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内侧肌穿支蒂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加福 郑和平 林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目的为股内侧肌穿支蒂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以髌骨中点、收肌结节为观测标志解剖观测:①股中间皮神经走行与分布;②股内侧肌穿支与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的吻合关... 目的为股内侧肌穿支蒂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以髌骨中点、收肌结节为观测标志解剖观测:①股中间皮神经走行与分布;②股内侧肌穿支与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的吻合关系。另用1侧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结果①股中间皮神经前支体表投影相当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与髌结连线(髌骨中点至收肌结节的连线)中点的连线;②股内侧肌穿支穿出点位于股内侧肌支体表投影线(腹股沟中点与收肌结节连线中、下1/3交界点至髌骨中点的表线)中点附近,相当于收肌结节上(9.4±2.4)cm、髌骨中点垂线内(4.1±1.0)cm处。穿支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股中间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网)密切吻合,在大腿前内侧形成顺沿股中间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结论可形成股内侧肌穿支蒂股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内侧肌穿支 中间皮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修复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继发创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秋芳 张小锋 +5 位作者 张万锋 马彬 牛雪涛 马亚军 李子标 刘宁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修复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继发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6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12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5~72岁。原发创面清创后大小10cm... 目的探讨应用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修复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继发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6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12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5~72岁。原发创面清创后大小10cm×8cm^22cm×14cm,采用面积为12cm×10cm^24cm×16cm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供区利用皮肤延展性缝合后遗留继发创面8.0cm×4.0cm^14.0cm×7.5cm,均采用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修复,皮瓣面积为9.0cm×5.0cm^15.0cm×8.5cm。股内侧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12例患者股内侧肌穿支皮瓣及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股内侧肌穿支皮瓣局部外形、质地良好,未切断皮神经的8例患者皮瓣感觉灵敏,其余4例患者皮瓣感觉逐渐恢复,同侧膝关节功能均正常。结论股内侧肌穿支皮瓣解剖恒定、血供丰富,用其修复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继发创面操作便捷、安全、易于推广,术后外形功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股内侧肌穿支皮瓣 游离前外侧穿皮瓣 供区
原文传递
游离股内侧肌穿支皮瓣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永强 梁晓琴 +4 位作者 王剑利 王成琪 郭德亮 王常德 崔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研究股内侧肌肌皮穿支解剖学特征,设计游离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为临床修复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新的皮瓣。方法取6具自愿捐献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以氧化铅混合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股内侧肌肌皮穿支,并通过血管造影技术观测股内侧肌肌皮穿... 目的研究股内侧肌肌皮穿支解剖学特征,设计游离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为临床修复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新的皮瓣。方法取6具自愿捐献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以氧化铅混合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股内侧肌肌皮穿支,并通过血管造影技术观测股内侧肌肌皮穿支的起源、走行、分布情况。根据解剖研究,于2009年6月-2011年8月,临床采用大小为14 cm×6 cm~20 cm×5 cm的股内侧肌穿支皮瓣修复4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8 cm×6 cm~12 cm×8 cm。结果股动脉恒定发出的股内侧肌动脉在内侧肌内下行至髌旁,终末支与旋股外侧动脉终末支吻合形成髌周血管网。沿途发出3~5支粗大肌皮穿支达深筋膜内,并浅出至股内侧肌表面皮肤,构成股内侧血管网。临床应用4例股内侧肌穿支皮瓣均成活,受区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范围正常。结论游离股内侧肌穿支皮瓣切取简便,皮瓣供区隐蔽,质地优良,是理想的皮瓣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内侧肌穿支皮瓣 解剖研究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创面效果观察
4
作者 何宗运 陈哲 陶海兵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情况进行减张缝合或皮肤移植术,观察组接受接力皮瓣... 目的探讨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情况进行减张缝合或皮肤移植术,观察组接受接力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术后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皮肤感觉异常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创面愈合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肌力等级、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创面愈合程度、并发症发生率(6.7%,2/30)优于对照组(2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t=8.27、5.25、3.45,χ^(2)=4.32,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皮肤感觉异常率(3.3%,2/30)低于对照组(23.3%,7/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P>0.05)。结论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创面,可提升患者下肢肌力和运动功能,降低皮肤感觉异常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创面愈合程度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穿皮瓣 接力皮瓣修复 股内侧肌穿支皮瓣 减张缝合 下肢运动功能 皮肤感觉 并发症
下载PDF
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的解剖分类和在头颈重建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宋达疆 彭文 +7 位作者 李赞 周晓 章一新 彭小伟 周波 吕春柳 伍鹏 唐园园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3-486,487-489,共7页
目的探讨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的解剖特点,以及在头颈重建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应用游离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移植修复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2例,年龄31~6... 目的探讨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的解剖特点,以及在头颈重建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应用游离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移植修复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2例,年龄31~69岁,平均50.2岁。其中舌癌39例,牙龈癌24例,口颊癌11例;T4N1M026例,T4N0M022例,T3N1M015例,T3N2M011例。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穿支血管蒂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甲状腺上静脉或颈内静脉吻合。术中记录肿瘤根治术后遗留的软组织缺损大小、游离股内侧皮瓣长、宽、厚以及血管蒂长度和血管蒂来源。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功能状态和供区恢复情况。结果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术后遗留的继发软组织缺损大小为4.0 cm×3.5 cm^9.0 cm×5.5 cm,全部应用游离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移植修复,皮瓣长(12.5±0.4)cm、宽(7.2±0.4)cm、厚(3.5±0.2)cm,血管蒂长度为(8.6±0.4)cm。所有病例中股内侧穿支恒定存在,具体血管蒂来源分为6类,股内侧肌和长收肌之间的股动脉蒂肌间隔穿支4例(5.4%),长收肌的股深动脉蒂肌皮穿支6例(8.1%),股薄肌的股深动脉蒂肌皮穿支16例(21.6%),股薄肌和大收肌之间的股深动脉蒂肌间隔动脉穿支9例(12.2%),大收肌的股深动脉蒂肌皮穿支29例(39.2%),半膜肌的股深动脉蒂肌皮穿支10例(13.5%)。74例皮瓣全部存活,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随访12~36个月,皮瓣外观满意,吞咽、言语功能满意,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大腿功能未见明显影响。4例发生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根治术并以带蒂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后效果良好。结论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组织量丰富,血管解剖恒定,可选择设计方案多,皮瓣供区损伤小,是头颈肿瘤术后重建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内侧肌穿支皮瓣 头颈部肿瘤 嵌合皮瓣 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