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4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微骨折技术对膝关节骨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鹏飞 徐明杰 +1 位作者 王三木 邢光卫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7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骨折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功能、疼痛反应和下肢运动...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7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骨折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功能、疼痛反应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HSS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折可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升下肢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 微骨折技术 膝关节骨折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医护治一体化健康宣教对脑外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张玉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医护治一体化健康宣教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 目的分析医护治一体化健康宣教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医护治一体化健康宣教。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知信行水平、肢体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及自护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护理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知信行水平评分是(62.86±8.88)分,高于对照组的(54.87±8.80)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系统运动功能评分为(90.11±7.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9.26)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分为(71.52±9.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6±9.17)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是(111.39±17.18)分,高于对照组的(97.75±16.49)分(P<0.05)。结论医护治一体化健康宣教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其知信行水平,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及功能独立性恢复,还能增强患者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治一体化健康宣教 脑外伤 肢体运动功能 功能独立性 自护能力
下载PDF
阶段式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对其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刘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5-0068,共4页
研究颅脑外伤者进行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自2022.01~2022.08抽取40例颅脑外伤患者,抽签法随机分组,分析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其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更好,(p<0.05)。结论 针对颅... 研究颅脑外伤者进行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自2022.01~2022.08抽取40例颅脑外伤患者,抽签法随机分组,分析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其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更好,(p<0.05)。结论 针对颅脑外伤患者加强护理十分必要,选择阶段式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更显著的改善作用,可辅助患者达到理想预后,干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大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IPC对脑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4
作者 潘化杰 刘爱贤 +2 位作者 甄巧霞 杨杰 杨傲然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28-733,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对脑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住院的脑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对脑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住院的脑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IP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3月后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肢腘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IPC可有效改善脑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下肢血液流动速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纠正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脑损伤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
5
作者 梁丹丹 陈秀丽 +1 位作者 刘利梅 陈佳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173-177,共5页
本文总结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的“护士-家属-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医护、家属、患者三方协同合作,根据患者的特点,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功能锻炼、情志护理、睡... 本文总结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的“护士-家属-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医护、家属、患者三方协同合作,根据患者的特点,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功能锻炼、情志护理、睡眠护理、中医护理等,提高患者康复信心,优化康复治疗过程,加速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 脑卒中 协同管理 功能锻炼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遗症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叶新新 金志丽 潘思忆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1例,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干预措施、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1例,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干预措施、康复训练及中医按摩,观察组加用中药热奄包疗法。连续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4%,53/58)高于对照组(83.7%,36/43),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法、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用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热奄包疗法 康复训练 老年 脑卒中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障碍的影响Meta分析
7
作者 胡梦飞 潘宾 许萍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检索中文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英文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筛选出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检索中文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英文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筛选出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研究并进行文献提取,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2022年7月。Meta分析使用R Software (R-4.1.3)软件。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收录1 080例患者,得出针灸联合康复能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指标NIHSS评分[SMD=-1.04,95%CI(-1.19,-0.89),P=0.13]、CSS评分[SMD=-1.29,95%CI(-1.59,-0.98),P=0.25],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FMA上肢评分[SMD=1.99,95%CI(1.27,2.72),P <0.01],FMA下肢评分[SMD=1.30,95%CI(0.82,1.79),P <0.01],FMA上下肢统一评分[SMD=2.48,95%CI(0.70,4.26),P <0.01],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BI指数[SMD=1.63,95%CI(0.52,2.74),P <0.01]。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障碍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治疗,但最终鉴于纳入研究的文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同时存在方法学方面的不足,故结论尚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灸 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运动障碍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偏瘫53例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8
