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密互作对旱地冬小麦商麦1619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秀宁 张军 +4 位作者 王凤娟 王新军 高宝云 赵麟 敬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4-930,共7页
本研究以旱地冬小麦品种商麦1619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施肥水平(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300 kg/hm~2)和3个种植密度(1 hm~2 1.35×10~6株,1 hm~2 1.80×10~6株,1 hm~2 2.25×10~6株),探究肥密互... 本研究以旱地冬小麦品种商麦1619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施肥水平(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300 kg/hm~2)和3个种植密度(1 hm~2 1.35×10~6株,1 hm~2 1.80×10~6株,1 hm~2 2.25×10~6株),探究肥密互作对商麦1619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150~300 kg/hm~2)、种植密度的增加,开花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的商麦1619旗叶净光合速率(P)、SPAD值整体呈上升趋势,施肥量为300 kg/hm~2、种植密度为1 hm~2 2.25×10~6株时达到最大值。商麦1619籽粒产量随着施肥量、种植密度的增加总体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施肥量为225 kg/hm~2、种植密度为1 hm~2 2.25×10~6株条件下商麦1619产量最高,为5 790.35 kg/hm~2。商麦1619籽粒产量与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在0.01水平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商麦1619的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麦1619 肥密互作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肥密互作对大豆光合作用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明 来永才 +5 位作者 毕影东 李炜 刘淼 王玲 邸树峰 刘建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4-19,共6页
为研究肥密因素对大豆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中龙豆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施氮量和密度各4个处理,研究肥密互作条件下大豆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响应。结果表明:R1~R5期,光合特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在R4期光合速率最... 为研究肥密因素对大豆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中龙豆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施氮量和密度各4个处理,研究肥密互作条件下大豆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响应。结果表明:R1~R5期,光合特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在R4期光合速率最高;叶绿素含量从R1~R5期呈现上升的趋势,R5期最高。各肥料处理间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表现为F2>F1>F3>F0;胞间CO2浓度(Ci)表现为F0>F4>F2>F3。各密度处理间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表现为D3>D2>D1>D4;胞间CO2浓度(Ci)表现为D1>D4>D2>D3;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表现为D1>D2>D3>D4。肥密因素对光合特性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中,在F2D3处理(施氮150 kg·hm^-2,密度32万株·hm^-2)下大豆冠层分布最合理,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密互作 大豆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肥密互作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倩 樊超 +9 位作者 邸树峰 毕影东 刘淼 李炜 来永才 王玲 刘建新 梁文卫 杨光 廖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23-26,共4页
为研究肥料和种植密度对大豆品质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中龙豆1号为研究对象,设定氮肥施用量0、90、150、210 kg/hm^(2)4个水平和种植密度24万、30万、36万、42万株/hm^(2)4个水平,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 为研究肥料和种植密度对大豆品质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中龙豆1号为研究对象,设定氮肥施用量0、90、150、210 kg/hm^(2)4个水平和种植密度24万、30万、36万、42万株/hm^(2)4个水平,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增加下,产量先增加后下降。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50 kg/hm^(2)处理、90 kg/hm^(2)处理、0处理、210 kg/hm^(2)处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36万株/hm^(2)处理、42万株/hm^(2)处理、30万株/hm^(2)处理、24万株/hm^(2)处理。在氮肥施用量150 kg/hm^(2)、种植密度36万株/hm^(2)处理下产量最高,达2829.83 kg/hm^(2)。在氮肥施用量增加的情况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呈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呈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明显的递减趋势。氮肥施用量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而种植密度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密互作 大豆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肥密互作对玉米品种丰单4号主要生物性状的影响
4
作者 宋方杰 陈志国 +1 位作者 刘婧 张海燕 《现代化农业》 2021年第3期18-19,共2页
本试验采用密度和施肥量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玉米品种丰单4号的主要生物性状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其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为密植施肥与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生物性状 玉米品种 玉米高产栽培 种植 水平 肥密互作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下载PDF
