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对肥胖高脂血症血脂影响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柳丹 易伟民 陶彦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5期464-465,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肥胖高脂血症血脂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带脉、五枢、维道、足临泣、风市、足三里、三阴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改... 目的:观察针灸对肥胖高脂血症血脂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带脉、五枢、维道、足临泣、风市、足三里、三阴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LDL-C和HDL-C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C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TG、TC、LDL-C和HDL-C表达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不良发生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内分泌紊乱发生率和消化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肥胖高脂血症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脂代谢水平及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高脂血症 针灸 影响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2
作者 胡赫其 胡佳慧 +1 位作者 冯祯根 陈泽莉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痰浊阻遏组、脾肾阳虚组、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阴虚阳亢组,每组20例。5组均采用“五脏别通”理... 目的:观察基于“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痰浊阻遏组、脾肾阳虚组、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阴虚阳亢组,每组20例。5组均采用“五脏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5组临床疗效,比较5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脂肪率(F%)、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后,5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5组BMI、F%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遏组、气滞血瘀组F%均低于肝肾阴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遏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4组(P<0.05)。痰浊阻遏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脾肾阳虚组为80.0%,气滞血瘀组为85.0%,肝肾阴虚组为90.0%,阴虚阳亢组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五脏别通”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肥胖型高脂血症均有确切疗效,且对痰浊阻遏证患者在改善TC方面优于其他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五脏别通 穴位埋线 中医证型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闫利敏 刘志诚 徐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对女性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来自2006年2月—2011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痰湿内阻型患者113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对女性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来自2006年2月—2011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痰湿内阻型患者113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基本理论,采用温针灸联合耳针施治,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肥胖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后各肥胖指标及脂质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总有效率为94.7%;疗效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病程与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因、诱因与疗效关系中,情志因素、嗜烟酒因素、过食少动引起者疗效最好,有效率分别为96.3%、94.4%、92.9%,更年期因素引起者疗效稍差,有效率为80%。结论: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减肥、降脂疗效显著;年龄、性别、病程、情志、烟酒、过食少动等因素与疗效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并发 痰湿内阻 耳针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鸣 刘志诚 徐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973-3978,共6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耳针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耳针联合施治,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3 mo前后患者肥胖指标、总...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耳针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耳针联合施治,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3 mo前后患者肥胖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 r i g l y c e r i d e s,T 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3 mo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减肥和降脂疗效,肥胖指标有所回降(P<0.01),且TC、TG、LDL-C水平均明显回降,HDL-C水平却明显回升.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8%.结论:温针灸联合耳针和单纯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皆有良好疗效温针灸联合耳针疗法对于脂质代谢的良性调整优于单纯温针灸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并发 脾虚湿阻 温针灸 耳针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鸣 刘志诚 徐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200例,依照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采用温针灸施治,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肥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目的:观察温针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200例,依照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采用温针灸施治,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肥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温针灸治疗后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减肥、降脂疗效,肥胖指标及脂质指标——TC、TG、LDL-C水平均明显回降,HDL-C水平却明显回升。年龄、肥胖度等均影响疗效,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疗效减弱;肥胖度越小疗效越好,肥胖度越大疗效稍差;在发病因素与疗效的关系中,多食少动和情志因素引起者疗效最好,总有效率达100%;遗传因素及生育因素引起者疗效稍差,总有效率分别为79.79%、83.33%。结论: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有良好疗效,患者年龄、肥胖度及病因诱因等均可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并发 脾虚湿阻 温针灸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黎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用穴位埋线结合口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只口服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体重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用穴位埋线结合口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只口服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体重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血脂治疗前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体重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减肥效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与单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作用相似,但减肥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穴位埋线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医圣降脂减肥袋泡剂治疗高脂血症306例
