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肺动脉瓣疏通术初期治疗危重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善光 乔衍礼 +4 位作者 倪良春 陈国庆 安国营 王为新 马林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低龄危重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的初期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对10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2例危重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患者,施行经胸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肺动脉... 目的:探讨低龄危重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的初期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对10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2例危重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患者,施行经胸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肺动脉瓣疏通术(改良Brock术)治疗,术中保留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反流未做处理.患儿年龄2~9个月,体质量4.3 ~10kg,平均6.4kg.所有患者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或者卵圆孔未闭,术前患者末梢血氧饱和度62% ~ 73%,平均69%.结果:本组围术期死亡1例(8.3%),死亡原因为术后持续低氧血症,其余11例术后均缺氧状态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4%~93%,平均89%.术后测得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11~ 28mmHg(1mmHg =0.133kPa),平均15.6mmHg,术后随访11例,PDA均闭合,三尖瓣反流由术前大量转为少量或者消失.结论:作为危重婴幼儿的初期治疗,对于发绀严重,生长发育差,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危重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患儿,Brock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肺动脉瓣疏通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肺动脉瓣狭窄 心脏外科手
下载PDF
射频瓣膜打孔术及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儿肺动脉瓣闭锁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严秋萍 张雪芳 陈娇 《现代临床护理》 2007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介入治疗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室间隔完整 婴儿 打孔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术后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3
作者 陆备军 连苗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4期373-373,共1页
患者男性,45岁,因肺动脉瓣狭窄而行胸外科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术,因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采用隐匿拖带起搏标测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术后随访无复发。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右室流出道 室性心动过速 肺动脉瓣术后
下载PDF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后瓣叶损伤致再狭窄一例
4
作者 段炼 宋智钢 +2 位作者 徐志云 刘鸿程 赵铁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81-381,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肺动脉瓣狭窄 术后 再狭窄 损伤 瓣叶 心脏杂音 收缩期杂音
下载PDF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的护理
5
作者 卢文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28-929,共2页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护理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临床应用30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耿文磊 胡海波 +11 位作者 蒋世良 徐仲英 张戈军 郑宏 赵世华 金敬琳 李世国 吕建华 徐亮 刘琼 万俊义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单中心临床应用30年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1986年4月至2016年4月阜外医院共完成1229例PBPV,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655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及以上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0.5~11.... 目的分析总结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单中心临床应用30年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1986年4月至2016年4月阜外医院共完成1229例PBPV,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655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及以上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0.5~11.5年,平均(2.6±1.3)年,主要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以复查超声心动图为主)。结果 1229例患者术后即刻导管测量的跨瓣压差(PG)由术前(74.40±29.64)mmHg下降至(25.05±8.62)mmHg,下降明显(P<0.001),最后1次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平均PG维持在(21.91±17.22)mm Hg。PBPV成功率达到98.5%(1211/1229),发生术中及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0.2%),其他严重并发症(包括三尖瓣腱索断裂、肺动脉瓣重度反流)发生率为0.4%(5/1229)。超声心动图随访中3.1%(20/655)肺动脉瓣反流程度较术后24 h有所增加,再狭窄发生率为1.1%(7/655)。结论 30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表明PBPV作为一种主要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技术,其总体近、中、远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一项瓣膜病微创治疗时代的主流技术继续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肺动脉瓣狭窄 球囊成形
