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全切后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下尿路功能性重建(附1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周芳坚 秦自科 +3 位作者 熊永红 韩辉 刘卓炜 梅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背景与目的:膀胱全切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尿流改道方式影响,可控性或非可控性尿流改道后患者不能自主排尿、生活质量差;而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可自主排尿,生活质量改善,但有排空不良和控尿不全等问题。本文报告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 背景与目的:膀胱全切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尿流改道方式影响,可控性或非可控性尿流改道后患者不能自主排尿、生活质量差;而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可自主排尿,生活质量改善,但有排空不良和控尿不全等问题。本文报告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在膀胱全切后下尿路功能性重建中的经验。方法:对15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后利用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回肠新膀胱3例,乙状结肠新膀胱12例)做下尿路功能性重建。术后随访3~30个月(其中9例随访超过16个月),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尿和排尿功能、性功能、上尿路形态和功能、血电解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自主排尿,无需导尿。13例患者昼夜完全控尿;1例患者白天控尿良好,夜间有少量漏尿;另1例女性患者有中度张力性尿失禁。膀胱容量240~640ml,残余尿量0~250ml。全部患者总肾功能正常,14例血电解质正常;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和输尿管扩张各1例。9例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13例患者恢复工作。全部患者对新膀胱功能满意。结论: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下尿路的控尿和排尿功能良好,是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后理想的下尿路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全切 肠道原位膀胱 功能重建 下尿路 膀胱肿瘤 根治术
下载PDF
原位回肠膀胱术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清江 王玉杰 +1 位作者 陈晓 何先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72-172,共1页
关键词 原位回肠膀胱 临床分析 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可控性尿流改道 不能自主排尿 肠道原位膀胱 生活质量 术后患者
下载PDF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致命性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宏 刘志敏 +5 位作者 雷永虹 秦扬 孟玲珍 李俊 胡礼炳 杨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手术出血量、病理分期、有效补充白蛋白情况、是否合...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手术出血量、病理分期、有效补充白蛋白情况、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肠道准备情况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6例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患者中,有2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肠瘘、失血性休克、重症感染等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0.7%,其中9例死亡,死亡率为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效补充白蛋白情况、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为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即高龄、未及时有效补充白蛋白、手术持续时间长和合并糖尿病是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未及时有效补充白蛋白、手术持续时间长和合并糖尿病是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根治性膀胱切除加肠道原位膀胱
原文传递
改良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2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葛永超 张力 +6 位作者 冯金顺 陈世林 王道协 袁志浩 常保东 秦奋 龚同欣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膀胱全切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对21例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法全膀胱切除,其中17例用改良回肠原位新膀胱,4例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随访1—4年,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 目的观察采用膀胱全切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对21例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法全膀胱切除,其中17例用改良回肠原位新膀胱,4例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随访1—4年,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尿和排尿功能、上尿路形态和功能、血电解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6.5h,平均4.5h。输血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病理报告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白天控制排尿良好15例,夜间控制排尿良好6例,多在术后3~6个月时完全控制排尿。5例术后不同程度肾积水,6—8个月恢复正常。无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残余尿量30ml,1例残余尿量40ml,出现肠梗阻、代谢性酸中毒各1例。随访1~4年,1例25个月时因车祸死亡,1例肿瘤浸润膀胱壁者,淋巴结阳性,术后拒绝化疗,14个月后远处转移死亡,余19例生存良好。结论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制排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肠道新膀胱 尿流改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