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收录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镇痛导管“L”型固定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勤 刘娟 +1 位作者 王莉 周娅颖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769-770,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导管固定的新方法,避免术后镇痛泵导管意外脱落。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且术后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患者173例,以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72例... 目的探讨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导管固定的新方法,避免术后镇痛泵导管意外脱落。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且术后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患者173例,以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导管采用改良固定方法,在穿刺点于皮下打隧道,使用较宽和较长的胶布,沿人体生理弯度选择顺应身体的纵轴和横轴固定导管,即沿腹股沟、腹部至胸部呈"L"型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泵导管固定方法,比较2组镇痛泵导管脱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101例没有发生镇痛泵导管脱落的情况;对照72例发生4例镇痛泵导管脱落,发生率为5.56%。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改良方法固定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导管效果较好,能减少镇痛导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此外,改良固定方法也可推广至其他不规则管道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后 股神经镇痛 导管固定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促进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宏利 房亚娥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促进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硬膜外复合麻醉,对照组在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促进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硬膜外复合麻醉,对照组在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术后给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4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低于术后即刻,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 d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能缓解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降低血清ACTH、NE表达水平,也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镇痛 老年人 单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肾上腺皮质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3
作者 蔡雪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33-135,共3页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6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6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术后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术后12、24、48 h,研究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研究组主动、被动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谵妄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增大其膝关节最大屈曲度,降低VAS评分和谵妄发生率,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神经阻滞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最大屈曲度 谵妄
下载PDF
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早期镇痛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庞佳宁 刘劲松 +2 位作者 李溪 王莉竹 张锡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64-69,共6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镇痛的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ASA分级Ⅰ~Ⅱ级行单侧全膝关...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镇痛的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ASA分级Ⅰ~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根据术后采用的镇痛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CFNB组(治疗组),PCIA组(对照组),其中CFNB组30例,PCIA组30例.观察指标包括:术后患侧膝关节静息痛及运动痛VAS评分;术后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值)及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术后7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与术后的3个月HSS评分;术后出院时间.结果术后CFNB组的静息痛及活动痛疼痛程度平均小于PCIA组;术后1、2、3、5、7 d,CFNB组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值)及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大于PCIA组;术后7 d内不良反应的比率,PCIA组明显大于CFNB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CFNB组大于PCIA组;术后出院时间,CFNB组明显小于PC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PCIA镇痛,术后CFNB镇痛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减轻TKA术后早期膝关节疼痛,增加关节运动活动度,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关节锻炼利于功能康复,并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静息痛 运动痛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Th1/Th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宝莹 张习良 杜杰强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对Th1/Th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1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对Th1/Th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1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凝血功能指标、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变化及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水平。结果两组术后48 h静态、动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24 h静态、动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h、24 h、48 h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明显长于对照组,血凝块最大振幅(maximun blood clot amplitude, M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24 h、48 h的血BDNF及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24 h,两组Th1、Th1/Th2较麻醉前明显下降,Th2均明显上升,且对照组改变幅度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外周血BDNF、NGF水平,并维持Th1/Th2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神经阻滞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TH1/TH2
下载PDF
股神经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涛 耿立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比较股神经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股神经自控镇痛组(PCFNA,n=25)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n=25)。均在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施术,术后通... 目的:比较股神经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股神经自控镇痛组(PCFNA,n=25)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n=25)。均在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施术,术后通过留置导管连接0.2%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止痛泵镇痛。结果:两组在术后各时点静息VAS和吗啡用量、副作用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CFNA组持续被动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PCEA组患者(P<0.01);PCFNA组术后24h患肢股四头肌的肌力略低,非手术侧肌力略高(P<0.000)。结论:股神经自控镇痛在持续被动运动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不影响非手术侧股四头肌肌力,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神经自控镇痛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预后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胜兰 徐清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预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4-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均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成连续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与连续股神经阻...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预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4-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均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成连续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CFNB组)各58例。