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苎麻与精料配合比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蒋桂韬 林谦 +5 位作者 李闯 张旭 吴端钦 王向荣 黄璇 戴求仲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36,共5页
为研究不同苎麻与精料配合比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7日龄健康朗德鹅200羽,分3阶段进行饲养试验,每阶段设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只鹅。试验A组为全精料饲喂的对照组,试验B^E组在试鹅... 为研究不同苎麻与精料配合比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7日龄健康朗德鹅200羽,分3阶段进行饲养试验,每阶段设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只鹅。试验A组为全精料饲喂的对照组,试验B^E组在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饲粮中分别按1∶1、1∶2、1∶3和1∶4比例进行苎麻与精料配比,试鹅8~10周龄各组均只饲喂精料补饲肥育。结果表明:1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以对照A组最优,且显著优于试验B^E组(P<0.05),而试验B^E组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平均日增重随着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料重比则随着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补饲精料后,试验B^E组8~10周龄试鹅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5),而F/G则明显低于对照A组(P<0.05),且试验C、D和E组试鹅10周龄末重与对照A组无显著差异(P>0.05)。27周龄末试鹅的肠道总重量对照A组显著高于试验B组(P<0.05),但与C、D和E组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随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回肠、空肠隐窝深度随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以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发育为评价指标,肉鹅2~4周龄和5~7周龄2个阶段饲粮中饲用苎麻的添加比例控制在50%以内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朗德鹅 生长性能 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发育
下载PDF
不同来源高粱替代玉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贵丽 叶小飞 +3 位作者 王玉诗 范志勇 张石蕊 贺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25-233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高粱替代玉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0羽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黄羽公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栏)10只鸡。各组分别饲喂7种不同...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高粱替代玉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0羽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黄羽公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栏)10只鸡。各组分别饲喂7种不同饲粮:基础饲粮(对照),分别以美国高粱、湖南高粱、内蒙古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30%玉米,分别以美国高粱、湖南高粱、内蒙古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50%玉米。试验全期56 d,分为前期(1~28日龄)、后期(29~56日龄)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种不同来源高粱以30%、50%比例替代玉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2)湖南高粱替代50%玉米腹脂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屠宰性能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前期各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空肠的绒毛高度、V/C值,回肠的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美国高粱替代50%玉米显著提高了回肠V/C值(P<0.05)。4)前期,随着内蒙古高粱和湖南高粱替代玉米的比例升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略有下降趋势(P>0.05);后期,随着内蒙古高粱和湖南高粱替代玉米的比例升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50%替代时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不同类型高粱替代玉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无不利影响,综合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血清抗氧化指标认为以内蒙古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50%玉米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高粱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肠道黏膜形态结构 血清指标
下载PDF
太子参茎叶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免疫功能、肠黏膜形态结构及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凌锋 蔡旭滨 +3 位作者 檀新珠 林国徐 马玉芳 黄一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2-102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免疫功能、肠黏膜形态结构和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选取25日龄断奶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仔猪120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免疫功能、肠黏膜形态结构和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选取25日龄断奶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仔猪120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0.05%多糖组)、1 000(0.10%多糖组)和1 500 mg/kg(0.15%多糖组)太子参茎叶多糖。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十二指肠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0.10%多糖组十二指肠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0.10%和0.15%多糖组回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0.10%和0.15%多糖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增加(P<0.05);0.15%多糖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盲肠内容物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能够提高断奶仔猪肠道免疫功能,增加小肠绒毛高度和V/C值,调节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其适宜添加量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茎叶多糖 断奶仔猪 肠道免疫功能 黏膜形态结构 盲肠内容物菌群
