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引导机器人辅助反肩关节肩盂基座螺钉导针置入精准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巍 张腾 +4 位作者 黄强 张勇 王彬彬 吴新宝 王军强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评估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引导下机器人辅助置入反肩关节肩盂基座螺钉导针的精准度,为机器人辅助反肩关节置换手术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使用CBCT对12例SYNBONE肩胛骨模型置入反肩关节肩盂基座螺钉导针前后行断层扫描。采... 目的评估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引导下机器人辅助置入反肩关节肩盂基座螺钉导针的精准度,为机器人辅助反肩关节置换手术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使用CBCT对12例SYNBONE肩胛骨模型置入反肩关节肩盂基座螺钉导针前后行断层扫描。采用TiRobot软件术前规划螺钉导针入针点、尾端止点及导针置入路径的位置坐标。计算机根据规划位置控制机械臂定位并辅助置入肩盂基座螺钉导针,术后比较规划入止点、路径与实际入止点、路径的差异。结果所有肩胛骨模型均一次完成导针置入。规划与实际入针点位置偏差为(1.155±0.517)mm,规划与实际尾端止点位置偏差为(1.047±0.288)mm,计划路径与实际路径夹角偏差为(1.564±0.888)°。结论CBCT引导下机器人辅助反肩关节肩盂基座螺钉导针置入精确度高,为临床中反肩关节置换精准治疗手术重要步骤提供可行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 机器人辅助 肩盂基座 手术导航 精准度
下载PDF
肩盂骨折内固定治疗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思然 李兴 +5 位作者 禤天勋 罗雨桥 罗柏锋 盘永光 邓子贤 钟小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4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评价手术内固定治疗肩孟骨折对肩关节功能的疗效及相关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怀集县人民医院骨科采用重建钛板治疗肩孟骨折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0~50岁,平均36岁;左侧7例,右侧5例;高处坠落伤3例,交通... 目的总结评价手术内固定治疗肩孟骨折对肩关节功能的疗效及相关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怀集县人民医院骨科采用重建钛板治疗肩孟骨折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0~50岁,平均36岁;左侧7例,右侧5例;高处坠落伤3例,交通伤6例,重物压伤2例;合并颅脑外伤,胸外伤、锁骨折等共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d,平均6d;术前常规摄X线片及CT扫描,根据Ideberg分型: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2例,Ⅴ型5例。手术采用肩胛骨后侧入路,显露骨折端,选择重建钛板内固定。结果 12例中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4个月。切口、骨折均愈合,无合并伤,肩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结论手术治疗肩盂骨折临床效果好,较非手术治疗在稳定肩关节、减少畸形愈合、减少残余疼痛和更早期有效功能煅炼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盂骨折 内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精确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奉龙 姜春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建立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研究模型,并对传统反肩关节置换术与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精确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3D打印技术基于10名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制备肩胛骨模型,10个为一... 目的:建立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研究模型,并对传统反肩关节置换术与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精确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3D打印技术基于10名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制备肩胛骨模型,10个为一组,共计2组,分别为传统手术组和导航手术组。传统手术组中,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完成10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导航手术组中,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在实时导航辅助下完成10例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对所有术后肩胛骨模型投照肩胛正位X线片,记录肩胛上切迹最低点距肩盂基座上方螺钉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安全性指标;直视下测量螺钉穿出肩胛骨皮质外的裸露长度,作为精确性指标。对比分析传统手术组与导航手术组的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的安全性与精确性。结果:肩胛上切迹最低点距肩盂基座上方螺钉长轴的垂直距离:导航手术组4.4±4.0 mm,传统手术组-4.0±6.4 mm(负值表示钉尾穿出肩胛骨皮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中有2例(20%)螺钉尾部穿出肩胛上切迹皮质,传统手术组中有7例(70%)钉尾穿出肩胛上切迹皮质。螺钉穿出肩胛骨皮质外的裸露长度:导航手术组1.8±1.5 mm,传统手术组8.2±5.2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导航下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肩盂基座 术中导航
下载PDF
