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提升植烟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1
作者 余顺平 熊于斌 +3 位作者 廖涛 张诗卿 汤利 李少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准确评价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料对烤烟产量及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植烟土壤质量提升与烤烟绿色优质协同的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技术。以长期定位试验的第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对不... 为准确评价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料对烤烟产量及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植烟土壤质量提升与烤烟绿色优质协同的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技术。以长期定位试验的第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对不施肥(CK)、当地推荐常规施肥(100%化肥,CF)、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OF)和配施生物有机肥(BIO)4个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探讨各土壤单项肥力指标对烤烟产量的解释度。结果表明,在连续7年化肥减量20%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均能降低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烤烟经济性状、产量可持续性与稳定性,提高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综合质量。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植烟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全氮是影响烤烟产量的决定因素,其解释率分别为19.66%、15.38%、12.07%。在3种评价方法下,植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均表现为BIO>OF>CF>CK,BIO和OF处理较CF处理分别提高23.03%~31.75%和4.92%~7.94%。3种评价方法的IFI值与烤烟相对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内梅罗指数法(0.884)>因子分析法(0.867)>相关系数法(0.747)。因此,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有机肥具有提高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和烤烟产量及质量的持续效应,且以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 内梅罗指数法 因子分析法 相关系数法
下载PDF
太原市滨河东路绿地土壤养分分布及肥力质量评价
2
作者 赵心语 王春玲 +2 位作者 陈小平 王婷婷 胡杰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207-214,共8页
滨河东路是太原市纵贯南北的城市主干道,其路侧林带是城市绿化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过渡区。为了解太原市滨河东路绿地土壤的肥力质量和养分特征,对其路侧绿地进行实地调查采样,对比分析pH、电导率、总氮、总... 滨河东路是太原市纵贯南北的城市主干道,其路侧林带是城市绿化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过渡区。为了解太原市滨河东路绿地土壤的肥力质量和养分特征,对其路侧绿地进行实地调查采样,对比分析pH、电导率、总氮、总磷、有机质、硝氮、铵氮等土壤理化指标,并运用熵权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原市滨河东路绿地土壤整体为碱性,属于非盐化土,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均为高级水平,铵氮、硝氮含量为低级水平。pH、电导率为低程度变异,其他土壤理化指标均为中、高程度变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变异性;从沿道路方向的空间分布来看,总氮、硝氮、有机质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总磷、铵氮含量及电导率的变化较为平缓,硝氮、总氮、总磷含量在B样区均较高,C样区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区,F样区铵氮含量较高;从垂直道路方向的空间分布来看,随着距道路距离的增大,硝氮、总氮、总磷含量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含量、电导率呈增大的趋势,铵氮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各理化指标的高值均出现在距道路20~40 m的断面。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平均值为0.239,土壤肥力质量整体较低,随着与道路距离的增大,进入自然保护区之后,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研究样地肥力质量整体较差,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滨河东路绿地不同区域土壤养分间的差异可为土壤改良提供数据支撑,因地制宜地对路侧绿地土壤的养分调控进行精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肥力质量 空间分布 熵权法 滨河绿地 太原市
下载PDF
豫西长期不同耕作下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刚 吴会军 +7 位作者 张永清 武雪萍 宋霄君 姚宇卿 吕军杰 李生平 刘晓彤 韩紫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基于河南洛阳长期定位试验(1999—2021年),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和生物性状的影响,采用隶属度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评估豫西长期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肥力差异。选取传统耕作(CT)、免耕(NT)、深松(SS)和小麦... 基于河南洛阳长期定位试验(1999—2021年),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和生物性状的影响,采用隶属度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评估豫西长期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肥力差异。选取传统耕作(CT)、免耕(NT)、深松(SS)和小麦-花生轮作(TC)共4个耕作处理,采集0~20和20~40 cm的土壤,测定土壤有机碳等指标,分析不同耕作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深松和小麦-花生轮作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而在20~40 cm土层小麦-花生轮作和传统耕作土壤养分含量更高。(2)相比于传统耕作,免耕显著提升了0~2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19.14%;免耕和深松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小麦-花生轮作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碱性磷酸酶酶活性最高。(3)4种耕作措施下0~20 cm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小麦-花生轮作>免耕>深松>传统耕作,20~40 cm土层为小麦-花生轮作>传统耕作>深松>免耕。综上所述,免耕和深松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碳等指标,改善了土壤肥力质量,小麦与豆科作物轮作也提升了土壤肥力质量。因此,与传统耕作相比,在豫西开展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耕作措施 主成分分析 隶属度函数 肥力质量综合指数
