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姬卫秀 白毅 +1 位作者 王硕 赵云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64-3169,共6页
背景:线粒体活性氧爆发已被证明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中起着关键作用。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3-nitro-N-methyl salicylamide,3-NNMS)可以有效降低电子传递速度,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背景:线粒体活性氧爆发已被证明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中起着关键作用。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3-nitro-N-methyl salicylamide,3-NNMS)可以有效降低电子传递速度,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目的:探讨3-NNMS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健康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NNMS的0μg/mL组、25μg/mL组、125μg/mL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于再灌注前30 min,向损伤部位注射相应浓度的3-NNMS。再灌注2 h后,心尖取血,取大鼠右下肢股直肌组织进行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股直肌组织病理形态;ELISA检测血清骨骼肌损伤因子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found in the skeletal muscle,CK-MM)、乳酸脱氢酶、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并检测股直肌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环氧合酶2、丙二醛、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以及股直肌ATP水平、ATPase活性、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CK-MM、乳酸脱氢酶、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股直肌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环氧合酶2、丙二醛及活性氧水平升高,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下降,ATPase活性、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水平降低;细胞形态不规则,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细胞出现肿胀。②与0μg/mL组相比,25μg/mL组大鼠血清CK-MM、乳酸脱氢酶水平降低,股直肌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水平降低,活性氧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细胞形态较规则,炎性细胞浸润较轻,细胞肿胀现象缓解。③与0μg/mL组相比,125μg/mL组大鼠血清CK-MM、乳酸脱氢酶、髓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股直肌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环氧合酶2量减少,丙二醛、活性氧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水平升高;细胞排列较整齐,轮廓较清晰完整,炎性细胞浸润较轻。④结果说明:3-NNMS可以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活性氧产生、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减轻组织损伤,修复骨骼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NNMS 肢体缺血再灌注 骨骼肌 线粒体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信号传导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悦 刘纯兴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8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分析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正常饲养)、再灌注组(10只,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螺内酯组(10只,建立模型前给予螺内酯)。检... 目的:分析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正常饲养)、再灌注组(10只,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螺内酯组(10只,建立模型前给予螺内酯)。检测3组大鼠心肌损伤指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为(5.28±1.05)%,再灌注组为(185.47±35.85)%,螺内酯组为(75.25±24.1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组、螺内酯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表达较对照组增加;螺内酯组血清cTnI、CK、CK-MB表达低于再灌注组(P<0.05)。再灌注组、螺内酯组心肌组织内丙二醛(MD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较对照组降低;螺内酯组心肌组织内MDA表达低于再灌注组,SOD、GSH-PX含量高于再灌注组(P<0.05)。再灌注组、螺内酯组心肌与血浆白细胞介素(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螺内酯组心肌与血浆IL-6、HMGB1表达均低于再灌注组(P<0.05)。再灌注组、螺内酯组心肌HMGB1 mRNA、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螺内酯组心肌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低于再灌注组(P<0.05)。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常导致心肌损伤,应用螺内酯治疗可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反应、抗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其作用信号传导机制主要是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肢体缺血再灌注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螺内酯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肢体缺血再灌注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文硕 关运祥 钱仁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4期2664-2672,共9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及研究热点,为LIR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LIR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5.7.R1)软件对所检索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筛...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及研究热点,为LIR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LIR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5.7.R1)软件对所检索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38篇中文文献;607位作者被纳入知识图谱,发文量≥10篇的作者有15位;共涉及368个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发文量较多;共现关键词536个,LIR损伤、肢体、肺损伤等出现频次较多,肢体、骨骼肌等中心度较高;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发现14个模块;关键词突现发现丹参、甘露醇、肺损伤等11个关键词。结论:发生特大地震后,对LIR的研究会迅速增加,但缺乏持续性;高校或高校附属医院成员对LIR的研究较多,研究合作以机构内部成员合作为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远隔部位损伤、药物治疗及病理机制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人工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对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4
