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由产气荚膜梭菌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共感染导致的聚集性腹泻事件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爽 张巍巍 +5 位作者 李颖 马红梅 冯宝立 张茂俊 陈倩 王丽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对一起产气荚膜梭菌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PFGE)混合感染导致的腹泻暴发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暴发事件的病例粪便样本;病原体筛查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细菌分离使用培养法;菌株毒力基因鉴定使用普通PCR方法;菌株抗生素敏感... 目的对一起产气荚膜梭菌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PFGE)混合感染导致的腹泻暴发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暴发事件的病例粪便样本;病原体筛查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细菌分离使用培养法;菌株毒力基因鉴定使用普通PCR方法;菌株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菌株分子分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结果9份粪便样本核酸中,6份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astA+(+:基因阳性),8份样本产气荚膜梭菌cpa+,5份样本同时检出2种病原体。6份粪便标本分离到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均astA+;8份粪便标本分离到产气荚膜梭菌,其中2株cpa+/cpe+,6株cpa+/β2+。6株肠聚集大肠埃希菌分为2种PFGE带型,其中5株同带型,也为同种耐药表型(AMP-CFZ);8株产气荚膜梭菌分为3种PFGE带型,其中6株cpa+/β2+的菌株同带型。结论本次腹泻暴发事件可能由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埃希菌 产气荚膜梭菌 混合感染 腹泻暴发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一起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艳敏 滕臣刚 +6 位作者 查日胜 田礼钦 黄飞飞 张梦寒 胡佳 周红俊 王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4期9402-9408,共7页
目的调查处理一起引起学生集体腹泻事件,分析本次事件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查阅学校医务室就诊记录、考勤记录、就餐消费系统刷卡记录和医院就诊记录等主动搜索病例,开展病例个案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目的调查处理一起引起学生集体腹泻事件,分析本次事件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查阅学校医务室就诊记录、考勤记录、就餐消费系统刷卡记录和医院就诊记录等主动搜索病例,开展病例个案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等,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判断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可疑餐次和食物。结果通过访谈、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查等共搜索到病例217人,临床特征主要为腹泻(腹泻次数≥3次/24 h占比62%,135/217)、腹痛(47%,102/217)等;从生物、食物原料和环境样品中共检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毒力基因阳性样品55份,分离到EAEC菌株28株,其中27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共形成A^Q 17个型别,呈高度多态性。可疑食品是5月30日晚餐的凉拌椒麻鸡。结论该起事件是由学校食堂配餐引起的一起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所致食源性疾病暴发,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提高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埃希氏菌 食物疾病暴发 脉冲场电泳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牛源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伯承 王慧 +5 位作者 刘俊琦 杜丽飞 周望平 陈一峰 冯小花 杨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1,共7页
为了探究犊牛腹泻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集死亡犊牛胸腔液、肝脏组织、肠组织和粪便样品共4份,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以1株肝脏样品分离的纯化菌为供试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ME... 为了探究犊牛腹泻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集死亡犊牛胸腔液、肝脏组织、肠组织和粪便样品共4份,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以1株肝脏样品分离的纯化菌为供试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从4份样品中分离的4株病原菌与大肠杆菌生长形态及生化特征一致,分离率为100%;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大肠杆菌同源性为98%;肝脏样品分离菌命名为HCDE/17-1,其可在12 h内致小鼠死亡,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_(50))为1.38×10^(7) CFU/mL,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tA、aggR基因呈阳性,表明该菌属致泻性大肠杆菌亚群肠聚集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HCDE/17-1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克林霉素等12种抗菌药高度耐药,对氯霉素、红霉素敏感;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HCDE/17-1与GenBank中10个大肠杆菌代表株形成2个大的分支,与菌株O112ab∶H8(登录号:CP062910.1)在同一个小的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结果表明,分离株HCDE/17-1为一种毒力较强的肠聚集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呈多重耐药,该菌可能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日常需加强监测,防止疫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杆菌 16S rDNA 小鼠致病试验 毒力基因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沈定树 周雪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5-217,共3页
