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0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熏蒸联合康复锻炼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潘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326-328,共3页
临床将肱骨外颈1~2 cm以上部位至肱骨头之间所发生的骨折定义为肱骨近端骨折,以中老年患者居多[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2]。目前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人工关节置换、骨近端髓内钉等,但患... 临床将肱骨外颈1~2 cm以上部位至肱骨头之间所发生的骨折定义为肱骨近端骨折,以中老年患者居多[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2]。目前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人工关节置换、骨近端髓内钉等,但患者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降低患者关节的损伤程度的同时还要确保患者的手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是临床医师一直以来追求的主要目标[3-4]。中医认为,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与经脉失养、血脉闭阻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采用常规康复锻炼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中医干预手段,对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5]。本文中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探究该治疗方法对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中药熏蒸 康复锻炼 关节功能障碍 人工关节置换 关节功能康复 肱骨 经脉失养
下载PDF
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关节置换不可行时可以做内固定吗
2
作者 朱奕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2023年11月22日,中华医学会第22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15届COA学术大会在西安召开,会前举办的AO创伤论坛上,来自泰国的Rahat Jarayabhand教授应邀作“Fixation in 3&4 part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is it poss... 2023年11月22日,中华医学会第22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15届COA学术大会在西安召开,会前举办的AO创伤论坛上,来自泰国的Rahat Jarayabhand教授应邀作“Fixation in 3&4 part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is it possible when arthroplasty is not possible”的讲座,回答了老年Neer 3/4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在肩关节置换不可行时还能不能用内固定治疗这个困扰临床多年的难题,笔者有幸为他现场翻译,受益匪浅。现征得他的同意,笔者将他的报告整理成文,展现给大家,希望中国创伤骨科同道能从中得到启迪和帮助,让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得到妥善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 关节置换 创伤骨科 学术会议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螺钉的分布特点
3
作者 胡流超 罗毅文 +2 位作者 黄杰文 蓝思彬 吴志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50-3854,共5页
背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是肱骨近端骨折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临床上其失败率仍较高,螺钉的合理置入是影响内固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头螺钉的分布特点及对内固定失... 背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是肱骨近端骨折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临床上其失败率仍较高,螺钉的合理置入是影响内固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头螺钉的分布特点及对内固定失效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24例,其中男16例,女108例,年龄≥60岁,根据其术后是否出现内固定失效分为正常组(101例)和内固定失效组(23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内侧柱完整性、钢板高度、颈干角、是否置入肱骨距螺钉、肱骨头螺钉数量,并根据术后数字X射线摄影正位片将肱骨头分为8个区,收集患者肱骨头螺钉在各区螺钉分布特点,绘制螺钉分布热力图。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内侧柱完整性、钢板高度、颈干角、是否置入肱骨距螺钉、肱骨头螺钉数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但热力图显示,在正常组中肱骨头螺钉分布均匀,主要分散在4,6,7区;而内固定失效组的螺钉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6区;此外,在肱骨距螺钉理想区域(7/8区)中,正常组螺钉明显多于内固定失效组;③提示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过程中,肱骨头螺钉均匀分布是保证内固定效果的关键,合理的肱骨头螺钉分布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内固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 锁定钢板 肱骨头螺钉分布 内固定失效
下载PDF
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内固定在老年Neer Ⅲ型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倪博文 于洋 刘希伟 《医师在线》 2024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内固定在老年Neer Ⅲ型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符合条件的82例Neer Ⅲ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肩关节前... 目的探究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内固定在老年Neer Ⅲ型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符合条件的82例Neer Ⅲ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肩关节前内侧入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VAS评分、手术前后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内旋的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内旋的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内固定在老年Neer Ⅲ型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加速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的疼痛度,并提高患者的肩功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 内固定 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 应用分析
下载PDF
髓内复位与撬拨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鑫 严俊伟 +7 位作者 尹昭伟 史陈 潘少蔚 顾延庆 徐晨阳 杨翁勃 王啸 梁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0-43,48,共5页
目的比较髓内复位技术与撬拨复位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撬拨复位组)与B组(髓内复位组),每组各24例。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 目的比较髓内复位技术与撬拨复位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撬拨复位组)与B组(髓内复位组),每组各24例。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后3 d、12个月时的影像学指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与VAS评分,术后12个月复位丢失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均短于A组(P<0.05或P<0.01)。2组术后3 d、12个月时的颈干角及肱骨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颈干角丢失量及肱骨头高度丢失量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后3 d显著改善,且B组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位丢失率显著低于A组(4.2%比33.3%,P<0.05)。结论髓内复位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及医护人员在射线下的暴露时间,同时,可以提高肱骨距的复位质量,降低术后发生复位丢失的风险,改善术后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肱骨近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复位技术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对比研究
