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佟瑞 张薇 +2 位作者 王剑 吴静 武文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及肠道菌群变化与HT的相关性和对HT发生的预测价值,为临床HT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中医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HT患者纳入观察组,另... 目的通过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及肠道菌群变化与HT的相关性和对HT发生的预测价值,为临床HT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中医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HT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该院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及甲状腺功能检测,对比两组及不同甲状腺功能HT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和门水平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HT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及门水平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肠道菌群α多样性及门水平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对HT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肠道菌群α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shannon)(4.66±0.61vs 5.21±0.46)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 diversity index,simpson)(0.89±0.06 vs 0.93±0.07)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7,3.156,均P<0.05);观察组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52.31%±2.02%vs 58.59%±2.11%)较低,厚壁菌门(37.15%±2.43%vs 33.46%±2.56%)、变形菌门(3.36%±0.26%vs 2.79%±0.19%)、梭杆菌门(1.02%±0.09%vs 0.65%±0.11%)、放线菌门(1.01%±0.12%vs 0.57%±0.13%)和疣微菌门(0.82%±0.11%vs 0.41%±0.09%)的相对丰度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96,7.360,11.267,19.231,17.665,18.882,均P<0.001);观察组的血清TgAb水平(169.12±10.23 IU/ml vs 18.59±1.78 IU/ml)和TPOAb水平(56.43±12.11 IU/ml vs 2.51±0.57IU/ml)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097,24.319,均P<0.001)。该研究120例HT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者89例、异常者31例,与正常者比较,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shannon(4.49±0.64 vs 4.83±0.58),simpson(0.87±0.07 vs 0.91±0.0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6,3.439,均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49.10%±1.99%vs 55.52%±2.05%)较低,厚壁菌门(38.87%±2.60%vs 35.43%±2.26%)、变形菌门(3.60%±0.26%vs 3.12%±0.19%)、梭杆菌门(1.15%±0.09%vs 0.89%±0.11%)和放线菌门(1.16%±0.13%vs 0.86%±0.11%)、疣微菌门(0.97%±0.13%vs 0.67%±0.09%)的相对丰度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28,7.016,9.849,14.576,12.464,14.148,均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T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及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与血清TgAb,TPOAb水平呈负相关(r=-0.436,-0.427,-0.402;-0.419,-0.456,-0.416,均P<0.001),与甲状腺功能均呈正相关(r=0.401,0.409,0.487,均P<0.001);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与血清TgAb,TPOAb水平呈正相关(r=0.411,0.441,0.447,0.421,0.447;0.425,0.415,0.438,0.402,0.469,均P<0.001),与甲状腺功能呈负相关(r=-0.412,-0.417,-0.475,-0.463,-0.471,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shannon预测HT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和约登指数分别为4.677,0.749,49.17%,96.67%,95%CI(0.672~0.816),0.458;simpson预测HT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95%置信区间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40,0.644,80.00%,53.33%,95%CI(0.562~0.721),0.333;simpson和shannon联合检测预测HT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95%置信区间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752,85.83%,50.00%,95%CI(0.664~0.810),0.462;门水平各肠道菌相对丰度联合检测预测HT的AUC,敏感度、特异度、95%置信区间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743,96.67%,46.67%,95%CI(0.665~0.811),0.548。结论HT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与HT患者的甲状腺细胞破坏、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肠道菌群检测对HT有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 肠道菌群分布特征
下载PDF
LC-MS/MS研究柠檬苦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农山 戴国梁 +4 位作者 冯丽雯 李长印 黄国栋 刘史佳 居文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考察柠檬苦素在大鼠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情况。方法大鼠灌胃给予柠檬苦素80mg/kg,分别于给药后2、3、4、6、8h分离并保存大鼠十二指肠、小肠、直肠组织。采用LC-MS/MS液质联用仪测定大鼠肠道中柠檬苦素的浓度。结果柠檬苦素在大鼠肠... 目的考察柠檬苦素在大鼠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情况。方法大鼠灌胃给予柠檬苦素80mg/kg,分别于给药后2、3、4、6、8h分离并保存大鼠十二指肠、小肠、直肠组织。采用LC-MS/MS液质联用仪测定大鼠肠道中柠檬苦素的浓度。结果柠檬苦素在大鼠肠道各部分组织中均有分布,大部分肠道组织在给药后3~4h可达到峰浓度,柠檬苦素在大鼠的小肠中药物浓度最高,在十二指肠和直肠中浓度次之。结论说明柠檬苦素在大鼠肠道整体分布较广,局部浓度较高,可能通过局部肠道吸收而直接在大鼠肠道靶组织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肠道分布 LC-MS/MS 组织浓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老年胃溃疡患者经益生菌联合抗Hp方案治疗的可行性及对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名 郭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究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方案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的可行性及对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经益生菌联合抗H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抗Hp方案... 