下载PDF
肺动脉瓣窦扩大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纠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7
作者 黄少鹏 苏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年第19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肺动脉瓣窦扩大术应用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纠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需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法洛四联症治疗的3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进行传统肺动... 目的研究肺动脉瓣窦扩大术应用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纠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需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法洛四联症治疗的3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进行传统肺动脉瓣环补片纠治术)与实验组(15例,进行肺动脉瓣窦扩大术),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CPB)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两组患儿分别接受相应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所耗费的CPB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仅为2.17%,但是对照组为40.0%(P<0.05)。结论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纠治术应用肺动脉瓣窦扩大术,既能改善患儿肺动脉瓣反流症状,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所以应当推广此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窦扩大 婴幼儿 法洛四联症 保留肺动脉瓣纠治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疗效对比研究
8
作者 何晓敏 孙琦 +5 位作者 郑景浩 潘燕军 罗凯 施国丞 陈会文 祝忠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591-595,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作为初期手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临床状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疗效和早中期预后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45例PA/IVS患儿在我院接受非体外循环或体... 目的通过评价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作为初期手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临床状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疗效和早中期预后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45例PA/IVS患儿在我院接受非体外循环或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分为非体外循环组(28例)和体外循环组(17例),对两组患儿术后病死率、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以及中期随访情况等予以分析。结果两组共4例死亡,死亡率8.9%(4/45)。非体外循环组1例死亡,体外循环组3例死亡,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比17.6%,P=0.108),但在手术时间[(52.3±16.8)min比(107.6±22.7)min]、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时间[(122±24.8)h比(218±32.5)h]、气管插管时间[(57.3±25.4)h比(92.5±23.6)h]、ICU滞留时间[(4.5±2.3)d比(7.6±2.6)d]、住院时间[(8.5±3.2)d比(14.3±5.7)d]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中期随访共失访3例,非体外循环组有12例无需再手术,10例已完成终期手术;体外循环组有5例无需手术,6例患儿完成终期手术。两组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均在Ⅰ~Ⅱ级。结论与体外循环相比,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及术后恢复快等早期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肺动脉瓣切开
下载PDF
婴幼儿重症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后早期的右心功能研究
9
作者 马紫君 丁文虹 +5 位作者 王霄芳 刘晓然 莫莹 杨静 金梅 韩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756-760,共5页
目的:观察婴、幼儿重症肺动脉瓣狭窄(CPS)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疗效,评价术后早期右心结构及功能改善。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单纯CPS60例为病例组,分为婴儿和幼儿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婴儿... 目的:观察婴、幼儿重症肺动脉瓣狭窄(CPS)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疗效,评价术后早期右心结构及功能改善。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单纯CPS60例为病例组,分为婴儿和幼儿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婴儿及幼儿87例为对照组。CPS于PBPV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记录跨肺动脉瓣压差(TPVPG)及其他右心结构及功能指标,分析婴儿及幼儿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安全性,及术后早期疗效及恢复。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TPVPG下降满意(P<0.01),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相对幼儿组,婴儿组dRV/dLV、RAV/LAV、右室前壁厚度Z值、TAPSE、Sm及Em/Am术后3个月均得到更好恢复。结论:CPS于婴儿期及幼儿期行PBPV同样安全有效;婴儿组术后恢复更早;术者资质和经验也是小年龄组PBPV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重症肺动脉瓣狭窄 婴儿 右心功能
下载PDF
自体肺动脉瓣替换主动脉瓣手术配合
10
作者 林欣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6期416-417,共2页
