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与肠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铁龙 薛丽莉 +1 位作者 戴圆圆 薛育政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93-294,297,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目前研究认为,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紊乱在UC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致免疫系统紊乱的原因主要是效应T细胞数量增多或免疫调节功能降低。机体内存在数种免疫调节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目前研究认为,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紊乱在UC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致免疫系统紊乱的原因主要是效应T细胞数量增多或免疫调节功能降低。机体内存在数种免疫调节系统,其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 cell)是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主要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5^+ Treg CD4 肠道炎性疾病 性反应 免疫调节功能 溃疡性结肠 免疫系统紊乱 肠道黏膜 疾病活动度 症性肠病
下载PDF
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与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季洪赞 吴晓尉 +7 位作者 孙泉 许小兵 张晓华 赵文新 于正洪 冯根宝 汪芳裕 段苏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参与肠道炎性息肉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HLA介导的炎症因子与功能性肠道障碍(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FBD)发生机制有关。文中研究老年患者肠道炎性息肉与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参与肠道炎性息肉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HLA介导的炎症因子与功能性肠道障碍(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FBD)发生机制有关。文中研究老年患者肠道炎性息肉与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114例老年肠道炎性息肉合并FBD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FBD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中分型,所有肠道炎性息肉患者按序数分成4个亚组,包括肠易激综合征(n=30)、功能性腹胀(n=28)、功能性便秘(n=28)、功能性腹泻(n=28)。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技术,检测各组患者循环血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频率,并进行各组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各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R<4),但研究组功能性腹泻亚组DQA1*0301-DQB1*0602连锁基因单倍体检出率(3.57%)低于对照组(20.5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RR=0.14)。结论 DQA1*0301-DQB1*0602连锁基因单倍体与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合并功能性腹泻有一定关联,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在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患者中分布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肠道炎性息肉 功能性腹泻 基因
下载PDF
肠道炎性疾病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思源 王秀荣 朱预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5-176,共2页
肠道炎性疾病在临床上常见到合并有肠出血、肠狭窄、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则需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克隆氏病一直认为是欧美国家的常见病,但近年来,在我国并非少见,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经手术治疗。肠道炎性疾病常合并有营养不良,... 肠道炎性疾病在临床上常见到合并有肠出血、肠狭窄、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则需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克隆氏病一直认为是欧美国家的常见病,但近年来,在我国并非少见,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经手术治疗。肠道炎性疾病常合并有营养不良,在有外科情况时更为突出,为此在这类肠道炎性疾病行肠道手术时,其术前的营养支持更为重要,否则将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这已为近代广大外科医生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炎性病 手术 营养
下载PDF
中药导入、气流弥散给药法治疗肠道炎性疾病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林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514-1515,共2页
关键词 肠道炎性疾病 中药导入 气流弥散给药法 护理
下载PDF
胆汁酸-肠道菌群轴在肠道炎性反应和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乐恒 陆伦根 周慧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30-333,337,共5页
胆汁酸是胆固醇分解代谢的终产物。肠道菌群指定植于人体肠道内的细菌。胆汁酸与肠道菌群可相互影响,生理浓度范围内的胆汁酸可参与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而肠道菌群参与了胆汁酸代谢,可影响胆汁酸的生物转化等。胆汁酸-肠道菌群轴的失调... 胆汁酸是胆固醇分解代谢的终产物。肠道菌群指定植于人体肠道内的细菌。胆汁酸与肠道菌群可相互影响,生理浓度范围内的胆汁酸可参与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而肠道菌群参与了胆汁酸代谢,可影响胆汁酸的生物转化等。胆汁酸-肠道菌群轴的失调往往存在于肠道炎性反应和结直肠癌患者中。该文综述了胆汁酸-肠道菌群轴失调对肠道炎性反应和结直肠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肠道菌群 肠道炎性反应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基于肠道炎-癌转化早期事件,探讨中医药干预着眼点 被引量:4
6
作者 徐超 周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819-2822,共4页
