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肠屏障功能和肠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夏国伟 史海安 周亚魁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谷氨酰胺 (glutamine ,GLN)对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并发症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白鼠分为 4组 :A(正常喂养组 )、B(标准胃肠外营养STPN)、C(TPN +G...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谷氨酰胺 (glutamine ,GLN)对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并发症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白鼠分为 4组 :A(正常喂养组 )、B(标准胃肠外营养STPN)、C(TPN +GLN)、D(TPN +EGF +GLN) ,采用大白鼠TPN模型 ,一周后取大鼠近端空肠组织切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合图像分析 ;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 (mesenterlymphonodus,MLN)并称重和抽取腹腔静脉血作细菌培养 (需氧培养 )。结果 B组肠黏膜萎缩 ,MLN细菌培养阳性率 6 2 .5 %。C组较B组肠黏膜萎缩减轻 ,黏膜DNA、RNA含量和浆细胞数目增加 ,MLN细菌培养阳性率 37.5 % ,肠细菌移位率下降。而D组上述各指数与正常鼠A组无显著差异。 4组动物血培养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外营养 屏障功能 肠细菌移位 EGF GLN
下载PDF
肠道免疫与烧伤后肠细菌移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斌 许琰 《医学综述》 1998年第12期634-636,共3页
当机体受到休克、烧伤、创伤或免疫抑制时,肠道常驻菌穿透粘膜进入肠系膜淋巴结或其它器官的现象称为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可引起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F)甚或死亡。基于内源性感染的观点,肠道在MO... 当机体受到休克、烧伤、创伤或免疫抑制时,肠道常驻菌穿透粘膜进入肠系膜淋巴结或其它器官的现象称为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可引起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F)甚或死亡。基于内源性感染的观点,肠道在MOF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有学者认为肠道不仅是MOF的靶器官,更是始动器官。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潜在“贮菌库”,正常人不会发生细菌移位导致感染,当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烧伤等应激时,就有可能发生细菌移位,这与上述情况下全身免疫机制下降有关,其中肠道免疫功能的削弱尤为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免疫 烧伤 肠细菌移位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谷氨酰胺强化的TPN对肠屏障功能和肠细菌移位的影响
3
作者 史海安 刘邦芝 《武汉市医学科研》 1997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屏障功能 肠细菌移位 TPN 表皮生长因子 GLN
下载PDF
保护肠屏障功能和防止肠细菌移位有新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柱彬 《医学信息》 1997年第3期9-9,共1页
保护肠屏障功能和防止肠细菌移位有新法由湖北医大附二院主持,随州市一医院协作完成的科研课题“表皮生长因子、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肠屏障功能和肠细菌移位的影响”,最近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对于因患胃肠道... 保护肠屏障功能和防止肠细菌移位有新法由湖北医大附二院主持,随州市一医院协作完成的科研课题“表皮生长因子、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肠屏障功能和肠细菌移位的影响”,最近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对于因患胃肠道疾病,而不能通过食道进食的患者,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障功能 肠细菌移位 完全胃外营养 危重患者 源性感染 表皮生长因子 脓毒性感染 道疾病 保护作用 营养液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早期经胃造瘘管套入的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 俞景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早期经胃造瘘管套入的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需手术治疗的60例SA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肠内营养方法,研究组对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将空肠造瘘管改为...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早期经胃造瘘管套入的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需手术治疗的60例SA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肠内营养方法,研究组对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将空肠造瘘管改为经胃造瘘管套入一空肠营养管入空肠,其头端距幽门约100cm以上。术后4~6天待肠功能恢复后,经空肠营养管持续滴入肠内营养乳剂—瑞高。结果术后14天研究组IgA、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IL-6、TNF-α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尿淀粉酶低于对照组(P均<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SAP术后经胃造瘘管套入的空肠营养管早期滴注瑞高不仅能提供营养,还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细菌移位,提高免疫功能;可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不需行空肠造瘘,可减少手术步骤及时间,减少术后肠粘连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管 术后早期 效果观察 管套 CD4/CD8 内营养方法 传统治疗方法 对照组 住院时间 造瘘管 功能恢复 肠细菌移位 术后粘连 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 胃造瘘管 IL-6 尿淀粉酶 屏障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对全胃肠外营养有屏障功能课题通过鉴定