关键词 肠聚集性埃希菌 致病机制 鉴定
下载PDF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ybtE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冬梅 胡静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构建肠聚集性大肠杆菌ybtE缺失突变株,为下一步ybtE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扩增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的ybtE基因,将其克隆至pUC18载体,酶切缺失988bp ybtE片段,并插入998bp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突变的ybt... 目的构建肠聚集性大肠杆菌ybtE缺失突变株,为下一步ybtE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扩增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的ybtE基因,将其克隆至pUC18载体,酶切缺失988bp ybtE片段,并插入998bp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突变的ybtE片段克隆至自杀质粒pKTN701,形成重组自杀质粒。将携带重组自杀质粒的SM10λpir与EAEC17-2进行接合转移,利用同源重组,根据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鉴定接合子。结果经PCR、酶切和探针杂交鉴定,得到2株肠聚集性大肠杆菌ybtE缺失突变株。结论成功构建肠聚集性大肠杆菌ybtE基因缺失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tE基因 毒力岛 肠聚集性杆菌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产志贺毒素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检验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良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1年第4期195-197,共3页
2011年5月起,德国出现新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ha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EHEC)感染的疫情,来势凶猛.很快蔓延到英国、荷兰、法国、奥地利、挪威、西班牙、瑞士、丹麦、芬兰、捷克等几乎整个欧洲国家,美国也发现了... 2011年5月起,德国出现新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ha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EHEC)感染的疫情,来势凶猛.很快蔓延到英国、荷兰、法国、奥地利、挪威、西班牙、瑞士、丹麦、芬兰、捷克等几乎整个欧洲国家,美国也发现了确诊病例。截止6月底,已报告有3600余人发病,死亡52人。更为严重的是,有852例感染者(约20%)发生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a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患者在腹泻、发热后很快出现急进性的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和血管内溶血等症状而危及生命阁。因此,及时的诊断和进行抢救性治疗成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埃希菌 检验诊断 感染者 产志贺毒素 肠聚集性 溶血尿毒综合征 防治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7
作者 张冠群 赵凤鸣 +1 位作者 赵冬喜 陈思东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5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用Hela细胞粘附试验或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探针对E(Agg)EC进行鉴定,DNA探针的敏感度为41%,特异度为91%;用E(Agg)EC探针鉴定艾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感染率,广州病例组... 用Hela细胞粘附试验或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探针对E(Agg)EC进行鉴定,DNA探针的敏感度为41%,特异度为91%;用E(Agg)EC探针鉴定艾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感染率,广州病例组为24%,对照组为31%(P=0.187),泰国病例组为11%,对照组为4%(P=0.014)。Hela细胞试验鉴定的E(Agg)EC感染率,广州病例组为11%,对照组为10%(P=0.983),曼谷病例组为5%,对照组9%。聚集性模式中粘附Hela细胞和用E(Agg)EC探针杂交的E·Coli,有27个O:H血清型及无血清型与腹泻有关。用Hela细胞试验或用E(Agg)EC探针杂交作鉴定的E(Agg)EC与广州儿童的腹泻病无关。腹泻儿童中在未发现其他肠道病原菌的情况下,E(Agg)EC可引起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 杆菌 艾希氏大杆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毕振强 马加宝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年第1期56-57,共2页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是近年确认的一种致腹泻大肠杆菌,与儿童腹泻密切相关.在印度、墨西哥及巴西等地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EAggEC是病程超过2周的持续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并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最近还有报道EAggEC与旅游者腹泻...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是近年确认的一种致腹泻大肠杆菌,与儿童腹泻密切相关.在印度、墨西哥及巴西等地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EAggEC是病程超过2周的持续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并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最近还有报道EAggEC与旅游者腹泻有关.发现EAggEC还是HIV感染者慢性腹泻的病原菌之一.但是,关于其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粘附性和粘附因子被认为是其致病的重要因素.还有证据表明EAggEC能产生耐热和不耐热毒素.对细胞具有侵袭性、能引起接触性溶血.本文对近年内EAggEC致病因子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粘附性和粘附因子致泻的大肠杆菌对组织培养的上皮细胞株如HEp—2、Hela等表现为3种形式的粘附,即局灶性粘附(LA)、弥散性粘附(DA)和聚集性粘附(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肠聚集性 毒力因子
