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8篇文章
< 1 2 1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宇明 陈斌 +3 位作者 常保国 蔚晋斌 余建平 王小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3121-3125,共5页
背景:转子间骨折主要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髓外固定的钉板系统,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另一种是髓内固定的髓内钉系统,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为代表。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背景:转子间骨折主要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髓外固定的钉板系统,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另一种是髓内固定的髓内钉系统,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为代表。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动力髋螺钉组平均随访13个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平均随访1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达骨性愈合。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动力髋螺钉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延长(P<0.05);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主钉松动退出1例,钢板断裂1例;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切割、髋内翻等并发症出现,最终骨折愈合。提示两种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可更早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 股骨髓内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邵锋 吴俊涛 +1 位作者 张春旺 卢绪章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22-124,128,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9例,根据内固定物分为ALP组(n=43)和PFNA组(n=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9例,根据内固定物分为ALP组(n=43)和PFNA组(n=46),ALP组患者给予ALP治疗,PFNA组患者给予PFNA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PFNA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LP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ALP组(P<0.05)。PFNA组和ALP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6.96%(40/46)、67.44%(29/43),PFN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ALP组(χ~2=4.858,P<0.05)。PFNA组和AL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3/46)、20.93%(9/43),PFN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LP组(χ~2=3.955,P<0.05)。结论 PFNA和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确切疗效,与ALP相比,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股骨解剖型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田玉良 李一鹏 +1 位作者 于海泉 苏敬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17-719,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LCP组及PFNA组,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负重...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LCP组及PFNA组,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LCP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P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同样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切、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在PFNA受限的特殊病例中LCP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髓内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沈小辉 喻伟 +1 位作者 杨菲 曹洪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诊 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诊 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鲑鱼降钙素 鼻喷剂(200 IU/次,1次/d,喷鼻)和碳酸钙D3片(600 mg/次,1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仅在术后第1天使用应用碳酸钙D3片(600 mg/次,1次/d,口服)治疗;2组均持续用 药3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整体疗效及血清骨钙素水平。 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1.3±1.3)周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4±1.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2/47)比23.4%(11/47)](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 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5.7%(45/47)和78.7%(37/4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血 清骨钙素含量分别为(9.2±1.2)μg/L和(8.1±1.5)μg/L,均明显高于术后1 d的(7.3±1.0)μg/L和(7.4±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鲑鱼降钙素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能调节血钙代谢,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鲑鱼降钙素 股骨髓内 骨钙素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明伟 周荣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616-4617,共2页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髋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动力髋螺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胡阿威 吕建芳 +4 位作者 夏春明 何振华 徐明 韩洪舜 李兴华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DHS及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DHS及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P〈0.05)。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DHS组优23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2.5%(33/40),PFNA组优26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5%(37/40)。术后DHS组并发髋内翻畸形、髋螺钉外移、钉切割股骨头各1例,PFNA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PFNA组与DHS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比DHS组更具优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 股骨髓内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熊其林 范跟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1799-1802,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采用PFNA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采用PFNA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ESR、CRP)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对比2组的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D-二聚体、ESR、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D-二聚体、ESR、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联合PFNA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确切,能加快功能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法 股骨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HARRIS评分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炜昌 王荣生 +4 位作者 何立文 许育东 王伟雄 杨庆 刘雄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68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18.22±7.49)月,除1例发生髋内翻和...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68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18.22±7.49)月,除1例发生髋内翻和1例股骨头坏死外,无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切割等并发症发生。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优37例,良25例,差6例,优良率达91.18%。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快速康复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髓内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智 吴海辉 潘福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367-1368,共2页
目的:评价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共收治并行PFNA-Ⅱ固定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3例,所有患... 目的:评价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共收治并行PFNA-Ⅱ固定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3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72 h内完成手术;手术在骨科牵引床上进行,患者取平卧位,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牵引,骨折复位良好后,自转子尖打入合适规格的PFNA-Ⅱ固定。统计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常规给予预防感染及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治疗,同时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本组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透视及术后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手术时间为37~73 min ,平均45 min ;出血量为50~120 mL ,平均60 mL ;愈合时间平均12周。术后根据Sander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秀38例,良好3例,差2例;优良率95.35%。结论 PFNA-Ⅱ是PFNA的亚洲型,更适合国人股骨近端的解剖特点,在手术操作、固定的稳定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亚洲型股骨髓内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宁波 张天太 +1 位作者 魏国俊 王志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80-480,共1页