下载PDF
家禽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圣 李绍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9-704,共6页
肠道是机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良好的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完整性对保持家禽健康及维持正常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肠道黏膜的屏障保护功能研究已成热点,研究发现,... 肠道是机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良好的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完整性对保持家禽健康及维持正常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肠道黏膜的屏障保护功能研究已成热点,研究发现,许多营养素及添加剂对家禽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家禽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近年来对其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以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肠道黏膜 形态结构 紧密连接 调控
下载PDF
饲粮α-半乳糖苷酶对爱拔益加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及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林谦 蒋桂韬 +2 位作者 张旭 王向荣 戴求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3,共6页
为研究饲粮α-半乳糖苷酶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1 d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360羽,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2羽,处理A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作为正对照组,处理B... 为研究饲粮α-半乳糖苷酶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1 d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360羽,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2羽,处理A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作为正对照组,处理B在基础饲粮水平上降低代谢能0.21 MJ/kg,作为负对照组,处理C、D、E、F分别在负对照基础上添加75、150、300和600 g/t的α–半乳糖苷酶制剂(酶活400 U/g)。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不同水平α–半乳糖苷酶对1~42 d各处理AA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增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150 g/tα–半乳糖苷酶组ADG最高、F/G最低;150 g/tα–半乳糖苷酶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最高,且干物质及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3)试验各处理试鸡空肠、回肠的肠壁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各处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以处理D最高,且处理D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处理E(P〈0.05)。本试验条件下,基础饲粮降低0.21 MJ/kg代谢能的基础上,添加150 g/t的α–半乳糖苷酶制剂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半乳糖苷酶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肠道黏膜形态结构 爱拔益加肉鸡
下载PDF
金华猪与长白猪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发育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苗志国 刘长忠 +1 位作者 张金洲 谢红兵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小肠黏膜形态 结构发育 长白猪 金华猪 饲料利用率 形态结构 生长速度 营养物质
下载PDF
芦笋秸秆提取物对蛋鸡生长发育、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唐艳强 李海鹤 +5 位作者 余新武 肖海红 郭小泽 陈彦良 刘文舒 李思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5-126,共2页
据报道,芦笋中所含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等功效。人们食用芦笋嫩茎,剩下约占76.5%的秸秆、叶、果等被视作产业“垃圾”,随意丢弃或焚毁,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而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芦笋秸秆等... 据报道,芦笋中所含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等功效。人们食用芦笋嫩茎,剩下约占76.5%的秸秆、叶、果等被视作产业“垃圾”,随意丢弃或焚毁,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而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芦笋秸秆等废弃物中同样富含黄酮、多糖、萜类等活性成分。试验就芦笋秸秆提取物对蛋鸡生长性能、免疫机能、肠黏膜形态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为芦笋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酶活性 提取物 形态结构 芦笋 秸秆 生长发育 肠道 蛋鸡
下载PDF
麻疯树叶提取物对肉鸡肠道发育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婵 于丽霞 +4 位作者 吴培福 刘莉莉 杨亚晋 刘晓贺 郭爱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5-28,共4页
为研究麻疯树叶提取物对肉鸡肠道发育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铁脚麻肉鸡360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抗生素组(15 mg/kg杆菌肽锌)、空白对照组、200 mg/kg麻疯树叶提取物组(JCLE200)、600 mg/kg麻疯树叶提取物组(JCLE600)、1 0... 为研究麻疯树叶提取物对肉鸡肠道发育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铁脚麻肉鸡360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抗生素组(15 mg/kg杆菌肽锌)、空白对照组、200 mg/kg麻疯树叶提取物组(JCLE200)、600 mg/kg麻疯树叶提取物组(JCLE600)、1 000 mg/kg麻疯树叶提取物组(JCLE1000)和1 400 mg/kg麻疯树叶提取物组(JCLE1400),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公母各半),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200 mg/kg和600 mg/kg麻疯树叶提取物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轮廓清晰,细胞排列整齐,固有层结构清晰,肠腺发达,绒毛结构完整。表明添加200 mg/kg和600 mg/kg麻疯树叶提取物能促进肉鸡肠道发育,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及维持小肠黏膜形态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叶提取物 肉鸡 肠道发育 肠道黏膜形态