密肥互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振峰 刘宏胜 +4 位作者 高玉红 牛俊义 欧佐铭 王伟峰 刘学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75×104株·hm-2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4.50×...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75×104株·hm-2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4.50×104株·hm-2密度处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玉米穗行数和产量均以施纯氮180kg·hm-2,施过磷酸钙144 kg·hm-2处理最高;玉米百粒重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施纯氮210 kg·hm-2,施过磷酸钙168kg·hm-2最高;6.75×104株·hm-2密度下施纯氮210 kg·hm-2,施过磷酸钙168 kg·hm-2处理互作效应显著,玉米百粒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6.75×104株·hm-2密度下施纯氮210 kg·hm-2,施过磷酸钙168kg·hm-2是当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比较理想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肥密互作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下载PDF
渝棉一号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密肥互作效果研究
6
作者 陈俊才 范正辉 +4 位作者 沙安勤 屠美英 严婉玲 黄秀芳 袁志章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8-19,共2页
对渝棉 1号不同的种植密度 ,不同的施肥量研究表明 ,该品种要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获得较高产量 ,其移栽密度宜在每公顷 4.2万~ 4.8万株、施氮量 3 0 0
关键词 渝棉一号 江苏里下河地区 效果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节水灌溉条件下氮密互作对双季晚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龙文飞 傅志强 +2 位作者 钟娟 苏姗 李康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6-212,共7页
为构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模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密处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差异性显著;分蘖盛期光合速率最高;... 为构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模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密处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差异性显著;分蘖盛期光合速率最高;施氮量180 kg/hm^2时分蘖盛期和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比其他施氮处理高6.43%~10.01%和3.92%~70.51%;分蘖盛期净光合速率随密度的增加呈现线性降低的趋势,栽植密度30万穴/hm^2较其他处理低5.04%~6.73%,孕穗期和乳熟期净光合速率规律性不明显,抽穗期表现为密度越高净光合速率越强的趋势,低密处理显著低于高密处理,低4.45%~7.97%;动态变化趋势表现为:净光合速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气孔导度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_2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蒸腾速率则呈线性下降;水稻经济产量与水稻生育前期和后期光合作用呈正相关,生育后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与水稻生育中期光合作用呈负相关。因此,通过合理氮密调控,提高水稻生育前期与后期的光合作用,维持生育中期光合作用大小,是提高水稻经济产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光合特性 肥密互作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乳苗抛直播水稻栽培密肥互作效应的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汤留弟 吴建明 +1 位作者 谢正荣 朱小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S期85-86,共2页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与试验,建立了乳苗抛直播水稻产量,氮肥纯收益受密度、施氮总量、追肥比例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分析与互作分析,获得了高产高效的优化密肥综合措施与分类指导密肥措施,并应用于实际栽培中,取得了显著...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与试验,建立了乳苗抛直播水稻产量,氮肥纯收益受密度、施氮总量、追肥比例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分析与互作分析,获得了高产高效的优化密肥综合措施与分类指导密肥措施,并应用于实际栽培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 施氮总量 比例 效应
下载PDF
节水灌溉条件下氮肥密度互作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龙文飞 傅志强 李海林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4-130,共7页
为构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在节水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和栽植密度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栽植密度及氮密互作对水稻氮磷钾素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均显著。随着施氮量... 为构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在节水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和栽植密度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栽植密度及氮密互作对水稻氮磷钾素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均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植株氮素与磷素吸收量呈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吸钾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总吸氮量与总吸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总吸磷量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低氮处理的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显著高于中氮处理;高密处理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贡献率。水稻经济产量与茎叶氮磷钾素吸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氮肥贡献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合理的施氮量和栽植密度组合(N1T3)能够形成水稻高产高效的群体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水稻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灌溉 肥密互作 料利用率
