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
1
作者 张毅 申乐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408-411,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及败血症等多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增加,故COVID-19患者应充分康复后再行择期手术,常规建议至少需要7周康复时间。同时COVID-19患者术后并发症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需要考虑年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及败血症等多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增加,故COVID-19患者应充分康复后再行择期手术,常规建议至少需要7周康复时间。同时COVID-19患者术后并发症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需要考虑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基础合并症、毒株类型及疫苗接种情况等相关危险因素,结合具体情况多维度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择期手术时机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肠道微生态及代谢物和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
2
作者 邓忠芸 崔凡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肠道CD4^(+)T细胞被大量破坏,黏膜屏障损伤、免疫功能障碍。这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肠道上皮细胞和肠道黏膜免疫组成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从而微生物易位、免疫激活。肠黏膜损伤和微生物易位的水平与非艾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肠道CD4^(+)T细胞被大量破坏,黏膜屏障损伤、免疫功能障碍。这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肠道上皮细胞和肠道黏膜免疫组成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从而微生物易位、免疫激活。肠黏膜损伤和微生物易位的水平与非艾滋病合并症的风险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HIV感染者肠道损伤和微生物易位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在大量文献中被作为非艾滋病共病的风险标志物。在这篇综述中,重点讨论HIV感染者中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以及作为血液生物标志物的代谢物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肠道微生态 肠黏膜屏障 代谢物
下载PDF
长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与治疗策略探讨
3
作者 李世军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7-1409,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给医疗保健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迄今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幸存者已超过数亿,其中一些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数月后仍无法完全康复,这种状况通常被称为长期新冠病毒感染,即长新冠。长新冠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给医疗保健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迄今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幸存者已超过数亿,其中一些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数月后仍无法完全康复,这种状况通常被称为长期新冠病毒感染,即长新冠。长新冠患者持续存在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痛、记忆力减退及疲劳等临床症状[1]。长新冠对心血管健康和死亡率的影响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新冠病毒表面棘突蛋白与心肌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过度炎性反应与炎性因子风暴导致心肌损伤;病毒侵犯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严重低氧、电解质失衡、发热等全身情况可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我们对长新冠的定义、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长新冠的心血管并发症、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长新冠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认识与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长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直肠滴入中药对CoxA16、EV7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的疗效
4
作者 毛梅 陈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4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直肠滴入中药对CoxA16、EV7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CoxA16、EV7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8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观察直肠滴入中药对CoxA16、EV7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CoxA16、EV7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8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直肠滴入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口腔疱疹、发热、皮疹等症状的评分,治疗前后患儿炎症因子、免疫指标水平及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口腔疱疹、发热、皮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口腔疱疹、发热、皮疹评分均降低,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以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降低,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以上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3^(+)、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降低,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CoxA16、EV7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直肠滴入中药治疗,能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及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滴入中药 CoxA16、EV7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 免疫水平
下载PDF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
5
作者 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 李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0-310,共11页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儿童传播率远低于成人,但在最近一波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大流行中传播率急剧上升。与新冠病毒原始株、阿尔法、贝塔和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新的Omicro...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儿童传播率远低于成人,但在最近一波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大流行中传播率急剧上升。与新冠病毒原始株、阿尔法、贝塔和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新的Omicron变异株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疾病,但严重的非肺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疾病 冠状病毒感染 神经系统并发症 传播率 阿尔法 变异株 德尔塔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下载PDF
有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感染后30 d内行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安全性的队列研究
6
作者 赵旭东 于志远 +4 位作者 马超 周思欣 刘娜 乔治 李沛雨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2-255,295,共5页
背景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是否需要长时间推迟限期手术,目前意见不统一。目的 探讨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30 d内行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分析2022年11月1日—2023年1月16日于解放... 背景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是否需要长时间推迟限期手术,目前意见不统一。目的 探讨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30 d内行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分析2022年11月1日—2023年1月16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感染与未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结果 感染组胃肠道肿瘤患者81例,对照组胃肠道肿瘤患者131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淋巴结检出数目、疫苗接种率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8%(12/81) vs 16.8%(22/131),P=0.703]和并发症严重程度[Clavien-Dindo分级(Ⅰ级/Ⅱ级/Ⅲa级/Ⅲb级):2.5%、9.9%、4.9%和2.5%vs 3.8%、9.9%、7.6%和0.8%,P=0.721]等方面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的30 d内(术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转阴)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胃癌 结直肠癌 择期手术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症临床检验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铭萱 杨翔 +1 位作者 陈鸣 府伟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81-1283,1287,共4页
2022年12月我国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疫情时代,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大量出现对我国疫情防控和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其并发症开展有效的指标判读及诊断,对于严峻的防控形势有着... 2022年12月我国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疫情时代,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大量出现对我国疫情防控和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其并发症开展有效的指标判读及诊断,对于严峻的防控形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列举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包括脓毒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常见并发症的检测指标,并对其检测意义进行了解读,对目前新型检验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展望,希望助力后疫情时代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检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并发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肌肉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启慧 张凯思 +1 位作者 马金栋 陈强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67-171,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造成骨骼肌质量和功能的改变,导致急性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急性肌肉减少症对COVID-19的治疗和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它们之间可形成恶性循环。在COVID-19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急性肌肉减少症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造成骨骼肌质量和功能的改变,导致急性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急性肌肉减少症对COVID-19的治疗和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它们之间可形成恶性循环。在COVID-19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急性肌肉减少症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是阻断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本文就COVID-19相关急性肌肉减少症的病因和机制、不良影响、评估和诊断手段、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肌肉减少症 营养干预 肠道菌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和肠道微生物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如意 姚勇利 宋康 《中国医药》 2024年第8期1254-1257,共4页
