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镇痛方法在肠造口闭合术后疼痛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如星 李然 涂晓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 观察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硬膜外镇痛对肠造口闭合术后的镇痛效果,同时探讨其并发症,以便提高术后镇痛的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3年12月接受腹腔镜辅助超低位直肠前切除+... 目的 观察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硬膜外镇痛对肠造口闭合术后的镇痛效果,同时探讨其并发症,以便提高术后镇痛的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3年12月接受腹腔镜辅助超低位直肠前切除+预防性横结肠/回肠袢式造口术,术后3-6个月再次入院行肠造口闭合术的60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3组:术后无镇痛组21例,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组22例(以下简称PCIA组),术后硬膜外镇痛组17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0h、6h、12h、48h的疼痛评分,恶心、呕吐、尿潴留情况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硬膜外镇痛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和无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或咳嗽状态下,3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PCIA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8例,无尿潴留;硬膜外镇痛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1例;无镇痛组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硬膜外镇痛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优于PCIA组和无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造口闭合术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有良好的效果,在护理上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闭合术 静脉自控镇痛 硬膜外镇痛 护理
下载PDF
儿童术前营养风险对回肠造口闭合术后预后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甘婷婷 钟笑媚 江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32-135,共4页
探讨回肠造口患儿术前营养风险评分对行造口闭合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底收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外科的行肠造口闭合术的患儿106例,其中男75例,女31例,年龄在20~1440天,体重7.22-7.90kg。采用我院改良后... 探讨回肠造口患儿术前营养风险评分对行造口闭合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底收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外科的行肠造口闭合术的患儿106例,其中男75例,女31例,年龄在20~1440天,体重7.22-7.90kg。采用我院改良后的营养风险评估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分组:低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和高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同时分别记录每组术后患儿预后情况包括:术后发热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低营养风险组患儿57例(53.7%),高营养风险组患儿49例(46.3%)。高营养风险组患儿术后反复发热发生率(40.8%),伤口红肿愈合不佳发生率(26.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7%)均明显高于低营养风险组患儿术后反复发热发生率(12.3%),伤口红肿愈合不佳发生率(8.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高营养风险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14.0±10.4)d均高于低风险组患儿住院时间(9.8±3.5)d,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肠造口闭合术前营养状态处于高风险状态(评分≥3分)的患儿术后反复出现发热,伤口红肿愈合不佳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低营养风险组,并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和花费更多住院费用。所以,术前加强对手术患儿营养风险评估筛查尤为重要,存在营养风险患儿应及早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指导以改善术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评估 肠造口闭合术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