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9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徐昌民 芦春花 +2 位作者 罗艳 李岩 邢姗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CT血管成像(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出现类似幽门梗阻而怀疑SMAS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消化道造影与CTA检查。其中经... 目的探究CT血管成像(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出现类似幽门梗阻而怀疑SMAS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消化道造影与CTA检查。其中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测后确诊为SMAS组38例,非SMAS组32例,比较CTA下SMAS组与非SMAS的相关指标[SMA走行,SMA与腹主动脉(AA)夹角(SMA-AA),胃腔充盈态仰卧位十二指肠通过处SMA后壁与AA前壁的距离(DD)],分析CTA的相关指标对SMAS的诊断价值。结果CTA中,SMAS组的SMA走行的径直型比例高于非S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S组的SMA-AA及DD均低于非S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MA-AA与DD联合诊断SMAS的AUC为0.919,高于单一指标的0.835、0.773。结论CTA能显示血管走行情况,反映SMA与AA间的夹角及距离,可准确诊断出SMAS,达到与上消化道造影同样效果,临床上可结合患者情况、医疗条件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上消化道造影 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64排螺旋CT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琳琨 杨星烨 李琳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64排螺旋CT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SMAS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并以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结...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64排螺旋CT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SMAS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并以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照,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腹部CT检查,仅6例图像表现较为典型,表现为十二指肠水平段以上扩张;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15例患者可见典型“笔杆征”。64排螺旋CT诊断SMAS阳性33例、阴性27例、误诊11例、漏诊18例;上消化道造影诊断SMAS阳性38例、阴性22例、误诊8例、漏诊10例;联合检查诊断阳性38例、阴性22例、误诊2例、漏诊4例。联合检查诊断SMAS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64排螺旋CT、上消化道造影单一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64排螺旋CT、上消化道造影单一检查,除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指标外,余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0)。结论:联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SMAS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64排螺旋CT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13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郭永强 梁若鹏 +1 位作者 陈壬寅 张豫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740,共3页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管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出现急、慢性肠梗阻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胀、腹痛、恶心、...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管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出现急、慢性肠梗阻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胆汁及宿食等一系列症候群[2]。SMAS可先给予营养支持、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可进行手术治疗[3]。腹腔镜手术治疗SMAS已被证实安全、可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腹腔镜手术 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 吻合口出血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弯头盆环置钉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
4
作者 陈佳佳 淦细红 +1 位作者 董笑琴 汤磊雯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总结1例机器人导航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弯头盆环置钉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护理要点:基于护理观察及完善检查,鉴别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唤醒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钉道护理预防感染,维持... 总结1例机器人导航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弯头盆环置钉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护理要点:基于护理观察及完善检查,鉴别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唤醒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钉道护理预防感染,维持有效牵引;舒适化体位管理预防压力性损伤。经治疗与护理,患者牵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头盆环牵引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机器人
下载PDF
hs-CRP、NT-proBNP及NA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贾蓉 薛建华 +1 位作者 吴文 上官晓雯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8-211,217,共5页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ACS 71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并...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ACS 71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并依照不同疾病类型和血管病变支数将研究组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及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各3个亚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疾病类型和血管病变支数各3个亚组hs-CRP、NT-proBNP及NAR,探讨hs-CRP、NT-proBNP及NAR单独或联合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hs-CRP、NT-proBNP及NAR均高于对照组;STEMI组、NSTEMI组和UAP组hs-CRP、NT-proBNP及NAR逐渐降低,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hs-CRP、NT-proBNP及NAR逐渐升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hs-CRP、NT-proBNP和NAR单独或联合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0.815、0.883及0.914,三者联合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诊断(P<0.05,P<0.01)。结论 hs-CRP、NT-proBNP及NAR三者联合对ACS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疾病类型 血管病变支数 超敏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 诊断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水英 靳嵘 +1 位作者 朱明华 李彦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系指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位置异常,由SMA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导致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在需要应用石...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系指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位置异常,由SMA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导致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在需要应用石膏床固定的骨科手术患者,因躯干处于过伸姿势,常会发生急性SMAS,故又称为石膏综合征(Cast综合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诊断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7
作者 兰明银 刘瑜 +2 位作者 周猛 符湘云 菅志远 《腹部外科》 2009年第4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采用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侧侧吻合加Treitz韧带松解术行手术...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采用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侧侧吻合加Treitz韧带松解术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主要确诊手段为X线钡餐造影;对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加Treitz韧带松解术为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综合征 十二指肠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夹角测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泽宏 陈建宇 +1 位作者 王东烨 张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胡桃夹"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回顾性观察134...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胡桃夹"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回顾性观察134例正常检查者及4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左肾静脉最窄内径及左肾门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以明确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对左肾静脉形态的影响,并计算出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参考范围。