸收 中药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维胺酯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玲 刘文英 +3 位作者 马鹏程 王亚超 贾婷 冯鹏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研究维胺酯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对维胺酯进行了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实验,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和维胺酯的含量,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不同剂量维胺酯在小... 目的研究维胺酯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对维胺酯进行了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实验,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和维胺酯的含量,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不同剂量维胺酯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结扎与不结扎对吸收速率无明显影响;维胺酯在小肠各部位吸收速率常数Ka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下降。结论维胺酯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维胺酯 吸收动力学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下载PDF
盐酸异丙嗪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吸收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瑞涛 徐媛 +2 位作者 赵军 张旸 王庆伟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异丙嗪在大鼠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性,为新的制剂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25,50,100μg·mL^(-1)盐酸异丙嗪在肠道不同部位浓度变化,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 目的研究盐酸异丙嗪在大鼠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性,为新的制剂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25,50,100μg·mL^(-1)盐酸异丙嗪在肠道不同部位浓度变化,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_(app))。结果十二指肠段和回肠段随着盐酸异丙嗪浓度增加,同一肠段的Ka和P_(app)都显著增加;在盐酸异丙嗪50μg·mL^(-1)时空肠段Ka为(28.00±0.02)×10^(-2)min^(-1)和P_(app)为(9.64±0.22),均为最大,结肠段随着浓度增加,Ka和P_(app)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异丙嗪在各个肠段都有吸收,十二指肠和回肠段较为明显,其他肠段则较低,吸收大小依次是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盐酸异丙嗪在小肠段吸收较好,符合肠道吸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嗪 盐酸 肠灌流 道吸收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槲皮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珂 谢志红 叶丽卡 《今日药学》 CAS 2014年第3期149-151,177,共4页
目的考察银杏中活性黄酮成分槲皮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槲皮素在体肠灌流的浓度变化,研究槲皮素在小肠内的吸收情况。结果槲皮素在(1.01~20.18ug/mL)浓度范围内其肠... 目的考察银杏中活性黄酮成分槲皮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槲皮素在体肠灌流的浓度变化,研究槲皮素在小肠内的吸收情况。结果槲皮素在(1.01~20.18ug/mL)浓度范围内其肠管通透率和血管通透率均基本保持不变,各浓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浓度对槲皮素通透率无影响,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肠灌流 吸收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细叶远志皂苷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可 刘利根 富志军 《海峡药学》 2015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细叶远志皂苷在大鼠四个肠段的吸收状况。方法运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重量法,研究细叶远志皂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细叶远志皂苷可被大鼠全肠段吸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各肠段的... 目的研究细叶远志皂苷在大鼠四个肠段的吸收状况。方法运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重量法,研究细叶远志皂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细叶远志皂苷可被大鼠全肠段吸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各肠段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是0.05922,0.06387,0.06345,0.06409s-1;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分别是0.03322,0.03751,0.03733,0.04830cm·s-1,结肠段吸收最好(P<0.001)。结论细叶远志皂苷为全肠道吸收的药物,且结肠部位吸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远志皂苷 在体单向肠灌流 重量法 吸收部位
下载PDF
水飞蓟素肠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及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研究
18
作者 何静 邱妍川 +4 位作者 杨延音 林凤云 刘松青 江尚飞 朱照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肠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及结肠腺癌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飞蓟素含量,考察水飞蓟素混悬液、水飞蓟素PLGA纳米粒和水飞蓟素肠溶PLGA纳米粒在...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肠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及结肠腺癌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飞蓟素含量,考察水飞蓟素混悬液、水飞蓟素PLGA纳米粒和水飞蓟素肠溶PLGA纳米粒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Kapp)及其含低、中、高质量浓度(20、40、60μg/m L)水飞蓟素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与水飞蓟素混悬液比较,水飞蓟素PLGA纳米粒和水飞蓟素肠溶PLGA纳米粒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a、Kapp均增加(P<0.05);与对应浓度水飞蓟素混悬液比较,含低、中、高质量浓度水飞蓟素的肠溶PLGA纳米粒和PLGA纳米粒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双向Papp均增加(P<0.05),其中水飞蓟素的肠溶PLGA纳米粒与PLGA纳米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素肠溶PLGA纳米粒可有效增加水飞蓟素肠内吸收及Caco-2细胞摄取和跨膜转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 在体肠灌流模型 腺癌Caco-2细胞 吸收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单向肠灌流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
19
作者 高缘 汪宗华 +1 位作者 张建军 赵浩如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Shimadzu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5nm。结果补骨脂...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Shimadzu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5nm。结果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分别在0.8236~32.94μg·mL-1、1.140~45.6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9。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8%、99.59%,RSD均<3%。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同时测定大鼠单向肠灌流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单向肠灌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补骨脂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晓雯 刘志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4期37-39,共3页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对补骨脂素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补骨脂素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吸收情况。结果:补骨脂素在低、中、高浓度下,各小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在...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对补骨脂素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补骨脂素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吸收情况。结果:补骨脂素在低、中、高浓度下,各小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在高浓度时无饱和抑制现象,结论:补骨脂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吸收部位 吸收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