作者 郑伟 宋晓雪 +2 位作者 严翔 张智勇 常虎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60-63,110,共5页
目的研究人工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R-IPC)和缺血再灌注后处理(R-IPOST)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处理前后腹腔注射1ml... 目的研究人工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R-IPC)和缺血再灌注后处理(R-IPOST)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处理前后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APAP组(腹腔注射1ml APAP溶液)、R-IPC+APAP组(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后腹腔注射1ml APAP溶液)、R-IPOST+APAP组(腹腔注射1ml APAP溶液后实施缺血再灌注后处理)。观察各组肝脏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各组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酶(GSH)的水平和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结果光镜下R-IPC+APAP组和R-IPOST+APAP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APAP组均明显减轻。R-IPC+APAP组血清ALT,AST,TNF-a,IL-6和肝匀浆MDA含量均明显低于APAP组[(3742±519.7 U/L,3471±631.4U/L,264.8±70.4pg/ml,738.7±71.0 pg/ml,8.9±1.2nmol/mg.prot)vs(5564±621.7U/L,4647±813.9U/L,351.7±52.3pg/ml,929.7±140.6pg/ml,13.1±1.7nmol/mg.pro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0~7.032,均P<0.05);R-IPC+APAP组肝匀浆SOD活性明显高于APAP组(11.0±1.9U/mg.prot vs 8.6±1.1U/mg.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3,P<0.05);R-IPOST+APAP组血清ALT,AST,TNF-a,IL-6和肝匀浆MDA含量均明显低于APAP组[(3410±588.6 U/L,3546±499.5U/L,256.6±48.1pg/ml,775.4±98.4pg/ml,9.3±1.9nmol/mg.prot)vs(5564±621.7U/L,4647±813.9U/L,351.7±52.3pg/ml,929.7±140.6pg/ml,13.1±1.7nmol/mg.pro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6~4.981,均P<0.05);R-IPOST+APAP组肝匀浆GSH活性明显高于APAP组(10.3±1.2U/mg.prot vs 7.9±0.6U/mg.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2,P<0.05)。结论R-IPC和R-IPOST能降低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对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 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处理 对乙酰氨基酚 肝损伤 小鼠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程群 朱付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1332-1339,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得到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及其靶点信息,用Cytoscap...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得到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及其靶点信息,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疾病相关靶点;运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得到PPI网络,然后进行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得到桃红四物汤的有效成分为69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靶点基因240个,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靶点基因有1211个,交集基因133个;PPI网络分析得到ALB、TNF、AKT1、IL6、IL1B、VEGFA、TP53、PTGS2、GASP3、MMP9、EGF是桃红四物汤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核心靶点;GO分析包含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1788个,包括对无机物的反应、对细胞运动的正向调节等;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s,CC)100个,包括膜筏、转录复合物等;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s,MF)152个,包括蛋白激酶激活、DNA结合转录因子等;KEEG通路分析得到202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到AGE-RAGE、TNF、IL-17等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有效成分能与核心靶点结合,且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结论:桃红四物汤通过多种成分、多种靶点、多种通路作用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为进一步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灌注损伤 桃红四物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微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及硝酸甘油反应性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邢新 李军辉 +1 位作者 郭恩覃 许丰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兔后肢止血带常温缺血模型及足背肌腱表面微循环观察法 ,观察肢体缺血 2小时及 5小时再灌注后微动脉对局部滴注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上腺素 (10 - 6 mol/ L ) ]、内皮依赖性...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兔后肢止血带常温缺血模型及足背肌腱表面微循环观察法 ,观察肢体缺血 2小时及 5小时再灌注后微动脉对局部滴注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上腺素 (10 - 6 mol/ L )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剂 [乙酰胆碱 (10 - 6 mol/ L ) ]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剂 [硝酸甘油(10 - 4 mol/ L) ]的反应性变化。结果 与缺血前比较 ,肢体缺血 2小时再灌注后 ,微动脉对上述三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均无显著性变化 ;缺血 5小时再灌注后 ,微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仍无显著性变化 ,但对乙酰胆碱及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均见减弱 ,对乙酰胆碱的反应减弱非常显著 (P<0 .0 1) ,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减弱显著 (P<0 .0 5 )。结论 肢体缺血 2小时再灌注后 ,微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机制均无显著损害 ,但缺血 5小时再灌注后则上述两种血管舒张机制均受妨碍 ,尤以内皮依赖性舒张为著 ,这可能是长时间缺血肢体再灌注后发生微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微动脉 NE ACH 硝酸甘油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中过氧化物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雯 刘宁 +4 位作者 齐迎春 张颖 邓昭阳 杨靖 谢晓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1-76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及心肌局部炎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血管系统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 目的研究血浆及心肌局部炎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血管系统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为9组:①正常对照组(C);②缺血2、4 h组(I_2,I_4);③缺血4 h再灌注0.5、2、4、6、12、24 h组(R_(0.5),R_2,R_4,R_6,R_(12),R_(24))。