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CT影像组学分析肺内淋巴结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阳 于秀蕾 +2 位作者 邱小伟 司马斌 倪文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860-862,共3页
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IPLN)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位于支气管旁,四级支气管分叉平面以下,少数可位于肺实质内^([1])。临床目前对于IPLN的认识尚有不足,部分IPLN会被误当作早期肿瘤或由于和肿瘤伴发而被误诊为临近转移,... 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IPLN)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位于支气管旁,四级支气管分叉平面以下,少数可位于肺实质内^([1])。临床目前对于IPLN的认识尚有不足,部分IPLN会被误当作早期肿瘤或由于和肿瘤伴发而被误诊为临近转移,容易造成过度治疗,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伤害,也对其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增加经济负担^([2])。本文拟通过CT影像组学对比分析44例IPLN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提高IPLN的术前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结节 肺内淋巴结 薄层螺旋CT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探讨
2
作者 林晟 殷磊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10期1878-1881,共4页
目的:对于肺内淋巴结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实施分析,为此类患者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肺部肿块伴有肺内结节或单纯肺结节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手术确诊,其临床资料均完整保存,病例选择日期为2020年1... 目的:对于肺内淋巴结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实施分析,为此类患者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肺部肿块伴有肺内结节或单纯肺结节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手术确诊,其临床资料均完整保存,病例选择日期为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全部患者在术前均接受肺结节薄层CT扫描,对于肺内结节数目、位置、大小等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共诊断出132个肺内淋巴结,多发结节占比为34.85%,单发结节占比为56.06%。肺内淋巴结的短径是2.0-9.1mm,均值(5.55±1.09)mm,均<10.0mm;直径是2.0-11.2mm,均值(6.6±1.25)mm;仅有7例患者直径>10mm,但是均不超过15.0mm;17个多边形,20个圆形,15例个三角形,80个类圆形。边界清晰有103个,40个有线状影连,7个有分叶征,3个有胸膜凹陷征,82个边缘未发现明显的征象;129个肺内淋巴结密度均匀,其中1个存在钙化。增强前的CT显示,中位数是48.5HU,增强后CT显示,中位数是65.5,增强后的差值中位数是14HU;132个肺内淋巴结大体为灰黑质韧,边界较为清晰,均无包膜,显微镜观察发现有6例碳末沉着,淋巴滤泡存在不同程度的增生情况。结论:肺内淋巴结形状、位置、周围细线样致密影等多层螺旋CT表现均存在一定特征性,充分掌握以上表现后,可提高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制定与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
3
作者 杜敬仙 魏忠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8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32枚)患者IPLNs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扫描,并行1 mm薄层重建。结果:32枚IPLNs,术前CT误诊结节6枚,诊断准确率为8...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32枚)患者IPLNs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扫描,并行1 mm薄层重建。结果:32枚IPLNs,术前CT误诊结节6枚,诊断准确率为81.3%(26/32)。位置及分布: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27枚(84.4%);距胸膜<10 mm 22枚,距离胸膜下10~20 mm 8枚,21 mm以上2枚。形态及轮廓:呈类圆形22枚,三角形6枚,不规则形4枚;边界清楚、光滑21枚,见线状致密影7枚;直径范围为3.1~11.5 mm,平均(5.7±3.8)mm。密度:实性结节30枚,平均CT值(53.3±18.5)Hu;磨玻璃结节2枚。与周围肺组织毗邻关系:19枚结节周边肺野清晰,仅3枚并间质性肺炎,3枚发生局限性肺气肿。结论:IPLNs为肺内良性小结节,CT薄层扫描重建具有相对特征性,综合分析CT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小于1 cm的肺实性结节区分肺癌与肺内淋巴结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汤继征 刘春全 +1 位作者 王沛豪 崔永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9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实性小结节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困难。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肺癌筛查的常用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对<1 cm的肺实性结节临床诊疗中肺恶性结节与肺内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背景与目的肺实性小结节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困难。