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霉菌素、思密达和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霉菌性肠炎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景波 纪建红 高文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1期1715-1716,共2页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思密达和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对霉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霉菌性肠炎患者,采用三药联合治疗,观察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和平均止泻时间,并与制霉菌素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3.3%)(...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思密达和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对霉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霉菌性肠炎患者,采用三药联合治疗,观察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和平均止泻时间,并与制霉菌素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3.3%)(P<0.01);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22.2%(P<0.05)。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为(4.2±1.7)d,短于对照组(5.7±2.1)d(P<0.01)。结论三药联合治疗霉菌性肠炎,可提高有效率,减少副作用和缩短腹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微生物学 肠炎/药物疗法 制霉菌素/治疗应用 硅酸盐炎/治疗应用 生物制品/治疗应用
下载PDF
必奇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佃军 柏基芸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721-722,共2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药物疗法 肠炎/微生物学 肠炎/药物疗法 硅酸盐类/治疗应用 灌肠
下载PDF
必奇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戴维靖 倪淮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2071-2072,共2页
目的:探讨观察必奇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病毒唑抗病毒补液等治疗,治疗组于病毒唑抗病毒补液等治疗外加用必奇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疗程为3 d。结果:治疗组... 目的:探讨观察必奇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病毒唑抗病毒补液等治疗,治疗组于病毒唑抗病毒补液等治疗外加用必奇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疗程为3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为73.6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必奇保留灌肠联合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防止脱水,直接作用于肠道,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副作用小,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药物疗法 肠炎/微生物学 药物疗法 硅酸盐类/治疗应用 山莨菪碱/治疗应用 灌肠
下载PDF
贝飞达联合必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于艳 张晓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94-495,共2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药物疗法 肠炎/药物疗法 肠炎/微生物学 有益菌种/治疗应用 硅酸盐类/治疗应用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春梅 鹿新红 +1 位作者 邓朝晖 冀小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5期6093-6093,共1页
目的探讨患儿在轮状病毒急性感染期免疫应答的特点。方法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AP-AAP法,免疫球蛋白的检测采用单项琼脂扩散法。结果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急性期CD3、CD4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导致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体液免疫中... 目的探讨患儿在轮状病毒急性感染期免疫应答的特点。方法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AP-AAP法,免疫球蛋白的检测采用单项琼脂扩散法。结果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急性期CD3、CD4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导致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体液免疫中IgG无明显变化,而IgA血清含量明显下降,IgM血清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RVE患儿既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又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病理生理学 肠炎/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 免疫 人类 婴儿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6
作者 徐亮 李萍 +1 位作者 陈建芳 卞新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4期5865-5866,共2页
目的研究粪便中轮状病毒病原体的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方法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核酸,与WHO推荐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测定平行检测,对比评价。结果荧光定量RT-PCR体系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与酶联免疫测定方法的... 目的研究粪便中轮状病毒病原体的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方法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核酸,与WHO推荐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测定平行检测,对比评价。结果荧光定量RT-PCR体系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与酶联免疫测定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2,P<0.01)。结论轮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体系优于酶联免疫测定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对及时明确病因,防止轮状病毒暴发、流行,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微生物学 轮状病毒属/分离和提纯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小儿细菌性肠炎60例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7
作者 梁小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942-942,共1页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标本进行粪便培养,其中阳性60例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0例阳性病例,致病菌占52%,条件致病菌占16%,菌群失调占3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标本进行粪便培养,其中阳性60例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0例阳性病例,致病菌占52%,条件致病菌占16%,菌群失调占3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低,分别为56.00%、66.67%、63.64%,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结论三代头孢可作为小儿细菌性肠炎首选用药,大于6岁患儿,可考虑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微生物学/药物疗法 抗药性 细菌 人类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