7
作者 程晓卫 吴立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56-1757,共2页
目的探讨补气利水、活血化淤、清热通便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医圣降脂减肥袋泡剂(汉防己、黄芪、茯苓、泽泻、枸杞子、制首乌、丹参、生山楂、决明子、大黄等)为治疗组,治疗本病306例;藻酸双酯钠为对照组,治疗本病132例... 目的探讨补气利水、活血化淤、清热通便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医圣降脂减肥袋泡剂(汉防己、黄芪、茯苓、泽泻、枸杞子、制首乌、丹参、生山楂、决明子、大黄等)为治疗组,治疗本病306例;藻酸双酯钠为对照组,治疗本病132例。结果1个疗程(30 d)降低血清TC的总有效率为92.1%,降低TG的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藻酸双酯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圣降脂减肥袋泡剂具有补肾健脾,益气活血,利湿通便等作用,对高脂血症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圣降减肥袋泡剂 肥胖 中医治疗
下载PDF
针灸治疗1527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不同年龄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闫利敏 刘志诚 +2 位作者 徐斌 卢圣锋 原萌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31-2434,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7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6-岁)、中年组(31-岁)、老年组(41~岁),均采用针灸治疗,隔日1次,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肥胖指标:...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7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6-岁)、中年组(31-岁)、老年组(41~岁),均采用针灸治疗,隔日1次,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肥胖指标:体重、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和体脂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总体疗效。结果①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后肥胖指标及脂质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均为P〈0.01),总有效率88.61%;②不同年龄与减肥疗效、调脂疗效有相关性,均表现为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针灸具有减肥调脂双重作用且疗效显著,对早期防治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肥胖并发 年龄
原文传递
葛根芩连汤干预高脂血症肥胖大鼠的粪便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姚亮亮 盛译萱 +5 位作者 曾国威 周子妍 曾治君 李冰涛 姜丽 徐国良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干预高脂血症肥胖大鼠肠道代谢,改善脂代谢的相关代谢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与高脂组,高脂组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高脂血症肥胖大鼠模型,待模型建立后,将高脂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芩连汤14.85 ...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干预高脂血症肥胖大鼠肠道代谢,改善脂代谢的相关代谢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与高脂组,高脂组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高脂血症肥胖大鼠模型,待模型建立后,将高脂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芩连汤14.85 g/kg、4.85 g/kg、1.65 g/kg组,各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并给药7 w,观察葛根芩连汤对大鼠血脂的影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各组大鼠的粪便代谢组进行分析,寻找各组间共同的生物标记物,分析生物标记物的剂量依赖性。结果:高脂饲料饲养4 w后,高脂血症肥胖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给药7 w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C、TG、LDL-C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Lee′s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芩连汤1.64、4.85、14.85 g/kg组TC、TG和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葛根芩连汤4.85 g/kg组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葛根芩连汤1.65 g/kg组FBG含量明显降低(P<0.05)。通过对各组大鼠粪便进行代谢组分析,成功鉴定了正离子模式中的5个物质:亚油酸、二十四碳六烯酸、切诺维乙醇酰胺、12-酮基去氧胆酸和3-氧代胆酸,负离子模式中未能鉴定到物质。除亚油酸和12-酮基去氧胆酸外,葛根芩连汤对生物标记物二十四碳六烯酸、切诺维乙醇酰胺和3-氧代胆酸的调节均具有较好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葛根芩连汤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血症肥胖大鼠脂代谢异常,改善高脂血症肥胖大鼠脂代谢紊乱与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胆汁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肥胖 粪便代谢组 肠道代谢
原文传递
针刺加叩刺治疗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鸣 刘志诚 徐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48-335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加叩刺对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204例,依照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采用针刺加叩刺联合施治,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肥胖指标、总胆固醇(... 目的:观察针刺加叩刺对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204例,依照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采用针刺加叩刺联合施治,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肥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针刺加叩刺治疗后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减肥、降脂疗效,肥胖指标、TC、TG、LDL-C水平均明显回降(P<0.01),HDL-C水平却明显回升(P<0.01)。年龄、肥胖度(A)等均影响疗效,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疗效减弱;A越小疗效越好,A越大疗效稍差;在发病因素与疗效的关系中,情志因素引起者疗效最好(总有效率达100.00%);其次依次为多食少动、生育因素和性发育期,遗传因素引起者疗效稍差(总有效率48.28%)。结论:针刺加叩刺治疗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有良好疗效,患者年龄、A及病因诱因等均可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并发 阴虚夹瘀 针刺疗法 叩刺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不同性别重度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迪迪 刘志诚 +1 位作者 徐斌 袁锦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5-689,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重度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针灸对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脂质指标以及肥胖相关指标的作用差异。