观察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MPO、TNF-α水平的变化,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_2组血浆及心肌MPO、TNF-α即开始明显上升;与I_4组比较,血浆及心肌MPO分别于再灌注R_(0.5)、R_2组明显升高;R_4组血浆TNF-α明显上升,R_(12)组心肌TNF-α明显下降;R_(24)组血浆MPO、TNF-α明显下降(P<0.05)。R_4血浆MPO、TNF-α心肌TNF-α达到峰值;R_6组心肌MPO达到峰值。TNF-α免疫组化提示I_4组大鼠心肌胞浆即可见较多棕色染色颗粒,R_4组浆棕色染色颗粒继续增多,R_(24)组明显减少。结论炎细胞在心肌组织的聚集活化、全身及心肌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是肢体缺血期及再灌注期心肌损伤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其中再灌注期心肌损伤与全身性炎性细胞因子激活关系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髓过氧化物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卢卫忠 贺小兵 +4 位作者 吴清 胡国荣 朱庆和 刘小冬 唐中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 :临床观察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 36例四肢手术需充气止血带加压肢体止血的患者 ,随机分为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缺血预处理措施为阻断术肢血流 5min ,然后松止血... 目的 :临床观察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 36例四肢手术需充气止血带加压肢体止血的患者 ,随机分为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缺血预处理措施为阻断术肢血流 5min ,然后松止血带 ,恢复血流灌注 5min ,反复 4次。丹参的用法为患者术前 10min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液 ( 4 0 0ml/kg)。肢体缺血前、再灌注 0 5h、1 5h、3h、2 4h和 72h分别检测血浆丙二醛 (MDA)、肌酸磷酸激酶(CPK)、AST和LD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各时相点与缺血前比较 ,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升高 ,SOD活性降低。缺血预处理组、丹参组和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再灌注后同时相点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明显低于缺血组 ,SOD活性明显高于缺血组。与缺血预处理 +丹参组相比 ,再灌注后 3h、2 4h和 72h ,缺血预处理组和丹参组的血浆MDA、CPK、AST和LDH含量明显升高 ,SOD活性降低。结论 :缺血预处理和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 ,联合应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局部缺血 灌注损伤 丹参 中药 活血化瘀
下载PDF
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安英 杨宁江 +6 位作者 李强 王爽 钟秀宏 张以忠 赵丽微 张雷 杨淑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适应组、灯盏花素组及灯盏花素预适应五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适应组、灯盏花素组及灯盏花素预适应五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灯盏花素和预适应组均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灯盏花素预适应组较灯盏花素组更明显。预适应、灯盏花素和灯盏花素预适应组均明显降低肝匀浆MDA的含量,提高肝匀浆SOD的活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灯盏花素预适应组明显减轻肝损伤。结论:与灯盏花素组比较,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肝损伤 灯盏花素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BAX基因表达上调 被引量:6
10
作者 门秀丽 张连元 +2 位作者 杨全会 董淑云 张一兵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在体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组织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动物模型上,用TUNEL法、电泳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BAX和BCL2蛋白质表达... 目的探讨在体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组织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动物模型上,用TUNEL法、电泳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BAX和BCL2蛋白质表达的改变。结果大鼠LIR后,肺血管内皮细胞及附壁的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BCL2表达的变化不大,但BAX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DNA断链率升高,活性氧(ROS)含量增加,且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以及BAX和BCL2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LIR后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BAX基因 表达上调 肺组织细胞凋亡 BCL-2表达 BCL-2基因表达 肺血管内皮细胞 蛋白质表达 TUNEL法 免疫组织化学 炎细胞凋亡 LIR 在体大鼠 动物模型 发生过程 肺损伤 电泳法 DNA 活性氧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瑞国 黎万友 +1 位作者 张延明 赵以瑜 《中医正骨》 2005年第3期9-11,共3页
为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 2 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空白对照组 (B组 )、实验组 (C组 ) ,除A组外结扎左髂总动脉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 ,并于缺血 2 .5小时末让其再灌注。分别于缺血前、缺血 2 .... 为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 2 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空白对照组 (B组 )、实验组 (C组 ) ,除A组外结扎左髂总动脉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 ,并于缺血 2 .5小时末让其再灌注。分别于缺血前、缺血 2 .5小时、再灌注 1小时末 (A组于对应时间 )静脉穿刺抽血 ,检测血清CK、LDH、SOD、MDA的变化 ,各时间段切取左小腿腓肠肌固定后作H E染色光镜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刺五加注射液能使肢体缺血再灌注的家兔血清CK、LDH、MDA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SOD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 ,能使缺血再灌注的兔左小腿腓肠肌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表明刺五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疗法 刺五加注射液 治疗应用 CK 血液 LDH 血液 MDA 血液 SOD 血液 实验研究 动物
下载PDF
止血带引起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七叶皂苷钠的预处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光 崔苏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3-906,共4页