6
作者 王栓祥 《医学信息》 1997年第7期5-5,共1页
对全胃肠外营养有屏障功能课题通过鉴定由湖北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主持、随州市一医院协作完成的“表皮生长因子、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肠屏障功能和肠细菌移位的影响”科研课题,最近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以往,对... 对全胃肠外营养有屏障功能课题通过鉴定由湖北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主持、随州市一医院协作完成的“表皮生长因子、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肠屏障功能和肠细菌移位的影响”科研课题,最近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以往,对于不能通过食道进食的病人,只有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胃外营养 屏障功能 表皮生长因子 源性感染 科研课题 肠细菌移位 保护作用 湖北医科大学 细菌 课题研究
下载PDF
新生猪仔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明 李正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猪仔非阻塞性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程度缺血再灌注所致肠道细菌移位及肠粘膜上皮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无细菌移位;中度缺血仅有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中度缺血再... 目的了解新生儿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猪仔非阻塞性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程度缺血再灌注所致肠道细菌移位及肠粘膜上皮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无细菌移位;中度缺血仅有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中度缺血再灌注、重度缺血、重度缺血再灌注均导致肠系膜淋巴结、外周血、肝、脾细菌移位。缺血再灌注组细菌移位数明显高于仅有缺血组(P<0.01),重度缺血再灌注可见肠粘膜上皮损伤。结论新生猪仔肠缺血再灌注可引起细菌移位及肠粘膜损伤,其严重程度与缺血严重程度及有无再灌注有关。这一病理改变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肠细菌移位 再灌注 缺血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用乙酰肝素给休克大鼠复苏时透过肠壁氧张力梯度的研究
8
作者 潘耀东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4-295,共2页
烧伤、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肠梗阻或电离辐射伤等的缺氧和低灌流都造成肠粘膜损伤、增大通透性等肠功能障碍,导致肠细菌移位、局部中性白细胞缺乏、吞噬细胞功能减退等.这都与肠壁氧张力(PO<sub>2</sub>)的改变直接相... 烧伤、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肠梗阻或电离辐射伤等的缺氧和低灌流都造成肠粘膜损伤、增大通透性等肠功能障碍,导致肠细菌移位、局部中性白细胞缺乏、吞噬细胞功能减退等.这都与肠壁氧张力(PO<sub>2</sub>)的改变直接相关.近年有人证实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danaparoid sodium)可在出血性休克时缓解低灌流对肠粘膜的影响.乙酰肝素从牛肠粘膜备制,对血液流变学特性有作用,其抗血凝的效应仅肝素的1/70.由于乙酰肝素能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增进组织氧合,因此在失血等情况应用可保持肠管功能,减少细菌移位等有害影响.有人用D-木糖(D-xylose)的吸收作指标已证明乙酰肝素确有此作用.作者改用带荧光一氧传感装置的张力计放在肠管的浆膜和粘膜上直接测定PO<sub>2</sub>,观察研究乙酰肝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肝素 张力梯度 休克大鼠 出血性休克 中性白细胞 肠细菌移位 电离辐射 功能障碍 粘膜损伤 血液流变
原文传递
枯否细胞在严重创伤后肝脏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光毅 夏照帆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03-105,共3页
枯否细胞(KC)是体内固定型巨噬细胞中最大的细胞群体,在肝窦内居于前沿位置。严重创伤后,与血液中的细菌、毒素、抗原接触或受内源性介质作用,KC即被激活,除了吞噬功能增强以外,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而在创伤后肝脏保... 枯否细胞(KC)是体内固定型巨噬细胞中最大的细胞群体,在肝窦内居于前沿位置。严重创伤后,与血液中的细菌、毒素、抗原接触或受内源性介质作用,KC即被激活,除了吞噬功能增强以外,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而在创伤后肝脏保护、肝功能调控和致肝功能障碍中均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细胞 严重创伤 肝脏病理 肝细胞损伤 内毒素血症 急性期反应 肝脏微循环 肠细菌移位 急性期蛋白 吞噬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