下载PDF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若干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宪 李沛涛 程晓光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48-152,共5页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是婴幼儿持续性腹泻的病原,对动物及人的肠粘膜能发生特征性聚集粘附,对人小肠下段及结肠粘膜的粘附最强,对人、牛等红细胞发生抗D-甘露糖的血凝。EAggEC的菌毛与粘附和血凝相关联。EAggEC尚无确切的血清群归...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是婴幼儿持续性腹泻的病原,对动物及人的肠粘膜能发生特征性聚集粘附,对人小肠下段及结肠粘膜的粘附最强,对人、牛等红细胞发生抗D-甘露糖的血凝。EAggEC的菌毛与粘附和血凝相关联。EAggEC尚无确切的血清群归属。长时间的肠内定居与产生耐热和/或不耐热肠毒素可能是EAggEC的致泻原因。本文就此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 杆菌 腹泻
下载PDF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质粒的研究
10
作者 赵宪 李沛涛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20-223,共4页
本文介绍了肠聚集大肠杆菌(EAggEC)质粒的同源性与质粒DNA探针,质粒对粘附等特性的介导以及质粒DNA的基因结构等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肠聚集性 杆菌 质粒
下载PDF
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的聚集黏附性菌毛引起肠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
11
作者 李冬菊(摘) 瞿涤(校)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5年第6期42-42,共1页
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是导致腹泻的病原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中常引起水样腹泻。最近,有学者认为肠聚集性大肠杆菌是引起旅行者腹泻的最主要原因。感染肠聚集性大肠杆菌后,最典型的症状是黏性水样便,同时伴有发热、恶心、... 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是导致腹泻的病原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中常引起水样腹泻。最近,有学者认为肠聚集性大肠杆菌是引起旅行者腹泻的最主要原因。感染肠聚集性大肠杆菌后,最典型的症状是黏性水样便,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的发病机制包括3步:①黏附到肠黏膜;②诱导黏液生物膜的产生与沉积;③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肠聚集性大肠杆菌黏附在人的肠黏膜上需要聚集黏附性菌毛(A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 上皮细胞 埃希菌 黏附 反应 菌毛 杆菌 水样腹泻 发展中国家 旅行者腹泻
下载PDF
一起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病原检测与溯源分析
12
作者 王君 韩蓓 +4 位作者 陈晓草 宋海清 贺金明 刘新利 苏翠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对陕西省铜川市某工厂一起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病原检测与溯源分析,以期为今后相关病原体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该厂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的粪便样本、可疑食物剩余物样本以及后厨环境样本,利用病原体培养分离... 目的对陕西省铜川市某工厂一起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病原检测与溯源分析,以期为今后相关病原体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该厂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的粪便样本、可疑食物剩余物样本以及后厨环境样本,利用病原体培养分离、多重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药敏试验等方法对致病菌类型、毒力基因、来源、耐药表型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从该厂职工食堂采集可疑食物剩余物样本6份,后厨环境样本10份,医院采集患者粪便样本14份,合计30份样本中分离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11株。其中14份患者粪便样本中检出9株;6份后厨环境样本中检出1株,来源为荤案板;6份可疑食物剩余物样本中检出1株,来源为凉拌肉丝。11株EAEC菌株中,有10株菌株携带毒力基因ast A、agg R,1株菌株携带毒力基因ast A;PFGE指纹图谱显示两种带型,患者粪便样本与可疑食物剩余物样本凉拌肉丝分离的10株菌株呈现同一带型,相似度为100.0%,后厨环境样本荤案板中分离的1株菌株与其他菌株带型相似度为68.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患者粪便和可疑食物剩余物样本凉拌肉丝中分离的10株EAEC菌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表现为耐药,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表型为阳性。结论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由EAEC污染食品所导致。本次感染的致病菌株携带毒力基因ast A、agg R,ESBL表型为阳性,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建议卫生监督部门今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耐药监测,提升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的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埃希菌 食源疾病 多重PCR检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2株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丹霞 张嵘 +1 位作者 余涛 陈功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58-858,共1页
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 EAEC)可引起成人和儿童的持续性水样腹泻。多重耐药的EAEC菌株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报道,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首次报道重症监护病房中分离到2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EAEC菌株。
关键词 埃希菌 肠聚集性 碳青霉烯酶 分离 2型 EAEC 重症监护病房 抗生素耐药
原文传递
