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OM假体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髋关节晚期病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伟秋 张祥洪 +2 位作者 李富明 丘立标 韦钊岚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组配式S-ROM假体重建股骨近端畸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晚期髋关节病变患者34例(38髋),按Berry分类,原发病为髋关节发育不良有22例(26髋),其中CroweⅢ... 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组配式S-ROM假体重建股骨近端畸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晚期髋关节病变患者34例(38髋),按Berry分类,原发病为髋关节发育不良有22例(26髋),其中CroweⅢ型14例(14髋),CroweⅣ型8例(12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4例(4髋);创伤后股骨畸形8例(8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均采用组配式S-ROM假体重建股骨近端畸形,术后随访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放射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7.3±4.5)分恢复至术后的(86.8±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肢体平均延长2.58cm,术后未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感染、股骨截骨处骨不愈合、假体松动及下沉征象。结论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髋关节晚期病变患者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运用组配式S-ROM假体重建股骨近端畸形,可很好的矫正股骨近端畸形、重建髋关节功能,且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畸形 S-ROM假体 骨重建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股骨侧重建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锋 田华 +1 位作者 张克 刘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股骨侧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6月,对25例26髋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根据不同畸形部位重建股骨侧。其中男10例10髋,女15例16髋;年龄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股骨侧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6月,对25例26髋合并股骨近端畸形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根据不同畸形部位重建股骨侧。其中男10例10髋,女15例16髋;年龄42~82岁,平均64岁。关节置换原因:原发性骨关节炎2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8髋,创伤性关节炎14髋,结核性关节炎2髋。病程10个月~25年,平均10.6年。术前Harris评分为(44.2±5.1)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为(45.0±2.7)分。股骨近端畸形按照Berry分类系统,根据畸形原发病分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8髋,骨折畸形愈合7髋,陈旧性结核2髋,股骨头骨骺滑脱2髋,既往有粗隆下截骨手术史1髋,髋臼加盖术1髋,内固定术5髋;根据畸形部位分类:大粗隆5髋,股骨颈10髋,干骺端10髋,股骨干1髋。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周内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制动及抗凝治疗后治愈;术后6周1例发生大转子滑囊炎,口服止痛药物缓解。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6个月~6年,平均3年3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8.4±3.6)分,WOMAC评分改善至(82.0±5.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示1例术后8个月出现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术;其余患者假体无松动。结论对于伴有股骨近端畸形的患者,需要精确分类,有针对性地选择假体并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才能获得良好的股骨侧重建,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畸形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重建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弯曲畸形采用股骨截骨联合组配式生物柄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7
3
作者 甄平 李旭升 +2 位作者 刘军 田琦 周胜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3-17,共5页
背景:股骨近端畸形存在严重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具有手术复杂、耗时长、技术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疗效差等特点。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畸形部位截骨矫正联合组配式生物柄假体进行股骨固定与重建的全髋关节置换的近... 背景:股骨近端畸形存在严重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具有手术复杂、耗时长、技术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疗效差等特点。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畸形部位截骨矫正联合组配式生物柄假体进行股骨固定与重建的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应用股骨畸形部位截骨联合组配式S-ROM生物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股骨近端弯曲畸形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2例(12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38~52岁,平均43.5岁。12例均为并发股骨近端转子下部位弯曲畸形的晚期髋关节病变,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6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股骨截骨术后3髋,股骨近端骨折术后2髋,陈旧性化脓性髋关节炎1髋。记录术前肢体短缩、术中截骨及术后肢体长度,对临床结果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是否有骨溶解、假体松动、下沉等。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0~55个月,平均42.5个月。术后患者双下肢不等长相差(1.0±0.5)cm,与术前(3.2±1.2)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02)。Harris评分为由术前平均(47.2±9.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9.7±3.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P=0.001)。术后即刻X线检查示股骨截骨后下肢力线恢复,假体柄初始生物压配固定牢固,髓腔填充良好。依据Engh骨长入标准12髋均为稳定骨长入。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伴有股骨弯曲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精确的股骨截骨、紧密的截骨断端髓腔对合以及正确应用组配式S-ROM假体进行股骨重建与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畸形 股骨截骨 全髋关节置换术 组配式人工关节假体 股骨重建
下载PDF
数字骨科技术在股骨近端畸形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峰 张勇 +2 位作者 朱庭标 吕晓峰 朱立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股骨近端畸形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8-01完成的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合并同侧股骨近端畸形。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解剖数据测量、模拟截骨矫形、...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股骨近端畸形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8-01完成的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合并同侧股骨近端畸形。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解剖数据测量、模拟截骨矫形、选择合适假体、假体安装组配等术前规划,根据术前规划设计与患者解剖结构贴伏的截骨导板及假体安装导向。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4~45)个月。7例需截骨矫形者股骨畸形矫正满意,术中均顺利置入假体。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5.36±3.3)分。末次随访时6例双下肢不等长差值<0.5 cm,5例双下肢不等长差值在0.5~1.0 cm之间。结论数字骨科技术应用于股骨近端畸形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术前手术规划更为科学,术中股骨近端畸形矫正难度降低、矫形准确性提高,下肢力线重建及假体安装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畸形 数字骨科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技术