方法:纳入264例重度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其中男性组106例、女性组158例,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重度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针灸对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脂质指标以及肥胖相关指标的作用差异。方法:纳入264例重度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其中男性组106例、女性组158例,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将两组患者分为胃肠腑热型、脾虚湿阻型、痰湿内阻型、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及阴虚夹瘀型,采用针灸疗法辨证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以及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结果:男性组总有效率为91.5%(97/106),高于女性组的85.4%(135/158),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A、BMI及F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男性组患者W、A、BMI及F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女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治疗前,HDL-C均高于治疗前(均(49)<0.05),且男性组患者TC、TG、LDL-C及HDL-C治疗前后差值均优于女性组(均P<0.05)。结论:针灸对重度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具有减肥和调脂双重作用,在减重和降脂中男性组的改善优于女性组,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与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肥胖 针灸 辨证论治 不同性别
原文传递
1584例不同性别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证候证素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原萌谦 刘志诚 徐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78-2180,共3页
目的应用证素辨证法探讨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方法纳入1584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依据其临床资料提取证候,通过证候辨证素量表,采用证素辨证法分析其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 目的应用证素辨证法探讨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方法纳入1584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依据其临床资料提取证候,通过证候辨证素量表,采用证素辨证法分析其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素组合规律。结果 1病位证素:总体病位证素积分依次为脾、肝、肾、胞宫、肺、胃;男女患者对比,女性患者脾、肝、胞宫的积分较高(P<0.05,P<0.01,P<0.01),男性患者肺的积分较高(P<0.01);女性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肝(91.79%、84.24%),男性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肾(95.65%、76.33%);2病性证素:总体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湿、气虚、阴虚、痰、气滞、阳虚、水停、血瘀、热、阳亢、血虚;男女患者对比,女性患者湿、气滞、血瘀、血虚、寒的积分较高(均为P<0.01),男性患者痰、热、阳亢的积分较高(均为P<0.01);女性患者最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湿、痰、气滞(94.05%、93.32%、84.39%);男性患者最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湿、痰、气虚(99.52%、99.03%、80.19%)。3组合规律:将每位患者各自的证素积分进行排序,最终整合出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郁脾虚、阴虚夹瘀、痰湿内阻、胃肠腑热六种类型。其中脾虚湿阻所占总体比例较大(19.13%);女性患者肝郁脾虚类型的比例较大(20.62%),男性患者痰湿困阻类型的比例较大(30.43%)。结论女性患者以脾、肝、湿、痰、气滞、寒为主,治疗上重视疏肝理气解郁,男性患者以脾、肾、肺、湿、痰、气虚、热为主,治疗上应重视清热化痰。此外,基于证候辨证素量表的证候辨证体系为中医学临床量化辨证流程提供了思路,是促进中医学研究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并发 证候 证素 证素辨证学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肥胖伴高脂血症的经穴规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丽华 周仲瑜 《湖北中医杂志》 2019年第2期62-64,71-72,共4页
肥胖伴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肥胖引起机体脂质代谢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组病症。肥胖患者由于体内血脂升高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中血液微循环受阻,脂质堆积最终沉积于血管壁内,造成动脉硬化,临床上往往会继... 肥胖伴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肥胖引起机体脂质代谢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组病症。肥胖患者由于体内血脂升高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中血液微循环受阻,脂质堆积最终沉积于血管壁内,造成动脉硬化,临床上往往会继发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故目前医学界对肥胖的关注点已经从'体质指数(BMI)'逐渐转移到了'肥胖并发症'上[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针灸 数据挖掘 经穴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脏腑别通”理论的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宜恬 陈泽莉 +3 位作者 冯祯根 章浩 孙宇元 徐玲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2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观察"脏腑别通"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法对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经金华市中医医院临床确诊的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70例,采用数字盲法随机分为埋线组... 目的观察"脏腑别通"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法对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经金华市中医医院临床确诊的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70例,采用数字盲法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对照组,埋线组在"脏腑别通"理论的指导下取穴腕骨、三焦俞、膈俞、带脉、天枢、水道、丰隆,将长为1.5 cm的灭菌2-0号羊肠线埋入相应的穴位中,1周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取穴同埋线组,采用毫针刺入相应的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3、6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比,比较治疗前后的脂肪率(F%)、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体重指数(BMI),并观察随访6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2组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埋线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埋线组BMI、F%、TC、TG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HDL-C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且治疗6个疗程的疗效优于治疗3个疗程(P<0.05)。结论在"脏腑别通"理论的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法能够有效降低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体重、F%、BMI及血清TC、TG,上调HDL-C,且复发率低,治疗6个疗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治疗3个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穴位埋线 脏腑别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