目的 探究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方案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的可行性及对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经益生菌联合抗H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抗H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肠杆菌、酵母菌以及双歧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肠杆菌(7.98±0.12)lgCFU/g、酵母菌(8.86±0.38)lgCFU/g、双歧杆菌(8.24±0.38)lgCFU/g均高于对照组的(7.65±0.16)、(8.52±0.29)、(7.68±0.42)lg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善老年胃溃疡患者的干预方式时,选择经益生菌联合抗Hp方案治疗具有明显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减少溃疡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胃溃疡 抗幽门螺杆菌方案 益生菌 肠道菌群分布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邓一脉 庄遥遥 +1 位作者 陈缓缓 钱正韬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3041-3045,共5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常熟市医学检验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收治的112例溃疡性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以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常熟市医学检验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收治的112例溃疡性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以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制剂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分布、免疫功能、治疗安全性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沙门菌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TLR4)、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补体C3、补体C4、CD40细胞低于对照组,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能够优化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抑制炎性反应,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益生菌制剂 临床疗效 肠道菌群分布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下载PDF
GLP-1-IR细胞在大鼠和成人肠道的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宇宏 姜吉文 +2 位作者 欧叶涛 刘月霞 李艳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1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GLP-1-IR细胞(L细胞)在大鼠和成人肠道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估L细胞在Wistar大鼠和成人肠道中的分布。结果:肠道各段都可见L细胞,大鼠肠道中L细胞密度最大是回肠,成人肠道中密度最大是直肠。结... 目的:研究比较GLP-1-IR细胞(L细胞)在大鼠和成人肠道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估L细胞在Wistar大鼠和成人肠道中的分布。结果:肠道各段都可见L细胞,大鼠肠道中L细胞密度最大是回肠,成人肠道中密度最大是直肠。结论:不同种属间GLP-1-IR细胞密度不同,分布规律相同,即从小肠和大肠的近端向远端细胞密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 GLP-1-IR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成人 肠道分布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罗章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9-014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胃动力指标及血糖控制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治疗后两组患者嗳气、疼痛、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同时,观察组的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肽等胃动力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胃排空时间显著缩短;此外,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等血糖控制指标降低更明显。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胃动力,调节肠道菌群分布,并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脾胃虚弱证 糖尿病胃轻瘫 胃动力 肠道菌群分布.(Diabetic gastroparesis)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纪华 缑灵山 +2 位作者 闫俊梅 王增芹 李倩倩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NB)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索新生儿诱发HNB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HNB患儿纳入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120例非HNB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 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NB)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索新生儿诱发HNB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HNB患儿纳入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120例非HNB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分布情况,且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HN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胎龄、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头颅出血、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缺氧、溶血ABO、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乳杆菌水平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7周、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头颅出血、剖宫产、人工喂养、缺氧、双歧杆菌减少、溶血ABO、乳杆菌减少、大肠埃希菌增加是新生儿HNB诱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HNB的诱发危险因素多样,胎龄<37周、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头颅出血、剖宫产、溶血ABO、人工喂养、缺氧、双歧杆菌减少、乳杆菌减少、大肠埃希菌增加均会增加HNB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肠道菌群分布情况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与血脂、IL-6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聪美 胡淋淋 +1 位作者 郑小蔚 吴晶晶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2期13-16,25,共5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与血脂、IL-6的关系分析。方法2021年6—11月收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时收集80名正常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及血液指标(血脂、IL-6),分析两组...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与血脂、IL-6的关系分析。方法2021年6—11月收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时收集80名正常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及血液指标(血脂、IL-6),分析两组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肠道菌群与血脂、IL-6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群菌落数高于对照组,而乳杆菌、双歧杆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与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显示,肠球菌与TC、TG、LDL-C及IL-6呈正相关(P<0.05);肠杆菌与TC、TG、LDL-C及IL-6呈正相关(P<0.05);乳杆菌、双歧杆菌和拟杆菌与TC、TG、LDL-C及IL-6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肠道菌群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群菌落数较多,且肠球菌、肠杆菌与血脂、IL-6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肠道菌群分布特点 血脂 IL-6 关系分析
下载PDF