关键词 自体肺动脉瓣替换主动脉 护理 配合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11
作者 陈立波 张连仲 +1 位作者 梁萍 王晓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寻找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 :3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 ,经股静脉穿刺 ,心导管测量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造影后 ,插入一定外径的球囊导管 ,以 4atm的压力在3~ 5s内充盈球囊 ,扩张肺动脉瓣至球囊腰状征消失。结果 :... 目的 :寻找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 :3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 ,经股静脉穿刺 ,心导管测量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造影后 ,插入一定外径的球囊导管 ,以 4atm的压力在3~ 5s内充盈球囊 ,扩张肺动脉瓣至球囊腰状征消失。结果 :经球囊扩张后 ,病人的右心室压和肺动脉跨瓣压差均下降至正常 ,右心室造影显示肺动脉瓣狭窄征象消失。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2~ 1 0个月 ,疗效进一步提高。结论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术可以替代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 ,易被病人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扩张 肺动脉瓣狭窄 疗效 PBPD
下载PDF
肺动脉瓣狭窄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52例近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红梅 张刚成 +2 位作者 尚小珂 彭婷 邓晓娴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先心病中心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单纯PS患者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56(9.2±7.6)岁,体重10~60(17.3... 目的:探讨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先心病中心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单纯PS患者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56(9.2±7.6)岁,体重10~60(17.3±8.9)kg。完善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行右心导管检查及右心室造影并完成PBPV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PBPV术后,导管测右心室肺动脉瓣跨瓣压差(13.8±7.7)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86.3±27.6)mmH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1例(1.9%)出现心室颤动而发生阿斯综合征,1例(1.9%)突发呼吸、心跳骤停,24例(46.2%)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1例(1.9%)低血压,1例(1.9%)心动过缓,1例(1.9%)氧饱和度下降,给予相应处理均好转;2例(3.8%)出现穿刺后血肿,2例(3.8%)术后反应性漏斗部狭窄。结论 PBPV术在肺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应用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应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肺动脉瓣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流出道痉挛
下载PDF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非体外循环下初期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漫辰 何晓敏 +3 位作者 祝忠群 严勤 张海波 郑景浩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7期543-547,共5页
目的:通过采用非体外循环直视下肺动脉瓣切开或镶嵌治疗的方法作为初期手术方案,评估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中心完成初期手术的47例PA/I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 目的:通过采用非体外循环直视下肺动脉瓣切开或镶嵌治疗的方法作为初期手术方案,评估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中心完成初期手术的47例PA/I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肺动脉瓣闭式切开术的25例患儿为肺动脉瓣(PV)切开组,行经右心室肺动脉瓣穿刺球囊扩张术的22例患者为镶嵌治疗组。对各组患儿术前彩色超声报告,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等予以分析统计。结果:PV切开组和镶嵌治疗组患儿术后早期病死率分别为12.0%及4.5%,再次手术干预率分别为10.5%及18.2%。术后随访中PV切开组有12例患儿完成终期手术,包括10例双心室修补,2例1.5心室修补;镶嵌治疗组有11例患儿完成中期手术,其中9例完成双心室修补,2例完成1.5心室修补。结论:非体外下初期外科手术治疗PAIVS,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心肌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以及再干预率低等优势。采用非体外直视下肺动脉瓣切开术或外科镶嵌治疗的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患儿分期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非体外循环 肺动脉瓣切开 镶嵌治疗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瑞耕 邓淑珍 +1 位作者 尹薇 王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6-427,共2页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PS)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近 10年行PBPV术 86例患者术后即刻、术后 3天、术后 3个月、术后 1年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 ,观察PBPV的安全可靠性 ,并与...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PS)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近 10年行PBPV术 86例患者术后即刻、术后 3天、术后 3个月、术后 1年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 ,观察PBPV的安全可靠性 ,并与同期外科手术的疗效比较。结果 PBPV术后即刻右心室收缩压由 ( 98± 2 8)mmHg降至 ( 5 6± 19)mmHg(P <0 .0 1) ,肺动脉与右心室跨瓣压差 (ΔP)由 ( 64± 2 7)mmHg降至 ( 3 4± 11)mmHg(P <0 .0 1) ;心电图Tv1 由直立变为倒置 2 6例 ( 3 0 %)。