Herbert钉治疗Ⅰ型肩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谢求恩 谢心军 卢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9期99-99,共1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Herbert钉治疗Ⅰ型肩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2010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Ⅰ型肩盂骨折患者,对其行手术治疗,Herbert螺钉行内固定,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观察,依照肩关节功能评... 目的分析与探讨Herbert钉治疗Ⅰ型肩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2010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Ⅰ型肩盂骨折患者,对其行手术治疗,Herbert螺钉行内固定,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观察,依照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根据关节疼痛程度、活动范围与局部肌力评估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为:16例为优,6例为良,2例为可。结论研究表明,对Ⅰ型肩盂骨折行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手术创伤小,有效修复患者肩关节稳定性与动力平衡,无需二次手术,降低创伤性关节炎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ert钉 Ⅰ型肩盂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肩盂骨折20例报告
5
作者 幸永明 陈亚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2期111-112,共2页
肩盂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临床上少见而且不被人们重视,治疗不当易导致肩关节的慢性不稳定和退行性骨关节炎,本院1980~1992年收治120例肩胛骨骨折,其中肩盂骨折2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 肩盂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临床上少见而且不被人们重视,治疗不当易导致肩关节的慢性不稳定和退行性骨关节炎,本院1980~1992年收治120例肩胛骨骨折,其中肩盂骨折2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60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6例。根据Iderberg分类,盂缘骨折4例,其中I_a3例,I_b1例;盂臼骨折16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2例,Ⅴ型4例,Ⅵ型3例。合并损伤:肋骨骨折7例,锁骨骨折5例,肺损伤6例,颅脑损伤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盂骨折 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肩盂骨折内固定治疗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观察
6
作者 孙云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9期124-125,共2页
目的:使用内固定法对肩盂骨折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肩盂骨折治疗的患者21例,其中7例患者接受传统方法治疗,14例患者接受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 目的:使用内固定法对肩盂骨折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肩盂骨折治疗的患者21例,其中7例患者接受传统方法治疗,14例患者接受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11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好转;对照组1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好转,3例患者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使用内固定法对肩盂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盂骨折 关节 内固定法
下载PDF
肩盂骨缺损的评估:缺损面积百分比与缺损宽度百分比实际测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武永刚 张海龙 +1 位作者 郝亚飞 姜春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4-83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肩盂骨缺损面积百分比和缺损宽度百分比之间的差别以及观察者之间测量一致性的对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缺损评估参考。方法: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将我院运动损伤科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6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肩盂骨缺损面积百分比和缺损宽度百分比之间的差别以及观察者之间测量一致性的对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缺损评估参考。方法: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将我院运动损伤科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6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三位主治医师分别测量其肩盂缺损宽度百分比和缺损面积百分比,间隔3月后再次测量,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测量的一致性。根据第一次测量的平均缺损宽度百分比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是5%~10%、10%~15%、15%~20%、20%~25%,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缺损面积百分比和缺损宽度百分比的平均差值。结果:观察者之间(inter-observer)缺损面积百分比测量ICC是(0.557,0.513),缺损宽度百分比测量ICC是(0.446,0.374)。同一观察者两次(intra-observer)缺损面积百分比测量ICC在0.585~0.713之间,同一观察者两次缺损宽度百分比测量ICC在0.523~0.666之间。取第一次测量三位观察者的平均值进行分析,平均缺损宽度百分比从6.5%到21.4%,四组缺损宽度百分比和缺损面积百分比差值的平均值不全相等(P=0.003)。缺损宽度百分比平均比缺损面积百分比大4.67%,其中第一组平均大3.54%,第二组和第三组平均大5.02%和4.64%,第四组平均大4.66%。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和第三组有显著性差别,而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对于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的肩盂缺损评估,缺损面积百分比测量的一致性好于按缺损宽度百分比的测量,同一观察者两次测量的一致性好于不同观察者测量之间的一致性。缺损宽度百分比的评估平均比按缺损面积百分比的评估高4.67%。缺损宽度百分比在10%以上时,这种差别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盂 缺损面积百分比 缺损宽度百分比