作者 陈祥科 邢莉菊 +2 位作者 孙恒聪 邢小贝 张雪海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偏瘫(HAS)病人53例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HAS病人,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tDCS组(n=53,tDCS治疗)和联合组(n=53,tDCS+...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偏瘫(HAS)病人53例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HAS病人,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tDCS组(n=53,tDCS治疗)和联合组(n=53,tDCS+局部振动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对两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评估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对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两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S100-β蛋白(S100-β)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CSS评分[(7.21±1.76)分比(9.47±2.13)分]、血清S-100β水平[(0.67±0.22)μg/L比(0.93±0.28)μg/L]均明显较tDCS组低(P<0.05);两组FMA、WMFT、MBI评分及血清NGF、NT-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FMA评分[(71.28±10.59)分比(63.87±9.24)分]、WMFT评分[(59.36±5.73)分比(52.11±4.27)分]、MBI评分[(73.28±6.57)分比(64.58±7.62)分]及血清NGF[(147.96±17.51)ng/L比(139.81±15.37)ng/L]、NT-3[(11.25±1.94)ng/L比(9.62±1.53)ng/L]水平均明显较tDCS组高(P<0.05)。结论对HAS病人实施tDCS结合局部振动治疗,可有效调节血清NGF、NT-3、S100-β水平,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显著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振动 脑卒中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谭建 郄淑燕 +2 位作者 王寒明 吴小燕 杨傲然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 探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96例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96例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2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功能性步态评价表(FGA)评分、行走状态、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干预1个月,2组肩关节外展、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步行周期、摆动相时长、支撑相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6MWT距离、FMA评分、BBS评分长于/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长于/高于对照组[(161±13)m比(148±11)m、(72±4)分比(66±5)分、(41±5)分比(35±5)分](t=5.187、6.709、6.281,均P<0.001)。干预2周、1个月,2组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69±3)分比(64±4)分、(81±3)分比(76±4)分](t=5.827、7.811,均P<0.001)。结论 在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采取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能提高患者肢体活动度及独立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姿态,促进运动能力及步行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虚拟现实跑台训练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呋塞米联合高压氧疗对重症脑出血继发性脑水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高云霞 孙立 +1 位作者 张晓娟 吴文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分析呋塞米联合高压氧疗对重症脑出血继发性脑水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继发性脑水肿患者112例。单双号法分为2组,观察组将接受呋塞米联合高压氧... 目的分析呋塞米联合高压氧疗对重症脑出血继发性脑水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继发性脑水肿患者112例。单双号法分为2组,观察组将接受呋塞米联合高压氧疗,而对照组将接受常规呋塞米治疗。对患者进行疗效、脑水肿的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6%vs.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26,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2组周围脑水肿体积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NIS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最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7.14%vs.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59,P<0.05)。2组治疗期间肢体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最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塞米和高压氧可以协同发挥作用,有效降低重症脑出血继发性脑水肿患者颅内压力,改善脑血流灌注,减轻脑损伤,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 高压氧疗 重症 脑出血 继发性脑水肿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康复措施
11
作者 张永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CI)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康复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经单...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CI)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康复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SCI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应用价值。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意识障碍时间>10 d均为SCI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康复治疗介入时间≤30 d为SCI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干预后,8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明显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轻度、中度、重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意识障碍时间>10 d均为SCI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术后应尽早采取康复措施,有利于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肢体运动功能 危险因素 康复措施
下载PDF
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12
作者 田雪勤 赵格格 +2 位作者 蒋婧 王嘉浩 王英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41-244,共4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为我国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是不自觉的、有节律的肢体运动,通常指睡眠时异常的下肢的规律运动。大量证据表明,频繁发作的夜间周期性腿部运动...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为我国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是不自觉的、有节律的肢体运动,通常指睡眠时异常的下肢的规律运动。大量证据表明,频繁发作的夜间周期性腿部运动与高血压、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其他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PLMS病理学机制以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 睡眠障碍 不宁腿综合征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研究
13
