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股骨后髁偏距与股骨后滚距离对后交叉韧带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度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海森
吕龙
+3 位作者
张宇
徐永胜
王伟
魏宝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采用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股骨相对于胫骨的前后运动模式和股骨后髁偏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的变化,探讨二者对膝...
目的观察采用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股骨相对于胫骨的前后运动模式和股骨后髁偏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的变化,探讨二者对膝关节屈曲度(range offlexion,ROF)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40例40膝采用PCL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行TK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22例;年龄56~87岁,平均70.6岁。病程5~14年,平均9.1年。左膝11例,右膝29例。术前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KSS)为(48.0±5.5)分,ROF为(77.9±9.0)°。手术前后摄X线片测量PCO及股骨后滚距离,以术后最大屈膝时股骨后滚距离和PCO的变化值为自变量,以膝关节最大ROF的改善值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4.7个月。末次随访时KSS评分为(91.9±3.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00,P=0.000);临床效果优良。末次随访时ROF为(102.0±9.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5,P=0.000)。术前PCO为(31.6±5.5)mm,末次随访时为(30.6±5.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5,P=0.001)。术后末次随访时股骨后滚距离为(—1.2±2.1)mm,95%可信区间为—1.9~—0.6 mm;27例(67.5%)发生矛盾性前移,1例(2.5%)位移为0 mm,12例(30.0%)出现后移。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成立(R=0.785,R2=0.617,F=61.128,P=0.000),股骨后滚距离可纳入方程(t=7.818,P=0.000),但PCO被剔除(t=1.471,P=0.150),最终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25.587+2.349x。结论 采用PCL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行TKA术后的股胫运动学多表现为屈膝过程中股骨相对胫骨的矛盾性前移,它是限制术后膝关节ROF的因素之一;术后PCO改变与术后ROF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
旋转平台型假体
股骨后
滚距离
股骨后髁偏
距
关节屈曲度
原文传递
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内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截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磊
孙振辉
+3 位作者
孙云波
张东亮
田孟强
冯世庆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目的探讨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内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胫骨截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6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60膝),随机分为两组(n=30...
目的探讨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内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胫骨截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6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60膝),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TKA术中采用传统确定胫骨截骨量方法,试验组术中根据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截骨量。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关节侧别、身高体重指数及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解剖角(anatomic tibiofemoral angle,ATFA)、髌骨倾斜角、股骨后髁偏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关节线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测量股骨远端外髁、股骨后外髁、胫骨外侧平台截骨厚度,随访摄X线片测量ATFA、髌骨倾斜角、PCO、关节线高度,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试验组胫骨外侧平台及股骨远端外髁截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股骨后外髁截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选择10 mm垫片者(19例)显著多于对照组(8例)(Z=—4.040,P=0.003)。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6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6周两组ATFA、髌骨倾斜角及关节线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O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试验组以上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TKA术中,采用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胫骨截骨量方法能减少胫骨平台和股骨远端截骨,有效恢复关节线和PCO,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股关节
股骨后髁偏
距
截骨量
原文传递
题名
股骨后髁偏距与股骨后滚距离对后交叉韧带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度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海森
吕龙
张宇
徐永胜
王伟
魏宝刚
机构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天津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采用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股骨相对于胫骨的前后运动模式和股骨后髁偏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的变化,探讨二者对膝关节屈曲度(range offlexion,ROF)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40例40膝采用PCL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行TK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22例;年龄56~87岁,平均70.6岁。病程5~14年,平均9.1年。左膝11例,右膝29例。术前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KSS)为(48.0±5.5)分,ROF为(77.9±9.0)°。手术前后摄X线片测量PCO及股骨后滚距离,以术后最大屈膝时股骨后滚距离和PCO的变化值为自变量,以膝关节最大ROF的改善值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4.7个月。末次随访时KSS评分为(91.9±3.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00,P=0.000);临床效果优良。末次随访时ROF为(102.0±9.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5,P=0.000)。术前PCO为(31.6±5.5)mm,末次随访时为(30.6±5.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5,P=0.001)。术后末次随访时股骨后滚距离为(—1.2±2.1)mm,95%可信区间为—1.9~—0.6 mm;27例(67.5%)发生矛盾性前移,1例(2.5%)位移为0 mm,12例(30.0%)出现后移。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成立(R=0.785,R2=0.617,F=61.128,P=0.000),股骨后滚距离可纳入方程(t=7.818,P=0.000),但PCO被剔除(t=1.471,P=0.150),最终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25.587+2.349x。结论 采用PCL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行TKA术后的股胫运动学多表现为屈膝过程中股骨相对胫骨的矛盾性前移,它是限制术后膝关节ROF的因素之一;术后PCO改变与术后ROF无相关性。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
旋转平台型假体
股骨后
滚距离
股骨后髁偏
距
关节屈曲度
Keyword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Cruciate-sacrificing self alignment bearing prosthesis Anteroposterior femorotibial translation 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 Range of flexion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内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截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磊
孙振辉
孙云波
张东亮
田孟强
冯世庆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天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内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胫骨截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6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60膝),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TKA术中采用传统确定胫骨截骨量方法,试验组术中根据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截骨量。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关节侧别、身高体重指数及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解剖角(anatomic tibiofemoral angle,ATFA)、髌骨倾斜角、股骨后髁偏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关节线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测量股骨远端外髁、股骨后外髁、胫骨外侧平台截骨厚度,随访摄X线片测量ATFA、髌骨倾斜角、PCO、关节线高度,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试验组胫骨外侧平台及股骨远端外髁截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股骨后外髁截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选择10 mm垫片者(19例)显著多于对照组(8例)(Z=—4.040,P=0.003)。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6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6周两组ATFA、髌骨倾斜角及关节线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O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试验组以上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TKA术中,采用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胫骨截骨量方法能减少胫骨平台和股骨远端截骨,有效恢复关节线和PCO,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股关节
股骨后髁偏
距
截骨量
Keyword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ibiofemoral joint
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
Bone resection thickness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股骨后髁偏距与股骨后滚距离对后交叉韧带切除旋转平台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度的影响
张海森
吕龙
张宇
徐永胜
王伟
魏宝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2
屈膝90°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确定内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截骨量的临床研究
王磊
孙振辉
孙云波
张东亮
田孟强
冯世庆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