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介于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之间的新兴学科。中医未病先防实质上就是通过纠正、改善体质,实施疾病三级预防。大肠癌作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减少大肠癌死亡的因素中,大肠癌癌前病变(... 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介于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之间的新兴学科。中医未病先防实质上就是通过纠正、改善体质,实施疾病三级预防。大肠癌作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减少大肠癌死亡的因素中,大肠癌癌前病变(大肠腺瘤)的早期诊治、综合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肠道腺瘤局部炎性反应微环境与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将中医体质学说与中医治未病有效结合是中医预防大肠炎-瘤转变、腺瘤癌变的切入点和有效手段,将为大肠腺瘤的进一步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依据,利用系统生物学所具有的整体研究思路来开展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将中医治未病、中医体质学说与现代基础实验研究成果有机的结合,建立融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生化检测、现代遗传免疫研究、肠道微生态于一体的现代技术平台,实现由未病先防向临床转化应用,为中医药防控炎-瘤转变提供技术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瘤 癌前病变 肠道炎性反应 恶性肿瘤 非可控性性反应 防控防治 中药干预 中医体质学
下载PDF
肠平滑肌细胞在肠道炎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赟 尹跃霏 +1 位作者 陈亚丽 张德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3期419-422,共4页
肠平滑肌细胞(ISMC)作为胃肠道主要成员之一,在肠管蠕动、结肠运输、肠道内环境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结构及功能改变参与肠道炎性疾病发病过程。肠道炎性疾病常伴肠功能亢进、肠腔狭窄等症状。明确ISMC在肠道炎性疾病中的作用将为... 肠平滑肌细胞(ISMC)作为胃肠道主要成员之一,在肠管蠕动、结肠运输、肠道内环境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结构及功能改变参与肠道炎性疾病发病过程。肠道炎性疾病常伴肠功能亢进、肠腔狭窄等症状。明确ISMC在肠道炎性疾病中的作用将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平滑肌细胞 肠道炎性反应
下载PDF
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对乌鳢生长和肠道炎性损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秀梅 邹记兴 +4 位作者 孔祎頔 李若铭 田佳鑫 李金长生 王桂芹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8-52,共5页
研究旨在探索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对乌鳢生长和肠道炎性损伤指标的影响。将360尾乌鳢随机分为对照组、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添加组、嗜水气单胞菌肛灌组以及嗜水气单胞菌肛灌+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每组30尾,... 研究旨在探索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对乌鳢生长和肠道炎性损伤指标的影响。将360尾乌鳢随机分为对照组、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添加组、嗜水气单胞菌肛灌组以及嗜水气单胞菌肛灌+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每组30尾,养殖8周,随后检测乌鳢生长及肠道炎性损伤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添加显著提高乌鳢的末重、平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P<0.05),显著提高血清补体C3(C3)、溶菌酶(LZM)水平(P<0.05),显著降低乌鳢肠道Na+K+-ATP酶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乌鳢肠道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P<0.05),回调嗜水气单胞菌肛灌引起的乌鳢末重、平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下降,血清D-乳酸水平及肠道Na+K+-ATP酶、碱性磷酸酶(AKP)和MPO活性的上升,肠道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的上升,使乌鳢的末重、平均增重率、饲料效率、血清D-乳酸水平及肠道Na+K+-ATP酶、AKP、MPO活性及IL-1β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肠道TNF-αmRNA表达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进一步提高嗜水气单胞菌肛灌引起的血清C3、LZM水平的上升(P<0.05)。本试验条件下,乳酸乳球菌发酵复方中药添加不仅促进乌鳢的生长和肠道健康,还能改善嗜水气单胞菌肛灌带来的生长抑制和肠道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乳酸乳球菌 发酵 复方中药 生长 肠道炎性损伤指标
下载PDF
64排CT小肠造影(CTE)在肠道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黄燕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64排CT小肠造影在肠道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或者是肠镜确诊的肠道炎性病变病患48例,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64排CT小肠造影用于诊断肠道炎病变的临床价值以及意义。... 目的:研究探讨64排CT小肠造影在肠道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或者是肠镜确诊的肠道炎性病变病患48例,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64排CT小肠造影用于诊断肠道炎病变的临床价值以及意义。结果:在48例病患中有30例病患为克罗恩病,18例病患为溃疡性结肠炎;其中克罗恩病易发部位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易发部位为结直肠;克罗恩病主要表现为肠管节段性受累,肛周/腹腔瘘管、脓肿的发生比例相较于溃疡性结肠炎病患较高(P <0.05);结肠袋消失、肠管僵直多提示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患(P <0.05)。结论:在肠道炎性病变的诊断中采用64排CT小肠造影能将肠外表现和肠管病变的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其在肠道炎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小肠造影 肠道炎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64排CT小肠造影在肠道炎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兵 伍洋 +3 位作者 王杰春 刘心 刘宁川 陈少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9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CT小肠造影在肠道炎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肠道炎性病变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86例患者依次行消化内镜检查和64排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86例患者中包括22例溃疡性结... 目的:探讨64排CT小肠造影在肠道炎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肠道炎性病变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86例患者依次行消化内镜检查和64排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86例患者中包括2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64例克罗恩病患者,经64排CT小肠造影检查可见,肠道炎性病变患者中最常见的表现为肠壁异常强化,其次为肠壁增厚,而瘘管形成与腹腔脓肿、结肠袋消失等表现则相对较少。