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检测肠道菌群分布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焦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6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肠道菌群分布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CID)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把80例CI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采用革兰氏染色,测定实验组CID患者的菌群分布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实验组CID治疗有效率97.5%,明... 目的探讨检测肠道菌群分布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CID)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把80例CI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采用革兰氏染色,测定实验组CID患者的菌群分布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实验组CID治疗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χ2=6.13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肠道菌群分布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腹泻 肠道菌群分布 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A-FABP、GLP-1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业峰 葛仁美 宋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拟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3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同期选择50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拟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3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同期选择50名在本院行健康检查无糖尿病和肥胖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肠道菌群的分布与血清A-FABP、GLP-1水平,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血清A-FABP、GLP-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肠球菌、肠杆菌检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4,10.356,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杆菌、拟杆菌、类杆菌检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0,7.242,4.186,9.845,15.363,P<0.05);观察组A-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98,P<0.05),GL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19,P<0.05);肠球菌、肠杆菌与A-FABP水平呈正相关(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杆菌、拟杆菌、类杆菌与A-FABP水平呈负相关(P<0.05);肠球菌、肠杆菌与GLP-1水平呈负相关(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杆菌、拟杆菌、类杆菌与GLP-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A-FABP、GLP-1水平具有相关性,通过调节A-FABP、GLP-1水平对肠道细菌紊乱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肠道菌群分布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结肠镜活检肠道菌群分布及与其相关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的关联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明静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7期914-916,共3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结肠镜活检肠道菌群分布及与其相关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3月—2019年9月间UC活动期患者56例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直接涂片镜检...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结肠镜活检肠道菌群分布及与其相关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3月—2019年9月间UC活动期患者56例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直接涂片镜检、和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法对菌群分布进行分析;行Baron分级、Mayo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利用real-time PCR对菌群种类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对IL-23、IL-17表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球菌数量上升,杆菌数量降低,且菌群失调度升高,Ⅱ度、Ⅲ度失调比例由对照组的10%、0升至研究组的30%、25%;厌氧菌、需氧菌均有改变,其中厌氧菌总数减少,主要表现在拟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减少,需氧菌总数上升,表现在大肠杆菌减少、肠球菌升高;经Spearman分析,IL-23、IL-17与Baron分级(r23=0.850,r17=0.718)、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r23=0.676,r17=0.659)呈正相关(P<0.05);经Spearman分析,IL-23与大肠杆菌数呈负相关(r=-0.701)、与肠球菌数呈正相关(r=0.873),IL-17与肠球菌数呈正相关(r=0.765,P<0.05)。结论 UC活动期患者具有明显菌群失衡,且菌群改变与疾病炎性程度具有密切联系,IL-23、IL-17与肠道内菌群含量变化具有较强关联性,在UC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属于UC发生、发展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肠道菌群分布 白细胞介素 关联性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尚军 张继 +1 位作者 蒋蒙 谢虎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7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制剂治疗。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肠道菌群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2%(61/66),高于对照组的78.79%(5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酵母菌、大肠埃希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64%(9/66)、9.09%(6/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分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制剂 肠道菌群分布
下载PDF
乳酸菌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英春 张兰威 马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5期80-82,共3页
本文介绍乳酸菌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在肠道中的分布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酸菌 免疫系统 调节作用 肠道分布