6
作者 刘俊峰 郑炯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物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2月到2023年12月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物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2月到2023年12月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差异,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最后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差异。结果(1)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更好,差异有意义(P<0.05);(2)手术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3)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好,康复速度快且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与活动度,符合老年患者的治疗需求,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解剖钢板 内固定治疗 老年患者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结果分析
7
作者 吉永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18-0121,共4页
研析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148例笔者所在医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时间为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两组,命名为参照组和观察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解剖钢板... 研析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148例笔者所在医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时间为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两组,命名为参照组和观察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结果发现,各项指标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优(P<0.05)。结论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在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好等多个优点下,对老年人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起到很好的减轻术后疼痛的作用,促进了肩关节的早期恢复,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三角肌结节指数联合术前因素构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8
作者 徐大星 纪木强 +3 位作者 涂泽松 许伟鹏 徐伟龙 牛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99-3305,共7页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三大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国内大部分医生治疗难以复位和复杂骨折类型的首选,但术后发生复位失效的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三角肌结节指数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三大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国内大部分医生治疗难以复位和复杂骨折类型的首选,但术后发生复位失效的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三角肌结节指数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术前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临床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符合标准的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的15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术后复位失效分为复位失效亚组和复位维持亚组。采用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风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1000次后,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关联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和影响曲线评价其拟合优度、区分度、校准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3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模型外部验证组,评价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结果与结论:①训练组153例患者中,44例患者出现钢板内固定术后复位失效,失效率为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角肌结节指数[OR=9.782,95%CI(3.798,25.194)]、骨折端内翻成角移位[OR=4.209,95%CI(1.472,12.031)]、肱骨内侧柱粉碎[OR=4.278,95%CI(1.670,10.959)]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②基于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训练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0.812(P=0.976),曲线下面积=0.830[95%CI(0.762,0.898)];校准图结果表明模型预测风险和实际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结果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③预测模型在验证组预测术后复位失效总正确率86%,曲线下面积=0.902[95%CI(0.819,0.985)];④提示三角肌结节指数<1.44、肱骨内侧柱粉碎、骨折端内翻成角移位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⑤此次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内、外部验证表明该模型区分度、准确度和临床适用度较高,可用于个性化预测和筛选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高危人群,模型的阈值风险概率高于65%时的预测高风险人数和实际发生人数高度匹配,临床医生应采用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 骨折内固定 三角肌结节指数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机器学习分析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骨折术后失效的风险因素
9
作者 徐大星 纪木强 +3 位作者 涂泽松 许伟鹏 徐伟龙 牛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295-5301,共7页
背景: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的首选,但骨折复位失效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估有利于筛选高风险患者和临床决策的选择。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4种预测模型,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 背景: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的首选,但骨折复位失效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估有利于筛选高风险患者和临床决策的选择。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4种预测模型,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并按照风险变量对结局变量影响的权重评分排序,探讨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62例肱骨近端内侧柱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年龄(60.6±10.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根据术后5个月随访是否发生复位失效分为复位失效组(n=64)和复位维持组(n=198)。