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肺癌筛查的常用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对<1 cm的肺实性结节临床诊疗中肺恶性结节与肺内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肺实性结节患者。共收集了145个结节(肺腺癌60个,肺类癌2个,恶性间皮瘤1个,肉瘤样癌1个,淋巴结81个)的患者临床资料,最终分为肺腺癌和肺内淋巴结两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χ^(2)检验、t检验)结果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预测变量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最长径、Max CT值、分叶征和毛刺征是肺腺癌与肺内淋巴结鉴别的重要指标,风险比分别为106.645(95%CI:3.828-2,971.220,P<0.01)、0.980(95%CI:0.969-0.991,P<0.01)、3.550(95%CI:1.299-9.701,P=0.01)、3.618(95%CI:1.288-10.163,P=0.02)。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确定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0.877(95%CI:0.821-0.933,P<0.01)。结论对于<1 cm的肺实性结节,在众多因素中,肺结节最长径、Max CT值、分叶征和毛刺征对鉴别肺恶性结节和肺内淋巴结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结节 肺内淋巴结 恶性结节 受试者工作曲线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的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东 徐锦霞 +2 位作者 何聪 韩秋 石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691-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病理证实的肺内淋巴结(IPLNs)CT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选取并分析2012年5月~2020年4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21例患者的28枚肺内淋巴结,观察指标包括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界、线性致密影、与胸膜距离、胸膜凹陷及肺... 目的探讨分析病理证实的肺内淋巴结(IPLNs)CT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选取并分析2012年5月~2020年4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21例患者的28枚肺内淋巴结,观察指标包括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界、线性致密影、与胸膜距离、胸膜凹陷及肺内伴随病变。结果1例患者有3枚结节,5例患者有2枚结节,其余15例为单发结节。位于肺中叶和下叶的24枚(85.7%),位于肺上叶的4枚(14.3%);27枚(96.4%)结节位于隆突水平以下,1枚(3.6%)结节位于隆突水平以上;23枚(92.9%)结节位于胸膜10 mm以内,3枚(10.7%)结节位于叶间裂或段间裂,其余2枚(7.1%)距离胸膜>15 mm。所有结节大小<10 mm;形态为三角形4枚,多边形16枚,类圆形2枚,椭圆形4枚,半圆形2枚;呈实性结节的26枚(92.9%),呈磨玻璃密度的2枚(7.1%);结节内含钙化的1枚(3.6%),含空泡的1枚(3.6%)。观察到线性致密影的26枚(92.9%),不明显的2枚(7.1%)。结论IPLNs比较少见,CT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熟悉这些表现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立强 时高峰 +3 位作者 王琦 马晓静 郭玉玮 崔玉芝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3期308-313,共6页
目的:分析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IPLN)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6例IPLN患者的影像学与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肺结节薄层CT非增强扫描。2名医师分析IPLN的位置、数目、大小等多种... 目的:分析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IPLN)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6例IPLN患者的影像学与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肺结节薄层CT非增强扫描。2名医师分析IPLN的位置、数目、大小等多种影像学特点。结果:36例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共发现42个IPLN,平均直径(6.52±2.01)mm。大部分结节位于气管隆突以下层面(85.7%),与胸膜平均垂直距离(3.35±4.56)mm,21个(50.0%)紧贴胸膜,21个(50.0%)位于胸膜下区域。绝大部分结节表现为边界清楚,形状多为类圆形(42.8%)或三角形(38.1%)。平均CT值为(42.30±119.33)HU,其中41个结节为实性密度,1个结节为磨玻璃密度,此外实性结节中3个伴钙化和3个伴空泡。40个结节周围可见数目不等的线样致密影,3个结节边缘可见血管集束征,所有结节均无卫星灶、毛刺、胸膜牵扯征及支气管截断征征象。结论:IPLN的位置、形状及周围细线样致密影等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这些表现,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肺内淋巴结 CT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瑜 邓皓林 +5 位作者 郑晓涛 万齐 雷永霞 孙翀鹏 李新春 邓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2-36,64,共6页
