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D3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邵一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D3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0月行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成低位组(51例)、高位组(51例),低位组行IMA低...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D3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0月行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成低位组(51例)、高位组(51例),低位组行IMA低位结扎+D3淋巴结清扫术,高位组行IMA高位结扎,比较两组基础指标、淋巴结清扫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结果:低位组手术时间长于高位组,术后通气时间短于高位组(P<0.05);两组D3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低位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高位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QLQ-C30分值均低于术前,且低位组低于高位组(P<0.05)。结论:IMA低位结扎+D3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可改善手术指标,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 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 D3淋巴结清扫术 直肠癌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手术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黄飞 夏卓娅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手术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切除组(n=43)和对照(n=43),均行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手术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切除组(n=43)和对照(n=43),均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对照组行术中保留肠系膜下动脉,切除组行肠系膜下动脉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术后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验(ELISA)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切除肠管长度大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切除组IL-6、CRP、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除组IL-6、CRP、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炎性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切除术 肠系膜下动脉 炎性应激 手术效果
下载PDF
直肠癌手术中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的争议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瑞 姜巍 +1 位作者 姜浩 高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56-1959,共4页
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IMA)的结扎是直肠癌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其结扎水平却一直难以达成统一的认识。主要争议点是,关于术中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 LCA)是否保留,其吻合口漏发生率、IMA根部淋巴结(25... 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IMA)的结扎是直肠癌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其结扎水平却一直难以达成统一的认识。主要争议点是,关于术中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 LCA)是否保留,其吻合口漏发生率、IMA根部淋巴结(253站淋巴结)清扫、术中神经损伤及术后排便、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等在各研究中心不能达成一致,这就造成了在手术时术者对于手术术式的选择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因此不论对术者或是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技术及高清镜、3D腹腔镜、4K高清镜、显微外科、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之前术中的一些解剖难题及难以实施的精细手术操作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和改进,这些都为术者选择更加安全合理可行的术式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 左结肠动脉 吻合口漏
下载PDF
保留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鞘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张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分析保留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鞘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380例患者,将行保留肠系膜下动脉者190例作为实验组,术中打开肠系膜下动脉者纳入参照组,对比两组术中... 分析保留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鞘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380例患者,将行保留肠系膜下动脉者190例作为实验组,术中打开肠系膜下动脉者纳入参照组,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肺部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 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时间、253淋巴结清扫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253淋巴结清扫总数、253淋巴结阳性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肺部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尿路感染、乳糜漏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得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鞘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健康与安全,术中风险小,出血量低,手术时间减少,整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肠系膜下动脉 血管鞘 淋巴结
下载PDF
双能CT二代能谱成像技术对肠系膜下动脉显示的优化
5
作者 陈景浩 王美蓉 +2 位作者 杨巨顺 陈飞翔 何伯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二代能谱成像(monoenergetic plus,Mono+)技术在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显示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全腹部双能量CT增强检查的患者共146例。通过后处理获得常规120 kVp和40 keV、50 keV、60 keV、70 ... 目的探讨双能CT二代能谱成像(monoenergetic plus,Mono+)技术在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显示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全腹部双能量CT增强检查的患者共146例。通过后处理获得常规120 kVp和40 keV、50 keV、60 keV、70 keV、80 keV、90 keV单能量能级图像,分别对上述7组图像显示IMA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定量分析(包括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主观总体评分(包括图像清晰度和图像锐利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MA图像质量客观评估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7组图像中40 keV单能级图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图像质量客观评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常规120 kVp图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图像质量主观评估:40 keV单能级图像主观总体评分显著高于其他6组图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CTMono+40 keV单能级图像可以明显优化IMA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动脉 三维血管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术中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对低位前切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6