目的:七叶皂苷钠能够清除机体内自由基,起到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实验拟进一步观察七叶皂苷钠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6-08/2007-02期间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0例。分为对照... 目的:七叶皂苷钠能够清除机体内自由基,起到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实验拟进一步观察七叶皂苷钠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6-08/2007-02期间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给药组20例。给药组在上止血带前30min静脉滴注含有5mg七叶皂苷钠的注射液100mL;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上止血带前以及松止血带后5,10,20min抽取静脉血4mL分别测量血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患者在4个时间点的血压及脉搏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放气前比较,对照组舒张压在放气后5,10min均下降(P<0.05),乳酸在放气后5,10min升高(P<0.05)。②与放气前比较,两组乳酸水平在放气后5min,10min,20min均升高(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值在放气后5,10,20min均升高(P<0.05),舒张压在放气后5min升高(P<0.05),乳酸在放气后10min升高(P<0.05),收缩压、丙二醛、一氧化氮值均无变化。结论:七叶皂苷钠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可能是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来实现,对乳酸,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变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七叶皂苷钠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复方丹参液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卫小春 张志强 韩来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60-61,370,共3页
用家兔造成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并用复方丹参液治疗。结果表明,用药后血中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GOT)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电镜下见骨骼肌细胞损害也轻于对照组。说明丹参可抑制氧自由基的... 用家兔造成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并用复方丹参液治疗。结果表明,用药后血中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GOT)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电镜下见骨骼肌细胞损害也轻于对照组。说明丹参可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减轻骨骼肌细胞的损害,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复方丹参液 电镜观察
下载PDF
紫苏提取物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结肠环行肌条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蓉 唐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观察紫苏提取物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结肠环行肌条收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制备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取大鼠结肠环行肌条,置于恒温灌流肌槽内,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紫苏梗水提液和紫苏叶油在结... 目的观察紫苏提取物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结肠环行肌条收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制备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取大鼠结肠环行肌条,置于恒温灌流肌槽内,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紫苏梗水提液和紫苏叶油在结肠环行肌条收缩活动中的效应。结果紫苏梗水提液和紫苏叶油均能升高模型大鼠结肠环行肌条收缩波平均振幅,其中紫苏叶油的作用具有量效趋势。结论紫苏兴奋模型大鼠结肠环行肌条的作用,紫苏梗水提液与紫苏叶油作用靶点不尽相同。紫苏梗水提液的兴奋作用与调整或参与肾上腺素能β受体和胞外C a2+内流介导相关,紫苏叶油的作用主要在于参与胞外Ca2+内流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肢体缺血再灌注 胃肠动力 结肠
下载PDF
原花青素抗氧化应激效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强 罗兰 +7 位作者 杨拯 卓睿 李禹呈 陈勇 唐丽娟 黄倩 计震华 杨德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54-1459,共6页
目的:探究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抗氧化功能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损伤后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21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缺血再灌注组(n=7),PC组(n... 目的:探究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抗氧化功能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损伤后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21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缺血再灌注组(n=7),PC组(n=7);PC组给予PC 100 mg/(kg?d)预处理,其余两组灌胃等量色拉油,连续给药7 d.采用止血带捆绑大鼠左后肢复制缺血3 h后再灌注18 h大鼠LI/R模型,随后打开腹腔,分离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值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取回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 E)染色,同时制备肠组织匀浆测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 Ig 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LI/R后,血清SOD活力降低(P<0.01),MDA含量增多(P<0.01),大鼠肠黏膜损伤加重(P<0.01),且肠组织中s Ig A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LI/R组相比,PC预处理后,大鼠血清SOD活力提高(P<0.05),MDA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肠黏膜损伤减轻(P<0.01),肠组织中s Ig A含量上升(P<0.05).结论:PC可通过提高血清SOD活力,减少MDA含量,增加肠组织中s Ig A含量来减轻肠黏膜损伤,进而减轻LI/R后大鼠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肢体缺血再灌注 抗氧化
下载PDF
兔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全身免疫炎性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丽梅 陈丽 +3 位作者 马平 赵利军 张林忠 朱爱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兔肢体不同缺血时间和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对血循环内血细胞的变化 ,了解继发全身免疫炎性反应的情况。方法 将雌雄不拘 96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 (A)、肢体结扎组 (B)、结扎后开放组 (C)。B组据结扎不同时间分BT1、BT2 、B... 目的 通过观察兔肢体不同缺血时间和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对血循环内血细胞的变化 ,了解继发全身免疫炎性反应的情况。方法 将雌雄不拘 96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 (A)、肢体结扎组 (B)、结扎后开放组 (C)。B组据结扎不同时间分BT1、BT2 、BT3 组 ,C组据开放不同时间分CT1、CT2 、CT3 、CT4组 ,在实验设定点右颈总动脉采血 ,观察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分别作组间比较、组内多重比较。结果 兔肢体结扎、结扎后开放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 (NC)、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 %NC)、中间细胞 (MID)、中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 %MID)、淋巴细胞 (LC)、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 %LC)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结扎后开放组的增加低于肢体结扎组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肢体结扎组血小板数量增加 ,结扎后开放组减少。但两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均高于对照组 ;兔肢体结扎组红细胞 (RBC)、红细胞压积 (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肢体结扎组与结扎后开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血细胞系列有影响 ,尤其是炎性细胞和免疫细胞。肢体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全身免疫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全身免疫炎性反应 炎性细胞 免疫细胞