下载PDF
双江县冰岛五寨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质量评价
4
作者 徐亚文 黄燕兰 +5 位作者 刘娜 韩利艳 赵平 王雪蕾 黄中泷 李家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共11页
研究双江县冰岛五寨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质量水平,为该地古茶园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冰岛五寨古茶园105个土壤样本的pH、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全氮(TN)、全磷(TP)以及全钾(TK)8项土壤养... 研究双江县冰岛五寨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质量水平,为该地古茶园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冰岛五寨古茶园105个土壤样本的pH、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全氮(TN)、全磷(TP)以及全钾(TK)8项土壤养分指标,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计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结合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冰岛五寨古茶园的土壤养分及肥力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冰岛五寨古茶园土壤pH值在4.70~6.16之间,均值为5.45;OM含量在14.97~123.24 g/kg之间,OM含量丰富;AN含量为78.17~327.37 mg/kg,其中冰岛老寨和糯伍两地均有4.76%的土壤处于Ⅲ级标准,存在供氮不足;AP含量储备充足,含量在10.35~474.54 mg/kg之间,冰岛老寨处于高位水平;AK含量在56.67~590.00 mg/kg之间,坝歪含量总体偏低,部分土壤缺乏钾素;TN、TP、TK的含量范围分别0.33~5.34、4.68~22.38、14.94~45.41 g/kg,TP、TK含量远高于优质茶园标准;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pH与其余7个养分间均存在相关性,土壤全量与速效氮素、磷素、钾素间均呈极显著相关;TP、AP、TN、AN、OM的含量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较大。冰岛五寨古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充足、肥力质量水平高,其中冰岛老寨的土壤肥力质量水平最优、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江县 冰岛五寨 古茶园 土壤 养分状况 肥力质量
下载PDF
不同盐渍化棉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新疆沙雅县为例
5
作者 吴楚鹏 盛建东 +1 位作者 胡雨彤 成志慧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33-38,55,共7页
为评价新疆沙雅县不同盐渍化棉田土壤肥力质量,探讨绿洲棉田盐渍化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沙雅县核心植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7项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为评价新疆沙雅县不同盐渍化棉田土壤肥力质量,探讨绿洲棉田盐渍化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沙雅县核心植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7项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法对棉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盐渍化水平棉田的土壤容重和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差异,非盐渍化棉田与盐渍化棉田的多数养分指标含量差异显著,而盐渍化棉田间的多数指标含量比较接近。非盐渍化棉田与盐渍化棉田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差异显著,盐渍化棉田间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无显著差异,土壤盐渍化影响棉田肥力状况;回归分析可进一步反映它们的关系,土壤全盐量与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随着土壤全盐量的增加,养分有效性降低,土壤生物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积累,当全盐量大于8.83 g/kg时,指数呈上升趋势,土壤全盐量(x)与IFI(y)的回归方程为y=0.6431-0.0636x+0.0036x^(2)(r^(2)=0.4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土壤盐渍化 土壤肥力质量 主成分分析 新疆沙雅县
下载PDF
基于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红壤稻田肥力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文学 王少先 +8 位作者 刘增兵 唐先干 熊丽 夏文建 王萍 袁福生 孙刚 李祖章 刘光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7-790,共14页
【目的】准确评价有机肥料提高农田土壤肥力的效果,是正确选择土壤培肥措施的基础。通过比较两种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有机肥培肥效果的可行性。【方法】3年田间定位试验(2015—2017)在长江中下游的红壤双季稻田进行。共... 【目的】准确评价有机肥料提高农田土壤肥力的效果,是正确选择土壤培肥措施的基础。通过比较两种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有机肥培肥效果的可行性。【方法】3年田间定位试验(2015—2017)在长江中下游的红壤双季稻田进行。共设7个处理:不施肥(CK),等氮磷钾投入量下的单施化肥(CF)和一半化肥氮配施一半的牛粪(+CM)、猪粪(+PM)、鸡粪(+ChM)、绿肥(+GM)与秸秆(+SR)。在2017年晚稻收获后,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筛选用于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用雷达图分析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制约因素,采用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评价不同有机肥料的培肥效果。