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在健康人群肠道中携带情况及其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峰 陈志雄 +2 位作者 周邦瑶 方静 叶环环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08-610,共3页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肠道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的分布特点及其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留取健康体检者的粪便标本,接种SS平板和麦康凯平板,采用MALDI-TOF MS鉴定仪对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检测分离到大...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肠道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的分布特点及其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留取健康体检者的粪便标本,接种SS平板和麦康凯平板,采用MALDI-TOF MS鉴定仪对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检测分离到大肠埃希菌的3个EAEC毒力基因:astA、aggR、pic,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EAEC对AMP、AMC、CTX、CAZ、CIP、IPM共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EAEC菌株78例,总携带率为8.6%;astA是EAEC最主要的毒力基因,有66株(84.6%)携带astA,其中41株(52.6%)单独携带astA;EAEC对AMP、AMC、CTX、CAZ、CIP、IPM的耐药率分别为65.4%、20.5%、29.5%、25.6%、55.1%、2.6%,老年组的耐药性高于青少年组和成年组。结论研究结果提示EAEC在健康人群中也具有较高的携带率和耐药性,且老年组的情况更严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埃希菌 健康人群 毒力基因 耐药
原文传递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1(EAST1)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何一民 徐永平 +4 位作者 李晓宇 柳知君 杨雪莹 陈凯迪 王丽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7-30,共4页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1(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heat-stable enterotoxin 1,EAST1)是一种新型致病性肠毒素,对人类和动物肠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由astA基因编码。EAST1最早在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s...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1(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heat-stable enterotoxin 1,EAST1)是一种新型致病性肠毒素,对人类和动物肠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由astA基因编码。EAST1最早在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中被发现,然后在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中被检测到,只含有EAST1唯一毒素的大肠杆菌定义为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热稳定性肠毒素1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heat-stable enterotoxin 1 Escherichia coli,EAST1EC)。astA基因存在多种基因型,不同astA基因型表达的EAST1毒性不同。EAST1的致病机理与Ⅰ型热稳定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Ⅰ,STa)具有相似性。笔者对EAST1的流行情况、不同astA基因型及EAST1的致病机理进行综述,目的是为astA基因的分型和EAST1的致病能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杆菌热稳定毒素1 腹泻 astA基因型 毒素 致病机理
原文传递
1起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学生群体性腹泻事件调查 被引量:9
16
作者 查日胜 葛锡泳 归国平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4期455-458,461,共5页
目的对1起高中生群体性腹泻事件进行调查,查找病原和事件发生原因,为预防学校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问卷调查,描述流行特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餐次和食物。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肛拭子和... 目的对1起高中生群体性腹泻事件进行调查,查找病原和事件发生原因,为预防学校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问卷调查,描述流行特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餐次和食物。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肛拭子和食物原料、加工环节涂抹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病原。结果此次事件只涉及该校住宿班学生,共有116名学生发病,涉及在住宿生餐厅就餐的所有班级,住宿班学生总体罹患率为20.32%(116/571)。男、女生罹患率分别为30.20%(61/202)、14.91%(55/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03,95%CI:1.47~2.79)。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暴露于5月30日晚餐为危险因素(OR=3.49;95%CI:1.81~6.74),可疑食物为凉拌菜椒麻鸡(OR=4.83;95%CI:2.51~9.28),椒麻鸡进食量与发病有相关性(线性趋势χ~2=22.37,P<0.01)。11名发病学生肛拭标本中,7份检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ast A毒力基因。住宿生餐厅的食物原料鸡胸肉以及加工菜肴的菜板、刀具、菜盆等环境涂抹标本中亦检出ast A毒力基因。该学校餐厅存在违规制售凉拌菜、食物加工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等问题。结论此次事件是1起由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学生群体性腹泻事件,交叉污染是此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杜绝供应凉拌菜,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埃希菌 腹泻 学生
原文传递