目的:分析肺内淋巴结(IPLN)的多层螺旋CT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80例患者共96个IPLN的多层螺旋CT表现,记录IPLN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数量、... 目的:分析肺内淋巴结(IPLN)的多层螺旋CT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80例患者共96个IPLN的多层螺旋CT表现,记录IPLN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数量、密度、与邻近胸膜的关系及随访变化。结果:80例患者中67例(83.8%)IPLN为单发,13例(16.2%)为多发。位于肺上叶者17个、肺中叶21个、肺下叶58个。IPLN长径2.0~11.4 mm,平均(6.0±1.9)mm。55个IPLN紧贴胸膜,41个IPLN距离胸膜平均(4.73±2.50)mm。IPLN多呈类圆形(52.1%,50/96)及卵圆形(19.8%,19/96),也可为三角形(16.7%,16/96)或多边形(11.5%,11/96)。大部分IPLN(91.7%,88/96)边界清晰,39个见线状影相连。平扫CT值中位数为48.5 HU(10~96 HU),增强前后差值中位数为14 HU(0~49 HU)。随访期间IPLN均未见明确变化。结论:CT发现两肺中下叶紧贴胸膜或胸膜下的实性小结节,特别是长径10 mm以内,密度较高并轻度强化,且有线状影与胸膜相连时,需考虑IPLN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结节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薄层CT影像表现特点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新胜 沈远望 +1 位作者 张华文 周浩亮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2661-2664,共4页
目的分析肺内淋巴结(IPLNs)患者与良恶性肺结节患者的CT资料差异性,提升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经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12例多发,共计77个)IPLN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同期... 目的分析肺内淋巴结(IPLNs)患者与良恶性肺结节患者的CT资料差异性,提升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经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12例多发,共计77个)IPLN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同期在本院就诊的发生在胸膜下≤1.0cm且直径≤2.0cm,病理证实为良性结节患者35例(5例为双发,共40个)和恶性结节患者60例(5例为双发,共65个)作为对照;三组患者均行MSCT扫描同时1mm薄层重建图像,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CT表征。结果良、恶性结节组患者结节位于气管隆突之上比例分别为30.00%、27.70%,明显高于IPLNs组的10.39%,IPLNs组结节位于肺下叶比例为89.61%,明显高于恶性结节组的72.31%和良性结节组的70.00%,IPLNs组结节直径为(0.65±0.21)cm,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的(0.83±0.22)cm和恶性结节组的(1.05±0.2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LNs组患者的CT值为(33.18±62.09)HU,明显高于恶性结节组的(-276.10±65.29)HU和良性结节组的(-20.19±68.63)HU,IPLNs组边界清晰比例为93.51%,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55.00%和恶性结节组的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恶性结节结节直径[(0.83±0.22)cm、(1.05±0.24)cm]及CT数值[(-20.19±68.63)HU、(-276.10±65.29)HU]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位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LNs组患者有线状致密影比例为44.16%,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0和恶性结节组的3.08%,IPLNs组有毛刺征比例为2.60%,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的40.00%和恶性结节组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LNs组患者有胸膜凹陷征比例为0,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的22.50%和恶性结节组的35.38%。结论IPLNs患者的CT表征有一定特异性,多数能够在手术前提示或作出诊断,对提升IPLNs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良性 恶性 结节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的解剖学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闯 刘安民 +3 位作者 赵馨宇 刘贺 顿爱社 王志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肺叶内淋巴结的大小、数量等解剖学特征,为肺癌患者进行更精准的临床分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游离并取出生前无肺癌病史的15具成人尸体的肺部标本,对其肺内淋巴结进行解剖观察,统计肺内淋巴结在不同肺叶的数目、大小。结果... 目的观察不同肺叶内淋巴结的大小、数量等解剖学特征,为肺癌患者进行更精准的临床分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游离并取出生前无肺癌病史的15具成人尸体的肺部标本,对其肺内淋巴结进行解剖观察,统计肺内淋巴结在不同肺叶的数目、大小。结果在15具尸体标本上共观察到120个淋巴结,平均每例8个淋巴结。右肺淋巴结58个,其中上叶淋巴结30个、中叶淋巴结15个、下叶淋巴结13个;左肺淋巴结62个,其中上叶淋巴结32个、下叶淋巴结30个。左肺淋巴结数量平均2(1,3)个,大小平均0.26(0.18,0.34)cm;右肺淋巴结数量平均1(0,2)个,大小平均0.25(0.22,0.33)cm。结论肺内淋巴结在数量、分布、大小上具有特定的解剖特点,各肺叶肺内淋巴结数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左肺和右肺内淋巴结大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临床上对肺癌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时应避免遗漏肺内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解剖学 病理分期