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常见的特异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各脏器功能。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会导致胃肠道环境失衡,从而促进代谢产物的异常产生、炎症状态、葡萄糖代谢... 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常见的特异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各脏器功能。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会导致胃肠道环境失衡,从而促进代谢产物的异常产生、炎症状态、葡萄糖代谢改变甚至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状态,并伴有肠道微生物群紊乱,而肠道微生物稳定群落的改变影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预后。本文总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肠道微生物群特征及发病机制,旨在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防治2型糖尿病及相关微血管并发症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群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肠道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万霞 周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428-434,共7页
终末期肝病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形成,易发生肠道并发症。而肠道功能障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由于有些并发症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延误诊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本文针对终末期肝病... 终末期肝病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形成,易发生肠道并发症。而肠道功能障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由于有些并发症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延误诊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本文针对终末期肝病肠道并发症的类型、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更重视肠道并发症,做到积极预防,及时诊治,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肠道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
11
作者 樊欣 丁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血栓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导致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或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COVID-19患者的静脉血栓预防需权衡VTE及出血风险。COVID-19患者可能会有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血栓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导致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或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COVID-19患者的静脉血栓预防需权衡VTE及出血风险。COVID-19患者可能会有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而脏器微血栓、抗凝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加重病情。此外,抗凝不充分也会增加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尽早启动风险评估、选择适宜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静脉血栓栓塞症 血栓预防 防治 并发症
下载PDF
增强康复干预联合排气策略对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术后早期肠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12
作者 洪援助 许燕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康复干预联合排气策略对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术后早期肠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南安市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增强康复干预联合排气策略对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术后早期肠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南安市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增强康复干预联合排气策略。比较两组术后早期肠道功能、腹痛腹胀情况[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肛肠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腹痛、腹胀评分及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72 h腹痛、腹胀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个月RRP、A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MS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康复干预联合排气策略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术后的早期肠道功能,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并能显著缓解腹痛、腹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康复干预 排气策略 结直肠癌 早期肠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芳 夏世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47-51,共5页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可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或急性驰缓性脊髓炎,并发脑室旁白质软化等脑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认知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肠道病毒在宿主因子的作用下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免疫逃逸机制破坏机体免疫系...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可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或急性驰缓性脊髓炎,并发脑室旁白质软化等脑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认知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肠道病毒在宿主因子的作用下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免疫逃逸机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清除和炎症反应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临床治疗多以对症支持为主。该文对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及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识别、临床诊断及防治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中枢神经系统 肠道病毒感染 发病机制 诊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对结直肠息肉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及并发症的影响
14
作者 李满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61-0164,共4页
探究系统护理对结直肠息肉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月-2023年10月鹿寨县人民医院524例结直肠息肉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62例)、观察组(系统护理262例),全面分析两组干预价... 探究系统护理对结直肠息肉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月-2023年10月鹿寨县人民医院524例结直肠息肉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62例)、观察组(系统护理262例),全面分析两组干预价值。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负性情绪评分、肠道准备评分及并发症皆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通过系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 结直肠息肉手术 肠道准备 并发症
下载PDF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
15
作者 张倩倩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2期74-74,共1页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两种常见的微生物感染,它们在人体内引起各种疾病。了解这两种感染的区别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独立的代谢功能,可以在多种...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两种常见的微生物感染,它们在人体内引起各种疾病。了解这两种感染的区别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独立的代谢功能,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细菌的种类繁多,其中一部分细菌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另一部分细菌则可以引起人体感染,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肺炎球菌 肠道菌群 代谢功能 大肠杆菌 微生物感染 相关疾病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扶正”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陆柯 张庆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4-78,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传染过程迅速、致病性极强,一般以高热、疲劳、干咳为主要症状,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中医学认为此病乃寒湿疫毒由卫表而入,侵袭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传染过程迅速、致病性极强,一般以高热、疲劳、干咳为主要症状,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中医学认为此病乃寒湿疫毒由卫表而入,侵袭脾肺所致,其防治当以扶正祛邪、固护脾肺为主。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而中医学主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在人体发病及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实践证明中医可通过传统中药、针灸、传统运动等恢复有益菌的丰度,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达到调节人体免疫,扶正以祛邪,对新冠感染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肠道微生态 肠道免疫 正气 扶正 中医药
下载PDF
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俏 梁丹静 《全科护理》 2011年第16期1434-1435,共2页
总结6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引起的各项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重症 手足口病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中采用的细胞系和小鼠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岩 陈丽琴 《微生物与感染》 2013年第2期98-103,共6页
手足口病在国内外已造成多次大流行,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者后果较重,病死率较高。肠道病毒71型(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获得有效的药物及疫苗,针对EV71的感染机制和致病性,国内外学者采用体外培养细胞、实验动物等进行实验研... 手足口病在国内外已造成多次大流行,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者后果较重,病死率较高。肠道病毒71型(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获得有效的药物及疫苗,针对EV71的感染机制和致病性,国内外学者采用体外培养细胞、实验动物等进行实验研究。本文就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中所用离体细胞和小鼠模型作一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并发症 细胞系 小鼠模型
下载PDF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牛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扬州洪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60例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0)... 目的探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扬州洪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60例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0)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n=30)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联合采取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的疗效可靠,可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并改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肠炎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炎症水平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器官移植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并发症
20
作者 黎承杨 邓耀良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 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器官移植后患者移植器官以及机体全身的直接与间 接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 器官移植 移植器官 患者 全身 机体 综述 直接 影响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