术后 3天、3个月及 1年经超声测定ΔP分别为 ( 2 1± 9)mmHg、( 13± 7)mmHg、( 10± 5 )mmHg ;心电图Tv1 变为倒置例数分别为 64例、84例和 85例 ,与同期外科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BPV术后即刻右心室压力可明显下降 ,若病例选择适当 ,几乎可以代替外科手术。PBPV操作简便 ,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型 球囊扩张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对法洛四联症姑息术后患者肺血管发育及心室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志远 金梅 +4 位作者 丁文虹 王霄芳 郭保静 梁永梅 吕震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8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法洛四联症(TOF)姑息术后患者肺血管发育及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TOF姑息术后1年肺动脉发育仍未达到根治术条件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随访3个月...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法洛四联症(TOF)姑息术后患者肺血管发育及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TOF姑息术后1年肺动脉发育仍未达到根治术条件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随访3个月、12个月,观察患者心肺压力参数、肺血管发育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12个月,TOF姑息术后患者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TG)明显低于手术前,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P<0.01),McGoon比值、Nakata指数、肺动脉瓣环径、左肺动脉直径、右肺动脉直径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P<0.01),血清CK-MB、LHD、肌红蛋白(MB)、BNP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术后12个月,TOF姑息术后患者PTG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SaO2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P<0.05),McGoon比值、Nakata指数、肺动脉瓣环径、左肺动脉直径、右肺动脉直径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P<0.05,P<0.01),CK-MB、LHD、MB、BNP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43例TOF姑息术后患者中,术中出现心律不齐1例、血压下降1例,术后发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7.0%(3/43)。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调节TOF姑息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促进肺血管发育,改善心室功能,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姑息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肺动脉发育 心室功能
下载PDF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替换主动脉瓣术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16
作者 吕秀章 刘延玲 +1 位作者 吴清玉 楚军民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472-474,共3页
目的 评价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替换主动脉瓣术 (Ross术 )的主动脉瓣位自体肺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位同种异体肺动脉瓣的功能 ,自体肺动脉瓣根部内径在体循环环境中的变化。方法  1 5例Ross术患者 ,术前记录超声心动图 ,术后定期随访并记录超... 目的 评价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替换主动脉瓣术 (Ross术 )的主动脉瓣位自体肺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位同种异体肺动脉瓣的功能 ,自体肺动脉瓣根部内径在体循环环境中的变化。方法  1 5例Ross术患者 ,术前记录超声心动图 ,术后定期随访并记录超声心动图。多普勒方法评价主动脉瓣位自体肺动脉瓣、肺动脉瓣位同种异体肺动脉瓣有无反流、狭窄以及严重程度。比较自体肺动脉瓣瓣环及窦部的最大直径的变化。结果 随访时间为 6~ 1 8个月 ,平均 (8.1± 2 .5)月。主动脉瓣位自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瓣位同种异体肺动脉瓣均无中度至重度反流。最近的随访中 ,前者 1例轻至中度反流 ,3例轻度反流 ;后者 1例轻至中度反流 ,4例轻度反流 ;两者均无狭窄。出院时及最近随访主动脉瓣位自体肺动脉瓣瓣环内径无显著变化 ,而窦部内径明显增加。结论 Ross术近期效果满意。自体肺动脉瓣窦部内径早期扩张以适应体循环高压力环境 ,瓣环内径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替换主动脉 超声心动图 动脉瓣位自体肺动脉瓣 肺动脉瓣位同种异体肺动脉瓣 体循环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初期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单中心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晓敏 郑景浩 +5 位作者 罗凯 孙琦 陈会文 祝忠群 徐志伟 刘锦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初期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右心室减压术的61例PA/IVS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24例,年龄29.7(2.0~86.0)d,...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初期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右心室减压术的61例PA/IVS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24例,年龄29.7(2.0~86.0)d,体重4.1(2.5~6.9)kg。其中39例行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直视切开组),22例行经右心室肺动脉瓣穿刺球囊扩张成形术(镶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死亡率、早期再干预率以及终期手术情况等。结果全组共2例死亡,死亡率3.3%(2/61),直视切开组和镶嵌治疗组各死亡1例,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vs.4.5%,P=0.68)。两组在早期再干预率(5.3%vs.19.0%,P=0.09)、气管插管时间[(56.0±25.9)h vs.(62.0±28.9)h,P=0.41]、ICU滞留时间[(4.7±2.9)d vs.(5.5±2.2)d,P=0.23]、住院时间[(3.9±0.9)d vs.(4.3±1.1)d,P=0.38]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45.3(4.0~84.0)个月,共5例失访。随访期间,直视切开组17例患者无需再手术,13例已完成终期手术,镶嵌治疗组7例患者无需再手术,8例完成终期手术,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均为Ⅰ~Ⅱ级。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切开术与镶嵌治疗相比同样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等特点,且因更经济实惠及再干预率相对偏低,可能更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初期手 肺动脉瓣切开 镶嵌治疗 非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体会
