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法治疗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义初 皮名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92-497,共6页
目的比较改良B-T分流术和右心室-肺动脉重建术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所有接受手术治疗PA/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将 26例患儿分为改良B-T分流手... 目的比较改良B-T分流术和右心室-肺动脉重建术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所有接受手术治疗PA/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将 26例患儿分为改良B-T分流手术组和右心室-肺动脉重建手术组。改良B-T分流手术组9例,其中男童5例、女童4例,年龄为3个月至5岁;右心室-肺动脉重建手术组17例,其中男童11例、女童6例,年龄范围为1个月至6岁。对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根治率、病死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右心室-肺动脉重建组氧合改善程度高于改良B-T分流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1±6.9)% vs.(25.4±4.6)%, t =-3.357, P =0.008]。改良B-T分流手术组和右心室-肺动脉重建组术后ICU停留时间分别为(3.1±1.5)d、(4.0±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815, P <0.01);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分别为(27.10±18.60)h、(34.30±16.1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744, P =0.417)。两组患儿术后肺部渗出分别为11.11%(1/9)和 23.53%(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0.584, P =0.445)。术后每6个月行心脏彩超或CT检查,评价心脏功能及肺血管发育情况,随访6个月至5年,右心室-肺动脉重建组Nakata指数改变明显高于B-T分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62±26.74) vs.(56.21±14.37), t =-3.860, P =0.008]。右心室-肺动脉重建组根治手术时间间隔为(15.10±3.22)个月,短于改良B-T分流组的(18.56±5.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100 , P =0.015)。通过随访发现右心室-肺动脉重建组手术根治率为47.06%,改良B-T分流组手术根治率为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454, P =0.500)。改良B-T分流手术组患儿术后早期院内死亡1例,右心室-肺动脉重建组患儿术后早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重建术相对B-T分流术可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氧合情况改善明显,但术后肺部渗出增加,重建的主肺动脉内径尚需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并发症 肺动脉瓣闭锁/外科学 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保留自体肺动脉瓣“双孔”法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礼 杨进福 +4 位作者 周文武 谢立 熊炼 漆晓坚 王欣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29-731,735,共4页
目的归纳总结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中采取保留肺动脉瓣双孔成形法的临床经验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3例保留肺动脉瓣双孔成形TOF根治术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TOF根治术患者5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归纳总结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中采取保留肺动脉瓣双孔成形法的临床经验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3例保留肺动脉瓣双孔成形TOF根治术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TOF根治术患者5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相似,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CU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2例术后无胸腔积液、8例少量、1例中量、2例大量胸腔积液,对照组27例术后无胸腔积液、17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中量胸腔积液、1例大量胸腔积液;术后一周复查均无肺动脉瓣狭窄,观察组无肺动脉返流30例、轻度返流15例、中度8例,对照组无肺动脉返流14例、轻度返流16例、中度17例、重度3例;术后半年观察组复查33例,均无重度肺动脉返流、仅轻一中度返流3例;术后1年观察组复查18例,无肺动脉瓣返流。结论采用保留肺动脉瓣双孔成形法处理肺动脉瓣狭窄简便易行,可减轻肺动脉瓣返流、减少术后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改善早期外科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外科学 血管成形术/方法 法乐四联症/外科学
原文传递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个体化外科治疗(附60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立 谢业伟 +4 位作者 龚瑾 耿琳 李小兵 吴容 张儒舫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科共收治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儿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0 d至13岁,平均(18.5±26.3)个月;体质量3~34(8.7±5.2)kg.患儿均因...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科共收治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儿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0 d至13岁,平均(18.5±26.3)个月;体质量3~34(8.7±5.2)kg.患儿均因“发现全身皮肤青紫伴进行性加重”就诊,查心脏超声而初步诊断为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并伴有其他心血管畸形.进一步行心血管CT造影和(或)心导管术造影检查后明确诊断后,同时行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术前讨论决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后择期手术.结果 60例次手术中,行一期姑息38例,一期根治手术8例,二期根治手术7例,二期姑息手术7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20例;体外循环下手术40例.体外循环时间12 ~235(95.8 ±51.3)min;主动脉阻断下手术26例,阻断时间26 ~ 139(70.1 ±29.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431(52.2 ±79.3)h;监护室逗留时间1~28(7.1±4.7)d;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1例,行清创手术;心包填塞急诊开胸止血1例,迟发性引流多再次开胸止血术1例(术后第6天),发生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治疗2例.手术死亡7例[二期根治1例,死于术后重症感染;二期姑息手术后死亡1例,死于术后心律失常;一期根治手术后死亡2例,死于术肾功能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一期姑息手术后死亡3例,死因为术后低心排(2例)和术后心律失常(1例)].术后存活患儿随访6 ~ 60个月,治疗效果满意.其中根治手术后患儿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姑息手术患儿心功能及紫绀明显改善,继续加强随访,决定二期手术治疗时机.结论 对于肺动脉闭锁患儿尽早明确诊断,精确评估后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近、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并发症 室间隔缺损/并发症 肺动脉瓣闭锁/外科学 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小儿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景浩 徐志伟 +1 位作者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小儿肺动脉闭锁(PA)伴室间隔缺损(VSD)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的应用.方法 1999年4月至2004年12月,收治81例PA伴VSD行一期或分期的双心室修补术病儿.一期根治术组32例,大部分病例采用自体心包片跨瓣环水平扩大右室流出道至肺... 目的探讨和评价小儿肺动脉闭锁(PA)伴室间隔缺损(VSD)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的应用.方法 1999年4月至2004年12月,收治81例PA伴VSD行一期或分期的双心室修补术病儿.一期根治术组32例,大部分病例采用自体心包片跨瓣环水平扩大右室流出道至肺总动脉,其中4例带心包单瓣,合并主肺动脉侧支(MAPCAs)的11例中有2例完成肺动脉血管的单元化手术.姑息手术组49例,分别采用不同的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其中15例完成了二期根治术,大部分采用同种异体心包片跨瓣补片.结果一期根治术死亡4例(12.5%);姑息手术死亡3例(6.1%);二期根治术无死亡.出院时根治术组经皮氧饱和度0.95~0.98.随访3~24个月.姑息手术为0.79~0.87,McGoon指数从0.4~0.7增至1.1~1.6.结论术前判断肺动脉干、肺动脉分支发育情况、中央共汇、有无MAPCAs,对手术方法的选择极为重要.术后PRV/PLV的测定有助于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外科学 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右室流出道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重建方法 小儿 一期根治术 自体心包片 姑息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