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肠系膜下动脉分型的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临床效果及经验总结
1
作者 赵国栋 陆锦俊 许永强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分析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107例,根据术前血管三维重建结果用Murono分型方法将IMA分为Ⅰ型组(n=43)、Ⅱ型组(n=24)、... 目的分析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107例,根据术前血管三维重建结果用Murono分型方法将IMA分为Ⅰ型组(n=43)、Ⅱ型组(n=24)、Ⅲ型组(n=28)、Ⅳ型组(n=12)。用SPSS 22.0分析数据。并发症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多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计数资料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围手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IMA分型的LIMA、DI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7例患者中Ⅰ型、Ⅱ型、Ⅲ型术中均行IMA低位结扎,Ⅳ型行IMA高位结扎。Ⅳ型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长于Ⅰ型、Ⅱ型、Ⅲ型组(P<0.05);Ⅳ型组患者吻合口漏、排便困难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Ⅲ型组(P<0.05)。结论术前进行血管三维重建了解IMA分型,明确IMA至左结肠动脉(LCA)和腹主动脉的距离,从而选择最合适的IMA结扎方式,减少盲目手术所致的副损伤风险,更利于达到精准化保留LCA的目的,对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及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腹腔镜 肠系膜下动脉分型 左结肠动脉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下动脉分型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骆洋 钟鸣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5期502-506,共5页
吻合口漏是腹腔镜直肠癌围手术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降低其发生率,外科医师在手术过程中选择保留左结肠动脉来增加吻合口血供。但由于肠系膜下动脉(IMA)的分支变异较大,术前对IMA分型以及周围结构判断不足,在手术过程中处理IMA根部时... 吻合口漏是腹腔镜直肠癌围手术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降低其发生率,外科医师在手术过程中选择保留左结肠动脉来增加吻合口血供。但由于肠系膜下动脉(IMA)的分支变异较大,术前对IMA分型以及周围结构判断不足,在手术过程中处理IMA根部时导致各种意外出血,而被迫选择结扎IMA根部。利用CT血管重建技术对IMA进行影像学分型,一方面有利于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时间;另一方面有助于判断左结肠动脉和肠系膜下静脉之间的关系,达到规范化清扫D3站淋巴结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将"通过CT血管重建技术对IMA进行精准化分型"纳入诊疗规范中,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更加个体化,精准化;但这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肠系膜下动脉分型 左结肠动脉 CT血管重建
原文传递
根据肠系膜下动脉各分支分型行精准低位结扎并根部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被引量:49
3
作者 周家铭 谭淑云 +6 位作者 黄俊 黄品助 彭绍勇 林金鑫 李拓阳 汪建平 黄美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的不同进行精准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清扫根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的方法,纳入...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的不同进行精准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清扫根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的方法,纳入104例经术前检查证实为肿瘤距肛2~15cm、原发灶可完整切除且无远处转移、可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8—75岁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37例,年龄22~83岁,中位体质指数25.3kg/m2:I期6例,Ⅱ期51例。Ⅲ期47例。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52例应用低位结扎IMA合并根部淋巴结清扫(LAND,低位结扎组),通过术前CT分析IMA的分支分型及长度,精准分离并保留LCA,清扫根部淋巴结(No.253)并将其单独送检;另52例予以传统高位结扎(高位结扎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IMA分支分型、长度及术前肿瘤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但低位结扎组有2例患者因术中需要行LCA结扎(1例在分离IMV时损伤LCA导致出血,1例因吻合张力较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及No.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4.9±5.7)枚及(2.4±1.1)枚]显著多于高位结扎组[(16.9±4.2)枚(1,5±0.8)枚](均P=0.001),但两组总体淋巴结阳性率及No.253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总量、腹腔引流管和肛门引流管及尿管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有2例排尿功能障碍和1例吻合口出血,高位结扎组术后有3例排尿功能障碍和2例吻合口瘘,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8%和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后30d内再住院患者或死亡病例。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IMA分支分型精准保留LCA及清扫根部淋巴结的方法能提高淋巴结获取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分型 根部淋巴结 左结肠动脉
原文传递
原始荧光模式下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博 胡刚 +4 位作者 邱文龙 庄孟 梅世文 迟崇巍 汤坚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始荧光模式下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及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由同一术者手术治疗的32例直肠癌病人的资料... 目的探讨原始荧光模式下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及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由同一术者手术治疗的32例直肠癌病人的资料。采用高分辨增强CT影像技术、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判断IMA分型,并与IMA裸化后解剖分型比较。观察影像分型、荧光分型与解剖分型的符合率,分析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辅助LCA保留的近期结局。结果32例术前影像分型:Ⅰ型15例(46.8.%),Ⅱ型7例(21.9%),Ⅲ型4例(12.5%),Ⅳ型3例(9.4%),未能辨认分型3例(9.4%);术中均顺利完成IMA血管分型,包括Ⅰ型17例(53.1%),Ⅱ型11例(34.3%),Ⅲ型2例(6.3%),Ⅳ型2例(6.3%)。影像分型符合率为81.3%,荧光分型符合率为1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除2例Ⅳ型,其余30例均成功保留LCA。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时间(15.5±7.1)min,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7(6,8)d。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1例发生术后腹腔出血,行二次手术止血,无肠梗阻、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原始荧光模式下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较术前影像判断IMA分支分型准确率更高,并可辅助LCA保留,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吲哚菁绿 荧光血管造影 肠系膜下动脉分型 左结肠动脉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若干问题探讨
5
作者 骆洋 俞旻皓 钟鸣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9-452,460,共5页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在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吻合口漏等方面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争议和技术难点。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建议如下:(1)术前通过腹部CT血管成像判断肠系膜下动脉分型,并采用中间联合头侧入路进行手术,有利于精准化...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在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吻合口漏等方面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争议和技术难点。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建议如下:(1)术前通过腹部CT血管成像判断肠系膜下动脉分型,并采用中间联合头侧入路进行手术,有利于精准化保留左结肠动脉(LCA)。(2)保留LCA过程中须规范化清扫No.253淋巴结。(3)使用“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6-321风险评估量表”可准确预测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为术中是否同期行预防性造口提供直接而有利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 中间联合头侧入路 肠系膜下动脉分型 左结肠动脉 No.253淋巴结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