下载PDF
薄层CT下肺内淋巴结征象及其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鸣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7期2690-2692,2701,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CT下肺内淋巴结征象特点,提高肺内淋巴结(IPLNs)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8年4月在河南省登封市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收治的76例IPLN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且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同期收集位于胸... 目的:探讨薄层CT下肺内淋巴结征象特点,提高肺内淋巴结(IPLNs)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8年4月在河南省登封市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收治的76例IPLN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且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同期收集位于胸膜下≤1.0cm、结节直径≤2.0cm且经病理确诊恶性结节患者150例(160个)、良性结节患者56例(66个)进行对照,采用64层CT机(西门子 SOMATOM Definition AS)常规扫描,均行1.0mm标准薄层后处理重建,对比分析三组肺结节特点。结果:所有肺内淋巴结发生于气管隆突以下,右肺(65.3%)多于左肺(34.7%),形态多呈类圆形,平均直径(0.66±0.23)cm,边界清楚、光滑。IPLNs组患者肺下叶结节发生率高于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与良性结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PLNs组患者结节直径小于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PLNs组患者CT值高于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CT征象上在形态、边界、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PLNs的CT表现有相对特异性,多分布于气管隆突水平之下,形态多为类圆形,质硬,边缘清晰锐利,一般无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通过薄层CT可以提示诊断,重点与胸膜下肺腺癌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薄层轴位重建 体层摄影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GE64排VCT鉴别肺内淋巴结和小结节肺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 陈新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和小结节肺癌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IPLNs患者28例以及小结节肺癌37例的病例资料,所有患...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和小结节肺癌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IPLNs患者28例以及小结节肺癌37例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了GE64排VCT薄层扫描,收集2组患者的肺小结节的位置,大小、密度、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与邻近血管组织的关系以及胸膜间距等影像学资料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肺结节密度(P<0.001,χ^2=16.755a),边界(P<0.001,χ^2=16.715a),边缘(分叶征,毛刺征)分别为(P<0.001,χ^2=17.742a)、(P<0.001,χ^2=17.555a),内部结构空泡征(P=0.038,χ^2=4.314a)、支气管充气征(P=0.027,χ^2=4.890a),线状密度影(<2条,2-4条,≥4条)分别为(P<0.001,χ^2=41.762a)、(P<0.001,χ^2=32.419a)、(P=0.020,χ^2=5.401a),与胸膜的间距(<10mm,>20mm)分别为(P=0.001,χ^2=11.202a)、(P<0.001,χ^2=14.221a)以及吸烟史(P=0.029,χ^2=4.767a)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E64排VCT可对IPLNs和小结节肺癌进行鉴别诊断,提高临床对肺小结节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内淋巴结 小结节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的CT表现特点及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光耀 唐丽萍 +1 位作者 朱瑞萍 伍建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的CT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IPLNs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12月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38例共计49枚IPLNs,其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8)岁。所有患者术...