作者 贾宝新 吴刚 闫文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392-395,共4页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对肠系膜下动脉(IMA)实施低位结扎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低位前切综合征(LARS)的效果。选取实施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2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IMA结扎部位分为低位结扎组112例、高位结扎组142例,对比两...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对肠系膜下动脉(IMA)实施低位结扎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低位前切综合征(LARS)的效果。选取实施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2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IMA结扎部位分为低位结扎组112例、高位结扎组142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病理学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LARS发生程度。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总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清除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均高于高位结扎组(P<0.05);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排尿功能障碍、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LARS发生程度与高位结扎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3个月SDS、SAS评分低于高位结扎组(P<0.05)。总体上看,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低位结扎IMA较高位结扎有利于清除淋巴结,降低LARS发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 低位结扎 低位前切综合征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高低位结扎对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术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杰 张帮柱 +2 位作者 周军 邓涛 蔺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高位和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对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术后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CBM搜索从建库至2021年4月1日的相关文献。使用Cochrane统计学软件Revie... 目的:探讨高位和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对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术后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CBM搜索从建库至2021年4月1日的相关文献。使用Cochrane统计学软件Review Manager5.3版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出总文献1251篇,中文634篇,英文617篇。筛选出符合要求文献21篇,英文9篇,中文12篇。总病例数3372例,高位结扎1493例,低位结扎18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位结扎的吻合口瘘(RR:1.37,95%CI:1.16~1.62,P<0.05)和泌尿系功能障碍(OR:2.38,95%CI:1.29~4.41,P<0.05)发生率更低、胃肠功能恢复(MD:0.32,95%CI:0.10~0.54,P<0.05)更快;术后肠梗阻、吻合口狭窄、非计划手术、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并不能显著改善术后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反而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高位结扎 低位结扎 META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樊钊强 骆洋 +2 位作者 温小军 韦新闻 钟鸣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No.253淋巴结)的临床病理特点、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43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No.253淋巴结)的临床病理特点、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43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术后随访,进行3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的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48%(28/432),No.253淋巴结阳性病例均有癌旁淋巴结转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转移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57.14%vs.86.38%,P<0.001)、3年无病生存率(50.00%vs.81.43%,P<0.001)均低于无转移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7 cm(P=0.021)、CEA>5 ng/mL(P=0.006)、肿瘤直径>5 cm(P=0.039)、T_(3)~T_(4)分期(P=0.030)、低分化(P=0.026)、非管状腺癌(P=0.005)是No.253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CEA>5 ng/mL(P<0.001)、T_(3)~T_(4)分期(P=0.038)、低分化(P=0.017)、非管状腺癌(P<0.001)是No.253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EA>5 ng/mL、T_(3)~T_(4)分期、低分化、非管状腺癌是No.253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有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行No.253淋巴结规范化清扫,以达到更好的肿瘤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肠系膜下动脉 淋巴转移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动态容积灌注CT成像多维度显示直肠癌及对肠系膜下动脉的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兰茜琳 张仕勇 +4 位作者 明兵 邹庆 刘婷 邓鸿义 Yu Xi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探究采用一站式低管电压、高浓度造影剂及高流速注射方法采集动态容积灌注CT(dVPCT)图像集,经后处理重建多期增强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直肠癌进行术前T分期,肿瘤灌注分析,并同时三维重建肠系膜下动脉且对其分型及清晰度等可... 