下载PDF
发酵脐橙粕对番鸭肠道形态结构、肠黏膜免疫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珍妮 雷小文 +5 位作者 李建军 曾庆远 谭东海 钟云平 张强 谢华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3-585,共13页
【目的】通过研究发酵脐橙粕对番鸭肠道形态结构、肠黏膜免疫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发酵脐橙粕用于番鸭节粮养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267.33±9.50)g的180只16日龄番鸭,随机分成2组(每组公母各半),每组6个重... 【目的】通过研究发酵脐橙粕对番鸭肠道形态结构、肠黏膜免疫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发酵脐橙粕用于番鸭节粮养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267.33±9.50)g的180只16日龄番鸭,随机分成2组(每组公母各半),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含有100 g/kg发酵脐橙粕的基础饲粮,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48 d。试验结束后,采集番鸭十二指肠组织样品和盲肠内容物。通过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肠道形态学指标和肠黏膜免疫功能指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盲肠内容物的微生物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100 g/kg发酵脐橙粕可极显著提高番鸭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1),显著提高绒毛表面积和上皮内淋巴细胞阳性率(P<0.05)。②显著物种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0 g/kg发酵脐橙粕饲粮极显著抑制了番鸭盲肠脱铁杆菌门、厌氧菌科和无胆甾原体等有害菌丰度(P<0.01),极显著提高了黄杆菌属、螺杆菌属和巨单胞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P<0.01);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0 g/kg发酵脐橙粕饲粮能够显著抑制盲肠微生物KEGG代谢通路中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的代谢(P<0.05)。【结论】饲喂含有100 g/kg发酵脐橙粕饲粮不仅能有效改善番鸭肠道形态结构,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功能,还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脐橙粕 番鸭 肠道形态结构 黏膜免疫功能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组织结构及肠道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异健 姜慧慧 +7 位作者 黄丽娜 朱二鹏 周五朵 王全溪 吴晓平 李健 吴宝成 黄一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1-437,458,共8页
为探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免疫的影响,本研究将100只1日龄MDRV抗原抗体阴性雏番鸭随机分为二组:空白对照组(NCG)和MDRV同居感染组(CIG),利用人工感染发病的20只番鸭对GIC组番鸭进行同居感染。NCG和CIG组番鸭分别于... 为探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免疫的影响,本研究将100只1日龄MDRV抗原抗体阴性雏番鸭随机分为二组:空白对照组(NCG)和MDRV同居感染组(CIG),利用人工感染发病的20只番鸭对GIC组番鸭进行同居感染。NCG和CIG组番鸭分别于后者同居感染1 d、3 d、6 d、10 d、15 d、21 d后采集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进行肠道形态结构(绒毛高度、宽度、V/C值、肠壁厚度、绒毛表面积)的观察及免疫相关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的检测。结果显示:与NCG相比,CIG番鸭肠道绒毛高度下降、宽度变窄,排列稀疏,V/C值降低,绒毛表面积下降,肠壁厚度变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数量下降,尤其是同居感染6 d以后其各项检查指标均与NCG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MDRV可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和黏膜免疫抑制。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MDRV感染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肠道形态结构 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黏膜屏障 黏膜免疫
下载PDF
鲈鲤仔稚鱼肠道形态发育及消化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严太明 李松 +3 位作者 何治德 何亮 阮会斌 何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0-396,共7页
【目的】旨在揭示鲈鲤仔稚鱼肠道早期发育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和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鲈鲤仔稚鱼肠道形态发育特征,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其发育过程中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 【目的】旨在揭示鲈鲤仔稚鱼肠道早期发育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和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鲈鲤仔稚鱼肠道形态发育特征,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其发育过程中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结果】在水温(20.6±0.7)℃条件下,初孵仔鱼肠道未分化,出膜后第5天(days after hatching,dah)肠道贯通,肠道"Z"形折点分别出现在30 dah和33 dah,此后形态变化不明显。伴随肠道形态变化,各肠段肠黏膜褶皱高度呈增高的趋势,且一直保持前肠>中肠>后肠。未分化肠道就能检测到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肠道贯通过程中,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呈上升的趋势,α-淀粉酶变化不明显,而脂肪酶则呈下降的趋势。肠道出现"Z"形折点过程中,4种消化酶比活力显著增加;肠道形态稳定之后,4种消化酶比活力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实验室养殖条件下,鲈鲤仔稚鱼体长和体重生长分别呈线性和三项式关系;出膜后35 d,肠道形态发育基本稳定;消化酶的比活力随仔稚鱼肠道的发育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肠道形态发育 肠道黏膜褶皱 消化酶比活力
下载PDF
感染鸭疫里默氏菌对鸭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志云 徐文娟 +5 位作者 施祖灏 朱春红 宋卫涛 刘宏祥 章双杰 李慧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6-168,175,共4页