【结果】1)团聚体结构、pH、有机质3个指标属于弱变异性,其余指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以有效锌、有效磷以及酸性磷酸酶的变异系数较大,对施肥处理的响应比较灵敏;2)由隶属度值制成的雷达图显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速效钾与全磷含量是制约稻田土壤肥力水平最主要的3个因子;3)运用全量数据集与最小数据集计算的肥力指数IFI均表明,相对于不施肥CK,6个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指数IFI,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IFI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PM与+ChM处理的IFI指数显著高于+CM与+GM处理;在全量数据集下,+SR处理的IFI指数显著高于+CM与+GM处理,而在最小数据集下,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全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TDS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MDS均与双季稻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基于全量数据集和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TDS、IFIMDS)均可客观表征土壤肥力质量。依据该指标,化肥配施猪粪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其次是配施鸡粪或秸秆,最低是配施牛粪或紫云英绿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土壤肥力质量 肥力质量综合指数 稻田
下载PDF
浙江某典型水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7
作者 石艳平 许靖雯 罗玉博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2807-2810,共4页
稻田土壤养分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浙江省某典型水稻产区为对象,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各项肥力指标,采用传统统计法以及改进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内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 稻田土壤养分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浙江省某典型水稻产区为对象,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各项肥力指标,采用传统统计法以及改进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内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的pH值基本处于酸和偏酸的等级,20~40 cm土层土壤均处于酸、偏酸和适量的等级。土壤pH值处于中变异水平,各采样点之间差异较小。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丰富;近一半点位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丰富的等级,在较丰富、适量和贫乏的等级也有点位分布;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各等级均有分布,呈强变异水平,各点位之间差距较大;土壤速效钾含量基本处于较丰富和适量的等级。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各等级均有分布;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适量,均不存在点位处于极贫乏的等级,其中大部分点位的有效磷含量处于较丰富和贫乏的等级,而速效钾含量基本处于较丰富和适量的等级。各指标均处于中变异水平,各点位之间的差距较小。20~40 cm土层土壤的土壤质量指数总体略高于0~<20 cm的土层土壤,大部分土壤都处于三级的质量等级,整体土壤肥力质量一般,但也有少数点位处于二级和四级的质量等级,土壤处于较肥沃或者瘦瘠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养分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浙江
下载PDF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71
8
作者 李静鹏 徐明锋 +2 位作者 苏志尧 孙余丹 胡砚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97-2307,共11页
科学确定森林土壤肥力指标并进行肥力质量的评价,对立地生产力和多目标森林经营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采伐(径级12 cm择伐)迹地上发育来的稀树灌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每木调查与群落分析,并比较各群落土... 科学确定森林土壤肥力指标并进行肥力质量的评价,对立地生产力和多目标森林经营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采伐(径级12 cm择伐)迹地上发育来的稀树灌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每木调查与群落分析,并比较各群落土壤因子间的差异,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因子分析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CCA可以有效地筛选土壤肥力质量指标,有助于质量指标的科学确定;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分值为稀树灌丛(0.438)>常绿阔叶林(0.414)>针阔混交林(-0.170)>针叶林(-0.331);演替初期(19 a)的植被恢复并未使土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土壤肥力质量是下降的;无人为干扰的3种群落类型,针叶林表现为更高的生物量积累,而天然更新的常绿阔叶林则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与土壤养分的保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A 因子分析 群落类型 土壤肥力质量
下载PDF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低山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67
9
作者 廖桂堂 李廷轩 +2 位作者 王永东 张锡洲 冯娜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78-1986,共9页
亚热带低山区是我国茶园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其土壤肥力质量状况是茶园精准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利用地统计学、GIS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蒙顶山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蒙顶山茶园土壤肥... 亚热带低山区是我国茶园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其土壤肥力质量状况是茶园精准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利用地统计学、GIS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蒙顶山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蒙顶山茶园土壤肥力质量沿海拔高度垂直变化明显,大部分土壤肥力区沿蒙顶山阳坡面水平方向呈带状分布。土壤肥力较高的区域分布在山体的中上部,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土壤肥力质量水平也逐渐降低。(2)蒙顶山茶园土壤肥力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内土壤各项肥力指标与优良茶园相比还存在差距,同时肥力质量偏低的区域所占面积较大:第四、五两级肥力区所占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42.35%。肥力较低的后5级占总面积的近70%,而肥力最高的3级不到10%。(3)采用该方法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为地统计研究成果实际运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统计学 茶园 土壤肥力质量