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的CT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IPLNs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12月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38例共计49枚IPLNs,其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MSCT扫描并行1.0 mm薄层重建,采取双盲法行CT征象分析,并对照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1)部位:均位于气管隆突水平以下,左肺17枚,右肺32枚。(2)形态:34枚呈类圆形,15枚呈三角形或棱形等。(3)大小:最大径范围0.26~1.28 cm,平均(0.66±0.23)cm,其中不大于1.0 cm者45枚。(4)数量:28例为单发,10例为多发。(5)密度:48枚均为实性结节,CT值中位数及范围为43 HU(19~106 HU),未见钙化、空泡及空气支气管征。(6)边缘及胸膜:48枚边界均清晰光滑;45枚距胸膜≤1.0 cm,其中20枚紧贴胸膜或叶间裂(5枚)。(7)其他:均未见"卫星灶"、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22枚周边见细线影。(8)病理:暗褐色或灰黑色结节,边界清楚有包膜,质韧偏硬,大部分见不同程度炭末沉积。 结论IPLNs为肺内良性结节,具有一定CT表现特点和典型病理改变,依据其CT表现特点有助于术前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肺内淋巴结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5
13
作者 隋锡朝 李运 +5 位作者 王煦 杨德松 刘彦国 赵辉 李剑锋 王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肺内淋巴结病例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16例手术、病理确诊的肺内淋巴结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39~73岁,平均58.2岁。术前均行胸部X线平片及高分辨CT... 目的探讨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肺内淋巴结病例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16例手术、病理确诊的肺内淋巴结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39~73岁,平均58.2岁。术前均行胸部X线平片及高分辨CT检查,单发者11例,多发者3例,另有2例肺癌合并不同肺叶内单发或多发淋巴结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全组6例有粉尘接触史或吸烟史,3例来自同一油田区;术前诊断包括肺良性结节、肺癌、肺转移瘤、肺癌肺内转移及性质不明,误诊率56.3%。术前X线胸片发现率50%(8/16例)。肺内淋巴结CT扫描下最大径4~11mm,平均7.1mm,全部位于隆凸以下水平;87.50%(14/16例)为实性结节;68.75%(11/16例)为边界清楚的类圆或卵圆形结节;87.5%(14/16例)距离胸膜1cm以内;87.5%(14/16例)可见线状密度影;2例可见毛刺征;全组未见钙化及纵隔淋巴结病变。术后病理全部淋巴结均可见炭末沉着,8例可见淋巴结增生。结论肺内淋巴结是较为少见的肺内良性结节,临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于隆凸以下水平的胸膜下结节,应考虑该诊断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结节 肺内淋巴结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肺内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岳 杨晓军 +2 位作者 谢天鹏 向润 李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982-987,共6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肺内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及检测肺内第12、第13组淋巴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标准肺癌根治手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44~73(61.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肺内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及检测肺内第12、第13组淋巴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标准肺癌根治手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44~73(61.1±15.4)岁;鳞癌20例,腺癌17例,肉瘤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进行放、化疗。对术后标本内的肺内淋巴结进行取材并标记所有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共取得淋巴结652枚,平均每例17.2枚。转移淋巴结共78枚,转移度为12.0%。24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3.2%。其中N1 22例,N1+N2 10例,跳跃性N2 2例。38例患者中共检出第12、13组淋巴结转移者12例,转移率为31.6%。共清扫第12、第13组淋巴结95枚,14枚转移,转移率为14.7%。常规病理检测无纵隔及肺内淋巴结转移患者18例中检出单纯第12、第13组淋巴结转移者4例,检出率为22.2%(4/18),N1淋巴结漏诊率为33.3%(4/1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肺内第12、第13组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χ~2=6.453,P=0.011),与病理类型(χ~2=0.118,P=0.732)、肿瘤大小(χ~2=0.930,P=0.759)及肿瘤分型(χ~2=1.648,P=0.199)无关。结论 肺内淋巴结在肺癌转移过程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尤其分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常规进行病理检测,以提高肺癌分期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肺内淋巴结 转移
原文传递