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模型变量及其分类,将数据集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按照5折交叉检验获取最优超参数,构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4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在测试集用AUC、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F1得分观察不同算法的表现,综合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将表现最佳的模型利用SHAP评估重要风险变量,并对其临床指导意义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①两组间三角肌结节指数、骨折类型术前骨折端合并内翻畸形、肱骨头下干骺端碎片长度、术后复位情况、肱骨近端内侧柱皮质支撑情况、肱骨距螺钉置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4种机器模型中综合表现能力最好的是极端梯度提升,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和F1分数分别为0.885,0.885和0.743,其次是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模型表现能力基本持平,逻辑回归的综合表现能力最差;在最优模型中利用SHAP解释工具发现三角肌结节指数、肱骨内侧柱皮质支撑、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肱骨距螺钉状态是骨折术后复位失效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利用机器学习分析临床问题的准确性优于传统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在处理高维度数据时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变量交互和共线性问题;利用SHAP解释工具不但可以明确各个变量的重要性,也可得到各变量中哑变量对结局影响的详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内侧柱不稳定 机器学习 影响因素 SHAP解释工具
下载PDF
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孙振国 张占丰 +1 位作者 胡文林 夏增兵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6~7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 目的:探讨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异体腓骨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6~7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观察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0~29个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手术时间95~138 min,出血量210~275 ml,骨折愈合时间14~18周。术后2例出现肩关节僵硬,经被动锻炼2周后恢复。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内固定物失效(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69~89分,优2例,良9例,可1例。结论:采用异体腓骨髓内置入能够为肱骨内侧提供有效支撑,有利于辅助骨折端复位,降低肱骨头内翻塌陷及螺钉穿出致内固定失效等情况出现,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腓骨 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杨芳军 王富洋 +3 位作者 苏云 王永泽 杨存恒 王铁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13-3318,共6页
背景:髓内钉及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其内固定方式选择尚未达成共识。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两部分及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收集1名志愿者肱骨CT数据,导入Minics 21.0... 背景:髓内钉及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其内固定方式选择尚未达成共识。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两部分及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收集1名志愿者肱骨CT数据,导入Minics 21.0、Geomagic Wrap、SoildWork 2017及Abaqus 2021中,建立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两部分及三部分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分别为A组(髓内钉固定两部分骨折)、B组(锁定钢板固定两部分骨折)、C组(髓内钉固定三部分骨折)、D组(锁定钢板固定三部分骨折),对比分析肱骨及内固定物的应力分布、位移程度及其最大值。结果与结论:①A组模型中肱骨的最大应力及最大位移值最小,D组模型中肱骨的最大应力及最大位移值最大,锁定钢板组应力主要集中在肱骨头内侧下方及螺钉孔区域,而髓内钉组应力主要集中在骨折线周围及肱骨外科颈外侧下方区域,两者位移分布无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肱骨远端;②A组模型中髓内钉的最大应力值最小,D组模型中锁定钢板的最大应力值最大,两种内固定的最大应力均主要集中在肱骨距螺钉及与内固定连接处,锁定钢板的应力云图分布集中,而髓内钉的应力云图分布更均匀;③结果显示,相比于锁定钢板,髓内钉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这种优势在三部分骨折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Neer分型 髓内钉 锁定钢板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程晋涛 衡德忠 李静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肱骨颈干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外旋、上举、前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对照组肱骨颈干角较术后3个月时明显减小,而观察组肱骨颈干角未明显减小,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1年时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肩关节功能,远期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 交锁髓内钉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麦麦提依不巴吉·阿不都卡迪尔 崔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990-996,共7页
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PHF)是指肱骨头至肱骨外科颈以远2~3 cm之内的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给社会带来经济压力,治疗方式众多,但尚无金标准,尤其复杂骨质疏松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PHF)是指肱骨头至肱骨外科颈以远2~3 cm之内的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给社会带来经济压力,治疗方式众多,但尚无金标准,尤其复杂骨质疏松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因此,本文总结当前治疗方法,比较各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场景及应用价值,对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个体化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关节置换 治疗方式 研究进展
下载PDF
X线下三角肌结节指数和Tingart指数预测肱骨近端骨折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胡玉丹 肖捷 +1 位作者 虞慧灵 朱峰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523-525,共3页
目的 探究X线下骨质疏松评估参数(三角肌结节指数和Tingart指数)预测肱骨近端骨折(PHF)类型和手术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因肱骨近端骨折接受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的79例患者数据,根据AO分类系统对患者的... 目的 探究X线下骨质疏松评估参数(三角肌结节指数和Tingart指数)预测肱骨近端骨折(PHF)类型和手术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因肱骨近端骨折接受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的79例患者数据,根据AO分类系统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以及骨折类型进行评估,记录入院时X线数据。通过Tingart指数和三角肌结节指数(DTI)评估所有患者的骨质疏松状态,利用Constant评分和对随访X线片进行结局的评估,并研究其与骨质疏松症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为(69.2±11.66)岁。所有患者的骨质量参数,Tingart指数为(5.8±1.6) mm,DTI值为(1.43±0.17),其中Tingart指数与DTI之间存在相关性(r=0.810,P<0.001)。尽管骨质疏松评估参数与年龄和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23),但不同AO骨折分型与骨质疏松症无关(P>0.05)。此外,22例(27.8%)患者的预后较差,且与年龄和骨质疏松症参数无关。结论 PHF患者的骨质疏松评估参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但骨质疏松症并不是影响骨折类型和手术结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症 Tingart 三角肌结节指数