下载PDF
香港土壤研究 Ⅵ.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66
10
作者 章海波 骆永明 +2 位作者 赵其国 张甘霖 黄铭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7-583,共7页
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覆盖整个香港地区的51个典型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得到的pH(H2O)、有机质、质地等包含土壤物理和土壤化学的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香港地区的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不高,有1/2以上调查样点属中等以... 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覆盖整个香港地区的51个典型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得到的pH(H2O)、有机质、质地等包含土壤物理和土壤化学的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香港地区的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不高,有1/2以上调查样点属中等以下水平。在不同生态景观类型中,农业土壤的肥力质量相对较高。土壤过酸和磷素水平(包括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过低是香港土壤肥力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此外,山火焚烧和侵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肥力的退化,因此需要加强地表植被和水土的保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 土壤肥力质量 层次分析(AHP)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3
11
作者 罗珠珠 黄高宝 +4 位作者 张仁陟 蔡立群 李玲玲 谢军红 Guangdi Li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8-464,共7页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传统耕作措施和5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豌豆-小麦(P→W)和小麦-豌豆(W→P)轮作序列的耕层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T)处理相比,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有机质...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传统耕作措施和5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豌豆-小麦(P→W)和小麦-豌豆(W→P)轮作序列的耕层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T)处理相比,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1.61%~12.21%和12.13%~16.99%,全氮提高7.29%~8.42%和11.58%~12.95%,全磷提高10.35%~14.63%和13.79%~18.29%,全钾提高7.32%~7.51%和8.78%~9.15%,速效磷提高11.10%~12.41%和16.29%~20.99%,速效钾提高25.11%~43.26%和31.62%~44.22%,pH降低0.11~0.17个单位和0.09~0.16个单位。进一步利用加乘法则和加权综合法两种模型评价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肥力质量,结果表明,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排序为NTS处理>TS处理>NTP处理>NT处理>T处理>TP处理(P→W轮作序列)和NTS处理>TS处理>NT处理>NTP处理>TP处理>T处理(W→P轮作序列)。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作系统中,实施免耕结合秸秆覆盖,对促进和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耕作 保护性耕作 免耕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质量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54
12
作者 龙健 邓启琼 +1 位作者 江新荣 刘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79-1284,共6页
采取4种不同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喀斯特严重侵蚀区进行了10年定位治理,2003年对各退耕模式及相应对照的土壤理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增加,土... 采取4种不同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喀斯特严重侵蚀区进行了10年定位治理,2003年对各退耕模式及相应对照的土壤理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增加,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得到显著加强,土壤养分贮量和速效养分供应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IFI)呈增长趋势.因此,采用合适的生物措施,辅于必要的工程措施,是改善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退耕还林(草) 土壤肥力质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东北过伐林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杨晓娟 王海燕 +2 位作者 刘玲 李旭 任丽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53-1560,共8页