下载PDF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春霞 王蕾 曹卫丹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70例婴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分为研究组(母乳喂养婴儿,n=42)、对照组(配方奶粉喂养婴儿,n=28)。两组均...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70例婴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分为研究组(母乳喂养婴儿,n=42)、对照组(配方奶粉喂养婴儿,n=28)。两组均接受大便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粪便中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拟杆菌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乳酸杆菌、葡萄球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杆菌、肠球菌检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具有显著影响,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菌群分布情况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肠道菌群分布 母乳喂养 配方奶粉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在腹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文锋 宋丽军 赵文昌 《医学综述》 2018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腹泻是肠道内大量水和电解质转运失常导致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种在肠道广泛表达和介导水主动快速转运的通道蛋白,其结构特征、活性调节及肠道分布对肠道的水液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肠道表达的AQPs... 腹泻是肠道内大量水和电解质转运失常导致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种在肠道广泛表达和介导水主动快速转运的通道蛋白,其结构特征、活性调节及肠道分布对肠道的水液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肠道表达的AQPs至少有11种,故研究AQPs的亚型异常表达对肠道水分泌吸收异常导致的腹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AQPs在肠道的种类及表达量不同,其研究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也不同。因此,阐述肠道不同部位AQPs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将为肠道腹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水通道蛋白 活性调节 肠道分布
下载PDF
益生菌辅助埃索美拉唑镁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血清IFN-γ、IL-10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毛晓丽 文煜 费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辅助埃索美拉唑镁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我院116例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益生菌辅助埃索美拉唑镁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我院116例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埃索美拉唑镁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及血清免疫炎症介质[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H.pylori根除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0%(54/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2)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4)观察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为91.38%(53/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9%(41/58)。(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7/58),与对照组的13.79%(8/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P=0.782)。结论益生菌辅助埃索美拉唑镁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H.pylori根除率,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肠道菌群分布、下调血清免疫炎症介质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埃索美拉唑镁四联疗法 益生菌 肠道菌群分布 血清免疫炎症介质 H.pylori根除率
原文传递
Sirt6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肾功能指标及肠道菌群分布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博 于敏 熊锡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肾功能指标以及肠道菌群分布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9-2021年本院就诊的13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并发DN分为DN组(n=76)与单... 目的 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肾功能指标以及肠道菌群分布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9-2021年本院就诊的13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并发DN分为DN组(n=76)与单纯T2DM组(n=62),同期匹配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研究对象血清Sirt6水平,收集研究对象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RFR)、血清胱抑素C(CyS C),测定研究对象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目,Pearson法分析DN患者血清Sirt6与Cr、BUN、肾小球滤过率、CyS C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T2DM组与DN组患者血清Sirt6水平、双歧杆菌数[(7.38±0.94)、(5.21±0.62)vs(9.43±1.12)]、真杆菌数[(9.26±1.15)、(7.51±0.89)vs(10.44±1.28)]降低(P<0.05),大肠埃希菌数[(10.72±1.34)、(12.10±1.51)vs(9.41±1.16)]升高(P<0.05);与单纯T2DM组相比,DN组患者血清Sirt6水平、双歧杆菌数、真杆菌数降低(P<0.05),大肠埃希菌数升高(P<0.05);血清Sirt6与BUN、CyS C、大肠埃希菌数负相关(P<0.05),与双歧杆菌数、真杆菌数正相关(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Sirt6水平降低,与患者肾功能指标、肠道菌群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 肾功能 肠道菌群分布变化
原文传递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评价
18
作者 罗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4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究儿童急性腹泻用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7月,抽取100例该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儿童进行分析,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实验组(口服补液盐Ⅲ联合... 目的探究儿童急性腹泻用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7月,抽取100例该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儿童进行分析,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实验组(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各50例,对比治疗总效果、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肠道群菌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效果98.0%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实验组纠正脱水时间(0.99±0.17)d、住院时间(4.15±0.86)d短于对照组,且平均大便次数实验组(4.57±2.15)次/d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9、5.406、3.679,P<0.05);实验组双歧杆菌(9.26±1.24)cfu/g、肠杆菌(8.34±0.36)cfu/g、肠球菌(7.45±1.25)cfu/g、乳酸杆菌(6.81±1.11)cfu/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5、13.665、5.971、3.437,P<0.05)。结论在儿童急性腹泻治疗中,应用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既能缩短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时间,又能改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腹泻 口服补液盐Ⅲ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治疗效果 肠道群菌分布情况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bleeding gastrointestinal angioectasias in a Western population 被引量:6
19