肺内淋巴结的HRCT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爱华 胡粟 +3 位作者 苗焕民 杜明占 王希明 胡春洪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63-1766,共4页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PLNs患者58例,术前均行胸部HRCT检查,分析内容包括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边缘、位置、分布、与胸膜的关系等。病...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PLNs)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PLNs患者58例,术前均行胸部HRCT检查,分析内容包括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边缘、位置、分布、与胸膜的关系等。病理切片观察结节中心成分及周边结构特点。结果 58例患者共68个结节,大小约(7.03±1.73)mm,全部位于气管隆突水平以下,大部分位于胸膜下区(88.2%),形态不规则(85.3%),除1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外,其余均为实性结节。结节边缘可见特征性的细线样影,常规CT多仅发现0~1条(85.3%),HRCT多可发现2条及以上(91.2%),60个结节(88.2%)均发现至少1条线样影与胸膜相连。病理证实淋巴结内均有炭末沉着,边缘细线样结构为增粗的小叶间隔。结论 IPLNs是较少见的肺内良性结节,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HRCT能准确地发现特征性的细线样影,对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肺内淋巴结 高分辨率CT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肺内淋巴结清扫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毕磊 葛明建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853-1855,共3页
目前肺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病死率之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5年生存率约为16%,病理分型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主[1-2]。国家癌症中心和卫计委对我国2008年的恶性肿瘤统计分析发现,肺癌在... 目前肺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病死率之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5年生存率约为16%,病理分型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主[1-2]。国家癌症中心和卫计委对我国2008年的恶性肿瘤统计分析发现,肺癌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排在第一位,其中病死率男性为62.47/10万,女性为29.39/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肺内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丛振杰 王彬 +6 位作者 董成功 王龙江 徐永忠 张国伟 姜茂竹 迟作强 张光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肺内淋巴结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38~69(55.6±10.03)岁。15例患者均行肺低剂量CT平扫及肺结...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肺内淋巴结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38~69(55.6±10.03)岁。15例患者均行肺低剂量CT平扫及肺结节高分辨CT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增强检查。观察肺内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影像学特点及伴随病变。结果15例多层螺旋CT检查共发现19枚肺内淋巴结,直径4~10(5.53±1.50)mm。14枚肺内淋巴结位于右肺,其中右上叶1枚,中叶5枚,下叶8枚;5枚肺内淋巴结位于左肺,均在下叶。15枚肺内淋巴结发生在肺外带或叶间胸膜附近,病灶距离相邻胸膜的垂直距离3~16mm,平均9mm;4枚紧贴胸膜下。17枚边界清晰、锐利,2枚部分边缘毛糙。17枚密度均匀,2枚密度不均,但未见钙化或囊变。轴位图像上11枚肺内淋巴结呈类圆形,2枚呈三角形,6枚呈不规则形。12枚肺内淋巴结在轴位或冠矢状面重建图像上可见一条或多条均匀致密线状影与病灶相连。3例3枚淋巴结CT增强扫描,2枚无明显强化,1枚表现为渐进性强化。4例同时伴发同侧原发肺癌。结论肺内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这些表现特点,多数可在术前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肺内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探讨肺内淋巴结的高分辨率CT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勇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5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肺内淋巴结(IPLNs)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90例IPLN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HRCT检查,观察结节的位置、大小、分布、边缘、密度、形态、与临近胸膜的关系等,分析检查结果。结果90... 目的分析肺内淋巴结(IPLNs)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90例IPLN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HRCT检查,观察结节的位置、大小、分布、边缘、密度、形态、与临近胸膜的关系等,分析检查结果。结果90例IPLNs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包括8例咳嗽,4例吞咽困难,2例胸痛,2例咳血,另外74例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44例合并原发肿瘤病史;全部IPLNs患者都没有显示转移;吸烟史患者占20.00%,无吸烟史占80.00%。