且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克罗恩病患者的表现特点来看,肠壁强化和肠壁增厚均是二者的主要表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经64排CT小肠造影检查的肠壁强化、肠壁增厚、合并腹腔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消化内镜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肠壁溃疡、卵石征方面的检出率,消化内镜则显著高于64排C T小肠造影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诊断方式对于多节段病变、肠腔狭窄的检出效果均较好,且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C T造影检查在肠道炎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能够对肠外表现和肠管病变进行清晰地显示,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但其在多发炎性息肉、肠壁溃疡和卵石征中的诊断有所欠缺,必要时可配合消化内镜检查,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小肠造影 肠道炎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伪膜性肠道炎病原菌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费云娜 张玲姿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3期231-231,共1页
关键词 伪膜性肠道炎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肠道菌群失衡 病原菌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党润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2718-271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肠道疾病患者,分别对其予以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诊断,由两位医生采用盲法分别对患者的CTE表现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诊断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肠道疾病患者,分别对其予以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诊断,由两位医生采用盲法分别对患者的CTE表现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肠道炎性病变的CTE表现、CTE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统计结果、CTE测量克罗恩病变肠壁厚度及强化程度与相邻正常壁对比。结果:经CTE诊断可知,80例疑似患者中共有68例获得确诊,其中42例为克罗恩病,16例为溃疡型结肠炎,1例为小肠结核,1例为病毒性肠炎,另外8例为其他肠道病变。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临床应用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展示出肠道炎性病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 肠道炎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对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318-32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CTE)对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肠道炎性病变(溃疡型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TE、结肠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比CTE、结肠镜两种检查方法...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CTE)对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肠道炎性病变(溃疡型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TE、结肠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比CTE、结肠镜两种检查方法的炎症性肠病阳性检出率;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炎症性肠病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CTE检查阳性率高于结肠镜阳性率(P<0.05);CTE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高于结肠镜,而漏诊率低于结肠镜(P均<0.05);CTE的特异度高于结肠镜,而误诊率低于结肠镜(P<0.05)。结论肠道炎性病变通过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检查,诊断符合率高,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客观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 结肠镜 肠道炎性病变 灵敏度 特异度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64排CT小肠造影在肠道炎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广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64排CT小肠造影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克罗恩病患者、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64排CT小肠造影诊断,观察并分析两组的病灶位置分布和...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64排CT小肠造影诊断肠道炎性病变的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克罗恩病患者、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64排CT小肠造影诊断,观察并分析两组的病灶位置分布和症状表现。结果:研究组的病灶位置主要分布在右半结肠与末端回肠,对照组的病灶位置主要分布在结直肠,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症状表现主要为肠管节段性受累,脓肿发生率与肛周/腹腔瘘管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症状表现主要为结肠袋消失和肠管僵直,其发生率远远高于研究组,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肠壁黏膜强化异常、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肠系膜密度变大、梳状征上,两组较为相似,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和病灶位置分布特点有明显不同,临床可以使用64排CT小肠造影来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 小肠造影 肠道炎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肠道炎性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丹丹 钟小林 +1 位作者 曹文宇 陈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59,共8页