原文传递
磷肥与播量对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干物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振华 张霞 +5 位作者 夏清 李文广 代新俊 郭安娜 杨珍平 高志强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1446-1454,共9页
为明确晋中麦区休闲期复种饲料油菜的合理种植方式,在山西省太谷县申奉村进行试验,设置不同磷酸二铵(N∶P=15∶42,总养分≥57%)施用量(L)(0(CK)、37.5(L1)、75.0(L2)、150.0(L3)kg/hm^(2))与油菜播量(S)(7.5(S1)、22.5(S2)kg/hm^(2))共... 为明确晋中麦区休闲期复种饲料油菜的合理种植方式,在山西省太谷县申奉村进行试验,设置不同磷酸二铵(N∶P=15∶42,总养分≥57%)施用量(L)(0(CK)、37.5(L1)、75.0(L2)、150.0(L3)kg/hm^(2))与油菜播量(S)(7.5(S1)、22.5(S2)kg/hm^(2))共计8个处理,研究其对饲料油菜干物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施肥量及二者的互作明显影响饲料油菜干物质量和磷积累量,影响大小表现为播量(S)>施肥量(L)>互作效应(S×L);同一施肥量下,S1>S2;同一播量下,CK<L1<L2<L3,其中,L3S1处理的饲料油菜干物质量较CK提高8.6%,但与L2S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肥量显著影响饲料油菜氮累积量,且随施肥水平提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L2处理最高,在S1和S2水平下比CK分别提高151.45%和120.2%。同一施肥水平下播量对氮累积量没有明显影响。氮、磷利用率以L1水平最高,分别达40%和15%,播量间差异不显著;其次是L2水平,分别为33%和11%,且S1>S2。与CK比较,施肥明显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以L2水平降低幅度最大(35.7%~74.3%),速效磷含量以L2水平降低幅度最小(6.7%),速效钾含量则以L2和L3水平降低幅度较小(分别为49.6%和49.4%),二者差异不显著;同一施肥水平下,S1>S2。与CK相比,施肥明显提高了土壤酶活性,随施肥水平增加酶活性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L2水平最高,较CK提高14.5%~102.1%;同一施肥水平下,S1>S2。播量和施肥量亦明显影响土壤水分含量;播量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产生的影响不同。综上,在该地区麦后复种油菜拟推荐施75.0 kg/hm^(2)磷酸二铵,且油菜播量7.5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密互作 饲料油菜 氮磷积累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徐麦35高产高效增密减氮途径及其碳氮代谢调控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媛 刘立伟 +2 位作者 刘静 赵娜 张会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7-865,共9页
为探究增密减氮栽培途径的可行性及其碳氮代谢调控机制,于2019-2020年以徐麦35为材料,设置不同密肥组合,研究增密减氮对产量和氮效率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当减少施氮量,徐麦35的氮素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PFP)、氮素生理效率(... 为探究增密减氮栽培途径的可行性及其碳氮代谢调控机制,于2019-2020年以徐麦35为材料,设置不同密肥组合,研究增密减氮对产量和氮效率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当减少施氮量,徐麦35的氮素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PFP)、氮素生理效率(PE)、氮收获指数(NHI)均显著增加。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碳氮比(C/N)与产量、NAE、PFP、PE均呈显著正相关。密度240×10^(4)·hm^(-2)~300×10^(4)·hm^(-2)、施氮量180 kg·hm^(-2)时产量可达到8500 kg·hm^(-2)以上,高于180×10^(4)·hm^(-2)和270 kg·hm^(-2)密肥组合下的产量水平。同时,NAE、PFP、氮肥吸收效率(RE)、和PE分别提高了62.1%~67.9%、57.6%~59.1%、5.1%~14.4%和41.6%~59.4%。返青期施用控释肥(A1)较拔节期施用尿素(A2)的氮肥吸收效率平均提高了6.8%,有利于实现江苏淮北麦区节本增效绿色轻简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节氮 氮高效 碳氮平衡
下载PDF
施氮量与密度对西南地区主栽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元奇 王伟 +4 位作者 赵丽 邱贵兰 唐兰 杨荣 张艳茹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7,115,共10页
以试验前期筛选适合西南地区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分别在两年三地进行试验,探究氮肥、密度、环境及其互作对青贮干物质产量、品质的影响。2018年结果表明,减氮施肥能替代传统施肥,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的... 以试验前期筛选适合西南地区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分别在两年三地进行试验,探究氮肥、密度、环境及其互作对青贮干物质产量、品质的影响。2018年结果表明,减氮施肥能替代传统施肥,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减少先增加后降低,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升高。2019年在雅安和合川试点,减氮10%和30%与常规施氮(纯氮300 kg/hm^(2))相比,各品种干物质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密度82500株/hm^(2)时产量最高;在怀化试点,减氮10%处理下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和减氮30%处理,干物质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氮密互作对青贮玉米品质影响不明显。综合分析两年干物质产量及品质,在种植密度71250~82500株/hm^(2)搭配减氮10%~30%时,青贮玉米产量达到最高且品质没有降低或降低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多环境试验 再裂区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