下载PDF
12例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肩盂的肩胛骨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英 刘桂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1期308-309,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肩盂的肩胛骨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2005年~2009年,本院骨科收治的12例累及肩盂的肩胛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患者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肩盂的肩胛骨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2005年~2009年,本院骨科收治的12例累及肩盂的肩胛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12例患者肩胛骨骨折均得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所需时间12~24w,平均(16.6依0.35)w,患者患侧肩关节外展90o^180o,平均(158.7依2.47)o。肩关节功能评定,Neer标准评分优7例,满意3例,UCLA标准评分优7例,良3例。结论治疗累及肩盂的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胛骨骨折 肩盂 切开复位内固定 评分标准 护理
下载PDF
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整体治疗
9
作者 向明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355-360,共6页
盂肱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导致其容易因受到外部创伤或在活动终末段反复受到微小创伤而造成肩关节不稳定,表现为从轻微半脱位到脱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2]。肩关节不稳定可根据肱骨头相对于肩盂的方向(前、后或多向)进行分类,大多数(80.... 盂肱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导致其容易因受到外部创伤或在活动终末段反复受到微小创伤而造成肩关节不稳定,表现为从轻微半脱位到脱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2]。肩关节不稳定可根据肱骨头相对于肩盂的方向(前、后或多向)进行分类,大多数(80.3%)为前向不稳定,其次是后向(10.3%)和多向(9.4%)不稳定[3]。更为重要的是,临床上肩关节不稳定的复发率很高,据报道可达94.5%,其中年轻男性的复发率最高[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不稳定 双极骨缺损 肩盂轨迹 整体治疗
下载PDF
肩峰覆盖三维测量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的关系
10
作者 王刚 高绪仁 +2 位作者 仇尚 李根 张希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773-5778,共6页
背景:肩峰形态变化是退变性肩袖撕裂的最重要外在因素,关于肩峰形态及肩峰覆盖的相关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目的:观察肩峰在三维空间中对于肩袖组织的覆盖,测量冠状位及矢状位参数,探究肩峰悬垂、肩盂角及肩峰覆盖角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 背景:肩峰形态变化是退变性肩袖撕裂的最重要外在因素,关于肩峰形态及肩峰覆盖的相关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目的:观察肩峰在三维空间中对于肩袖组织的覆盖,测量冠状位及矢状位参数,探究肩峰悬垂、肩盂角及肩峰覆盖角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肩关节镜手术或MRI检查确诊为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56例为撕裂组,同时纳入非肩袖撕裂患者48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胸部CT资料,使用Mimics软件重建患者肩胛骨,在3-matic软件内测量两组患者的肩峰悬垂、肩盂角和肩峰覆盖角,比较两组患者测量参数之间的差异,并对测量参数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估测量参数预测肩袖撕裂的能力,一般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大于0.8则认为该参数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结论:①肩袖撕裂组患者的肩峰悬垂均值大于对照组(P<0.001),肩峰覆盖角均值也大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的肩盂角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肩峰悬垂与肩峰覆盖角均是肩袖撕裂的危险因素(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肩峰悬垂与肩峰覆盖角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和0.86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6.15 mm和60.65°;④结果显示,肩袖撕裂患者的肩峰悬垂和肩峰覆盖角大于非肩袖撕裂患者,它们均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有关,可以用来预测肩袖撕裂,并且肩峰覆盖角的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撕裂 峰悬垂 肩盂 峰覆盖角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盂唇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效果观察