肠道炎性损伤常伴发肠道黏膜损伤、肠壁通透性增强、肠动力紊乱等,产生的炎症因子随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衰竭。细胞焦亡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gasdermin蛋白家族成员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质膜大泡形成,... 肠道炎性损伤常伴发肠道黏膜损伤、肠壁通透性增强、肠动力紊乱等,产生的炎症因子随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衰竭。细胞焦亡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gasdermin蛋白家族成员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质膜大泡形成,细胞持续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释放,从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并使炎症反应级联扩大。细胞焦亡广泛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其在炎症中的作用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胱天蛋白酶(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经典途径和caspase-4/5/8/11介导的细胞焦亡非经典途径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探讨细胞焦亡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及其在脓毒症肠道损伤、炎性肠病、感染性肠炎和肠道肿瘤中的作用,对肠道炎性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肠道炎性损伤 脓毒症 性肠病 感染性肠 肠道肿瘤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并非“肠道炎症”那么简单
16
作者 陈春球 《大众医学》 2021年第8期24-25,共2页
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人们对于这种复杂疾病的认识十分欠缺。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为结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克... 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人们对于这种复杂疾病的认识十分欠缺。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为结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克罗恩病能影响到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炎症不仅会侵犯全肠壁,还可以分散分布于消化道的不同部位(“跳跃式分布”),最常见于回肠末端和大肠的起始部,也常在肛门部发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克罗恩病会不断进展,可从最初的肠道炎症转变成肠道狭窄,进而发展为穿透性病变,甚至与邻近脏器形成瘘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道炎 肛门部 溃疡性结肠 症性肠病 肠道炎性疾病 跳跃式 回肠末端
原文传递
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肠道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寒冰 吴宿慧 +4 位作者 李根林 张颜语 吕宁 齐月娟 靳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99-360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排便情况及结肠炎性反应的变化,结合TLRs信号通路表达,探讨火麻仁油对便秘致肠道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采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火麻仁油组、阳性对照组。造便秘模型,28... 目的:通过研究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排便情况及结肠炎性反应的变化,结合TLRs信号通路表达,探讨火麻仁油对便秘致肠道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采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火麻仁油组、阳性对照组。造便秘模型,28d给药结束时对结肠进行病理评分;ELISA法测定血清中TLR4、NF-κB、IL-6、IFN-α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便秘症状,结肠病理性炎性反应表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改善便秘症状,降低病理评分,修复病理损伤;改善CHPI评分(P<0.05,P<0.01)。结论:火麻仁油能够缓解便秘状态并减轻肠道炎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调节TLR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油 便秘 肠道炎性反应 TLRs通路
原文传递
肠道炎性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玥 钱家鸣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6期1-2,共2页
肠道炎性疾病广义上包括各种以肠道反复、慢性的炎症性改变为特点的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显微镜下结肠炎、
关键词 肠道炎性疾病 嗜酸细胞性胃肠 治疗 症性改变 症性肠病 镜下结肠
原文传递
免疫肠内营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学锋 曲萌 +4 位作者 初贵富 何援越 张淑胜 邹德利 何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肠内营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ARE)对患者免疫功能、肠道炎性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ARE患者91例,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44例)及肠外营养组(47例),早期两组均给予5~7 d的依替米星、肠外营养及对症治... 目的 探讨免疫肠内营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ARE)对患者免疫功能、肠道炎性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ARE患者91例,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44例)及肠外营养组(47例),早期两组均给予5~7 d的依替米星、肠外营养及对症治疗,同时给生长抑素25μg/h静脉均匀泵入,至呕吐、腹泻、腹胀症状消失。同时免疫肠内营养组:对于腹胀、呕吐的患者应用穴位定向透药疗法、清热凉血方保留灌肠等疗法,促进排气、排便,待腹胀、呕吐症状消失后于介入下置空肠营养管,给予爱伦多肠内营养粉剂温开水稀释后加入深海鱼油2 g,再加入谷氨酰胺3 g强化免疫,前几天肠内营养热量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肠外营养组继续肠外营养。两组均按着32 kcal/(kg·d)给予总热量,热(kcal)氮(g)比均为128∶1的原则,总有效营养治疗时间为14 d。于营养治疗前和营养治疗14 d后晨起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抗原分化(CD)3阳性(CD3^(+))、CD4^(+)、CD8^(+)值;检测两组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脂多糖(LPS)值;采用现场见面随访为主、辅以电话调查的方法探究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营养治疗14 d后血液CD3^(+)、CD4^(+)、CD8^(+)均显著回升,且免疫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回升显著(P<0.05);两组血清CRP、LPS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免疫肠内营养组CRP、LPS及IL-6降低的水平比肠外营养组显著(P<0.05);3个月后随访发现两组生活质量部分存在差异,免疫肠内营养组情绪功能及躯体功能明显好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ARE患者通过免疫肠内营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后能明显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肠道炎性反应、减轻肠黏膜受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中医中药治疗 放射性肠 免疫功能 肠道炎性因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玉村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05-207,共3页
关键词 肠道炎 外科手术 IBD 溃疡性结肠 UC 克隆病 C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