目的:探究采用一站式低管电压、高浓度造影剂及高流速注射方法采集动态容积灌注CT(dVPCT)图像集,经后处理重建多期增强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直肠癌进行术前T分期,肿瘤灌注分析,并同时三维重建肠系膜下动脉且对其分型及清晰度等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20年4月至12月间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非特殊型)并行全腹部dVPCT成像患者共107例;采集数据采用低管电压、高浓度造影剂及高流速注射速率19期dVPCT数据集图像经后处理并研究观察以下指标:(1)重建全腹部多期增强图像,包括动脉期、肿瘤强化最佳期、门静脉期并结合MPR评估直肠癌T分期准确性;(2)基于动脉期图像三维重建肠系膜下动脉(IMA),并对(1) IMA及其主要分支,包括左结肠动脉(LCA)、乙状结肠动脉(SA)、直肠上动脉(SRA)走行解剖分型进行评估,(2)基于血管三维重建图像中的曲面重建测量IMA根部至LCA起始端纵向距离,(3)对IMA显示效果进行评估;同时三维重建血管与肿瘤融合图像;(3)经体部肿瘤灌注后处理了解直肠癌与正常肠壁多个灌注参数情况,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渗透性(FE)。结果:107例研究对象中女性42例,男性65例,平均年龄66.27±10.83岁,BMI为23.11±2.96kg/m2;1)基于术后病理分期,直肠癌术前多期重建图像T分期总体准确性约为87.9%;2)107例患者血管三维重建图像中IMA、LCA、SA、SRA的解剖走行为:I型(直乙共干型) 52例(50.5%);Ⅱ型(左乙共干型) 46例(43.0%);Ⅲ型(全支共干型) 7例(6.5%);IV型(无左结肠动脉型) 0例,且IMA总体显示效果较好或很好。3)IMA曲面重建测量IMA根部至LCA起始端纵向距离平均值约为3.8cm(1.7cm-7.8cm);4)灌注伪彩图显示直肠癌全肿瘤多个灌注参数与正常肠壁存在差异。结论:基于一站式低管电压、高浓度造影剂及高流速注射速率方法采集dVPCT数据集可重建多期增强图像,并结合MPR仍可为原发性直肠癌的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基于动脉期图像三维重建IMA的图像总体效果较好或很好,且可显示其重要分支分型及走行,为腹腔镜手术提供重要术前动脉处理依据;基于一站式低辐射剂量dVPCT可对直肠癌肿瘤进行灌注功能性评估,因其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强,在肿瘤诊断及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方面具有较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容积灌注CT成像 直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 肿瘤灌注
下载PDF
保留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鞘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谦 黄晓旭 +3 位作者 王烨 汪嘉伟 夏亚斌 许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保留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血管鞘清扫253淋巴结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 目的探讨保留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血管鞘清扫253淋巴结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15例。将行术中打开IMA血管鞘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行保留IMA血管鞘患者(47例)设为保留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253淋巴结清扫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淋巴结的清扫总数、253淋巴结总数及阳性数、吻合口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及乳糜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保留组253淋巴结清扫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253淋巴结清扫总数、253淋巴结阳性数术中输血、吻合口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及术后乳糜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IMA血管鞘清扫253组淋巴结,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在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肠系膜下动脉 血管鞘 淋巴结
下载PDF
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近期疗效观察
11
作者 宋宗工 姚毅明 周学伟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主干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行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主干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行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在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以及两支左右的乙状结肠动脉(sigmoid artery,SA),于远端离断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对照组则解剖IMA主干,并清扫其周围淋巴结,分离出LCA与一支SA之后,于根部闭合离断LCA以及该SA。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除肠管长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5、7.174、2.436,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3,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8、2.674、2.763、3.571,P<0.05);术后30 d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IMA主干的近期疗效优于保留IMA主干,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切除可疑肠管的长度增加,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左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量联合低流速低用量对比剂在肠系膜下动脉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陶响 刘梦玥 顾清华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流速低用量对比剂对肠系膜下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70例在苏州永鼎医院行全腹部CT增强的患者图像,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对比剂流速2.5-3.0ml/s,剂量60-70ml,B组为对照组,对比剂流速4...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流速低用量对比剂对肠系膜下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70例在苏州永鼎医院行全腹部CT增强的患者图像,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对比剂流速2.5-3.0ml/s,剂量60-70ml,B组为对照组,对比剂流速4.5-5.0ml/s,剂量90-100ml。利用星云工作站将A组图像重建出40keV、50keV、60keV、70keV、80keV、100keV单能量组六组图像,测量并比较A组、B组常规混合能量组和A组的六组单能量组图像肠系膜下动脉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运用五分法对肠系膜下动脉主观图像进行评价分析其差异。结果:A组常规混合能量组的CT值、SNR、CNR均小于B组常规混合能量组,Z=7.20、3.20、2.8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0keV组的CT值、SD、SNR和CNR显著高于其他单能量组和常规组(Z=200.84、140.27、85.78、193.84,P<0.001),A组40keV单能量组的CT值、SD和CNR大于B组常规混合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8、4.55、5.66,P<0.001)。两位医师对A组常规混合能量组、B组常规混合能量组、40keV、50keV、60keV、70keV、80keV、100keV的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一致性良好或较好(Kappa=0.787、0.815、0.763、0.752、0.761、0.739、0.834、0.721,P<0.001),且两位医师对A组40keV图像主观评分高于B组常规混合能量组(Z=6.66、6.69,P<0.001)。结论:40keV可以在较低的对比剂流速和用量下,提高肠系膜及其分支的显示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肠系膜下动脉 低流速 低用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并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直肠癌临床价值研究