11
作者 万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59-161,共3页
分析对肩盂唇损伤采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肩盂唇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功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F-3... 分析对肩盂唇损伤采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肩盂唇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功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UCLA评分明显更高,疼痛程度评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囊周围肿胀、关节感染、活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肩盂唇损伤患者在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期间,予以患者有效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痛感,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 肩盂唇损伤 术后功能康复 护理效果
下载PDF
MRI、MRAr及CT对外伤性肩关节盂唇损伤伴骨折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步环 滑蓉蓉 +2 位作者 董玉茹 柳牧青 王贵生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关节造影(MRAr)及CT对肩关节盂唇损伤伴/不伴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至2018-04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的肩关节盂唇损伤伴/不伴骨折患者34例,行常规MRI、MRAr和CT检查,经关节镜...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关节造影(MRAr)及CT对肩关节盂唇损伤伴/不伴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至2018-04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的肩关节盂唇损伤伴/不伴骨折患者34例,行常规MRI、MRAr和CT检查,经关节镜手术证实是否有Bankart损伤、肩关节上盂唇(SLAP)损伤及骨折。分析MRI、MRAr、CT征象应用对病变的诊断价值,评价三种影像手段对诊断不同类型盂唇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34例(100%)有Bankart损伤,MRI诊断灵敏度94.12%,准确度94.12%;MRAr诊断灵敏度97.06%,准确度97.06%。30例(88.24%)合并SLAP损伤,MRI灵敏度53.33%,特异度22.22%,准确度58.82%;MRAr灵敏度93.33%,特异度66.67%,准确度94.12%。17例(50.00%)合并骨折,MRAr及MRI灵敏度均为52.94%;CT对诊断骨折灵敏度达94.12%,特异度94.44%。结论MRAr对SLAP损伤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常规MRI;MRAr结合CT,可以提高肩关节盂唇损伤伴骨折的诊断完整性,可以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唇损伤伴骨折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关节造影 BANKART损伤 SLAP损伤
下载PDF
定量评估肩盂骨质缺损的解剖及三维CT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成 董启榕 +2 位作者 范志海 俞晨 周海斌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167-2169,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肩盂下方形态结构,探讨应用三维CT及肩盂裸点评估肩盂缺损程度的可靠性。方法对10具国人尸体(20例肩关节,A组)肩关节解剖结构及20例正常成人(B组)肩关节盂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关节盂前后径中点至关节盂前、后... 目的通过观察肩盂下方形态结构,探讨应用三维CT及肩盂裸点评估肩盂缺损程度的可靠性。方法对10具国人尸体(20例肩关节,A组)肩关节解剖结构及20例正常成人(B组)肩关节盂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关节盂前后径中点至关节盂前、后、下方的距离,同时观察关节盂裸点是否存在及其分布位置。结果两组肩盂下半部分为圆形结构,关节盂前后径中点到肩盂前侧、后侧和下侧的距离大致相等,A、B组平均距离分别为(12.92±2.30)mm、(11.78±2.10)mm。但A组肩盂裸点并非作为圆心而恒定存在。结论三维CT可以直观显示肩关节盂形态,精确评估肩盂骨质缺损的位置及比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而肩盂裸点并不恒定存在,故使用裸点来测量评估肩盂下方骨缺损时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盂骨质缺损 三维CT
原文传递
肩盂骨性缺损致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檀臻炜 黄富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评价肩盂前下方骨性结构在肩关节前方稳定性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和作用,为临床治疗肩盂骨性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自愿捐献的成年男性新鲜尸体取带肩胛骨的肩关节-肱骨标本10具,制备为"骨-韧带"标本;左侧4具,右侧6具。分... 目的评价肩盂前下方骨性结构在肩关节前方稳定性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和作用,为临床治疗肩盂骨性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自愿捐献的成年男性新鲜尸体取带肩胛骨的肩关节-肱骨标本10具,制备为"骨-韧带"标本;左侧4具,右侧6具。分别于肩关节外展0、90°位时,采用Instron 8874液压伺服生物力学测试系统给予肱骨头50 N的单轴压缩,每个标本按照完整肩关节、盂唇缺损、骨性缺损10%、骨性缺损20%、骨性缺损修复顺序,测量标本位移值。结果肩关节外展0°位时,完整组、盂唇缺损组、骨性缺损10%组、骨性缺损20%组、骨性缺损修复组位移分别为(10.73±2.93)、(11.43±3.98)、(13.58±4.86)、(18.53±3.07)、(12.77±3.13)mm;90°位时,分别为(8.41±2.10)、(8.55±2.28)、(9.06±2.67)、(12.49±2.32)、(8.55±2.15)mm。除骨性缺损20%组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完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盂前下盂唇缺损或骨性缺损<20%时,如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未损伤或已修复,肩关节前方稳定性无明显下降;肩盂骨性缺损≥20%时,即使修复关节囊韧带复合体,肩关节前方稳定性仍明显下降;而同时修复骨性缺损和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可恢复肩关节前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盂 骨性缺损 关节前方稳定性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移位肩盂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2