作者 Elizabeth Bollinger Daniel Raines Patrick Sait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3期6235-6239,共5页
AIM:To define which segment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re most likely to yield angioectasias for ablative therap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was performed for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Louisiana State Un... AIM:To define which segment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re most likely to yield angioectasias for ablative therap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was performed for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 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between the dates of July 1, 2007 and October 1, 2010. The selection of cases for review was initiated by use of ou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to identify all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angioectasia, angiodysplasia, or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Of these cases, chart reviews identified patients who had a complete evaluation of thei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s defined by at least one upper endoscopy, colonoscopy and 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 within the past three years. Patients without evidence of over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ssociated with intestinal angioectasias were classified as asymptomatic and excluded from this analysis. Thirty-five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bleeding intestinal angioectasias who had undergone complete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RESULTS:A total of 127 cases were reviewed. Sixtysix were excluded during subsequent screening due to lack of complete small bowel evaluation and/or lack of documentation of overt bleeding 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The 61 remaining cases were carefully examined with independent review of endoscopic images as well as complete capsule endoscopy videos. This anal- ysis excluded 26 additional cases due to insufficient records/images for review, incomplete capsule examination, poor capsule visualization or lack of confirmation of typical angioectasias by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n independent review. Thirty-five cases met criteria for final analysis. All study patients were age 50 years or older and 13 patients (37.1%) ha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age 3 or higher. Twenty of 35 patients were taking aspirin (81 mg or 325 mg), clopidogrel, and/or warfarin, with 8/20 on combination therapy.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angioectasis was documented for each case. Lesions were then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segment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esophagus, stomach, duodenum, jejunum, ileum, right colon and left colon. The location of lesions within the small bowel observed by capsule endoscopy was generally defined by percentage of total small bowel transit time with times of 0%-9%, 10%-39%, and 40%-100% corresponding to the duodenum, jejunum and ileum, respectively. Independent review of complete capsule studies allowed for deviation from this guideline if capsule passage was delayed in one or more segments. In addition, the location and number of angioectasias observed in the small bowel was further modified or confirmed by subsequent device-assisted enteroscopy (DAE) performed in the 83% of cases. In our study population, angioectasias were most commonly found in the jejunum (80%) followed by the duodenum (51%), stomach (22.8%), and right colon (11.4%). Only two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angioectasias in the ileum (5.7%). Twenty-one patients (60%) had angioectasias in more than one location.CONCLUSION:Patients being considered for endoscopic ablation of symptomatic angioectasias should undergo push enteroscopy or anterograde DAE and reinspection of the right co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stinal angioectasias Intestinal angiodysplasias Intestin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下载PDF
1M3S护理管理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手术结局、术后肠道微生态分布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代莉亚 王晓英 梁利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2808-2811,共4页
目的:探讨1M3S护理管理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手术结局、术后肠道微生态分布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1M3S护理管理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手术结局、术后肠道微生态分布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1M3S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手术结局、术后肠道微生态分布及免疫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肠道微生态分布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毛螺菌科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IgA、IgG、CD4^(+)、CD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3S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手术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恢复肠道微生态,提升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3S模式 原发性肝癌 术后肠道微生态分布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