结果134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49.8°±26.2°,"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25.3°±8.0°;正常人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距离为(1.26±0.72)cm,"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0.58±0.21)cm,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影响左肾静脉的形态,漏斗型左肾静脉(左肾门区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与左肾静脉最窄内径的比值≥3)的出现率在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35°时为30.6(%15/49),>35°时为4.7%(4/8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 左肾静脉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隙面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健祥 陈卫国 +3 位作者 张家雄 徐维敏 方挺松 曾效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间隙面积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接受腹部CT增强检查的24例SMAS患者(SMAS组)及42例非SMAS患者(非SMAS组),测量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间隙面积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接受腹部CT增强检查的24例SMAS患者(SMAS组)及42例非SMAS患者(非SMAS组),测量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分析显示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7、0.783、0.867及0.751。结论SMA-AO间隙面积对诊断SMAS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诊断SMAS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华 徐晓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3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安星 吴承先 周东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391-393,407,共4页
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重下降的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3例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SMAS患者经MSCT确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出SMA... 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重下降的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3例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SMAS患者经MSCT确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出SMAS 1例,内镜检查未能作出诊断。3例SMAS的CT表现:胃及十二指肠扩张,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距离分别为5、7和7.8 mm,其夹角分别为22°、20°和21.5°。MSCT对SMA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成为诊断SMAS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展 王耿泽 +1 位作者 王云堂 赵玉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超声双重造影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文婷 杨舒萍 +2 位作者 佘火标 黄宁结 沈浩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7-220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US)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证实为SMAS的23例患者(SMAS组),随机选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25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DCUS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US)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证实为SMAS的23例患者(SMAS组),随机选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25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DCUS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SMA-AO)夹角,夹角处及夹角前十二指肠内径(D夹及D前),计算D前/D夹,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DCUS能清楚显示SMA-AO。与对照组相比,SMAS组SMA-AO夹角及D夹减小,D前及D前/D夹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以SMA-AO夹角<15°、D夹<10mm、D前>30mm及D前/D夹>2.7为标准,超声诊断SMAS的正确率分别为73.91%(17/23)、91.30%(21/23)、82.61%(19/23)和100%(23/23)。结论 DCUS能够清晰显示SMA-AO的解剖关系,对临床诊断SMAS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肠系膜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国仁 程一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二维 彩色多普勒 超声波诊断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胃镜结合CT血管造影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5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浩羿 车筑平 +1 位作者 宋玲玲 许良璧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2期2272-2272,共1页
1 病例报告 5例患者中,女4例,男1例,年龄22~74(平均47.4)岁,病程1~6年.均因'上腹闷胀痛不适'、'反复呕吐'入院治疗,经仔细追问病史,症状多出现在进餐之后,且变换体位后可缓解或消失.患者曾多次在外院就诊,予消炎、补... 1 病例报告 5例患者中,女4例,男1例,年龄22~74(平均47.4)岁,病程1~6年.均因'上腹闷胀痛不适'、'反复呕吐'入院治疗,经仔细追问病史,症状多出现在进餐之后,且变换体位后可缓解或消失.患者曾多次在外院就诊,予消炎、补液等治疗后症状缓解,3例年轻女性患者自诉曾行胃镜、上消化道钡餐或上腹部B超检查,未能明确病因.体格检查均有不同程度上腹压痛,未见胃型及蠕动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CT血管造影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伟生 陈维庭 彭晓云 《四川医学》 CAS 1991年第5期288-289,共2页
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0~28岁。均为消瘦无力型。病程20天至5年。14例为慢性反复发作型。所有病人都作了临床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以钡餐上消化道检查确诊,均不伴有消耗性疾病。15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 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0~28岁。均为消瘦无力型。病程20天至5年。14例为慢性反复发作型。所有病人都作了临床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以钡餐上消化道检查确诊,均不伴有消耗性疾病。15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以上。其中5例因十二指肠压迫未解除或复发行第2次手术,所有病例梗阻症状完全解除,恢复正常生活,全天工作。病因与诊断一、病因:本病与十二指肠穿过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有密切关系,凡使此血管夹角变狭窄或使十二指肠穿过此夹角的肠段向顶端提高的任何因素都可导致本病发生。Mansberger对正常人和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病人作腹主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超声诊断臀下动脉假性动脉瘤致梨状肌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董思言 付超 +2 位作者 马金艳 王思续 焦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9期1116-1118,共3页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PS)是一种神经肌肉性病变,也是坐骨神经卡压性病变,当梨状肌损伤,发生充血、水肿时,易压迫其后方的坐骨神经,引起一侧或双侧臀部酸胀、疼痛,伴下肢放射痛[1]。本文报道1例由于臀下动脉破裂,血液进入...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PS)是一种神经肌肉性病变,也是坐骨神经卡压性病变,当梨状肌损伤,发生充血、水肿时,易压迫其后方的坐骨神经,引起一侧或双侧臀部酸胀、疼痛,伴下肢放射痛[1]。本文报道1例由于臀下动脉破裂,血液进入梨状肌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导致的梨状肌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假性动脉 臀下动脉 坐骨神经 超声诊断 梨状肌损伤 卡压性病变
下载PDF
彩超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殷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2D CDFI)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SMAS)的价值 ,探讨其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SMAS患者的 2D CDFI表现。结果 :全部病例仰卧位发现十二指肠水平部在肠系膜上动脉 (SMA)... 目的 :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2D CDFI)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SMAS)的价值 ,探讨其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SMAS患者的 2D CDFI表现。结果 :全部病例仰卧位发现十二指肠水平部在肠系膜上动脉 (SMA)和腹主动脉 (AO)间均受压扩张 ,SMA与AO间夹角变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超声波诊断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莹 唐艳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6期89-9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检出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日渐受到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国内外有关SMAS发病机制、诊断及中西医治疗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苹芝 郭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6期881-882,共2页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研究。方法:应用彩超诊断的4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均经放射线胃肠钡餐透视检查证实。结果:本组超声显像诊断的符合率为100%,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夹角及十二...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研究。方法:应用彩超诊断的4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均经放射线胃肠钡餐透视检查证实。结果:本组超声显像诊断的符合率为100%,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夹角及十二指肠通过段距离变小,饮水后其近端二十指肠扩张明显,左侧卧位时十二指肠潴留消失。结论:彩超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高、无损伤、实时。能同时显示肠管形态,判断血管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十二指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