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诱导人肠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2基因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兴 吴琦 +3 位作者 黄宁 冯云 李成梁 王伯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本项研究目的是检测双歧杆菌对人肠腺上皮细胞hBD-2基因的激活作用并分离其活性组分,进一步探讨其受体及其胞内信号传导通路. 方法:厌氧培养长双歧杆菌,采用超声破碎细胞、超速离心、蛋白萃取方法获得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质成份,利用S... 目的:本项研究目的是检测双歧杆菌对人肠腺上皮细胞hBD-2基因的激活作用并分离其活性组分,进一步探讨其受体及其胞内信号传导通路. 方法:厌氧培养长双歧杆菌,采用超声破碎细胞、超速离心、蛋白萃取方法获得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质成份,利用SepharylS-100HR分子筛分离细胞壁蛋白.分别利用活菌,热灭活全菌,全细胞壁组份和全细胞壁蛋白组分,刺激人肠腺上皮细胞Caco-2,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Northem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等技术在mRNA和肽水平上检测hBD-2基因的表达.应用Westem Blotting技术检测到IκB-α磷酸化和降解、NF-κBp65的核移位以及细胞内MAPKs蛋白分子ERK1/2、p38 MAPK和JNK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腺上皮细胞 长双歧杆菌 基因表达及 蛋白诱导 Β-防御素-2 信号转导机制 hBD-2基因 NORTHERN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诱导人肠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2(hBD-2)mRNA的表达
2
作者 王国兴 吴琦 +2 位作者 黄宁 汪宇辉 王伯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64-1565,共2页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胞壁蛋白 肠腺上皮细胞 Β-防御素2 HBD-2 MRNA表达 激活作用 活性组分
下载PDF
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诱导人肠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2(hBD-2)mRNA的表达
3
作者 王国兴 吴琦 +2 位作者 黄宁 汪宇辉 王伯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胞壁蛋白 肠腺上皮细胞 Β-防御素2 HBD-2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虾中肠腺白浊病和弧菌病的发生与防治
4
作者 瑞青 《农业知识》 2020年第2期52-53,共2页
虾中肠腺白浊病(又称中肠腺混浊病)病原是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属杆状病毒科。该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病虾常在近表层水中游动,活力差,对刺激反应迟钝,不时回旋转动,厌食,不能正常发育,发病池虾大小相差显著。症状病虾中肠腺上... 虾中肠腺白浊病(又称中肠腺混浊病)病原是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属杆状病毒科。该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病虾常在近表层水中游动,活力差,对刺激反应迟钝,不时回旋转动,厌食,不能正常发育,发病池虾大小相差显著。症状病虾中肠腺上皮细胞排列凌乱、崩溃,并从基膜上脱落。核肥大,是正常状况下的2~3倍(大小为10~14微米×12~16微米,正常为4~6微米×4~8微米)。核质被破坏,分泌细胞减少,肥大的核内有许多病毒颗粒。中肠腺呈不透明白浊状,严重时白浊程度愈发明显,肠道有时也变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颗粒 发病池 病虾 弧菌病 分泌细胞 肠腺上皮细胞 杆状病毒
下载PDF
单色光对肉雏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电 陈耀星 +1 位作者 王子旭 董玉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研究单色光对肉雏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为阐明单色光影响肉雏鸡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选用刚出壳AA肉公雏120羽,随机分为4组,分别提供红(660nm)、绿(560nm... 【目的】研究单色光对肉雏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为阐明单色光影响肉雏鸡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选用刚出壳AA肉公雏120羽,随机分为4组,分别提供红(660nm)、绿(560nm)、蓝(480nm)和白(400~700nm)4种光源,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人工光照光强度均为15lx,光照时间23h,试验期7d;分别于0、7d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黏膜结构变化、杯状细胞数量以及空肠肠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7日龄时,绿光组各项检测指标比其它光色组明显增高,与红光组相比,绿光组能够促进雏鸡空肠肠腺上皮细胞的增殖(115.5%,P<0.05),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上皮的杯状细胞数量(分别为71.8%,35.8%和27.2%,P<0.05),增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分别为207.9,93.9和63.9μm,P<0.05),黏膜厚度(分别为262.2,184.6和185.6μm,P<0.05)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分别为18.9%,54.5%和77.8%,P<0.05)。【结论】在15lx光强度下,肉鸡生长早期(0~7d)选用绿光照明,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肉鸡小肠黏膜结构,提高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肉鸡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色光 肉鸡 黏膜 杯状细胞 肠腺上皮细胞
