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远端屈曲角度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及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振辉 曹建刚 +4 位作者 田孟强 王磊 孙云波 张宇 刘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远端屈曲角度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35例35膝股骨远端屈曲角度(distal femoral flexion angle,DFFA)>6°的患者并... 目的分析股骨远端屈曲角度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35例35膝股骨远端屈曲角度(distal femoral flexion angle,DFFA)>6°的患者并行TKA手术,参照Oswald等的方法测量DFFA并分为2组:A组23例DFFA为6~12°,术中采用股骨髓内长杆定位;B组12例DFFA>12°,采用髓内短杆定位。取同期DFFA<6°的40例46膝行TKA的患者作为对照(C组)。分析TKA术后股骨假体屈曲角度(femoral prosthesis flexion angle,FPFA)、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KSS)、股骨切迹及伸膝障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1年。X线片复查未见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骨折、感染征象。各组术后1年FPFA、股骨切迹及伸膝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膝关节伸直角度大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及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KS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FA较大患者TKA术中髓内长杆定位易发生股骨切迹,DFFA>12°时宜采用髓内短杆定位,可有效避免股骨前方切迹的发生,但采用股骨假体屈曲位安置,术后易出现伸直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屈曲角度 力线
原文传递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切迹发生原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柯松 宋鑫 +4 位作者 徐源 吕明锐 马天鹰 冉天飞 王敏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589-593,598,共6页
背景:股骨远端前弓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侧假体安放位置及前侧皮质切迹有较大影响。目的:初步研究3D打印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出现股骨切迹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膝关节骨关节炎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1例,其中男... 背景:股骨远端前弓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侧假体安放位置及前侧皮质切迹有较大影响。目的:初步研究3D打印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出现股骨切迹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膝关节骨关节炎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1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6例,年龄49~84岁,平均(66.2±8.0)岁。术前行双下肢全长CT扫描获得股骨的3D图像。应用Mimics 17.0软件测量每个股骨远端矢状位前偏角度(distal femoral sagittal anterior angle,DFSAA)。按照DFSAA大小分成A、B两组,A组DFSAA>3°,39例,B组≤3°,92例;设计并制作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观察股骨切迹情况,术后行膝关节标准正侧位片,记录股骨切迹发生例数。术后1年随访,观察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HSS评分)。结果:患者平均DFSAA为2.51°±1.50°;男性平均2.58°±1.59°,女性平均2.50°±1.49°,男性和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9);A组发生股骨切迹6例,均为GujarathiⅠ型,发生率为15.4%;B组没有发生股骨切迹。术后A、B两组HSS评分分别为(85.5±7.6)分和(83.7±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DFSAA>3°时,使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截骨,股骨切迹发生率显著增加。对于DFSAA>3°的患者,推荐参考解剖轴线截骨,或改用传统股骨髓内杆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股骨远端矢状位前偏角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切迹
下载PDF
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林源 曲铁兵 +2 位作者 荀宝通 潘江 杜光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标志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2名志愿者115个正常膝关节进行MR矢状位扫描,股骨远端三维重建后测量轴线参数,包括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夹角、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 目的探讨正常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标志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2名志愿者115个正常膝关节进行MR矢状位扫描,股骨远端三维重建后测量轴线参数,包括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夹角、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依性别和侧别分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股骨后髁角范围0.62°~6.75°,平均3.44°±1.08°;髁扭转角范围2.93°~8.92°,平均6.03°±0.86°;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夹角范围1.92°~7.05°,平均4.31°±0.64°;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范围-1.72°~3.84°,平均0.87°±0.78°;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范围0.22°~4.51°,平均2.58°±0.57°。上述测量参数均不存在侧别差异。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及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存在性别差异,其中股骨后髁角与髁扭转角男性大于女性,而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则为女性大于男性。结论通过MR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是一种值得信赖的研究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相互关系的方法。正常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解剖参数存在种族差异。在正常膝关节中,外科上髁轴线、前后轴线、临床上髁轴线和后髁轴线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对线 旋转 步研究 正常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 相互关系 三维重建 扭转角 临床意义 测量参数 性别差异 MR图像 种族差异 解剖参数 正常人 轴线 夹角 外科 平均 志愿者 统计学 女性 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