下载PDF
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时效及量效关系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卫 张应鹏 +1 位作者 钟波 王素伟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和时效及量效关系。方法选择合适病人如断肢再植、皮瓣移植、四肢大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或四肢手术须用止血带1~1.5h的男性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D和E组(空白对...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和时效及量效关系。方法选择合适病人如断肢再植、皮瓣移植、四肢大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或四肢手术须用止血带1~1.5h的男性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D和E组(空白对照组)五组,A、B组在手术前30min、术后30min分别以鹿瓜多肽注射液4mg加入5%糖盐水(GNS)静脉滴注,C、D组在手术前30min、术后30min分别以鹿瓜多肽注射液12mg加入5%GNS静脉滴注,E组单纯静脉滴入5%GNS,三组分别在术前1h、术后6h抽取静脉血,测定MDA、SOD、CPK、GOT和LDH含量。结果各治疗组中SOD明显增高,MDA、CPK、GOT则明显降低。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术前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瓜多肽注射液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肌酸磷酸激酶(CPK)
下载PDF
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与MDA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付平 周钰龙 +2 位作者 李晓军 李武平 徐文展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2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和MDA浓度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SD雄性大鼠88只,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桃红四物液组(T-IR组)。IR组和T-IR组在造成缺血前12 h、造成缺血时、再灌注时...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和MDA浓度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SD雄性大鼠88只,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桃红四物液组(T-IR组)。IR组和T-IR组在造成缺血前12 h、造成缺血时、再灌注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桃红四物液灌胃1次,以后每天早晚各1次。再灌注后12 h、1 d、3 d、5 d、7 d采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OD与MDA的浓度。结果:IR组与T-IR组血清SOD、MDA浓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与TIR组SOD浓度从再灌注后12 h开始均升高,MDA浓度均降低,但T-IR组SOD与MDA浓度变化幅度均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时间点上与IR组比较,T-IR组SOD浓度较高,MDA浓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液可提高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OD的浓度,降低MDA浓度,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减轻过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液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大鼠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建敏 宋强 +3 位作者 杨拯 罗兰 李禹呈 卓睿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 reperfusion,LIR)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7),肢体缺血再灌注组(n=7)和原花青素组(n=7);原花青素组给予原花青素[100 mg/(kg...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 reperfusion,LIR)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7),肢体缺血再灌注组(n=7)和原花青素组(n=7);原花青素组给予原花青素[100 mg/(kg·d)]预处理7 d,假手术组和肢体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色拉油,预处理7 d。肢体缺血再灌注组和原花青素组采用止血带结扎大鼠左后肢3 h后再灌注18 h的方法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行止血带结扎操作后立即剪断止血带。测定各组动物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前列环素(PGI2)含量,以及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肢体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DAO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PGI2含量显著增多(P<0.01),肠组织中sIgA含量显著减少(P<0.05);与肢体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原花青素组大鼠血清DAO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PGI2含量显著减少(P<0.01),肠组织中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原花青素对LIR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肢体缺血再灌注 二胺氧化酶 前列环素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早期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敏 马平 +1 位作者 徐文会 张宏江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9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早期血栓的形成情况。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下肢缺血再灌注组两组。夹闭大鼠股动脉并用张力带绑扎下肢,建立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a和血...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早期血栓的形成情况。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下肢缺血再灌注组两组。夹闭大鼠股动脉并用张力带绑扎下肢,建立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a和血管内皮细胞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clulin,TM)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管内皮TM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可能导致大鼠血栓前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血栓前状态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