下载PDF
原花青素预处理对体外人源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福 李百龙 +5 位作者 孙顶 黄越承 倪谨 崔建国 赵芳 蔡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预处理对体外人淋巴母细胞AHH-1和肠腺上皮细胞HIEC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原花青素预处理对γ射线照射后AHH-1、HIEC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Ⅴ/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预处理对体外人淋巴母细胞AHH-1和肠腺上皮细胞HIEC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原花青素预处理对γ射线照射后AHH-1、HIEC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Ⅴ/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PC预处理的细胞辐照后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4Gy照射用药组AHH-1细胞凋亡率(11.78%)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26.38%,P<0.01),8Gy照射用药组HIEC细胞凋亡率(5.32%)亦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12.45%,P<0.01)。PC预处理组AHH-1、HIEC细胞受照射后其Bcl-2蛋白表达下降受到抑制。结论:PC预处理对细胞的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可能与其促进受损细胞Bcl-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类 辐射损伤 淋巴母细胞 肠腺上皮细胞 BCL-2蛋白
下载PDF
一例肥育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海忠 李良华 +3 位作者 宋忠旭 孙华 彭先文 梅书棋 《养猪》 2021年第3期95-96,共2页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的增生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增多、肠管增厚为特征。猪增生性肠炎在世界范围内...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的增生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增多、肠管增厚为特征。猪增生性肠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增生性 带菌猪 肠腺上皮细胞 道传染病 胞内劳森氏菌 黏膜上皮细胞 隐窝 诊治报告
下载PDF
猪回肠炎的诊治
8
作者 徐天恩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第4期165-,共1页
猪增生性肠炎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也发生于母猪,感染猪群死亡率虽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近几年,猪增... 猪增生性肠炎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也发生于母猪,感染猪群死亡率虽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近几年,猪增生性回肠炎发病率上升,应引起养殖生产者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妙菌素 增厚 支原净 猪痢疾 细菌性痢疾 肠腺上皮细胞 林可霉素 洁霉素 抗菌素 慢性型 急性型
下载PDF
制动应激对妊娠早期孕鼠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邢玉玲 孙佳毅 +5 位作者 徐照宇 刘冠慧 王子旭 陈耀星 曹静 董玉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通过观察应激状态下孕早期母鼠摄食量、体重以及小肠组织学结构的变化,探究应激对孕鼠消化能力的影响,以期揭示应激对妊娠的影响机制。以妊娠早期孕鼠为研究对象,束缚制动方法建立制动应激模型,每天1次,每次4h,于妊娠3、5和7d取材,记录... 通过观察应激状态下孕早期母鼠摄食量、体重以及小肠组织学结构的变化,探究应激对孕鼠消化能力的影响,以期揭示应激对妊娠的影响机制。以妊娠早期孕鼠为研究对象,束缚制动方法建立制动应激模型,每天1次,每次4h,于妊娠3、5和7d取材,记录食物摄取量和体重变化,应用PAS染色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应激对孕鼠妊娠早期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杯状细胞及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动应激组孕鼠食物摄取量和体重均出现显著下降,在E3d、E5d和E7d食物摄取量分别下降了15%、11%和19%,体重分别下降了71%、90%和105%;应激组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绒毛高度、杯状细胞数量和肠腺上皮细胞中的PCNA阳性细胞率均出现显著降低。制动应激显著抑制孕鼠的肠黏膜组织生长发育,可能由此降低孕鼠的消化能力,从而不利于妊娠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应激 妊娠小鼠 杯状细胞 肠腺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