90例IPLNs患者平均结节直径为(6.59±2.13)mm;83.33%的结节处在气管隆突以下层面,16.67%的结节处在气管隆突以上层面;17.78%的结节处在左肺,82.22%的结节处在右肺;结节与胸膜的垂直距离平均为(3.42±1.46)mm;46.67%的结节处在胸膜下区域,53.33%的结节与胸膜下紧贴;90个结节的CT值平均为(42.19±18.76)HU;88个结节为实性密度,2个为磨玻璃密度;83个结节有清晰边界,且边界锐利,7个结节边缘部分毛糙;36个结节为类圆形,32个为三角形,22个为不规则形状;82个结节有1条或更多条细线样致密影连接着病灶,8个结节没有发现细线样密度影;6个结节边缘显示出血管集束征象,84个结节无血管集束征象;90个结节都没有毛刺、卫星灶、支气管截断征、胸膜牵扯征。结论HRCT检查IPLNs可获得较为清晰的影像学特征,根据这些影像学特征可辅助判断IPLNs的病灶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制订及调整提供有用信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淋巴结 高分辨率 CT 影像特征
原文传递
肺内淋巴结的超声CT特点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鞠薇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9期55-56,共2页
目的:研究肺内淋巴结的超声CT(超声层析成像技术)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对照,加深对肺内淋巴结的认识。方法:在2015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心肺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40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内淋巴结,共50枚肺内淋巴... 目的:研究肺内淋巴结的超声CT(超声层析成像技术)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对照,加深对肺内淋巴结的认识。方法:在2015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心肺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40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内淋巴结,共50枚肺内淋巴结,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手术前对患者超声CT扫描,并进行1mm薄层重建,对CT征象利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并与组织病理进行对照。结果:40例患者肺内淋巴结均在气管隆突水平下,33枚位于右肺,17枚位于左肺;34枚为类圆形,16枚为棱形或三角形;最小径0.26cm,最大径1.27cm,平均(0.65±0.22)cm,其中46枚<1.0cm;29例患者为肺内单发淋巴结,11例为肺内多发淋巴结;50枚淋巴结均为实性结节,CT值范围20~105HU,中位值为42HU,未见空泡、钙化、空气支气管征;50枚淋巴结边界均表现光滑、清晰,46枚距胸膜≤1.0cm,15枚与胸膜紧贴,6枚紧贴叶间裂;50枚淋巴结均为黑色、暗褐色结节,质韧偏硬,边界有包膜,有程度不同的炭末沉积;50枚淋巴结均未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卫星灶,23枚周边见细线影。结论:肺内淋巴结为良性的肺内结节,超声CT有一定特点,病理改变较为典型,可利用术前超声CT表现对其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CT 肺内淋巴结 特点分析 病理对照分析
下载PDF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1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冠潮 李晓 +5 位作者 张康 施瑞卿 李剑锋 李运 刘军 王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总结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例,分析肺内(N1)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指导手术方式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1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 目的 总结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例,分析肺内(N1)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指导手术方式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1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Ⅰ期NSCLC发生肺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病理为pN1者59例(9.6%,59/612).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吸烟史、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中央型)、病理类型(非腺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周边脉管微浸润为临床Ⅰ期NSCLC患者发生N1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1.903,P<0.01)、肿瘤分化程度(OR=2.591,P<0.01)和脉管浸润(OR=6.170,P<0.01)是临床Ⅰ期NSCLC患者发生N1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肿瘤直径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得出2 cm作为肿瘤直径的临界点,肿瘤直径≤2 cm时,N1转移率为4.9%;肿瘤直径>2 cm时,N1转移率为15.0%(P=0.003).结论 临床Ⅰ期NSCLC患者的肺内淋巴结转移率(pN1)为9.6%.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为临床Ⅰ期NSCLC肺内淋巴结转移(PN1)的独立危险因素.直径>2 cm的临床Ⅰ期NSCLC患者术前应考虑行PET-CT或者EBUS-TBNA等有创检查以明确N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肺内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