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发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汝学 贾正平 +3 位作者 樊俊杰 李茂星 胡静 王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27-230,共4页
目的: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为指导,结合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01的文章,检索词“Diabetesmellitus,pathogenesis,neuroendocrineimmunomodulati... 目的: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为指导,结合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01的文章,检索词“Diabetesmellitus,pathogenesis,neuroendocrineimmunomodulati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及手工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5-01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糖尿病,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中医药”。手工检索1980年以后出版的有关糖尿病专著中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关系的章节。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糖尿病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关系的文章。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非随机对照试验。③前后对照试验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3篇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相关文章,其中21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均为重复性文章。之间关系的文章进行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资料综合:对21篇有关糖尿病病因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及中医学。结论:糖尿病的发病系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中胰岛素及其反调激素以及下丘脑-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网络 糖尿病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traditional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medicine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病因和发病机制 Medline Chinese 非随机对照试验 病发病机制 对照试验研究 现代康复医学 手工检索 纳入标准 计算机检索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焦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乐瑶 赵宏伟 +2 位作者 齐冬梅 程肖蕊 常光哲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焦虑症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逐渐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焦虑症的发病与遗传、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病理性焦虑情绪和一系列躯体... 焦虑症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逐渐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焦虑症的发病与遗传、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病理性焦虑情绪和一系列躯体症状。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功能平衡和内环境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NIM网络在焦虑症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焦虑症发病的NIM网络机制,旨在为焦虑症的防治策略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下丘脑-垂体-性腺 免疫
下载PDF
基于“肺-肠”轴理论分析微生物调节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部菌群、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苏丽 周敦荣 +1 位作者 谭茜茜 童玉梅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0期2407-241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肺-肠”轴理论分析微生物调节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菌群、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探讨基于“肺-肠”轴理论分析微生物调节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菌群、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 d的核酸转阴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期间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治疗前后的肺部菌群数量、肠道菌群数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核酸转阴率、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呼吸道菌群数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的菌群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多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肠道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生物调节剂可能通过“肺-肠”轴调节COVID-19患者的肺部菌群与肠道菌群,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但其在提高疗效、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及促进核酸转阴方面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普通型 “肺-肠” 微生物调节 肺部菌群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肠-皮肤”轴探讨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4
作者 王宁 杨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204-207,共4页
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的免疫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与免疫类相关疾病的发展紧密相连。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化结构稳定,可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基于“肠-皮肤”轴的理念,本文重点阐述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 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的免疫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与免疫类相关疾病的发展紧密相连。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化结构稳定,可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基于“肠-皮肤”轴的理念,本文重点阐述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及功能、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机制以及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探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肠道菌群的免疫性作用,以及可能对皮肤性疾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皮肤” 肠道菌群 免疫调节 益生菌
下载PDF
“肺-肠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文杰 戴岳 《药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53-56,共4页
肺与肠道在解剖学上并无直接的联系,但在临床表现上呈现密切的相关性,这种现象被称为“肺-肠轴”。目前认为肺与肠在之间可能通过微生物群、黏膜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网络等途径相互交流和影响。本文综述有关“肺-肠轴”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肺- 肠道菌群 黏膜免疫 神经内分泌
下载PDF
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7,共4页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下丘脑-垂体-性腺 反馈调节 神经 内分泌 免疫
下载PDF
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 被引量:3
7
作者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11,共5页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下丘脑-垂体-性腺 反馈调节 神经 内分泌 免疫
下载PDF
基于肠道免疫的TSH在急性肠道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林心蔚 倪海滨 +2 位作者 胡星星 秦凤霞 魏凤琴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373-1374,共2页
