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表现为T1期高、低量化混合性磨玻璃样变肺癌肺内周围区淋巴结清扫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奇峰 白雄雄 +3 位作者 王浩宇 孔庆龙 李军 许凝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47-151,160,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高分辨CT下表现为50%≤实性成份<90%的高量化和10%≤实性成份<50%的低量化混合性磨玻璃样变(mixed ground glass opacity,m GGO)的T1期(肿瘤最大径d≤3 cm)原发性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高分辨CT下表现为50%≤实性成份<90%的高量化和10%≤实性成份<50%的低量化混合性磨玻璃样变(mixed ground glass opacity,m GGO)的T1期(肿瘤最大径d≤3 cm)原发性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就诊,术前高分辨CT表现为混合型磨玻璃样变,并行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34~76(58.40±7.93)岁。根据CT表现,测量计算并分为50%≤实性成份占比<90%的高量化组和10%≤实性成份占比<50%的低量化组,共两组。统计分析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和转移情况。结果60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038枚,平均每例患者18.54枚。其中转移淋巴结共计40枚,总体转移率为3.85%。m GGO高量化组转移率为6.80%;m GGO低量化组转移率为1.55%。本研究发现3例患者存在单纯的第12和(或)13和(或)14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5.00%。结论 CT表现为T1期混合性磨玻璃样变原发性周围型NSCLC,其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灶内实性成份的占比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肺内周围区的第12、13、14组淋巴结病理活检有助于发现常规淋巴结清扫方式不能发现的单纯肺内淋巴结转移,对T1期原发性NSCLC的分期的准确划定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磨玻璃样变 T1期非小细胞 肺内周围区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