13
作者 梅小强 李利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LL)并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2—2022-03新密市中医院(西院区)普外二科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的8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LL)并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2—2022-03新密市中医院(西院区)普外二科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的8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分为2组,各43例。B组实施IMA高位结扎(HL),A组实施IMA LL。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围术期指标,评价手术前后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检测手术前后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肠功能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于B组,术后第7天、14天、28天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A组患者的血清MTL、GAS水平较高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IMA HL并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比较,IMA LL并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 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术 胃肠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伟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0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肠系膜结扎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组,术中行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患者45...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肠系膜结扎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组,术中行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患者45例作为低位组,术中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患者40例作为高位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操作指标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的累积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三站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患者的排气时间短于高位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低于高位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的应用,其生存率、淋巴结清扫与高位结扎相一致,但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可相应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 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
下载PDF
直肠癌外科与自主神经保留:肠系膜下动脉结扎的神经解剖因素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策 李国新 +2 位作者 丁自海 吴涛 钟世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丛(AAP)等自主神经与肠系膜下动脉(IMA)之间的局部解剖学关系,寻找安全结扎IMA而不损伤自主神经的解剖学位点和比传统方法更合理的操作方法。方法对16具福尔马林固定男性躯干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结果AAP包含于主动脉及...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丛(AAP)等自主神经与肠系膜下动脉(IMA)之间的局部解剖学关系,寻找安全结扎IMA而不损伤自主神经的解剖学位点和比传统方法更合理的操作方法。方法对16具福尔马林固定男性躯干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结果AAP包含于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表面一层菲薄的筋膜层中。IMA根部无自主神经纤维分布;AAP左干与IMA 交叉点位置不恒定:AAP左干更加贴近IMA而非主动脉。结论从保护自主神经的角度来说,IMA最安全的结扎位点在其根部,除此之外的IMA主干及分支均无安全的结扎点。结扎IMA时正确的外科平面恰好位于IMA与其后方含有自主神经的筋膜层之间,结扎前必须“骨骼化”IMA并保持其后方筋膜层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 腹主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直肠癌 解剖学
下载PDF
低、高位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俊峰 张明金 +4 位作者 赵成功 李业云 王仕琛 刘鹏 陈尚传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比较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与高位结扎治疗直肠癌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方法 94例直肠癌患者按术中IMA结扎方式分为低位组(n=50)与高位组(n=44),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排便功能。2组均完成术后3年随访调查,比... 目的比较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与高位结扎治疗直肠癌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方法 94例直肠癌患者按术中IMA结扎方式分为低位组(n=50)与高位组(n=44),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排便功能。2组均完成术后3年随访调查,比较2组肿瘤转移率、复发率、3年生存率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问卷(QLQ-C30)评分结果。结果 (1)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高位组(P<0.05)。(2)低位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高位组(P<0.05),2组其余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2组排便功能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低位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排便功能评分优于高位组(P<0.05)。(4)2组随访3年总生存率、肿瘤转移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2组生命质量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低位组术后6个月生命质量评分高于高位组(P<0.05)。结论低位结扎IMA治疗直肠癌手术疗效与高位结扎IMA相同,但对患者排便功能影响小,可提升患者近期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低位结扎 高位结扎 根治术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对直肠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詹文华 汪建平 +4 位作者 陈正煊 黄奕华 何裕隆 兰平 陈创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high ligation,HL)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自1993年6月至1998年12月间收治的369例直肠癌患者。结果:HL组158例(42.8%)和非HL组211例(57.2%)。在性别...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high ligation,HL)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院自1993年6月至1998年12月间收治的369例直肠癌患者。