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肢体缺血训练对雌激素剥夺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静 胡洁伟 +5 位作者 唐蕾 许超 王路 陈鸣 杨微 王瑞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6-1153,共8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训练(LIT)对雌激素剥夺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3~4月龄SD大鼠27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以制备雌激素剥夺模型,并随机分为OVX组、LIT组(OVX+LIT)和来曲唑(Let)组(OVX+LIT+Let)...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训练(LIT)对雌激素剥夺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3~4月龄SD大鼠27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以制备雌激素剥夺模型,并随机分为OVX组、LIT组(OVX+LIT)和来曲唑(Let)组(OVX+LIT+Let),每组9只。大鼠于OVX术后第7天行LIT,每天1次,连续6周;Let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剂量为10 mg·kg^(-1),连续6周。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髓鞘碱性蛋白2(MBP2)、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CREB(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巴恩斯迷宫和新事物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结果:与OVX组比较,LIT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PSD95和MB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CREB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LIT组比较,Let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PSD95和MB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CREB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巴恩斯迷宫实验,与OVX组比较,LIT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IT组比较,Let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新事物识别实验,与OVX组比较,LIT组大鼠探索新旧物体的时间延长,对新物体的辨别指数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IT组比较,Let组大鼠探索新旧物体时间缩短,对新物体的辨别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LIT可能通过上调CREB磷酸化及BDNF水平、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从而保护雌激素剥夺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免受损伤并改善雌激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Let可抑制LIT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剥夺 肢体缺血训练 来曲唑 学习记忆
下载PDF
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耿惠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15-0019,共5页
探究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联合常规护理措施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炎症水平、远期预后、住院时间、90天死亡率的影响,验证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进行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 探究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联合常规护理措施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炎症水平、远期预后、住院时间、90天死亡率的影响,验证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进行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在医院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对58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过程中脱落8名患者,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计50名,其中实验组23名,对照组27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医疗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每天2次,每次4个5min加压/5min放松循环的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连续干预7天。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能够显著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可以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90天预后良好率。(3)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期间,实验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说明该训练在本研究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再发的影响
3
作者 陈艳洁 赵紫烨 朱丽霞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9期3988-3992,共5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药物...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药物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次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共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脑血流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两组患者6个月内脑梗死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脑血容量、脑血流量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各指标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37±0.27)ml/100 g比(1.97±0.28)ml/100 g、(22.9±1.9)ml/(100 g·min)比(19.5±1.8)ml/(100 g·min)](P<0.05)。治疗前后NIHSS、MoCA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NIHSS、MoCA评分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0.21±2.9)分比(14.56±3.2)分](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7.1±2.3)分比(23.9±3.6)分](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再发率低于对照组[10.42%(5/48)比27.08%(13/48)](χ^(2)=4.376,P=0.036)。结论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认知功能,且可预防脑梗死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 脑血流灌注 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