济源市一起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及溯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军鹏 吕品品 +1 位作者 刘磊 张广伟 《口岸卫生控制》 2022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2020年河南省济源市报告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查明事件原因,制定有效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病例调查;采集可疑剩余食品及患者呕吐物和粪便等样本,以传统方法进... 目的分析2020年河南省济源市报告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查明事件原因,制定有效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病例调查;采集可疑剩余食品及患者呕吐物和粪便等样本,以传统方法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采用多重荧光PCR法对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聚类分析。结果调查病例79例,罹患率25.08%(79/315),临床表现以腹痛、恶心和腹泻为主;采集标本22份(食品样本10份,患者标本12份),从五香牛肉、大刀耳片和3份粪便共计5份样本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22.73%;分离菌株18株,经多重荧光PCR检测,均显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毒力基因阳性;所有菌株经PFGE分析显示同源性>85%。结论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判断该食源性疾病是因食用被EAEC污染的食品引起;多重荧光PCR法和PFGE分型技术可作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疾病 肠聚集性埃希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毒力基因 多重荧光PCR
下载PDF
2019—2021年上海市腹泻儿童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源 徐桢 +4 位作者 陈涌 罗嘉远 吴艺童 丰俊 陈敏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863-869,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腹泻儿童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分子分型特征及抗生素的敏感性,为EAEC监测及EAEC感染的规范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6个行政区腹泻儿童(≤5岁)的EAEC菌株作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 【目的】了解上海市腹泻儿童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分子分型特征及抗生素的敏感性,为EAEC监测及EAEC感染的规范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6个行政区腹泻儿童(≤5岁)的EAEC菌株作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AEC毒力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郊区和市区来源EAEC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的差异。【结果】2019—2021年59株EAEC的3种毒力基因aggR、pic、astA检出率依次为30.5%、50.8%、57.6%,郊区和市区来源EAEC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GE溯源分析结果显示,仅有2株EAEC属于同一型别且采集自同一家医院,带型呈多态性。EAEC对亚胺培南、多黏菌素E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的耐药率(93.1%、79.3%、63.8%、58.6%)高于50.0%。郊区和市区来源EAEC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存在差异(P<0.05)。多重耐药菌共有47株,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耐药谱为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萘啶酸,郊区和市区间多重耐药EAE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6个行政区腹泻儿童EAEC毒力基因组合具有多样性,分子分型带型较分散,可能存在同源菌株交叉感染。菌株耐多药现象比较普遍,市区和郊区来源EAEC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应重视临床抗生素的规范使用,有效阻断EAEC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埃希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分型 耐药
原文传递
一起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小学生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晓丽 张雯 竹军伟 《预防医学》 2019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一起杭州市余杭区小学生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发病原因,为预防与控制小学生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在疫情发生小学内搜索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肛拭子标本检测诺如病毒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该疫情... 目的分析一起杭州市余杭区小学生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发病原因,为预防与控制小学生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在疫情发生小学内搜索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肛拭子标本检测诺如病毒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该疫情的致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11例病例,其中疑似病例3例,可能病例6例,确诊病例2例,均为104班学生,罹患率为21.15%。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11例)、腹泻(6例)、发热(5例)、腹痛(3例)和头晕/头痛(3例)。2018年4月17日14时发生首例病例,4月22日13时发生末例病例,高峰期为4月20日16时—21日11时。首例病例在教室内出现腹痛腹泻,未就医,未居家隔离,19日午餐时曾为同学分发餐盘,具有接触传播的条件,考虑人传人的可能性。实验室检测7例病例肛拭子标本,检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2例,肠毒素毒力基因均为astA。结论该事件为一起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首例病例未及时隔离治疗并通过接触传播病原可能是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聚集性埃希菌 学生 接触传播
原文传递
现代检验诊断新技术(二十九) 腹泻病原菌的检验
20
作者 王金良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4年第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腹泻病原菌 现代检验 新技术 肠聚集性杆菌 粪便培养 侵袭杆菌 霍乱弧菌 O157大杆菌 溶血尿毒综合征 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