作者 何丹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基础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联合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rTM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及血清100β(serum 100β,S100β)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S100β水平低于基础组;ADL、FMA评分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rTMS联用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肢体运动障碍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莹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从二零二二年一月到十二月进行临床试验,52名脑梗塞病人采用随机化的方法进行治疗,每个小组都纳入26名病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并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观察组... 探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从二零二二年一月到十二月进行临床试验,52名脑梗塞病人采用随机化的方法进行治疗,每个小组都纳入26名病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并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观察组进行比较。对比介入结果。结果 经过介入两个月后,两组NIHSS 评分、FMA及Barthel评分较介入前都有变化,但是观察组变化的更多(P<0.05);与介入前相比,对照组生存质量的改善明显不如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对脑梗塞病人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使病人的神经系统、四肢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可以加强病人的自理能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和治疗效果,从而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肢体运动功能 疗效 满意度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孟搏 王瑶 杨静怡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力量技术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持续被... 目的探讨肌肉力量技术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肌肉能量技术,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以及步态指标(双足跨步平均时间、3m直行平均步速以及3m直行平均步长)。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关节疼痛VAS评分、FM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左右脚跨步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左右脚3m直行平均步速及3m直行平均步长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FMA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力量技术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干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可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增强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老年 肌肉能量技术 持续被动运动 肢体运动功能 关节疼痛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刘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10-0113,共4页
探讨康复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影响,重点分析术后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水平的变化。方法 以因颅脑外伤而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工作从2021年1月起,到2023年1月结束,整理资料并对选定的75例进行抽签随机分组,以相... 探讨康复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影响,重点分析术后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水平的变化。方法 以因颅脑外伤而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工作从2021年1月起,到2023年1月结束,整理资料并对选定的75例进行抽签随机分组,以相关量表分析于护理前、护理一年后测评对照组(n=37/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康复护理)的肢体运动、神经功能,探讨其差异。结果 Fugl-Meyer量表的测量结果仅在护理一年后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护理一年后测得的NIHSS分数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而言,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远超常规护理,在改善术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方面意义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分析腹针管针法配合磁疗对促进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改善所产生的影响
17
作者 王学平 周辛蕊 李化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51-0054,共4页
观察和评价腹针管针法联合磁疗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腹针管针法及磁疗法,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 观察和评价腹针管针法联合磁疗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腹针管针法及磁疗法,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管针法配合磁疗可使中风后半身不遂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而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管针法 磁疗 半身不遂 肢体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结合分阶段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评价
18
作者 黄玉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42-0145,共4页
探讨脑卒中偏瘫护理中开展康复护理干预结合分阶段的运动疗法的效用。方法 择选该院2022.4月份—2023.12月份,接纳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划分为对照组(纳入36例,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纳入同样例数,执行康复... 探讨脑卒中偏瘫护理中开展康复护理干预结合分阶段的运动疗法的效用。方法 择选该院2022.4月份—2023.12月份,接纳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划分为对照组(纳入36例,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纳入同样例数,执行康复护理融合分阶段的运动疗法)。比对指标包括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日常的生活能力观察组超过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组比对照组要低(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P值<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疾病病人的护理中,给予康复护理与分阶段运动疗法融合干预,可以优化其运动能力、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改善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缓解负面的情绪,增强康复信念及成效,值得借鉴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干预 分阶段运动疗法 脑卒中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系统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的作用分析
19
作者 赵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6-0179,共4页
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来说,本文主要分析应用系统康复治疗的实际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5例,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和系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 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来说,本文主要分析应用系统康复治疗的实际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5例,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和系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更理想,P<0.05;观察组三项关节临床指标更接近本文研究的目标数值,P<0.05;观察组SHEF与FIM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肌力提升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经本文研究分析推荐使用系统康复治疗,原因在于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与运动功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该治疗方法具有相当高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康复治疗 上肢骨关节损伤 肢体运动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
20
作者 铁建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6-0039,共4页
分析针对脑梗死病人,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优势。方法 取脑梗死病人72例(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分组,对照组(36例)、研究组(36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间比较患者身心状态改善情况,以对比其护理效果。 结... 分析针对脑梗死病人,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优势。方法 取脑梗死病人72例(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分组,对照组(36例)、研究组(36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间比较患者身心状态改善情况,以对比其护理效果。 结果 组间对比护理后的FMA、FIM、认知度、SF-36、NIHSS、HAMA、HAMD等分值以及WBV、PV、AI、PAR、CBF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可知,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更佳。护理满意指标,可知,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针对脑梗死病人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于病人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情绪改善方面更具优势,且对提升认知度、生活质量、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等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