为了解感染鸭疫里默氏菌后鸭肠道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方法测定鸭感染鸭疫里默氏菌1、2、3、5、9、14 d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个小肠段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并计算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结果表明,与对... 为了解感染鸭疫里默氏菌后鸭肠道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方法测定鸭感染鸭疫里默氏菌1、2、3、5、9、14 d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个小肠段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并计算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鸭疫里默氏菌1~9 d后,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黏膜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变化一致,均表现为明显下降;隐窝深度在3个小肠段的变化不同;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值在感染鸭疫里默氏菌的3个小肠段中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说明感染鸭疫里默氏菌显著影响了鸭小肠形态结构,该研究为鸭疫里默氏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肠道 形态结构 黏膜厚度 绒毛高度 隐窝深度
下载PDF
活性酵母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肠黏膜形态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胡友军 林映才 +3 位作者 余德谦 郑黎 周桂莲 蒋宗勇 《养猪》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试验选取96头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杜×大·长)杂种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探讨活性酵母对断奶仔猪微生物区系、胃肠道发育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1010cfu/k... 试验选取96头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杜×大·长)杂种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探讨活性酵母对断奶仔猪微生物区系、胃肠道发育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1010cfu/kg饲粮)能显著(P<0.05)降低肠道内容物大肠埃希氏菌数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耐热性活性酵母与金霉素组合以及普利菌+金霉素组合也有一定程度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能力。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与金霉素组合能显著提高(P<0.05)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单独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也能提高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P>0.05)。添加普利菌+金霉素组合对断奶仔猪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P>0.05),56日龄甚至低于添加金霉素的水平。28日龄和56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绒毛整齐,高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添加耐热性活性酵母组的结肠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最低,有降低断奶仔猪结肠挥发性盐基氮的趋势。高温制粒后,普通活性酵母(+金霉素)在早期断奶仔猪中应用未发现有添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酵母 早期断奶仔猪 肠道微生物区系 黏膜形态 挥发性盐基氮 肠道发育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牦牛小肠黏膜结构的发育学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荆海霞 俞红贤 +6 位作者 薛乾 张勤文 李莉 魏青 梁林 牛亮 王志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1,232,共6页
为了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牦牛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发育学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及成年大通牦牛小肠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出生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小肠... 为了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牦牛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发育学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及成年大通牦牛小肠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出生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小肠黏膜结构变化显著,1~30日龄牦牛小肠各段的绒毛长度下降,隐窝深度加深,黏膜厚度和肌层厚度增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值)下降,各指标变化趋势显著(P〈0.05)。30日龄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牦牛小肠各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肌层厚度增加,隐窝深度下降,V/C值上升。说明牦牛小肠消化功能在30日龄后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小肠黏膜 形态结构 发育学变化 消化功能
下载PDF
肠道M细胞形态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瑾 刘鑫 孙凌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5-95,共1页
1974年,Owen在肠黏膜滤泡相关上皮(Follicle—associated epithelium,FAE)中发现了一种微皱褶细胞——M细胞。M细胞能特异性结合肠道大分子物质及微生物并将起摄取、转运至位于其下的APC进行识别、处理并激活T、B淋巴细胞,继而开... 1974年,Owen在肠黏膜滤泡相关上皮(Follicle—associated epithelium,FAE)中发现了一种微皱褶细胞——M细胞。M细胞能特异性结合肠道大分子物质及微生物并将起摄取、转运至位于其下的APC进行识别、处理并激活T、B淋巴细胞,继而开启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作用。对肠道M细胞形态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肠黏膜免疫机理,而且对于口服疫苗的研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形态结构 肠道 大分子物质 特异性结合 B淋巴细胞 黏膜 免疫应答 免疫机理
下载PDF
复合植物精油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转 赵广宇 +5 位作者 董毅 纪昌正 李思源 王蕾 易丹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4-689,共6页