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科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3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有限切开复位 股骨转子下骨折 股骨髓内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明 吕福润 +3 位作者 黄振起 杨存虎 苏雅拉图 韩景全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PFNA-Ⅱ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PFNA及PFNA-Ⅱ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闭合复位治...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PFNA-Ⅱ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PFNA及PFNA-Ⅱ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63~89岁,平均年龄(71.3±8.5)岁。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9例,Ⅳ型10例,Ⅴ型12例。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4.4个月。骨折均已愈合,无髋内翻、内固定松动及股骨头切割现象;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9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 PFNA及PFNA-Ⅱ亚洲型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股骨髓内-Ⅱ亚洲型 闭合复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东永 黄远源 +2 位作者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患者57例设为髓内钉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患者64例设为髋螺钉组...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患者57例设为髓内钉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患者64例设为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预后。结果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6.2±7.4)min和(74.8±8.3)min,透视次数分别为(18.6±2.1)次和(22.3±2.4)次,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0.2±40.2)ml和(186.1±36.8)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7.2±2.0)cm和(6.7±2.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骨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6±1.6)分和(7.8±1.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和髋螺钉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4±2.7)周和(18.3±4.0)周,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9±4.)周和(30.5±5.0)周,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恢复速度更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髓内 动力髋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6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品 褚会军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2228-2232,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AO/OTA 31-A2,A3型)病人12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AO/OTA 31-A2,A3型)病人12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9例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61例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Harris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测定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6.68±2.19)cm比(11.43±2.65)cm,P<0.05],总失血量[(565.93±173.68)mL比(946.37±325.31)mL]、术后引流量[(72.48±10.61)mL比(82.65±11.42)mL]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63.56±8.77)min比(82.08±9.13)min]、住院时间[(15.68±4.14)d比(22.76±5.43)d]、部分负重时间[(10.18±2.06)d比(16.91±5.29)d]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9±2.64)d比(11.35±2.46)d,P>0.05];随访1年两组Harris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随访1年观察组Harris评分[(83.63±11.32)分比(80.05±7.64)分]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90.09±3.13)分比(79.85±4.26)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7 d观察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6%比23.73%,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优化多项手术指标,提高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失血量,且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股骨髓内 动力髋螺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生活自理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天均 李登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5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按AO分型:A1型2例,A2型17例,A3型2例。合并糖尿病2例,心肺疾病6例。以骨折部位有四分之三区...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按AO分型:A1型2例,A2型17例,A3型2例。合并糖尿病2例,心肺疾病6例。以骨折部位有四分之三区域骨小梁通过为愈合标准。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大于等于90分),较好5例(80~89分),良2例(70~79分),差2例(小于70分),总体优良率90.5%。无褥疮、下肢静脉血栓、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股骨髓内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46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攀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病人92例,采...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钢板组和PFNA组各46例。钢板组给予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PFNA组给予PFNA治疗。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效果。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60.48±8.62)min比(86.32±9.73)min]、手术切口[(6.73±1.71)cm比(13.27±2.38)cm]、术中出血量[(65.83±11.49)mL比(182.48±29.26)mL]均低于钢板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部分负重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钢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距重建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两者相比较,PFNA具有更好的微创效果,而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可通过股骨距重建可减少头切割的发生,两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可根据病人身体情况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转子间骨折 股骨髓内 老年人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宝甲 王晓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8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FNA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30例观察对象,经过临床治...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FNA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30例观察对象,经过临床治疗,其骨折症状均显著改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达96.67%。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PFNA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宇 许娟 +2 位作者 周刚 康昭河 徐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2期84-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治疗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海斌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312-2313,共2页
目的:研究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随机分配后,对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47例(DHS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47例(PFNA组),比较两... 目的:研究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随机分配后,对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47例(DHS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47例(PFNA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固定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PFN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DHS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的固定时间以及出血量等方面均低于DNS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的骨痂出现时间以及骨折的愈合时间相较于DHS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在治疗中,并发症状明显低于DHS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法,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较之动力髋螺钉临床治疗,对人体骨质影响更小,更稳定,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更为合理,可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治疗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奎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0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LPFP组和PFNA组,各42例。PFNA组给予PFNA治疗,LPFP... 目的:研究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LPFP组和PFNA组,各42例。PFNA组给予PFNA治疗,LPFP组给予LPFP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生活质量(ADL、QOL评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PFP组,出血量少于LPF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优良率为92.86%,明显高于LPFP组的76.19%(P<0.05);治疗后,PFNA组ADL、QOL评分均明显高于LPF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FNA组SAS、SDS评分均低于LPF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LPFP组的14.29%(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效果较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股骨锁定钢板 股骨髓内 骨科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树东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723-1724,共2页
目的:分析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102例老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为治疗组实施PFNA术,对照组为PFN术。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80.39%,治疗组为94.12%,两组... 目的:分析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102例老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为治疗组实施PFNA术,对照组为PFN术。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80.39%,治疗组为94.12%,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可以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 股骨 股骨粗隆 老年 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