原文传递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病 被引量:16
5
作者 游镇君 孙俊英 +3 位作者 查国春 王涛 董圣杰 蒋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 探讨生物型人工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联合截骨矫正术治疗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2013年6月,采用生物型THA联合截骨矫正术治疗48例(51髋)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 目的 探讨生物型人工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联合截骨矫正术治疗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2013年6月,采用生物型THA联合截骨矫正术治疗48例(51髋)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病患者。男14例(16髋),女34例(35髋);年龄19~83岁,平均52岁。单髋45例,双髋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6例(39髋)创伤性关节炎3例(3髋),既往有股骨转子间外翻截骨手术史1例(1髋),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败4例(4髋),陈旧性髋关节结核3例(3髋),陈旧性化脓性感染1例(1髋)。Trendelenburg征均呈阳性,19例双下肢不等长。畸形位于股骨大转子4髋,股骨颈39髋,股骨干骺端7髋,股骨干1髋。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34.28±3.28)分。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以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47例(50髋)获随访,随访时间1~9年,平均3.8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改善至(92.87±4.5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9,P=0.00)。6髋Trendelenburg征阳性,其余均为阴性。42髋步态恢复正常,8髋存在轻度跛行。X线片示畸形完全矫正,截骨区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4个月;末次随访时股骨及髋臼假体均获骨长入性固定;股骨假体周围Gruen 1、7区呈局限性骨溶解者2例,髋臼假体周围未发现骨溶解,无假体松动。结论 采用生物型THA联合截骨矫正术治疗股骨近段畸形合并终极髋关节疾病,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畸形 髋关节疾病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重建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3
6
作者 汤磊 陈敏 +6 位作者 李国远 罗正亮 纪小枫 张晓琪 吴科荣 朱晨 尚希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3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联合THA治...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3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联合THA治疗29例(33髋)CroweⅣ型DDH患者,其中男6例(7髋),女23例(26髋);年龄24~74岁,平均44.9岁。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44.0±12.0)分;33髋均有步态异常,Trendelenburg征阳性;双下肢不等长,相差(3.8±1.6)cm。术前X线片及CT提示患髋呈完全脱位状态且大粗隆严重上移,股骨颈发育异常,前倾角及颈干角异常,股骨近端髓腔发育异常。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X线片上采用Gruen和DeLee-Charnley分区方法评估假体无菌性松动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计算双下肢长度差,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0~240 min,平均124.8 min;术中出血量165~1 300 mL,平均568.4 mL;17例(51.5%)给予输血治疗。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53个月,平均33个月。1例术后4周坠床后患髋后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外展支具固定4周,随访12个月未再次脱位。2例患者术后出现患肢坐骨神经麻痹,给予甲钴胺治疗,12周后完全康复。术后3例Trendelenburg征阳性,4例轻度跛行。X线片示术后3~6个月截骨区均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无钢丝断裂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9.8±2.8)分,双下肢长度差为(0.6±0.4)c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22.917,P=0.000;t=11.958,P=0.000)。2例患者股骨假体周围Gruen 1、7区呈局限性骨溶解,但未见松动下沉征象。股骨及髋臼假体均无明显松动移位表现,均获良好骨长入。结论使用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联合THA治疗CroweⅣ型DDH,术后早期疗效满意。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能有效恢复接近标准的股骨近端解剖结构,是处理股骨近端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重建 股骨近端畸形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短缩截骨联合THA治疗成人DDH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吴晨尧 王俊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96-98,共3页
分析使用S-ROM组配式假体股骨柄联合转子下股骨横型短缩截骨技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Crowe IV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1年间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关节外科... 分析使用S-ROM组配式假体股骨柄联合转子下股骨横型短缩截骨技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Crowe IV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1年间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关节外科接受联合转子下股骨横型短缩截骨的THA治疗的22例(22髋)Crowe IV型DDH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收集并整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术前和术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患肢较健侧短缩的长度、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是否产生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术前和术后的行走姿态、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和截骨愈合情况、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等。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患者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29-44分(37.09±4.26分),术后1月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73-86分(82.05±3.03分),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76-92分(85.41±3.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较术前具有明显的改善,疼痛症状均消失。术前患肢较健侧短缩35-80 mm(57.36±12.84 mm),术后患肢较健侧短缩0-25 mm(9.95±6.83 mm),手术前后患肢长度恢复35-70 mm(47.41±9.83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横型短缩截骨手术方式简单有效,帮助髋关节旋转中心在真臼位置重建,恢复下肢长度,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S-ROM组配式假体的模块化设计针对Crowe IV型DDH患者拥有优秀的适配性,矫正的可调整性大,旋转稳定性好,临床效果满意。该治疗方式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 转子下截骨 股骨近端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