急性肠道病毒感染是由一系列EV病毒引起的组织特异性细胞损坏疾病,其中RV病毒(轮状病毒)是最根本的致病病因。RV病毒主要复制点位于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当RV病毒与肠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穿过肠道内壁细胞到达固有层的Peyer氏斑,从而... 急性肠道病毒感染是由一系列EV病毒引起的组织特异性细胞损坏疾病,其中RV病毒(轮状病毒)是最根本的致病病因。RV病毒主要复制点位于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当RV病毒与肠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穿过肠道内壁细胞到达固有层的Peyer氏斑,从而导致急性肠道感染及其它相关急症。现代研究证明,TSH及其相关受体(TSH-R)的表达在肠道病毒感染期间的局部免疫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复杂过程介导肠道免疫,参与急性肠道病毒感染过程。"肠道免疫-内分泌调节回路轴"是TSH介导的肠道局部免疫和全身内分泌网络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关键回路,该回路在调节肠粘膜屏障,减轻肠道损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肠道免疫-内分泌调节回路轴"的角度探析TSH在急性肠道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期实现急性肠道病毒感染治疗的客观科学化,具有创新意义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道病毒感染 TSH RV 肠道免疫-内分泌调节回路轴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调控“肠-肺轴”微生态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理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韩云鹏 王翼轩 +2 位作者 闫亚男 刘娜 方朝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第5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调控“肠-肺轴”改变微生态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理。方法:查阅相关医籍文献和期刊论文,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肠-肺轴”学说指导下,收集整理参苓白术散治疗COP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阐释参...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调控“肠-肺轴”改变微生态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理。方法:查阅相关医籍文献和期刊论文,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肠-肺轴”学说指导下,收集整理参苓白术散治疗COP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阐释参苓白术散干预COPD的作用机理。结果:肠道微生态菌群介导的“肠-肺轴”是肺与大肠相表里传统理论的现代内涵;肠道菌群微生态紊乱致肌体阴阳失衡从而加重COPD的发生发展;参苓白术散可通过抗病毒、抗炎和抗氧化,激活菌群与免疫系统间的信号通路,进而调节肌体免疫,干预COPD进程。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COPD具有丰富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肠道菌群微生态变化引起的肌体免疫障碍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参苓白术散可通过抗炎、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对其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喘证 肺胀 肺与大肠相表里 -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微生态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对松果腺调节血清CS的影响
10
作者 马琳 李啸峰 张铭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松果腺 调节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神经内分泌器官 下丘脑-垂体-性腺 免疫兴奋效应 CS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京瑞 顿玲露 +1 位作者 卢昌均 周哲屹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1期2601-2604,共4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对M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社会对该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得到很大的发...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对M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社会对该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体肠道内有数万亿微生物,在维持宿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改善MS患者失调的肠道菌群可以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及免疫抑制。本文就MS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肠道菌群 微生物-- 免疫调节 综述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肠-器官轴调控疾病的信号使者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慧慧 申浩然 +1 位作者 韩燕星 蒋建东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3-604,共12页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作为机体的“第二基因组”,通过调节肠道神经、胃肠激素、肠屏障、肠道免疫和代谢与宿主重要脏器建立通讯轴,影响宿主的多种生理功能。短链脂肪酸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代谢产物,...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作为机体的“第二基因组”,通过调节肠道神经、胃肠激素、肠屏障、肠道免疫和代谢与宿主重要脏器建立通讯轴,影响宿主的多种生理功能。短链脂肪酸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代谢产物,在机体的免疫、代谢、内分泌及信号传导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肠-器官轴上的重要通讯物质。本文总结了肠-肝/脑/肾/肺轴与疾病的互作关系,并重点探讨了短链脂肪酸在这种互作关系中的作用及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器官 肠道菌群 免疫炎症 内分泌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对流感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嘉熠 何方婷 +3 位作者 左浩江 徐佳伊 郑田利 裴晓方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8-712,共5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公众健康,防控急需新途径。肠道菌群是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不仅参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对远端器官如肺、大脑、皮肤等仍有着...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公众健康,防控急需新途径。肠道菌群是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不仅参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对远端器官如肺、大脑、皮肤等仍有着重要影响。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流感可能具有相互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感染流感病毒会改变肠道菌群组成;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引起更严重的肺部损伤;肠道菌群可能通过细菌组分、代谢产物及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等方式发挥抗流感的作用;补充益生菌对感染流感病毒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本文总结国内外研究资料,拟对肠道菌群与流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探讨肠道菌群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肠-肺免疫调节网络,为流感及其他肺部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流感病毒 -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脑肠相通:益生菌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调节机制
14
作者 邓文文 殷金凤 +2 位作者 胡江楠 侯小婕 王军 《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近年来ASD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其患病原因涉及遗传、环境和神经发育等多方面因素。由于ASD的病因复杂且个体差异明显,目前还没有有效治愈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近年来ASD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其患病原因涉及遗传、环境和神经发育等多方面因素。由于ASD的病因复杂且个体差异明显,目前还没有有效治愈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通过肠道与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改善ASD、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该文在概括“脑-肠轴”双向调控机制的基础上,对益生菌改善ASD症状的可能调节途径进行总结,以期为ASD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益生菌 - 肠道微生物 免疫调节 迷走神经 神经内分泌 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被引量:9