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质量是实现森林健康的基础。研究不同林型下土壤肥力质量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过伐林区金仓林场中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纯林、云杉Picea asperata×紫椴Tilia amurensis天然混交林、紫... 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质量是实现森林健康的基础。研究不同林型下土壤肥力质量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过伐林区金仓林场中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纯林、云杉Picea asperata×紫椴Tilia amurensis天然混交林、紫椴×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天然混交林、五角槭Acer mono×白桦×落叶松天然混交林、五角槭×白桦×紫椴天然混交林、白桦×落叶松天然混交林和五角槭×紫椴×青杨Populus pseudo-simonii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林分下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其土壤肥力质量。结果表明:①林分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密度和土壤pH值增大,而土壤含水量、物理性粘粒含量和养分质量分数减少,但其在不同林分下的变化程度不同;②土壤因子之间关系密切,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含水量、全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密度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关系;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分下0~60cm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土壤肥力质量表现为天然混交林高于落叶松人工纯林;采伐降低了土壤的肥力质量;在落叶松人工纯林中,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肥力质量下降。通过对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标值的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肥力质量属于中等以上(优、良、中等)的林地所占研究样地的比例为66.7%,研究区森林土壤肥力质量属于中等水平。建议在经营过伐林时,注意调整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控制采伐强度,同时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比较,以改善林分整体的肥力状况。本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直接依据,也为东北地区森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伐林 森林土壤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公路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琪 方海兰 +4 位作者 杨意 黄懿珍 赵晓艺 奚有为 蔡崇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1-495,共5页
采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主要公路绿地0~30 cm及>30 cm土壤,测定分析了土壤质地、容重、通气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CEC)、pH、电导率(EC)、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上海市公路绿地土壤以粉砂质粘壤土和粉... 采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主要公路绿地0~30 cm及>30 cm土壤,测定分析了土壤质地、容重、通气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CEC)、pH、电导率(EC)、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上海市公路绿地土壤以粉砂质粘壤土和粉砂壤土为主;土壤容重大,通气性差;土壤pH高,属于碱性或强碱性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较低,土壤EC值大小适中;速效养分中,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较高。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绿地土壤质量状况,提出了加强上海市公路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地 土壤肥力质量 管理对策 上海浦东
下载PDF
长沙县“百里茶廊”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24
15
作者 颜雄 张杨珠 +6 位作者 周卫军 黄运湘 周清 郭海彦 张建新 陈强春 毛昌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4-357,共4页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长沙县“百里茶廊”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pH,有机质,全N、P、K,有效N、P、K以及缓效钾等指标的土壤肥力状况,并以此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长沙县“百里茶廊”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pH,有机质,全N、P、K,有效N、P、K以及缓效钾等指标的土壤肥力状况,并以此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县“百里茶廊”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均属于中等水平,土壤pH值偏低,全N、全P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和有效N、P、K含量中等,全K和缓效K含量较高,并据此提出了该地区高产优质茶园建设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质量 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法 茶叶基地
下载PDF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新垦淡灰钙土土壤肥力质量 被引量:49
16
作者 陈留美 桂林国 +4 位作者 吕家珑 王重光 李政中 王增 孙榕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1-975,共5页
通过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新垦淡灰钙土的化学、物理、生物学性质,并从中挑选出10个能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淡灰钙土开垦前以及开垦后不同施肥处理进行了综合评分,然后用欧氏距离最短距... 通过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新垦淡灰钙土的化学、物理、生物学性质,并从中挑选出10个能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淡灰钙土开垦前以及开垦后不同施肥处理进行了综合评分,然后用欧氏距离最短距离法对其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淡灰钙土经过开垦、灌溉、种植农作物,土壤肥力质量提高;开垦后不同施肥处理比较,单施有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肥力质量较高,N、P以及与其他化学肥料配施次之,单施N肥与不施肥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质量 新垦淡灰钙土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20
17