对比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镇痛情况以及关膝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结果 CFNB组术后3、6个月静息、运动状态下疼痛水平、关节活动度、WOMAC评分等情况均优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NB组镇痛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从而提高其预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神经阻滞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观金 彭昊 +1 位作者 周建林 陈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40例拟行单侧TKA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20例。两组均于全身麻醉下行单侧TKA。A组于全身麻醉前加用股神经传导阻滞,B组则于... 目的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40例拟行单侧TKA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20例。两组均于全身麻醉下行单侧TKA。A组于全身麻醉前加用股神经传导阻滞,B组则于单侧TKA术后连接自控性输注泵。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后6、12、24、36、48 h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患者疼痛程度。观察两组追加吗啡情况,计算累计剂量。观察两组术后48 h时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观察两组术后第2、3、4天患侧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观察两组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心动过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24、36、48 h时A组患者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B组,P均<0.05。术后48 h时A组吗啡累计用量低于B组,P<0.05。术后第2、3、4天A组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大于B组,P均<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20)、55%(11/20),二者比较,P<0.05。结论与经静脉自控镇痛比较,单侧TKA术后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方法镇痛效果好,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连续神经阻滞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与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泵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9
作者 任晓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8-9,共2页
对比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及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镇痛泵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6例自2018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择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通过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38例,对... 对比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及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镇痛泵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6例自2018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择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通过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38例,对照组全应用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结果:两组对比,术后1h~术后72h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及单次股神经阻滞联合镇痛泵镇痛均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但是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麻醉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神经阻滞镇痛 单次骨神经阻滞 静脉泵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临床观察
10
作者 李超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以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120例要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将全部的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在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以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120例要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将全部的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使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而静脉自控镇痛组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则静脉自控镇痛。对上述两组患者完成手术之后相关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 h、8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VAS评分差异显著。静脉自控镇痛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0%。结论: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全膝关节置换术 连续神经阻滞镇痛 综合护理
下载PDF
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11
作者 申世宁 徐飞 +4 位作者 张德利 聂晗笑 胡群芳 李庆宝 刘春雨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902-906,共5页
目的分析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UKA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 目的分析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UKA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女20例,男10例;年龄51~76岁,平均(63.00±5.08)岁.B组30例,女22例,男8例;年龄50~75岁,平均(65.20±6.38)岁.C组30例,女23例,男7例;年龄53~76岁,平均(65.00±6.31)岁.A、B组手术复合麻醉前在超声引导下分别注射不同药物行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治疗,C组在术中切口缝合前对膝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鸡尾酒”镇痛治疗.记录三组患者UKA术后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术后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等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三种镇痛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A、B组术后4h、8h、12h的静息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术后1 d膝关节活动度等情况均优于C组(P<0.05);术后24h的静息VAS评分A组和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的运动VAS评分B组<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1个月和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3dTUG、术后1个月HSS评分比较,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相较于局部浸润镇痛,能够更好地缓解UKA后早期疼痛,且在神经阻滞药物中加入地塞米松可使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进一步延长,其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神经阻滞镇痛 坐骨神经阻滞镇痛 局部浸润镇痛 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和口服镇痛在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皓 张国云 +3 位作者 王德财 郭云瑞 张业才 杨建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对比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femoral nerve block,FNB)和口服镇痛在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确诊并治疗的84例股骨骨折(femoral fractures,FF)老年患者,所... 目的探讨对比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femoral nerve block,FNB)和口服镇痛在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确诊并治疗的84例股骨骨折(femoral fractures,FF)老年患者,所有患者骨折位置均为中上段骨折,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应用口服镇痛,研究组应用B超引导下FNB。使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2组镇痛前、镇痛72 h后的效果指标:主动活动VAS(AVAS)评分、被动活动VAS(PVAS)评分、静息VAS(RVAS)评分水平差异;2组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总按压及有效按压次数。数据采集时间段:开始镇痛后72 h;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前,2组患者AVAS评分、PVAS评分、R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72 h后,研究组AVAS评分、PVAS评分、RVAS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按压PCIA总次数及有效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FF患者在术前镇痛时应用B超引导下FNB,可更为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镇痛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神经阻滞镇痛 口服镇痛 不良反应 效果
下载PDF