15
作者 贾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移位肩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19例移位大于5mm的肩盂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按照Ideberg分型方法,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2例、Ⅴ型4例。78.9%(15/19)的患者有合并损伤。根据骨折类型选...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移位肩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19例移位大于5mm的肩盂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按照Ideberg分型方法,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2例、Ⅴ型4例。78.9%(15/19)的患者有合并损伤。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后方入路11例、前方入路6例、后上方入路2例),应用重建钢板和(或)拉力螺钉等固定骨折。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56个月,平均17.5个月。根据Constant和Murley疗效标准,术后肩关节的功能评分为11~100分(平均81分),肩关节功能恢复率的中位数为93%。术后复位不良3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2例,肩关节不稳定1例。结论盂缘骨折合并肱骨头半脱位者、盂窝骨折台阶样移位大于3~5mm者、肩盂骨折合并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损伤者应早期手术治疗。其中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合并损伤、复位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肩盂骨折 治疗 外科手术 重建钢板 拉力螺钉
原文传递
肩关节不稳定的肩盂骨缺损评估:肩盂下部圆心的确定
16
作者 裴京哲 程晓光 +3 位作者 朱以明 闫东 张卉 姜春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 探讨在正常肩盂CT三维重建标准正面观影像上确定肩盂下部圆心的可行性,比较同一个体左、右肩盂的半径大小,为术前精确定量评估肩盂骨缺损比例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测量了35例成人双侧正常肩盂(共70个),每个肩盂均行64层螺... 目的 探讨在正常肩盂CT三维重建标准正面观影像上确定肩盂下部圆心的可行性,比较同一个体左、右肩盂的半径大小,为术前精确定量评估肩盂骨缺损比例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测量了35例成人双侧正常肩盂(共70个),每个肩盂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由1位医生在三维工作站上获得肩盂的标准三维正面观影像及标尺,并将其以二维图像的格式导出.3位医生分别利用AutoCAD2006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做肩盂下部前缘最突点、下缘最突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再做后缘最突点、下缘最突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将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定为肩盂下部的圆心,分别测量该点到肩盂前下缘、后下缘和后缘的距离.比较3位医生测量的圆心到肩盂前下缘、后下缘和后缘距离值,以及左、右肩盂相应距离的测量数据. 结果 肩盂下部圆心到肩盂后缘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即圆的半径)为(14.1±1.6)mm,到肩盂前下缘的距离为(14.0±1.7)mm,到肩盂后下缘的距离为(14.1±1. 6)mm.3位医生测量的圆心到肩盂后缘距离值之间及左、右肩盂相应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正常肩盂的CT三维标准正面观影像上利用肩盂下部前、后、下缘最突点确定肩盂下部圆心的方法是简便、可行的,可重复性较高.正常人左右肩盂下部的半径是一致的.以上结论可用于单侧肩盂骨缺损的精确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不稳定 成像 三维 肩盂 骨缺损
原文传递
经肩峰入路治疗Ideberg Ⅲ型肩盂骨折的手术体会
17
作者 敖荣广 禹宝庆 +2 位作者 施继飞 李泽湘 黄旗凯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肩盂骨折临床上少见,手术治疗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累及肩盂上半部分的 Ideberg Ⅲ型骨折,由于上方肩盂被肩峰阻挡,导致术中显露、复位及固定困难,因此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点。现就2012年12月完成的一例经肩峰入路治疗Ideberg Ⅲ型... 肩盂骨折临床上少见,手术治疗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累及肩盂上半部分的 Ideberg Ⅲ型骨折,由于上方肩盂被肩峰阻挡,导致术中显露、复位及固定困难,因此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点。现就2012年12月完成的一例经肩峰入路治疗Ideberg Ⅲ型骨折的手术体会进行总结,与学术界同仁进一步探讨这种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胛骨 肩盂骨折 入路 Ideberg 峰骨折 关节面粉碎 手术体会
原文传递