下载PDF
肱骨头置换联合和营止痛汤加减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王小刚 高金玲 +2 位作者 陈祥 周晓祥 唐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肱骨头置换联合和营止痛汤加减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肱骨头置换术组(单纯手术组)20例,和... 目的分析肱骨头置换联合和营止痛汤加减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肱骨头置换术组(单纯手术组)20例,和肱骨头置换术联合和营止痛汤加减治疗(手术联合中药组)30例。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术后肿胀消失时间、肩关节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2个月评估VAS评分;术后随访2年评估肩关节功能;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联合中药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术后关节肿胀消失时间及肩关节开始康复训练时间较单纯手术组短(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VAS评分较单纯手术组低(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随访,手术联合中药组Neer评分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较单纯手术组的30.00%低(P<0.05)。结论相较而言,肱骨头置换术配合中医治疗用于骨质疏松性肱骨头骨折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水肿等症状,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实施,并促进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头置换术 和营止痛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张翀 段显亮 王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146-148,共3页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前后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可提高术后SF-36评分,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以及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骨性愈合 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功能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
17
作者 汪亚 武亚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术后功能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灌南县人民医院接受ALP治疗的60例PH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作不良组(n=15)及良好组(n=45... 目的:研究解剖锁定钢板(AL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术后功能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灌南县人民医院接受ALP治疗的60例PH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作不良组(n=15)及良好组(n=45)。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与影像学指标,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ALP治疗PHF术后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对比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分析PHF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良组骨折Neer分型Ⅲ~Ⅳ型、合并骨质疏松及复位质量不满意人数占比均高于良好组(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颈干角丢失角度及肱骨头高度丢失量均高于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ALP治疗PHF术后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涵盖下述几项:骨折Neer分型Ⅲ~Ⅳ型;合并骨质疏松;复位质量不满意;颈干角丢失角度;肱骨头高度丢失量(P<0.05)。不良组肩关节前屈、外旋及内旋活动度均低于良好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证实,PHF术后肩关节前屈、外旋、内旋活动度与颈干角丢失角度、肱骨头高度丢失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LP治疗PHF术后功能与影像学指标密切相关,后者应用于前者的评估中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解剖锁定钢板 肩关节功能 影像学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改变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周海 田雅峰 +3 位作者 郑瑾萱 惠红超 樊金瑞 杨易朋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究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省中医院骨伤科行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的70例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45... 目的探究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省中医院骨伤科行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的70例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45例;60~69岁组22例,70~79岁组28例,80~89岁组18例,90~99岁组2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7、14 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7、14 d PT、APTT、TT、FIB、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0例患者均未出现上肢深静脉血栓。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指标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小。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不受年龄影响而改变,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外固定架 肱骨近端骨折 凝血功能 老年高危 D-二聚体
下载PDF
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杨景瑞 程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经三角肌入路)和对照...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经三角肌入路)和对照组(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各24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肩关节功能、凝血指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Neer肩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IB较术前降低,对照组FIB较术前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择经三角肌入路方式进行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凝血指标及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疼痛程度 经三角肌入路 肩关节功能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两种术式在老年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对比
20
作者 范海平 程浩 +2 位作者 陈岩召 凌泽喜 童飞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 目的:探讨老年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36)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组(n=36)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中各项得分均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均能改善其肩关节功能,治疗效果相当,但后者的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半肩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