硫酸镁对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世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8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硫酸镁对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股神经阻滞镇痛的药物为0.2%罗哌卡因20 ml,而观察组股神经阻滞镇痛的药... 目的观察硫酸镁对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股神经阻滞镇痛的药物为0.2%罗哌卡因20 ml,而观察组股神经阻滞镇痛的药物则为0.2%罗哌卡因20 ml和0.15%硫酸镁混合液。比较2组患者的VAS评分、Rasmay评分、吗啡使用率及用量。结果 2组手术后24 h PVAS评分、MVAS评分均低于12 h时,且观察组手术后12 h及24 h PVAS、M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2 h时观察组的Rasm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4 h时2组Rasm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2 h Rasmay评分高于24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12 h与24 h Rasm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采取CPM时,观察组吗啡使用率及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 2组吗啡使用率及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进行股神经阻滞镇痛可显著降低患者的VAS评分,提高Rasmay评分,同时减少患者的吗啡使用率及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短期临床效果分析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东 张文杰 +1 位作者 宋建豪 王磊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1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取...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取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术辅助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镇痛辅助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度以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疼痛度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可取得更加有效的辅助康复训练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连续神经阻滞镇痛 VAS疼痛评分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单次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英杰 关博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4期64-65,共2页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依据镇痛方法分为单次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组(联合镇痛组)和单独静脉镇痛组(单独镇痛组)。结果术中、术后4、12、24、48h两组患者的镇痛评分均逐渐降低(P <0. 05),肌...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依据镇痛方法分为单次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组(联合镇痛组)和单独静脉镇痛组(单独镇痛组)。结果术中、术后4、12、24、48h两组患者的镇痛评分均逐渐降低(P <0. 05),肌力评分均逐渐提升(P <0. 05);联合镇痛组镇痛评分均低于单独镇痛组(P <0. 05),肌力评分均高于单独镇痛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 3%(5/15)、26. 7%(4/15)(P <0. 05)。结论联合静脉镇痛较单脉镇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 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缓解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体位痛效应研究
16
作者 林冠东 罗勇达 陈丽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9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缓解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体位痛效应。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行单侧股骨骨折拟择股骨内固定手术患者15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观察组采用股...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缓解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体位痛效应。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行单侧股骨骨折拟择股骨内固定手术患者15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观察组采用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观察比较2组镇痛效果。结果:入室时(TO)2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超前镇痛后10分钟后(T1)、腰硬麻醉转动体位时(T2),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I(心脏指数)、CO(心输出量)、SVV(每搏输出变异)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老年股骨骨折中的运用效果理想,能有效缓解患者术中疼痛,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超前镇痛 老年骨骨折手术 血流动力
下载PDF
股骨骨折患者三种术后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晓玲 凌敏 +2 位作者 孙亚玲 潘志高 钱斌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三种术后镇痛方法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采用随机字母表法进行分组,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2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L3~4腰硬联合麻醉,术后A组实施B超引导下连续股神... 目的:分析探讨三种术后镇痛方法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采用随机字母表法进行分组,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2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L3~4腰硬联合麻醉,术后A组实施B超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B组实施连续腰丛阻滞镇痛;C组实施硬膜外连续阻滞镇痛。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和术后各时间点改良Bromage分级情况,以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8h、12h、24h、36h以及48h各时间点VAS评分情况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患者(P<0.05),B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改良Bromage分级情况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股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腰丛阻滞,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阻滞镇痛 硬膜外连续镇痛 神经阻滞镇痛
下载PDF
两种镇痛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应激反应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媛 谢海 +1 位作者 周期 张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945-4950,共6页
背景: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的处理一直是临床治疗中关注的重点,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是外科医生临床研究及工作的重要任务。目的:对比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背景: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的处理一直是临床治疗中关注的重点,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是外科医生临床研究及工作的重要任务。目的:对比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6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由同一组高年资医生完成,均采用标准的全膝关节置换,对照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采用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观察2组预后、围置换期应激反应及血管活性物质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观察组术后4,24,48 h的应激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24,48 h血清5-羟色胺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术前患肢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呼吸抑制、尿潴留、肺不张、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5)结果提示,相对于自控硬膜外镇痛,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能缓解应激疼痛反应,降低5-羟色胺的表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应激反应 血管活性物质 神经阻滞自控镇痛 自控硬膜外镇痛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系统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温国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系统护理即股神经阻滞麻醉术后置管接止痛泵持续镇痛48~96 h及膝盖冷...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系统护理即股神经阻滞麻醉术后置管接止痛泵持续镇痛48~96 h及膝盖冷疗、音乐疗法和耳穴按压,对照组采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及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24,48,96 h的动态、静态时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动态、静态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患者术后采用系统护理效果好,功能锻炼时舒适性明显提高,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神经阻滞镇痛 护理
下载PDF
不同药物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局部浸润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大志 张文杰 杨小宇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10期627-629,633,共4页
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镇痛不同药物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50例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R组、RF组与RM组,每组50例。3组患者均使用腰麻。R组配方为:罗哌卡因100 mg加生理盐水至50 m L。RF组配方为:罗... 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镇痛不同药物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50例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R组、RF组与RM组,每组50例。3组患者均使用腰麻。R组配方为:罗哌卡因100 mg加生理盐水至50 m L。RF组配方为:罗哌卡因100 mg加芬太尼100μg加生理盐水至50 m L。RM组配方为:罗哌卡因100 mg+甲泼尼龙40 mg加生理盐水至50 m L。术毕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镇痛不足时由医师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肌内注射哌替啶50 mg。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4、8、12、16、24、36、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24、36、48 h被动功能锻炼时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3组疼痛VAS评分在静息状态下术后4、8 h时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24、36和48 h时RM组疼痛VAS评分均比R组和RF组低(P<0.01),而R组与RF组在各个观察时点疼痛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RM组功能锻炼时疼痛VAS评分均比R组和RF组明显低(P<0.01),而R组与RF组无明显差异。R组和RF组在术后静息状态下肌注补充镇痛药哌替啶的药量明显比RM组高(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局部浸润镇痛配方建议使用罗哌卡因联合甲泼尼龙,不建议联合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局部浸润镇痛 术后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