18
作者 吴学胜 王连民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适应证
原文传递
1例肺动脉瓣四叶瓣畸形合并狭窄及关闭不全外科治疗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乐峰 靳永强 +1 位作者 张晓雅 吴清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759-760,共2页
患儿 男,6岁. 查体发现心脏杂音2 年. 2 年前患儿因头晕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瓣狭窄,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术后患儿症状改善,但活动轻度受限. 1年前患儿活动时晕厥,意识丧失,数十秒后清醒,之后未再... 患儿 男,6岁. 查体发现心脏杂音2 年. 2 年前患儿因头晕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瓣狭窄,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术后患儿症状改善,但活动轻度受限. 1年前患儿活动时晕厥,意识丧失,数十秒后清醒,之后未再出现晕厥. 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Ⅵ级响亮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左颈部或左锁骨下区传导,未扪及震颤.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心率68次/min. 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 50,两肺纹理不重. 超声心动图(图1、2)提示右心扩大,房室间隔完整,肺动脉回声增强,呈四叶瓣,交界粘连,开放受限,主肺动脉可见狭窄后扩张,左右肺动脉发育好,肺动脉瓣中度狭窄合并中量反流. CDFI显示肺动脉瓣前向血流明显加快,肺动脉瓣中量反流;CW测肺动脉瓣最大前向血流速度3. 5 m/s,肺动脉瓣最大反流速度2. 2 m/s,右心室与肺动脉收缩期跨瓣压差50 mmHg ( 6. 67 kPa ) (图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瓣狭窄 文献复习 外科治疗 关闭不全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收缩期杂音 超声心动图 形合
原文传递
手工缝制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带瓣管道在右室流出道重建中的应用
20
作者 钱涛 黄灿 +4 位作者 卢婷 张鸿 袁浩泳 谢立 吴忠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由于缺乏大口径肺动脉带瓣管道产品,手工缝制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带瓣管道逐渐被国际上众多心脏中心用于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本研究旨在总结e PTFE带瓣... 目的:由于缺乏大口径肺动脉带瓣管道产品,手工缝制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带瓣管道逐渐被国际上众多心脏中心用于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本研究旨在总结e PTFE带瓣管道植入后的早期临床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总结管道的缝制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使用ePTFE带瓣管道进行RVOT重建的21例患者,手术时年龄4.3~43.8(中位数15.1)岁,体重(38.9±4.1)kg。14例为再次行RVOT重建,其中12例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术后6.3~31.0(中位数13.8)年肺动脉瓣反流患者,2例为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ovine jugular vein conduit,BJVC)衰败;7例为Ross手术,其中3例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2例以主动脉瓣反流为主,2例同时存在中度及以上的狭窄和反流。ePTFE带瓣管道均在术中按统一标准缝制,3叶瓣膜等大,瓣窦底缘呈圆弧形;瓣叶游离缘呈直线形,长度比管道直径约长1 mm;瓣窦高度为管道直径的4/5;瓣叶交界高度为瓣窦高度的3/4;裁剪后连续不穿透缝合至Gore-Tex血管内面以制成带瓣管道。直径18、20、22 mm的带瓣管道各使用2例、9例、10例。总结手术结果、术后康复速度和并发症,分析术后心功能状态和管道血流动力学状态变化趋势。结果:在ePTFE带瓣管道重建RVOT术中,2例Ross手术患者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2例TOF术后肺动脉反流患者同期行左右肺动脉加宽成形,1例BJVC衰败患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再次RVOT重建手术转流时间为(130.9±16.9)min,仅1例阻断主动脉行室间隔残余漏修补;Ross手术转流时间为(242.7±20.6)min,阻断时间为(145.6±10.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监护室停留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5 h~7.7 d(中位数17.1 h)、11.2 h~29.5 d(中位数1.9 d)和6.0~56.0(中位数13.0)d。患者均存活出院,出院后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15.0(13.0~39.0)个月。随访期无死亡;1例患者在行Ross术后2个月因右冠状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1例患者再次RVOT重建术后1年因右肺动脉开口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心功能恢复为NYHA I级;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管道跨瓣峰值压差为(9.4±2.6)mmHg(1 mmHg=0.133 kPa),末次随访的跨瓣峰值压差为(18.3±6.1)mmHg,随访期间管道压差无明显增加(P=0.134),管道瓣膜均无轻度及以上的反流。结论:手工缝制的ePTFE带瓣管道用于RVOT重建切实可行,可有效填补临床中大口径肺动脉带瓣管道的空缺,是一种非常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RVOT重建材料。笔者设计的ePTFE带瓣管道的制作简单、早期临床效果良好。在应用ePTFE带瓣管道时应注意植入指征及术后抗凝管理,特别是带瓣管道的制备细节,以使管道植入后获得更好的功能及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体聚四氟乙烯 右室流出道重建 带瓣管道 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瓣反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