作者 颜雄 张杨珠 +3 位作者 刘晶 周卫军 黄运湘 周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600,共5页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茶园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全N、全P、全K,有效N、有效P、有效K、缓效K含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茶园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全N、全P、全K,有效N、有效P、有效K、缓效K含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pH值偏低;全N、全P含量偏低;有机质、有效N、有效P、有效K含量中等;全K、缓效K含量较高.雪峰山茶场、君山茶场的肥力质量等级为中上等;金井茶场、金华茶场和羊鹿茶场的肥力质量等级为中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同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质量 模糊综合评判法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以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新举 胡振琪 +2 位作者 刘宁 赵庚星 田素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8-783,共6页
利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在ARCGIS中自动化评价土壤肥力质量,通过对1986和2003年土壤肥力质量的比较,探讨黄河三角洲土壤肥力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3年与1986比较,黄河三角洲土壤肥力质量54.... 利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在ARCGIS中自动化评价土壤肥力质量,通过对1986和2003年土壤肥力质量的比较,探讨黄河三角洲土壤肥力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3年与1986比较,黄河三角洲土壤肥力质量54.22%的区域基本无变化,林草地和旱地下降,西部水浇地提高;土壤有机质41.14%的区域下降,耕地区基本不变或增加;土壤碱解N 46.96%区域基本无变化,西部的耕地地区和东南部林草地地区增加,而黄河两侧的旱地地区下降;土壤有效P在耕地地区增加,滩涂下降,盐荒地基本不变;土壤速效K除了林草地上增加外,一半以上(50.74%)有下降趋势;土壤盐分47.29%的区域下降,耕地地区基本不变,而沿黄两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质量 时空特征 GIS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流动沙漠腹地防护林土壤肥力质量垂直演化与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靳正忠 雷加强 +4 位作者 李生宇 徐新文 邱永志 谷峰 刘小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5-1085,共11页
采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评价法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肥力质量垂直演化作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后不同土层土壤的物理结构逐渐变好,透水、透气、持水能力有所增强;随防护林年限的增长,不同土层土壤... 采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评价法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肥力质量垂直演化作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后不同土层土壤的物理结构逐渐变好,透水、透气、持水能力有所增强;随防护林年限的增长,不同土层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增加以及六种酶活性的增强促进了土壤养分的转化,多数养分因子在不同土层间差异明显;定植年限较长的防护林地土壤盐分含量增加,有表聚现象;同一林地不同土层之间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差异很小,但与林木生长指标有较大相关性。在现有咸水滴灌条件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地 土壤肥力质量 垂直变化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秸秆一次性深埋还田量对亚表层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丛萍 李玉义 +4 位作者 王婧 逄焕成 张莉 刘娜 高建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85,共12页
【目的】在以小麦–玉米轮作制为主的黄淮海北部地区,由于长期实施浅旋耕,亚表层土壤结构紧实、有机质匮乏,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倍量的粉碎秸秆深埋还田对亚表层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进行亚表层培肥提供理论依... 【目的】在以小麦–玉米轮作制为主的黄淮海北部地区,由于长期实施浅旋耕,亚表层土壤结构紧实、有机质匮乏,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倍量的粉碎秸秆深埋还田对亚表层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进行亚表层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在微区土池中进行,设置低(6000 kg/hm^2,T1)、中(12000 kg/hm^2,T2)、高(18000 kg/hm^2,T3) 3种不同量粉碎秸秆的一次性深埋还田试验,并与常规旋耕下的秸秆不还田处理(CK)进行对比,研究2013-2016年深埋还田条件下不同用量秸秆对土壤蓄水量、紧实度、有机碳、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及作物根系生物量、籽粒产量等指标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秸秆增量深还对亚表层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1) 0-40 cm土壤蓄水量随秸秆用量增加而提高,其中T3、T2处理下土壤蓄水量在冬小麦季平均分别提高了50.94%(P <0.05)和59.77%(P <0.05),夏玉米季增幅低于冬小麦季,这表明增加秸秆用量更有利于干旱季土壤水分的保蓄;增加秸秆用量能降低亚表层土壤紧实度高达60%,且能调节土壤pH使之趋于中性;2)中、高量秸秆深埋还田显著提高了亚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如T2、T3处理下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7%~20%(P <0.05),全氮含量显著提高7%~18%(P <0.05),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升10%~30%(P <0.05),并增加了亚表层土壤C/N及养分库容;3)主成分分析表明,T3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略优于T2处理,而以T1处理最差,一次性秸秆增量深还能够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4)中、高量秸秆深埋还田可提高冬小麦及夏玉米籽粒产量及其根系生物量,以T2处理冬小麦、夏玉米3年平均籽粒产量最高,增幅分别为7.02%和5.11%(P <0.05),T2、T3处理冬小麦根系生物量平均提高21.9%和16.0%(P <0.05),提高夏玉米根系生物量18.4%和19.5%(P <0.05),然而对秸秆生物量的提高不显著,且T2处理在还田前期对作物生物量的提升作用优于T3处理。【结论】秸秆深埋还田可显著改善亚表层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库容,并提高根系生物量及籽粒产量。12000~18000 kg/hm^2秸秆一次性深埋还田可显著提高亚表层土壤肥力质量,是该地区培肥土壤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表层 秸秆深还 秸秆还田量 土壤肥力质量 夏玉米 冬小麦 作物生物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