为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4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LPS组和OCT组。对照组和LPS组仔猪饲喂基... 为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4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LPS组和OCT组。对照组和LPS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OCT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50 mg/kg OCT。试验期21 d。于试验第21天,LPS组和OCT组仔猪注射LPS(100μg/(kg·BW)),对照组仔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3 h采血;6 h后,屠宰全部仔猪取肠道样品测定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降低趋势(P>0.05),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浆和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空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PS组相比,OCT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提高趋势(P>0.05);血浆CAT、空肠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 mg/kg OC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改善仔猪肠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精油 断奶仔猪 脂多糖 黏膜 肠道形态结构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制剂对肉鸡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必迁 张克英 丁雪梅 《广东饲料》 2012年第4期16-19,共4页
饲料中的植物性原料含细胞壁,而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但是家禽体内缺乏相应的NSP酶类,且可溶性的NSP增加食糜的粘稠度,从而阻碍养分的释放,减少消化酶与食糜的接触机会,降低已消化的养分向肠黏膜... 饲料中的植物性原料含细胞壁,而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但是家禽体内缺乏相应的NSP酶类,且可溶性的NSP增加食糜的粘稠度,从而阻碍养分的释放,减少消化酶与食糜的接触机会,降低已消化的养分向肠黏膜扩散的速度,同时损伤肠道黏膜的组织形态结构,最终阻碍饲料中各类养分的消化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形态结构 非淀粉多糖 肠道黏膜 表观利用率 复合酶制剂 养分 肉鸡 植物性原料
下载PDF
半乳甘露寡糖对兔小肠黏膜结构及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鹏 佘锐萍 +4 位作者 吴襟 何亚男 包汇慧 陈荣彬 张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半乳甘露寡糖 小肠黏膜结构 免疫相关细胞 细胞数量 肠道微生物区系 绿色饲料添加剂 肠道吸收 组织形态结构
下载PDF
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胃肠道发育、盲肠发酵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海涛 王勇 +4 位作者 刘公言 徐云华 赵桂省 薛海鹏 李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75-288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胃肠道发育、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盲肠发酵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45日龄育肥期莱芜黑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以生姜秸秆替代0(A组)、5%(B组)、10%(C组)和...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胃肠道发育、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盲肠发酵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45日龄育肥期莱芜黑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以生姜秸秆替代0(A组)、5%(B组)、10%(C组)和15%(D组)花生秧的全价配合饲料,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家兔。预试期7 d,正试期47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胃相对重量、胃内容物相对重量和大肠内容物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C组和D组的胃相对重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D组胃内容物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B组、C组和D组大肠内容物相对重量显著高于A组(P<0.05)。2)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小肠肌层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D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饲粮不同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丁酸)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D组乙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丁酸)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4)莱芜黑兔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组成在门水平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Shannon指数在D组与A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高比例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能够影响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综上所述,饲粮适宜比例(5%~10%)的生姜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莱芜黑兔的胃肠道发育、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盲肠发酵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无明显不良影响,生姜秸秆可用作家兔粗饲料原料在生产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秸秆 莱芜黑兔 肠道发育 肠道形态结构 盲肠发酵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肉禽早期肠道发育的营养调控 被引量:1
20
作者 师昆景 吴灵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54,共4页
  在上世纪90年代,肠内营养(enternal nutrition,EN)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肉禽行业尤其是在雏禽阶段,肠内营养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雏禽在出壳前后要经历营养补给动力学上的转变,因而其肠道功能和形态发育状况直接关系到雏禽对营养物质的消...   在上世纪90年代,肠内营养(enternal nutrition,EN)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肉禽行业尤其是在雏禽阶段,肠内营养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雏禽在出壳前后要经历营养补给动力学上的转变,因而其肠道功能和形态发育状况直接关系到雏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发育 鸡胚 雏鸡出壳 营养调控 雏禽 禽类 小肠黏膜 肉禽 黏膜结构 肠道上皮细胞 肠绒毛 营养物质 营养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