三维CT测量肩关节复发前脱位肩胛盂轨迹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代飞 杨金松 +2 位作者 张清 陈君蓉 向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6期492-49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三维CT测量肩盂轨迹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方法:由3位独立观察者(肩关节专科医生)通过三维CT评估60例单侧肩关节复发前脱位患者的肩胛盂及Hill-Sachs骨缺损情况,并按Di Giacomo等的方法,将损伤分类,制定手术方案。所...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三维CT测量肩盂轨迹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方法:由3位独立观察者(肩关节专科医生)通过三维CT评估60例单侧肩关节复发前脱位患者的肩胛盂及Hill-Sachs骨缺损情况,并按Di Giacomo等的方法,将损伤分类,制定手术方案。所有观察者在1周后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及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OV)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在肩胛盂直径及肩胛盂骨缺损的测量中,观察者间的可靠性均为“非常好”,对Hill-Sachs间隙的测量,观察者间的可靠性为“好”;在肩胛盂缺损程度的评估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很高,在Hill-Sachs损伤on-track/off-track的评估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较差。肩胛盂直径、肩胛盂骨缺损、Hill-Sachs间隙测量观察者内的可靠性均为“非常好”。肩胛盂直径、肩胛盂骨缺损的COV分别为4.1%和4.4%,Hill-Sachs间隙的COV为21.1%。结论:三维CT测量肩胛盂骨缺损的可靠性、可重复性高,但对肱骨头骨缺损的评估显示出较大的可变性,可靠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脱位 肩盂轨迹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磁共振肩关节造影评价关节盂唇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利华 范宪淼 +4 位作者 高云 周雪明 张坤林 桂国华 梁满球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索MR关节造影(MRA)对评价肩关节盂唇损伤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肩关节盂唇撕裂伤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就治于我院的肩关节盂唇撕裂患者(经关节镜手术证实)58例,共62个部位,其中前盂唇撕裂22例,上盂唇撕... 目的探索MR关节造影(MRA)对评价肩关节盂唇损伤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肩关节盂唇撕裂伤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就治于我院的肩关节盂唇撕裂患者(经关节镜手术证实)58例,共62个部位,其中前盂唇撕裂22例,上盂唇撕裂28例,后盂唇撕裂12例。对比分析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和MRA征象,评价MRI和MRA对诊断不同部位盂唇撕裂伤及上盂唇前后部(SLAP)损伤分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前盂唇撕裂:常规MRI诊断敏感度68.2%,准确度88.7%,MRA诊断敏感度100.0%,准确度100.0%;上盂唇撕裂:常规MRI诊断敏感度64.3%,准确度83.9%,MRA诊断敏感度92.3%,准确度96.8%;后盂唇撕裂:常规MRI诊断敏感度66.7%,准确度93.5%,MRA诊断敏感度75.0%,准确度95.2%。MRA诊断上盂唇和前盂唇撕裂的敏感度及准确度显著优于常规MRI(P均<0.05);MRA能诊断出22例SLAP,常规MRI能够诊断出13例SLAP损伤,MRA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显著优于常规MRI(P<0.05),常规MRI对SLAP的分型符合率是40.0%,MRA对SLAP损伤的分型符合率是80.0%,2种检查方法的分型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A对前盂唇撕裂、上盂唇撕裂及SLAP分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常规MRI,MRA对于盂唇撕裂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撕裂伤 MRI MRA
下载PDF
系统康复训练对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菁 高小雁 王小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SLAP)患者关节镜下修复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最佳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45例SLAP行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患者。术前对患者行前瞻性认知干预,术后对其进行疼痛控制及分阶段康复训练。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 目的探讨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SLAP)患者关节镜下修复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最佳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45例SLAP行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患者。术前对患者行前瞻性认知干预,术后对其进行疼痛控制及分阶段康复训练。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 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8个月。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8.90±4.49)、(31.58±3.13)分,P<0.05。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为优24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08%。结论系统康复训练可促进SLAP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损伤 关节上唇前后向损伤 关节镜 系统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