15
作者 金华良 董竞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4-527,共4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而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neuroendocfine-immunenetwork,NEI)是机体重要的炎症调节系统,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垂体。...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而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neuroendocfine-immunenetwork,NEI)是机体重要的炎症调节系统,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A)不仅是机体应激反应时的主要整合中枢,也是NEI调节炎症反应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支气管哮喘 慢性气道炎症 免疫网络系统 肾上腺皮质 机体应激反应 调节系统 神经内分泌
原文传递
雷公藤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茆文杰 陈龙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自身免疫性疾病 雷公藤 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哮喘 免疫系统 肾脏疾病
原文传递
益生菌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龙刚 王远望 +2 位作者 方伟 耿伟涛 王艳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87-295,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目前世界上患者数量多、影响范围广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机理至今仍未完全解析。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脑轴调节机体大脑的发育与健康。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的微生物,...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目前世界上患者数量多、影响范围广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机理至今仍未完全解析。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脑轴调节机体大脑的发育与健康。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或益生菌发酵食品在改善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利用单种、多种益生菌、益生菌发酵食品、益生菌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改善AD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相关作用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益生菌用于预防和治疗AD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阿尔茨海默病 - 肠道微生态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基于“脾为之卫”理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探讨2型糖尿病的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心宝 于国泳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809-1817,共9页
“脾为之卫”理论涵盖了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藏营主意等生理功能,而肠道菌群与中医学“脾为之卫”职能有极大的相似性。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发生过程,其作用机制与代谢产物、激素分... “脾为之卫”理论涵盖了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藏营主意等生理功能,而肠道菌群与中医学“脾为之卫”职能有极大的相似性。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发生过程,其作用机制与代谢产物、激素分泌、免疫反应及细菌-肠-脑轴密切相关。调控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数量、种类等,或直接调节短链脂肪酸、脂多糖、胆汁酸等代谢产物的合成与分泌,激活肠道L细胞调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内分泌调节肽的分泌量,维持葡萄糖稳态,并促进B细胞增殖,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弱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炎症反应,提高固有层淋巴细胞活性,从而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 “脾为之卫” 短链脂肪酸 脂多糖 胆汁酸 细菌--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内分泌调节
下载PDF
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菊 高陆 +5 位作者 许艳茹 曲笑锋 白冰 李敏 宫海全 徐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39-43,共5页
目的:开展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药效学研究,并与六味地黄胶囊比较其滋补肾阴的作用.方法:利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建立大鼠肾阴虚模型,研究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性腺(HPGA)轴的作用;观察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对肾阴... 目的:开展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药效学研究,并与六味地黄胶囊比较其滋补肾阴的作用.方法:利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建立大鼠肾阴虚模型,研究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性腺(HPGA)轴的作用;观察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对肾阴虚小鼠体液、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结果:①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高剂量组血清中cAMP、ACTH、Cor.、MDA含量降低(P<0.05,P<0.01),cGMP、T、SOD含量升高(P<0.05,P<0.01,P<0.001);中剂量组血清中cAMP、ACTH、Cor.、MDA含量有所降低(P<0.05,P<0.01),cGMP、T、SOD含量升高(P<0.05,P<0.001);低剂量组血清中cGMP含量升高(P<0.05),Cor.含量降低(P<0.05);杞菊地黄胶囊血清中cAMP、ACTH、Cor.、MDA含量降低(P<0.05,P<0.001),cGMP、T、SOD含量升高(P<0.05,P<0.01,P<0.001),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中剂量组作用优于六味地黄胶囊.②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高、中剂量组血清中IgG和IgM含量降低(P<0.05,P<0.01,P<0.001),小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有所增加(P<0.01,P<0.001);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显著增加,分别为158.2%、126.4%,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中剂量组与杞菊地黄胶囊作用相当,优于六味地黄胶囊.结论:标准化六味地黄胶囊能改善肾阴虚证,调节HPA、HPGA轴及免疫功能紊乱,且作用优于六味地黄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六味地黄胶囊 肾阴虚模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 性腺(HPGA) 神经内分泌免疫(NIM)调节网络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与脱发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怡琳 游春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60-3871,共12页
随着年轻人群脱发比例的逐年增加,头发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脱发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对心理和社交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生理功能性研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胃肠道。研究表明肠道和肠道微生物群与皮肤有密切关系... 随着年轻人群脱发比例的逐年增加,头发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脱发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对心理和社交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生理功能性研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胃肠道。研究表明肠道和肠道微生物群与皮肤有密切关系,提示"肠-皮肤轴"的存在。本文在已有的"肠-皮肤轴"研究现状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文献资料,探讨肠道微生物群与脱发之间可能的联系和潜在机制,为脱发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新的认识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发 肠道微生物群 -皮肤 营养代谢 免疫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