结果:HL组158例(42.8%)和非HL组211例(57.2%)。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及输血量、大体标本类型、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占据肠腔周径及Astler-Coller分期上,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IMA(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根部淋巴结转移率11.1%(41/369)。H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28/158),与非HL组相接近(21.8%,46/211);HL组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和56.2%,而非HL组分别为68.7%和50.4%,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stlerCollerC1期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在HL组分别为90.2%和65.1%,而在非HL组分别为84.4%和57.2%;C2期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在HL组分别为77.2%和46.3%,而在非HL组分别为69.4%和41.6%,两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HL组术后复发率为20.3%(32/158),而非HL组则为21.8%(46/211),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HL组与非HL组术后复发时间分别为(16.6±3.1)和(12.7±2.5)个月,前者复发时间迟于后者(P<0.05)。结论:HLIMA对直肠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高位结扎术 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在晚期卵巢癌及其术后复发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勇 倪才方 +3 位作者 刘一之 邹建伟 朱晓黎 金泳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在晚期卵巢癌及其术后复发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晚期卵巢癌及术后复发患者(其中晚期22例,术后复发12例)在行常规双侧髂内动脉和(或)子宫动脉化疗和(或)栓塞后,对肠系膜下动脉参与供血者行灌注化疗,并...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在晚期卵巢癌及其术后复发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晚期卵巢癌及术后复发患者(其中晚期22例,术后复发12例)在行常规双侧髂内动脉和(或)子宫动脉化疗和(或)栓塞后,对肠系膜下动脉参与供血者行灌注化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中,共有26例肠系膜下动脉参与肿瘤供血。灌注化疗后3周随访CT见肿块皆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另行栓塞治疗,未出现肠坏死等并发症;其中卵巢癌术后复发者肠系膜下动脉有异常供血占90.9%(20/22),而晚期者则占50.0%(6/1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07);卵巢癌FIGO分期Ⅲ期占61.5%(8/13),Ⅳ期占85.7%(18/2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8,P=0.16)。结论在晚期卵巢癌,尤其是术后复发患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肠系膜下动脉常参与肿瘤的血供,故常规仅行双侧髂内动脉和(或)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往往疗效不佳。因此对此类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时,常规探查肠系膜下动脉并进行灌注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肠系膜下动脉 血管造影术 介入
下载PDF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保护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晓飞 李国新 +1 位作者 钟世镇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观察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与其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关系,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保护提供解剖学证据。方法 7例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进行大体解剖及显微解剖;2例新鲜标本模拟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 目的观察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与其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关系,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保护提供解剖学证据。方法 7例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进行大体解剖及显微解剖;2例新鲜标本模拟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的显露和保护。结果上腹下丛(SHP)的左、右侧束及束间交通支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关系密切。右侧束距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较远,位于肾前筋膜下。以左侧束降支为界,其近端,上腹下丛左侧束、肠系膜下丛、腹主动脉丛紧贴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左侧壁并相互延续,其远端左侧束走行于肾前筋膜下。左侧束降支距离IMA起点的距离不恒定。结论在肾前筋膜前平面分离可有效保护上腹下丛右侧束及侧束间交通支;以SHP左侧束降支作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离断的解剖学标志可以有效保护左侧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动脉 自主神经保护 解剖关系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对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开焰 陈道瑾 +1 位作者 李小荣 吴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51-1553,1556,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对保留男性盆腔植物神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DukesB、C期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结扎组46例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的直肠癌根治术保...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对保留男性盆腔植物神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DukesB、C期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结扎组46例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的直肠癌根治术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另外17例(DukesB、C期)行单纯直肠癌根治术为对照组。结果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组和对照组病人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总发生率分别为8.6%(4/46)、41.2%(7/17);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2.6%(15/46)、82.3%(13/17);术后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1.7%(10/46)、64.7%(11/1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组和对照组的局部复发率为6.5%(3/46)和11.8%(2/1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能够有效地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功能,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盆腔植物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