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人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的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桂芳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期286-287,共2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病,急性起病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血栓扩展到肠系膜上静脉、下静脉,则可引起小肠梗死,腹痛明显,但可以有排气排便,即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一致;如肠壁水肿加重则产生完全性肠梗...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病,急性起病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血栓扩展到肠系膜上静脉、下静脉,则可引起小肠梗死,腹痛明显,但可以有排气排便,即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一致;如肠壁水肿加重则产生完全性肠梗阻,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肠坏死,表现为持续性腹痛、腹胀、便血、呕血、腹膜刺激征及休克甚至死亡,腹穿可抽出血性腹水。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常误诊为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原发性腹膜炎等,抗凝溶栓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措施。2010年8月20日我院普外科收治1例急性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下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经皮经股静脉插管至肠系膜上动脉后置管,用微量注射泵尿激酶进行早期持续溶栓治疗,经过精心护理,病人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 肠系膜上动脉置管 溶栓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在DSA检查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应勇 《微创医学》 2014年第6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在DSA检查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DSA检查的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预防性胃...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在DSA检查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DSA检查的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预防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预防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预防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完全止血率为7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观察组再出血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预防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预防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联合预防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垂体后叶素在DSA检查阴性胃肠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置管灌注 垂体后叶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胃肠道出血
下载PDF
门静脉血栓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溶栓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成姗姗 黄庆红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11期392-392,共1页
总结20 例门静脉血栓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门静脉血栓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者出现腹膜炎及肠坏死.行介入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溶栓,加抗凝治疗,辅以胃肠减压、静脉营养... 总结20 例门静脉血栓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门静脉血栓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者出现腹膜炎及肠坏死.行介入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溶栓,加抗凝治疗,辅以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抑制腺体分泌及对症处理等,准确记录出入量,量出为入,密切观察腹部体征.溶栓后临床症状缓解,门静脉系完全或部分通畅,继续服用抗血栓药物,定期复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 介入 护理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治疗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家庄 陈广林 黎振林 《微创医学》 2021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治疗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急性症状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抗凝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过渡口服华法...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治疗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急性症状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抗凝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过渡口服华法林),试验组则采用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口服华法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长/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T长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白蛋白(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ALT、AST、AL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过渡口服华法林治疗方案相比,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口服华法林治疗对改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肝功能效果更好,且不增加对凝血功能和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率的影响,可以作为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肝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切勿贻误诊治时机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梦涛 张勇学 +1 位作者 陆清声 景在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最佳诊治时机和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SMVT的临床资料,按病程分为急性组19例和慢性组23例,分析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最佳诊治时机和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SMVT的临床资料,按病程分为急性组19例和慢性组23例,分析两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治疗效果。结果 42例均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急性组表现为上腹部、脐周及全腹部绞痛或胀痛,慢性组表现为腹部及脐周胀痛,且急性组血白细胞、体温显著高于慢性组(P均<0.001)。两组均经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根据病情分别行小肠切除术、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术及药物抗凝治疗等,急性组治疗有效率为94.8%,病死率为5.2%,慢性组治疗有效率为95.7%,病死率为4.3%。结论 CTA是确诊SMVT的首选手段,并能明确剖腹探查术的适应证。通过有效措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防止远期血栓复发及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是SMVT的主要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CT血管造影 置管溶栓 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