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易建清 胡早意 李劲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S2期53-54,共2页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治疗,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1例获得随访,随诊时间10—15个月。参照莫子丹等的评定标准,...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治疗,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1例获得随访,随诊时间10—15个月。参照莫子丹等的评定标准,优14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2
作者 孙锐 刘国庆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相对小,卧床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相对小,卧床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简单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
下载PDF
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3
作者 孙锐 胡琼 刘国庆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卧床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卧床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
下载PDF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袁毅 杨然 +7 位作者 杨也 李发东 袁俊 瞿刚波 郝攀登 曾智江 罗兵 杨家福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0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3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 目的:探讨并研究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3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然后观察其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的效果。结果:这37例患者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36±0.15)h,其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321.53±35.41)ml,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为(30.38±3.31)d,其术毕至骨折端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43±3.24)w,术后1个月其平均的Harris评分为(92.39±2.24)分。术后,这37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切口渗液,经换药、引流等处理后痊愈。术后6个月,这37例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4.59%。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其术后的并发症,促进其骨折端的愈合,改善其患侧髋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患者 股骨外侧锁定接骨内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偏瘫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斌 王文利 +3 位作者 齐文胜 王君 干锐敏 邵江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Ⅱa)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因各类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偏瘫,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失衡,步态失稳;再次意外跌倒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Ⅱa)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因各类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偏瘫,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失衡,步态失稳;再次意外跌倒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组,A组)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PFNA-Ⅱa组,B组),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对临床疗效影响。结果:Harris评分优良率A组80%,B组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5例发生股骨颈偏转,股骨颈螺钉松动,最长延期愈合约18个月,其中1例发生接骨板断裂,骨不愈合,实施二次手术更换外侧接骨板,并植入人工骨,二次手术后6个月经X线确认完全骨愈合。B组,3例发生股骨颈偏转,但无内固定物松动,最长延期愈合6个月。结论:老年偏瘫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其下肢运动力量和运动轨迹的变化。(1)以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为代表的侧钢板类内固定不能有效提高股骨距的支撑和稳定作用,增加了手术失败的风险。(2)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Ⅱa为代表的髓内固定方式较好提高股骨距的支撑和稳定,更好的保护了股骨外侧皮质,减小应力遮挡。基于目前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的一定的共识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对特殊患者术后疗效的分析,髓内固定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外侧锁定接骨 股骨髓内PFNA-Ⅱa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