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风险Nomogram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葛敬芳 高飞 +1 位作者 章浩宇 樊晨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构建个体化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风险Nomogram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将患者分... 目的构建个体化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风险Nomogram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将患者分为心血管系统损伤组(损伤组)(n=51)和无心血管系统损伤组(未损伤组)(n=137)。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2组发热时间、最高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和7 d内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时间≥7 d、最高体温较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和C反应蛋白≥35 mg/L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7 d内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其保护因素。Nomogram模型验证结果:一致性指数为0.822(95%CI:0.791~0.853),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较好,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17(95%CI:0.787~0.847),在0.5%~98.0%的列线图可预测范围内,模型净获益。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热时间≥7 d、最高体温较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和C反应蛋白≥35 mg/L,保护因素为7 d内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支原体感染 心血管系统损伤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肺外器官/系统损伤
2
作者 张宇一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11-15,21,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形成全球大流行,至今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除肺部病变外,COVID-19还可导致患者血液、心血管、消化、神经和泌尿生殖系统等多种肺外器官/系统损伤。本文介绍成人COVID-19患者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形成全球大流行,至今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除肺部病变外,COVID-19还可导致患者血液、心血管、消化、神经和泌尿生殖系统等多种肺外器官/系统损伤。本文介绍成人COVID-19患者的肺外器官/系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器官/系统损伤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孙婕 梅玲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5期9-13,共5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3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统计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发生情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3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统计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发生情况。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因素。结果3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81例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发生率为25.31%。8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患儿中,窦性心动过速/过缓、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的患儿占比相对更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发热程度、热程、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C反应蛋白(CRP)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起始时间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明显相关(P<0.05);性别、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使用起始时间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病程≥1 d、发热程度较高、热程≥10 d、CRP≥35 mg/L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起始时间≥7 d为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CD4^(+)/CD8^(+)≥1.6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肺外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概率较高,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3岁、病程≥1 d、发热程度较高、热程≥10 d、CRP≥35 mg/L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起始时间≥7 d,临床上可据此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炎支原体感染 心血管系统损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对肺外系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探讨
4
作者 许琼 秦慧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0年第6期413-420,共8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导致的感染性疾病。SARS-CoV-2感染人体后除作用于肺部的SARS-CoV-2功能受体外,还...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导致的感染性疾病。SARS-CoV-2感染人体后除作用于肺部的SARS-CoV-2功能受体外,还可以作用于心脏、消化道、肝脏、肾脏、中枢系统的SARS-CoV-2功能受体,引起肺外脏器的损伤,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COVID-19的病死率。但目前对SARS-CoV-2引起肺外各脏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需要更多临床和实验室数据支持。通过检索COVID-19相关的文献,对SARS-CoV-2导致的肺外系统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肺外系统损伤 损伤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