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企业的社会责任:流行的股东价值观之批判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富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2,共6页
现代主流经济学把自由企业经营的终极目的局限于利润最大化,而不关注伦理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这种"企业非道德性"的主张源于股东价值观,它把企业视为"不断增加股东的财富"的纯粹赚钱工具。但显然,这种观点无论是在... 现代主流经济学把自由企业经营的终极目的局限于利润最大化,而不关注伦理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这种"企业非道德性"的主张源于股东价值观,它把企业视为"不断增加股东的财富"的纯粹赚钱工具。但显然,这种观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就理论而言,企业作为一系列生产要素相联系而形成的社会协作系统,它不属于任何单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有;就实践而言,企业的行为不仅影响股东的利益,也会影响生产者、管理者以及债务人、债权人、顾客、上下游企业、行业、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本质上就是一个道德共同体,从而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它不仅要为股东服务,而且要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价值观 利益相关者社会观 企业本质 社会责任 协作系统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社会观:思想萌芽、现代发展及现实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富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6,共7页
从作为协作系统的本质来看,企业组织不应该被当作纯粹的工具,而应该成为人们实现其共有目标的共同体。显然,协作系统观的企业理论构成了利益相关者社会观的基础,而且,随着社会权力分配的分散化以及人类对企业本质认知的深化,利益相关者... 从作为协作系统的本质来看,企业组织不应该被当作纯粹的工具,而应该成为人们实现其共有目标的共同体。显然,协作系统观的企业理论构成了利益相关者社会观的基础,而且,随着社会权力分配的分散化以及人类对企业本质认知的深化,利益相关者企业理论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相应地,不同于与股东最大化价值观相适应的委托-代理治理,利益相关者社会观带来了新的利益相关者治理观,它要求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思考公司的经营方式。问题是,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企业目标的达成,而且还会受到企业目标达成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类行动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识别利益相关者以及应对其利益要求就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社会观 股东价值观 委托-代理理论 协作系统 关联投资
下载PDF
委托—代理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及其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富强 《产经评论》 2010年第6期44-53,共10页
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把委托—代理关系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把委托—代理治理视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治理机制,它要求:设计合理的合同激励经理或员工为股东利益服务,并以法律手段给予股东恰当的权利,赋予董事会监管经理的信托责任。但... 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把委托—代理关系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把委托—代理治理视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治理机制,它要求:设计合理的合同激励经理或员工为股东利益服务,并以法律手段给予股东恰当的权利,赋予董事会监管经理的信托责任。但是,这种治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却会遇到很大的局限:1.在现实中纯粹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往往是找不到的;2.委托—代理单向治理的效果取决于监督权的完善程度和法理基础;3.委托—代理机制隐含着"委托人会自动履行其承诺"的前提是不现实的;4.委托—代理治理机制在实践中应用也不像理论阐述的那样普遍。特别地,委托—代理治理机制在理论思维上也存在重大缺陷:它将两个行为主体割裂开来,而没有考虑到双方的整体性,忽视了作为协作系统构成要素地位的平等性,从而无法真正地增进企业组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股东价值观 协作系统 有效性
下载PDF
委托—代理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及其问题
4
作者 朱富强 《珞珈管理评论》 2010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西方主流经济学往往把委托—代理关系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把委托—代理治理视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治理机制;它要求设计合理的合同激励经理或员工为股东利益服务,并以法律手段给予股东恰当的权力,赋予董事会监管经理的信托责任。但... 西方主流经济学往往把委托—代理关系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把委托—代理治理视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治理机制;它要求设计合理的合同激励经理或员工为股东利益服务,并以法律手段给予股东恰当的权力,赋予董事会监管经理的信托责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治理模式遇到很大的局限:在现实中纯粹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往往是找不到的;委托—代理单向治理的效果取决于监督权的完善程度和法理基础;委托—代理治理机制隐含的"委托人会自动履行其承诺"的前提是不现实的;委托—代理治理机制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不像理论阐述的那样普遍。特别是,委托—代理治理机制在理论思维上存在重大缺陷:它将两个行为主体割裂开来,没有考虑到双方的整体性,忽视了作为协作系统构成要素地位的平等性,从而无法真正地增进企业组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股东价值观 协作系统 有效性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与现代公司治理
5
作者 杨明海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7-79,共3页
从本质上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但是,在公司治理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意识到了或实践了这种关系。本文通过股东价值观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论的比较,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现代公司治理理念。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股东价值观 利益相关者价值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下载PDF
企业治理机制:从单向治理到社会共同治理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富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9-74,共6页
基于对企业本质和所有权归属的理解差异,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两种学说,即股东价值观和利益相关者社会观,并由此派生出了两种相应的治理机制:委托—代理理论和社会共同治理。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社会观反映了企业的协作本质,但长期以来在资... 基于对企业本质和所有权归属的理解差异,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两种学说,即股东价值观和利益相关者社会观,并由此派生出了两种相应的治理机制:委托—代理理论和社会共同治理。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社会观反映了企业的协作本质,但长期以来在资本及其所有者具有非常强势地位的情况下,集中体现资本权力的股东价值观得到了承认和流行;不过,由于单向的委托—代理治理无法抑制委托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股东至上主义"在实践中也对企业治理和效率带来了深重的混乱和危害。因此,随着人们对企业本质的理解深入以及企业组织的权力分散,利益相关者社会观逐渐得到承认和流行,并出现了相应的代理人监督代理人以及社会共同治理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代理人监督代理人 社会共同治理 股东价值观 利益相关者社会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